又是年關。陰雨還在下。
李思城乘車到了中關村。
中關村已今非昔比,冷不丁地從低矮的門市堆裏聳起一座座高樓,好像是一場春雨過後,亂草掩映的竹林裏橫裏豎裏長出鮮嫩的竹筍來一樣。這裏是電腦的集貿地,稍微懂點電腦常識的人都紛紛集在這裏,五吆六喝,硬是把從台灣、香港走私進來的水貨打了名牌標簽,大肆兜售。中科院最重要的幾個所在這裏,北大、清華、人大等高樓簇擁著它。這是中國知識密度最高的地區,現在已經形成了濃鬱的科技氣息。每天,都有外地來的大卡車把從外地拉來的元件組裝成的電腦成批地拉到外地去。人們所知道的,是方正的排版係統、王永民的五筆字型、四通牌針式打印機。至於那高樓大廈裏正在進行著什麽高科技成果研究,大公司是諱莫如深的,像國家安全部門的一樣神秘莫測。普通市民一聽是電腦,便以為是高科技。這科技含量到底有多高?似乎還沒有人下過定義。
中關村是個謎。報章上的長篇大論告訴人們,中關村是中國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象征。隻有科教才能興國。所以,有人把中關村比喻成一個窗口,是“中國的矽穀”。
中關村像一塊大磁鐵,強烈地吸引著全國人才。李思城今天要找的方恆教授,就是自己摔了飯碗跑到中關村搞科研的。
方恆是個“單幹戶”。在北京幾年,他曾出任過幾個公司的總工程師,但最後覺得受不了那種卡分卡秒的約束,遂棄了工作,自己弄台電腦,尋一間小屋,啃幾塊麵包,靜心搞他的項目,經常像牛頓一樣忘了吃飯。他以前的研究成果,怪駭人的,曾獲得國家級的獎。省部級的成果獎,他都把它扔進箱子裏,不管。帶在身邊的,卻是亂翻翻的圖紙資料。搞集成電路出身的方恆,滿腦子考慮的不是如何賺錢,而是怎樣把那些細微得隻有針尖大的線路通過拆分組合,形成威力無比的係統,進入電腦程序。每次,他都苦口婆心地給李思城講他的思路。雖是用中文講,但李思城覺得那全是英文,越聽頭越大。方恆講自己的專業時行雲流水,簡直是個語言天才,但平時他的社交活動中卻經常結巴,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他總是說不清。與陌生人講話,更是提心吊膽,怕人家把他一嘴吃了似的。
李思城與方恆第一次見麵是在藍月亮飯店的寫字樓。方恆正在給一家公司安裝電腦。晚上,那公司老板請方恆吃飯,硬叫李思城作陪。席間,不抽煙不喝酒不善言辭的方恆難受極了,又不敢離座而去。李思城便靠過去跟他說話,二人居然一見如故。方恆五十多歲,微禿頂,紅光滿麵,聽別人說粗話,他臉就紅。後來他經常唿李思城,累了二人便聊天,遂成忘年交。 小雨如篩孔裏的麵粉一樣洋洋灑灑。李思城鑽過兩條胡同,正要進入小區找方恆。突然,身邊“嗡”的一聲,躥過來幾個小青年。其中一個滿臉粉刺的,竟用手拉住李思城,說:“大哥,光盤要嗎?毛片!”李思城說不要。那小青年說:“新出的,火爆得很!歐洲的、日本、香港的毛片全有,便宜,要不你先看看。”李思城甩手道:“不要不要!我不看那玩藝!”那幾個小青年還要纏,李思城怒道:“要搶人啊?我沒功夫跟你們扯!”小青年們紛紛嘟噥:“窮他媽擺譜!不看不看,其實家裏有……走!”便像蒼蠅似的“嗡”一聲又向一過路的中年男人奔過去。李思城發現,居然滿大街都有人兜售錄像帶和光盤。方恆講過,這些東西都是盜版,不能買。李思城緊走幾步,見前麵居然有一個打傘的的婦女拉住了一個三十來歲的男人,說:“先生,毛片要嗎?”那男人迴頭盯了她一眼,說:“多少錢?”婦女說:“50元,隻收50元。”那男人裂了嘴,露出一口黃板牙,嗬嗬笑道:“50元?他媽的!我再添50元可以打一真炮,幹嘛買你這破玩藝?”甩開婦女,大步而去。那婦女稍一愣,又去尋別的買主。
