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九連的訓練場。

    八九年度兵訓練已經進行了一周。訓練內容簡單得讓李思城失望。各班班長領隊,在滿地碎石的大操場上跑了幾圈,然後站軍姿。天陰陰的,不時有陰冷的寒風卷著塵沙迎麵打來。來自四麵八方的新兵們多數不適應這溫度,站得久了,鼻涕就沿著嘴流下來。沒有人敢去擦。班長像幼兒園的老師,使這些剛入軍營的“幼兒”很敬畏。

    操場上除了六個班長外,還有主管訓練的牛連長和楊耀祖排長。牛連長是個火爆牛脾氣,見著哪個新兵亂看亂晃,就罵一句“狗屄操的!”那兩隻血紅的肉包子眼就好像要滾出來。據四班長講,牛連長是誌願兵提幹,立過二等功的。牛連長訓兵是全團出了名的,凡是經他手下訓過的兵,極少不合格。平時,牛連長像一條良種獵犬一樣悄聲無息地從新兵們的身後走過,見著哪個新兵腿彎沒有夾緊,便速伸手掌對準那條縫直插進去,然後狠命一擰,差點就扯下一塊肉來,疼得新兵們雙腿打顫。所以,一站軍姿,大家都能感覺到牛連長就在自己的身後,沒有人敢存僥幸心理。

    新兵們最歡迎的是負責政治教育的馬指導員。此人溫文爾雅,總是把個別訓練不積極的新兵教育得熱情高漲。指導員通常隻是紮緊腰帶來操場上轉兩圈,領迴個別思想有問題的新兵單獨做工作。一般而言,被指導員領出操場的新兵,不外乎三種情況:想家比較嚴重的;訓練吃不了苦的;對部隊生活不習慣的。李思城根本不知道指導員怎麽做的工作。他沒有感到不適應,也沒有怎麽想家。曾經一個人外在生活了三年,他已經具備了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而其他新戰士,大多是第一次遠離家門,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不過,劉濤是經常被指導員帶出訓練場的。李思城覺察出,劉濤並不是想家,也不是不適應生活,說訓練太苦倒沾點邊兒,主要原因,是劉濤想找機會接觸領導,以便匯報思想,好讓領導掌握他的情況,以求進步。

    劉濤對部隊的情況好像早已爛熟於心,是班裏得內務流動紅旗最多的新戰士。劉濤幾乎是三天不說兩句話,一有空就去拿拖把幹活,所以每天晚點名時,牛連長、馬指導員和楊排長都要表揚他。接下來就是班長趙東偉表揚他。劉濤每天天還未亮就躡手躡腳地起床整理好內務,摸黑去找隻有他才能找到的拖把、抹布,然後擦地板,抹桌子。出操時他已經把大屋收拾停當;每次吃完飯迴來,他總是最先跑去拿他藏起來的拖把,在眾目睽睽之下很虔誠地擦那已經亮得能照出人影的地板。拿部隊的話來講,劉濤在積極要求進步。劉濤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已經領悟了指導員的政治教育內容。哪個新兵又不想進步呢?但李思城覺得這種把勞動成果向領導和戰友們充分展示有點功利。李思城的體力和積極性又怎會比劉濤差?難道在農村生活過在流浪中受過苦的他還不會拖地板擦桌子?難道李思城就不想表現好一點,將來當個班長好考學好提幹?十分欣賞李思城身體素質的四班長就曾經暗示過李思城:不但軍事訓練要好,政治學習要好,細小工作也得頂尖!但李思城就是不好意思去做!有一天午飯後,李思城來了一種衝動,飛跑進廁所拿劉濤藏在牆角的拖把。剛剛握穩,劉濤就衝過來一把揪住拖把,把身子貼上去用盡吃奶的力氣死拽。李思城看到白白淨淨的劉濤一張臉漲得通紅,眼裏透射出一種敵視的光。李思城感到手裏拿的不是一個拖把,而是一張通往成功之路的王牌,李思城被震動了。劉濤是四班惟一的老鄉,幹嗎和他爭呢?李思城惶惶地在劉濤粗重的喘息聲中鬆了手,突然感到自己已經失去了那種青春的野氣,變得猥陋不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想在遠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懷舊船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懷舊船長並收藏夢想在遠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