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的時候,抬頭微笑,你知道不知道
麗江的春天是多雨的季節。 連著十幾天纏綿不斷。林來的那天卻出奇的晴朗,天空中沒有一絲雲縷。
中午時候,還在淅瀝著毛毛雨。我在看一本安妮的書。想起20歲以前看金庸的武俠,看的茶飯不思。看亦舒的愛情也是潸然落淚。可是自從認識洛初,卻隻看安妮寶貝的書了。還有在睡覺的時候倚在床上讀一段《聖經》。這些都已養成了習慣。一個人時,陽光充沛時,大雪紛飛時,陰雨連綿時,總會衝上一杯綠茶,看茶葉在水中旋轉的樣子。直至靜止不動。然後捧起安的書來,細細的讀她的文字。是陰鬱的,告別的,黑暗的,殘酷的。
“在安妮的文字中,充斥著網絡、地鐵、白棉布裙子、細格子襯衣、清脆地敲擊著水泥地麵的高根鞋……還有安、薇、喬、林這些故事的主角。在《七年》中,與藍所謂的城市裏的愛情,不似瓊瑤的纏綿緋側,卻真實地反映了現實城市中冷漠的愛情。在愛情的世界裏,充斥著做愛後的汗水和cd香水渾濁的氣息。像她自己所言‘就愛過,傷害過,然後可以離別和遺忘。’……
看過她的文字的人都知道,在她的作品中的人物多為靈魂飄蕩者,外表冷漠,內心狂野,隱忍著叛逆的激情。有沉淪的放縱,也有掙紮的痛苦。相同的是都受到焦灼和空虛感的驅使,從而一再踏上孤獨的路途。 “
這是一個文友眼中的安妮文字。很適合我的心意。
安的文字是扭曲的,冰冷的殘缺不全的磚頭結構起來的壓抑的城堡。看她小說的人都在孤獨或者已經經過太多感傷。無法釋懷的愛情,親情。人世間的一切感情。統統的殘忍的粉碎。
看《聖經》中的箴言。說服自己改變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然後感到無比困難。隻好把大腦逐漸催眠。混潦睡去。
把臨臨領到學校教室的門口。甜美笑容的年輕女老師在我手裏接過她。打著手勢向我再見。
看書看的眼花繚亂時,站起來走到書桌前,鋪開一張毛邊宣紙。把毛筆用熱水泡開。照顏真卿的碑帖練習書法。很喜歡顏體。渾厚沉重,圓潤流暢,端莊又不失灑脫豪放。這是我心目中男人的優點。我把對他的愛放在了宣紙上,也算是一種心靈的解脫。
書畫社的大爺經常過來指點。這是一個淳樸敦厚的老人,書法也如其人。喜歡大隸,有滄桑的感覺。他站在一旁看我寫字,告訴我哪一筆要有力,哪一迴折可以放鬆;手握筆的姿勢,腰身胸膛頭頸的姿態等等。都是簡單的基礎,卻是他寫了幾十年的心得。我無比欣喜的聆聽。空氣裏彌漫的還是愛爾蘭的輕音樂。清涼的風笛。
有時會偶爾聽聽王菲的歌, <蝴蝶><乘客><四月雪>都很喜歡。這是一個妖嬈精靈般的女子。會自由控製自己的音色。或者是會很好的生活。
已經不喜歡看電影。老謀子的 <英雄>快要公映。媒體上吵的沸沸揚揚。卻感覺到有太多的做作,畢竟是大投資的商業電影。到如今喜歡兩部電影,而且國界內容風格都是截然不同。一部是中國王家衛的 <東邪西毒>,屬於武俠片。另一部是日本岩井俊二的成名作 <情書>.唯美晦澀的愛情。有我喜歡的白茫茫大雪的鏡頭,異常幹淨。
撐著一把白色碎花的雨傘在五花石子街上漫步。輕輕地抬頭。對著陰沉的天空微笑。這是在寂靜的時候想一個人。不知他是否能夠感覺得到。
洛初自從在常的墳前給我打了那個電話,便一直沒有音訊。倒是如和十五給我打來。如給我開女人的玩笑,問我做一個女兒的母親的感覺,說要學習。十五說有可能迴去。
卻還是不告訴我當初為什麽要無情卑鄙的卷走洛初的所有款項。他說,以後你自會明白。
一直下雨。一直的這樣生活。死一般的平靜。但我總感覺不會這樣平靜下去。
是林的電話。他說,這兩天比較輕鬆,想來看望女兒。還有問我需要點什麽,給我買了送過去。
我說,你給我買一個硯台吧。你看著買就行。你喜歡的就好。林在電話的那頭欣然答應。說明天準到。
林站在我麵前的時候,雨忽然靜止,陽光透露出來,灑在濕漉漉的石頭街道上。站在我的店門口,有陽光般燦爛天真的笑容。微笑的樣子很象一個大陸電影演員,是叫劉燁。好象拿過金雞獎的影帝。
進屋。坐下。臨臨還沒有放學。在包裏拿出給我買的硯台。黑色,魚形。魚肚子挖空。魚尾上有精致的長舌菊花的浮雕。林說,這硯台的名字叫菊花鱸魚。
我想起林特意給我點的那道菜就是菊花鱸魚。
什麽意思。
還不到時候。時間到了,你自會明白。林歪著頭迴答。
臨臨迴來象小鳥一樣撲到林的懷裏,打著爸爸的手勢。林熱烈的親吻著小天使的羽毛。然後欣喜落淚。
我站在一側,看屋外開始逐漸耀眼的光芒。
林說,我還是舍不下她。我說,當然。你是她的父親。
林說,我還是想把她留在我的身邊。
