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深冬。
蕭殺的風吹得人骨頭發冷。
每天清晨,人們可以看到偃師縣城南通往郊外的一條小路上有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在淡淡的寒霜裏伸拳踢腿。所有晨練的人中,隻有他年紀最少。他夾在那些老人們中間,練得和他們一樣投入。他的動作生硬但有力,他的腳時不時踢在路旁粗壯的樹上,把樹枝震得抖索著。
他就是李思城。
李思城到龍海鞋廠已經有三個月了。
自從經曆金鹿鞋廠的事後,李思城變得更加沉默寡言。那日他從頌揚家裏出來,幾乎是悲傷絕望了。他在就在城郊的玉米地裏露宿了一宵。第二天在街上轉了半天,終於還是去了一個鞋廠。他沒有別的辦法。他在金鹿鞋廠已經對這種造鞋技術了如指掌了。
龍海鞋廠是整個縣城數得著的鞋廠,是縣農機局投資的中型企業,有員工300多人。李思城沒有通過人才中心,是他自己找去的。他對私人企業已經害怕了。但這次他總算找對了。龍海鞋廠的信譽很高,管理也比較完善,每天上班八個小時,加班有加班費。李思城進去時還簽了正式合同。
李思城在這裏得到了工友們的幫助。他的班長王建西送了們一個鴨絨被子。所以這個嚴寒的冬天他的心被溫暖著。他的生活也逐漸有了規律。雖然每月的工資是240元,但他第二個月的月初就領到了錢。他買了全套《魯迅全集》,一口皮箱,一套新衣服。他還買了一支漂亮的紫竹簫。傍晚,他就在自己那間小宿舍裏吹簫。簫聲幽悠悠,引得不少女工駐足聆聽。總之,他的生活發生了變化。他可以在下班後自由自在地行走在大街上,也可以在電燈下讀書。最主要的,他幾乎每天早晨都可以到廠前那一條土路上練功。
現在,他已經被車間主任任命為第11班班長,每月的工資可以達到300元了。對於別人而言,這是個好消息。甚至,有一個叫小妮的女孩主動約他出去玩了。由於比較規律的生活和較好的夥食,他的臉色變紅潤了。李思城對著鏡子時不得不承認,這是他自出生以來生活得最好也是身體最好的時期。他17歲的生日早就過了。他已經邁進了18歲,進入人生中最具詩情畫意的時段。
但是,李思城的內心裏依舊有一種情結在糾纏著他。現在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總是陰差陽錯,其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當生活不安定時,渴望安定;但生活一旦安定下來,內心那種騷動又折磨著自己。李思城常常睜著眼睛在工友們的鼾聲中胡思亂想。要是他本來就土生土長在這片大地上,他也會像他們一樣在下班後挽著純情可愛的小女孩,一起去壓馬路,看電影,打桌球,溜冰。然後結婚。然後蓋房子。然後養孩子。這種平淡但寧靜的生活,李思城也是從心裏羨慕的。憑他的勤勞和智慧他完全可以得到這種生活。可是每當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後他總有一種失落。他的心是空的。這空的心裏有一種如煙霧般的惆悵在折磨著他。他來中原的目的是學武術,而他的夢一個接著一個破碎了。有時候,他真想忘記這個夢。他本不是一個神經失常的人,他的思維通常也理性也客觀,但這種練武的情結始終糾纏著他。每到夜深人靜之時,總是像一雙無形的手在他的心上擰幾下,使他陷入一種難言的隱痛中。
他的孤獨的。一個真正孤獨的人和再多的人在一起也是孤獨的。王建西以及他的老婆就不止一次勸過李思城,說練武沒有什麽用。八十年代中期都過去了,快到九十年代了。這個年代已經不承認拳頭。這是一個需要經濟的年代。能在這個年代裏弄潮的人都是具備經濟實力的。沒有錢,就算練成一身好功夫,也隻能做個演員或者是武術教練,但絕不會成為改革中的主力。每次建西夫婦在滿桌杯盤狼籍後這樣勸李思城。李思城知道這對非親非故的夫婦是關心自己的。他們每次買了好酒好菜,都會來叫李思城。他們並沒有把李思城當作外人。他們雖然沒有流浪的經曆但他們似乎隱約感覺得出一個孤身在外的孩子,是需要溫暖的,是需要關愛的。有了這種關愛,即使在嚴寒的冬天也不會覺得冷。李思城在他們不斷重複的勸告中既溫暖又惆悵。建西的老婆不止一次安慰李思城,說等他長大一點,婚事常濟圍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小姑娘們,像無數朵嬌豔的花朵簇擁著她。她是大姐,所以她的話有時對那班小姐妹就是聖旨。不過建西老婆不止一次對李思城說,你正是學習的年齡,不想胡思亂想,踏踏實實地幹工作,踏踏實實地學知識,等過幾年,掙夠錢了,有實力了,在這個小縣城成個家還是沒有問題的。