李思城又往前走。有意無意間,看見一個似曾相識的背影。此人背靠在街道拐角處,正狠狠吸煙。李思城正要從他前麵拐過去。那人突然一把抓住李思城。李思城說:“不要不要。”那人說:“大哥,你先別走。一張文憑,隻收幾百元。大專、大本都行,成人高考的、自考的、名牌大學的,都可以。”李思城側目一看,大驚。此人一張猴臉,臉上滿是青春痘,一口黃牙。李思城認得,此人就是當初他剛調到師政治部時,那個不可一世、據說調到軍裏已提幹的小徐。小徐已認不出李思城,兀自在推銷他的產品:“大哥,你就買一個吧。到哪找工作,提升,都用得著。”李思城心想,你小徐也淪落到這般地步?便想逗逗他,便裝作不認識他,說:“我有大本文憑,用不上。”小徐說:“可以辦碩士的,不過價錢要貴一點。”李思城說:“假文憑一看就能看出來,我不要。”小徐說:“看得出來?笑話。讓人看出來了,我們還能活下去麽?凡是幹這一行的,都采用了高科技處理,鋼印、編號全有,連校長簽名都一般無二,你看!”小徐伸手進內衣,摸出個樣本來,說:“這個畢業證,你看是真是假?”李思城一看,果然和真的一般無二。他在天遠集團人事部搞招聘時,手頭不知過了多少大本、碩士的畢業證書,而眼前這個文憑簡直做得天衣無縫。而現在的企業通常隻要複印件,花幾百元買一個倒也有用。但他還是說:“幾百元太貴了。”小徐說:“碩士證書要1000元。你想,拿了你的照片,我們得幫你采用高科技技術合成,費勁大了。你認為這錢好掙?”李思城問:“你們一天能賣出去幾個?每月能收入多少?”小徐得意了,說:“不瞞你說,有時一天能買四五個。一個月嘛,也就一兩萬吧。”李思城一驚,隨即說:“你們不怕公安嗎?”小徐說:“這你就別管了。喂,要不要?哪個大學的都行。清華北大的,多收200元。”李思城說:“不要。”甩手而去。小徐又貓進拐角用,像一名暗探一樣盯行人,準備隨時出擊。
李思城乘車到了中關村。
中關村已今非昔比,冷不丁地從低矮的門市堆裏聳起一座座高樓,好像是一場春雨過後,亂草掩映的竹林裏橫裏豎裏長出鮮嫩的竹筍來一樣。這裏是電腦的集貿地,稍微懂點電腦常識的人都紛紛集在這裏,五吆六喝,硬是把從台灣、香港走私進來的水貨打了名牌標簽,大肆兜售。中科院最重要的幾個所在這裏,北大、清華、人大等高樓簇擁著它。這是中國知識密度最高的地區,現在已經形成了濃鬱的科技氣息。每天,都有外地來的大卡車把從外地拉來的元件組裝成的電腦成批地拉到外地去。人們所知道的,是方正的排版係統、王永民的五筆字型、四通牌針式打印機。至於那高樓大廈裏正在進行著什麽高科技成果研究,大公司是諱莫如深的,像國家安全部門的一樣神秘莫測。普通市民一聽是電腦,便以為是高科技。這科技含量到底有多高?似乎還沒有人下過定義。
中關村是個謎。報章上的長篇大論告訴人們,中關村是中國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象征。隻有科教才能興國。所以,有人把中關村比喻成一個窗口,是“中國的矽穀”。
中關村像一塊大磁鐵,強烈地吸引著全國人才。李思城今天要找的方恆教授,就是自己摔了飯碗跑到中關村搞科研的。
方恆是個“單幹戶”。在北京幾年,他曾出任過幾個公司的總工程師,但最後覺得受不了那種卡分卡秒的約束,遂棄了工作,自己弄台電腦,尋一間小屋,啃幾塊麵包,靜心搞他的項目,經常像牛頓一樣忘了吃飯。他以前的研究成果,怪駭人的,曾獲得國家級的獎。省部級的成果獎,他都把它扔進箱子裏,不管。帶在身邊的,卻是亂翻翻的圖紙資料。搞集成電路出身的方恆,滿腦子考慮的不是如何賺錢,而是怎樣把那些細微得隻有針尖大的線路通過拆分組合,形成威力無比的係統,進入電腦程序。每次,他都苦口婆心地給李思城講他的思路。雖是用中文講,但李思城覺得那全是英文,越聽頭越大。方恆講自己的專業時行雲流水,簡直是個語言天才,但平時他的社交活動中卻經常結巴,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他總是說不清。與陌生人講話,更是提心吊膽,怕人家把他一嘴吃了似的。