李思城也曾這麽想過。這個縣城是很美麗的。它的西頭就毗鄰著九朝古都洛陽。它有火車站,是鄭州通往西安的交通要道;有高速度,前麵就是聞名中原的207國道;東麵就是具有工業城之稱的鞏縣(即現今的鞏義市)。它傍依著邙山,而邙山後麵就是黃河。它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李思城在工作之餘就參觀過附近的顏真卿墓、杜甫墓,還有康百萬莊園。康百萬莊園的有趣之處是此莊園是在一個土山前開了一個城門洞,而裏麵別有洞天,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據說當年慈禧西行,曾被康百萬收容,並贈送紋銀百萬兩,因此“康百萬”一舉成名。這個小城的管轄區內,經常有出土的文物,而且,它有春秋戰國時是舉足輕重的地域。偃師,其意就是某支大軍打到這裏便偃旗息鼓。最主要的,這個小城的前景非常廣闊。據建西講,很快就要由縣改成市了。那麽,它的街道就會向四麵延伸。中原地勢平整,不像四川的小城一樣被山勢所限。建西的老婆邊在摩托車廠工作邊上夜大,現在已經快要畢業了。憑李思城的聰明和良好的基礎,他完全可以上夜校,至少拿個大專文憑沒有問題。如果將來娶一個城鎮女孩,他就可以在這裏落戶。這時的條件不知比翠竹縣好多少倍。人,誰又不想自己生活得更好些呢?有時,李思城也想到林如鳳。但他知道,自己離林如鳳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遠了。林如鳳考大學是沒有問題的。考上大學後,她就會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就是國家的人了。而自己又何必去幹擾別人的生活呢?
不過李思城潛意識也感到,這個小城與自己無關。它是為中原而存在的。而自己,是一個過客。這個地方再好,是別人的,就如同在大街上看見別人騎著一輛豪華的摩托車,這摩托車是人家的,自己最多也就是看看而已。
李思城不願去想這些。但每當一個人的時候,他的思緒就沒有停下來過。他隻有去找一個無人的所在,重複練習那些粗淺的動作。他經常用肉體去撞擊樹杆,經常弄傷了手弄傷了腿。他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忘記煩惱。
可是,煩惱是可以忘記的嗎?
蕭殺的風吹得人骨頭發冷。
每天清晨,人們可以看到偃師縣城南通往郊外的一條小路上有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在淡淡的寒霜裏伸拳踢腿。所有晨練的人中,隻有他年紀最少。他夾在那些老人們中間,練得和他們一樣投入。他的動作生硬但有力,他的腳時不時踢在路旁粗壯的樹上,把樹枝震得抖索著。
他就是李思城。
李思城到龍海鞋廠已經有三個月了。
自從經曆金鹿鞋廠的事後,李思城變得更加沉默寡言。那日他從頌揚家裏出來,幾乎是悲傷絕望了。他在就在城郊的玉米地裏露宿了一宵。第二天在街上轉了半天,終於還是去了一個鞋廠。他沒有別的辦法。他在金鹿鞋廠已經對這種造鞋技術了如指掌了。
龍海鞋廠是整個縣城數得著的鞋廠,是縣農機局投資的中型企業,有員工300多人。李思城沒有通過人才中心,是他自己找去的。他對私人企業已經害怕了。但這次他總算找對了。龍海鞋廠的信譽很高,管理也比較完善,每天上班八個小時,加班有加班費。李思城進去時還簽了正式合同。
李思城在這裏得到了工友們的幫助。他的班長王建西送了們一個鴨絨被子。所以這個嚴寒的冬天他的心被溫暖著。他的生活也逐漸有了規律。雖然每月的工資是240元,但他第二個月的月初就領到了錢。他買了全套《魯迅全集》,一口皮箱,一套新衣服。他還買了一支漂亮的紫竹簫。傍晚,他就在自己那間小宿舍裏吹簫。簫聲幽悠悠,引得不少女工駐足聆聽。總之,他的生活發生了變化。他可以在下班後自由自在地行走在大街上,也可以在電燈下讀書。最主要的,他幾乎每天早晨都可以到廠前那一條土路上練功。
現在,他已經被車間主任任命為第11班班長,每月的工資可以達到300元了。對於別人而言,這是個好消息。甚至,有一個叫小妮的女孩主動約他出去玩了。由於比較規律的生活和較好的夥食,他的臉色變紅潤了。李思城對著鏡子時不得不承認,這是他自出生以來生活得最好也是身體最好的時期。他17歲的生日早就過了。他已經邁進了18歲,進入人生中最具詩情畫意的時段。