李思城與方恆第一次見麵是在藍月亮飯店的寫字樓。方恆正在給一家公司安裝電腦。晚上,那公司老板請方恆吃飯,硬叫李思城作陪。席間,不抽煙不喝酒不善言辭的方恆難受極了,又不敢離座而去。李思城便靠過去跟他說話,二人居然一見如故。方恆五十多歲,微禿頂,紅光滿麵,聽別人說粗話,他臉就紅。後來他經常唿李思城,累了二人便聊天,遂成忘年交。 小雨如篩孔裏的麵粉一樣洋洋灑灑。李思城鑽過兩條胡同,正要進入小區找方恆。突然,身邊“嗡”的一聲,躥過來幾個小青年。其中一個滿臉粉刺的,竟用手拉住李思城,說:“大哥,光盤要嗎?毛片!”李思城說不要。那小青年說:“新出的,火爆得很!歐洲的、日本、香港的毛片全有,便宜,要不你先看看。”李思城甩手道:“不要不要!我不看那玩藝!”那幾個小青年還要纏,李思城怒道:“要搶人啊?我沒功夫跟你們扯!”小青年們紛紛嘟噥:“窮他媽擺譜!不看不看,其實家裏有……走!”便像蒼蠅似的“嗡”一聲又向一過路的中年男人奔過去。李思城發現,居然滿大街都有人兜售錄像帶和光盤。方恆講過,這些東西都是盜版,不能買。李思城緊走幾步,見前麵居然有一個打傘的的婦女拉住了一個三十來歲的男人,說:“先生,毛片要嗎?”那男人迴頭盯了她一眼,說:“多少錢?”婦女說:“50元,隻收50元。”那男人裂了嘴,露出一口黃板牙,嗬嗬笑道:“50元?他媽的!我再添50元可以打一真炮,幹嘛買你這破玩藝?”甩開婦女,大步而去。那婦女稍一愣,又去尋別的買主。
李思城又往前走。有意無意間,看見一個似曾相識的背影。此人背靠在街道拐角處,正狠狠吸煙。李思城正要從他前麵拐過去。那人突然一把抓住李思城。李思城說:“不要不要。”那人說:“大哥,你先別走。一張文憑,隻收幾百元。大專、大本都行,成人高考的、自考的、名牌大學的,都可以。”李思城側目一看,大驚。此人一張猴臉,臉上滿是青春痘,一口黃牙。李思城認得,此人就是當初他剛調到師政治部時,那個不可一世、據說調到軍裏已提幹的小徐。小徐已認不出李思城,兀自在推銷他的產品:“大哥,你就買一個吧。到哪找工作,提升,都用得著。”李思城心想,你小徐也淪落到這般地步?便想逗逗他,便裝作不認識他,說:“我有大本文憑,用不上。”小徐說:“可以辦碩士的,不過價錢要貴一點。”李思城說:“假文憑一看就能看出來,我不要。”小徐說:“看得出來?笑話。讓人看出來了,我們還能活下去麽?凡是幹這一行的,都采用了高科技處理,鋼印、編號全有,連校長簽名都一般無二,你看!”小徐伸手進內衣,摸出個樣本來,說:“這個畢業證,你看是真是假?”李思城一看,果然和真的一般無二。他在天遠集團人事部搞招聘時,手頭不知過了多少大本、碩士的畢業證書,而眼前這個文憑簡直做得天衣無縫。而現在的企業通常隻要複印件,花幾百元買一個倒也有用。但他還是說:“幾百元太貴了。”小徐說:“碩士證書要1000元。你想,拿了你的照片,我們得幫你采用高科技技術合成,費勁大了。你認為這錢好掙?”李思城問:“你們一天能賣出去幾個?每月能收入多少?”小徐得意了,說:“不瞞你說,有時一天能買四五個。一個月嘛,也就一兩萬吧。”李思城一驚,隨即說:“你們不怕公安嗎?”小徐說:“這你就別管了。喂,要不要?哪個大學的都行。清華北大的,多收200元。”李思城說:“不要。”甩手而去。小徐又貓進拐角用,像一名暗探一樣盯行人,準備隨時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