但是,李思城的內心裏依舊有一種情結在糾纏著他。現在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總是陰差陽錯,其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當生活不安定時,渴望安定;但生活一旦安定下來,內心那種騷動又折磨著自己。李思城常常睜著眼睛在工友們的鼾聲中胡思亂想。要是他本來就土生土長在這片大地上,他也會像他們一樣在下班後挽著純情可愛的小女孩,一起去壓馬路,看電影,打桌球,溜冰。然後結婚。然後蓋房子。然後養孩子。這種平淡但寧靜的生活,李思城也是從心裏羨慕的。憑他的勤勞和智慧他完全可以得到這種生活。可是每當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後他總有一種失落。他的心是空的。這空的心裏有一種如煙霧般的惆悵在折磨著他。他來中原的目的是學武術,而他的夢一個接著一個破碎了。有時候,他真想忘記這個夢。他本不是一個神經失常的人,他的思維通常也理性也客觀,但這種練武的情結始終糾纏著他。每到夜深人靜之時,總是像一雙無形的手在他的心上擰幾下,使他陷入一種難言的隱痛中。
他的孤獨的。一個真正孤獨的人和再多的人在一起也是孤獨的。王建西以及他的老婆就不止一次勸過李思城,說練武沒有什麽用。八十年代中期都過去了,快到九十年代了。這個年代已經不承認拳頭。這是一個需要經濟的年代。能在這個年代裏弄潮的人都是具備經濟實力的。沒有錢,就算練成一身好功夫,也隻能做個演員或者是武術教練,但絕不會成為改革中的主力。每次建西夫婦在滿桌杯盤狼籍後這樣勸李思城。李思城知道這對非親非故的夫婦是關心自己的。他們每次買了好酒好菜,都會來叫李思城。他們並沒有把李思城當作外人。他們雖然沒有流浪的經曆但他們似乎隱約感覺得出一個孤身在外的孩子,是需要溫暖的,是需要關愛的。有了這種關愛,即使在嚴寒的冬天也不會覺得冷。李思城在他們不斷重複的勸告中既溫暖又惆悵。建西的老婆不止一次安慰李思城,說等他長大一點,婚事常濟圍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小姑娘們,像無數朵嬌豔的花朵簇擁著她。她是大姐,所以她的話有時對那班小姐妹就是聖旨。不過建西老婆不止一次對李思城說,你正是學習的年齡,不想胡思亂想,踏踏實實地幹工作,踏踏實實地學知識,等過幾年,掙夠錢了,有實力了,在這個小縣城成個家還是沒有問題的。
李思城也曾這麽想過。這個縣城是很美麗的。它的西頭就毗鄰著九朝古都洛陽。它有火車站,是鄭州通往西安的交通要道;有高速度,前麵就是聞名中原的207國道;東麵就是具有工業城之稱的鞏縣(即現今的鞏義市)。它傍依著邙山,而邙山後麵就是黃河。它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李思城在工作之餘就參觀過附近的顏真卿墓、杜甫墓,還有康百萬莊園。康百萬莊園的有趣之處是此莊園是在一個土山前開了一個城門洞,而裏麵別有洞天,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據說當年慈禧西行,曾被康百萬收容,並贈送紋銀百萬兩,因此“康百萬”一舉成名。這個小城的管轄區內,經常有出土的文物,而且,它有春秋戰國時是舉足輕重的地域。偃師,其意就是某支大軍打到這裏便偃旗息鼓。最主要的,這個小城的前景非常廣闊。據建西講,很快就要由縣改成市了。那麽,它的街道就會向四麵延伸。中原地勢平整,不像四川的小城一樣被山勢所限。建西的老婆邊在摩托車廠工作邊上夜大,現在已經快要畢業了。憑李思城的聰明和良好的基礎,他完全可以上夜校,至少拿個大專文憑沒有問題。如果將來娶一個城鎮女孩,他就可以在這裏落戶。這時的條件不知比翠竹縣好多少倍。人,誰又不想自己生活得更好些呢?有時,李思城也想到林如鳳。但他知道,自己離林如鳳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遠了。林如鳳考大學是沒有問題的。考上大學後,她就會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就是國家的人了。而自己又何必去幹擾別人的生活呢?
不過李思城潛意識也感到,這個小城與自己無關。它是為中原而存在的。而自己,是一個過客。這個地方再好,是別人的,就如同在大街上看見別人騎著一輛豪華的摩托車,這摩托車是人家的,自己最多也就是看看而已。
李思城不願去想這些。但每當一個人的時候,他的思緒就沒有停下來過。他隻有去找一個無人的所在,重複練習那些粗淺的動作。他經常用肉體去撞擊樹杆,經常弄傷了手弄傷了腿。他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忘記煩惱。
可是,煩惱是可以忘記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