我說,可是我不能離開臨臨。
這個可愛的男人又歪起頭,眯著眼想了半天,最終看著我說,或者可以把你也留在我的身邊。
麗江的春天是多雨的季節。 連著十幾天纏綿不斷。林來的那天卻出奇的晴朗,天空中沒有一絲雲縷。
中午時候,還在淅瀝著毛毛雨。我在看一本安妮的書。想起20歲以前看金庸的武俠,看的茶飯不思。看亦舒的愛情也是潸然落淚。可是自從認識洛初,卻隻看安妮寶貝的書了。還有在睡覺的時候倚在床上讀一段《聖經》。這些都已養成了習慣。一個人時,陽光充沛時,大雪紛飛時,陰雨連綿時,總會衝上一杯綠茶,看茶葉在水中旋轉的樣子。直至靜止不動。然後捧起安的書來,細細的讀她的文字。是陰鬱的,告別的,黑暗的,殘酷的。
“在安妮的文字中,充斥著網絡、地鐵、白棉布裙子、細格子襯衣、清脆地敲擊著水泥地麵的高根鞋……還有安、薇、喬、林這些故事的主角。在《七年》中,與藍所謂的城市裏的愛情,不似瓊瑤的纏綿緋側,卻真實地反映了現實城市中冷漠的愛情。在愛情的世界裏,充斥著做愛後的汗水和cd香水渾濁的氣息。像她自己所言‘就愛過,傷害過,然後可以離別和遺忘。’……
看過她的文字的人都知道,在她的作品中的人物多為靈魂飄蕩者,外表冷漠,內心狂野,隱忍著叛逆的激情。有沉淪的放縱,也有掙紮的痛苦。相同的是都受到焦灼和空虛感的驅使,從而一再踏上孤獨的路途。 “
這是一個文友眼中的安妮文字。很適合我的心意。
安的文字是扭曲的,冰冷的殘缺不全的磚頭結構起來的壓抑的城堡。看她小說的人都在孤獨或者已經經過太多感傷。無法釋懷的愛情,親情。人世間的一切感情。統統的殘忍的粉碎。
看《聖經》中的箴言。說服自己改變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然後感到無比困難。隻好把大腦逐漸催眠。混潦睡去。
把臨臨領到學校教室的門口。甜美笑容的年輕女老師在我手裏接過她。打著手勢向我再見。
看書看的眼花繚亂時,站起來走到書桌前,鋪開一張毛邊宣紙。把毛筆用熱水泡開。照顏真卿的碑帖練習書法。很喜歡顏體。渾厚沉重,圓潤流暢,端莊又不失灑脫豪放。這是我心目中男人的優點。我把對他的愛放在了宣紙上,也算是一種心靈的解脫。
書畫社的大爺經常過來指點。這是一個淳樸敦厚的老人,書法也如其人。喜歡大隸,有滄桑的感覺。他站在一旁看我寫字,告訴我哪一筆要有力,哪一迴折可以放鬆;手握筆的姿勢,腰身胸膛頭頸的姿態等等。都是簡單的基礎,卻是他寫了幾十年的心得。我無比欣喜的聆聽。空氣裏彌漫的還是愛爾蘭的輕音樂。清涼的風笛。
有時會偶爾聽聽王菲的歌, <蝴蝶><乘客><四月雪>都很喜歡。這是一個妖嬈精靈般的女子。會自由控製自己的音色。或者是會很好的生活。
已經不喜歡看電影。老謀子的 <英雄>快要公映。媒體上吵的沸沸揚揚。卻感覺到有太多的做作,畢竟是大投資的商業電影。到如今喜歡兩部電影,而且國界內容風格都是截然不同。一部是中國王家衛的 <東邪西毒>,屬於武俠片。另一部是日本岩井俊二的成名作 <情書>.唯美晦澀的愛情。有我喜歡的白茫茫大雪的鏡頭,異常幹淨。
撐著一把白色碎花的雨傘在五花石子街上漫步。輕輕地抬頭。對著陰沉的天空微笑。這是在寂靜的時候想一個人。不知他是否能夠感覺得到。
洛初自從在常的墳前給我打了那個電話,便一直沒有音訊。倒是如和十五給我打來。如給我開女人的玩笑,問我做一個女兒的母親的感覺,說要學習。十五說有可能迴去。
卻還是不告訴我當初為什麽要無情卑鄙的卷走洛初的所有款項。他說,以後你自會明白。
一直下雨。一直的這樣生活。死一般的平靜。但我總感覺不會這樣平靜下去。
是林的電話。他說,這兩天比較輕鬆,想來看望女兒。還有問我需要點什麽,給我買了送過去。
我說,你給我買一個硯台吧。你看著買就行。你喜歡的就好。林在電話的那頭欣然答應。說明天準到。
林站在我麵前的時候,雨忽然靜止,陽光透露出來,灑在濕漉漉的石頭街道上。站在我的店門口,有陽光般燦爛天真的笑容。微笑的樣子很象一個大陸電影演員,是叫劉燁。好象拿過金雞獎的影帝。
進屋。坐下。臨臨還沒有放學。在包裏拿出給我買的硯台。黑色,魚形。魚肚子挖空。魚尾上有精致的長舌菊花的浮雕。林說,這硯台的名字叫菊花鱸魚。
我想起林特意給我點的那道菜就是菊花鱸魚。
什麽意思。
還不到時候。時間到了,你自會明白。林歪著頭迴答。
臨臨迴來象小鳥一樣撲到林的懷裏,打著爸爸的手勢。林熱烈的親吻著小天使的羽毛。然後欣喜落淚。
我站在一側,看屋外開始逐漸耀眼的光芒。
林說,我還是舍不下她。我說,當然。你是她的父親。
林說,我還是想把她留在我的身邊。
我說,可是我不能離開臨臨。
這個可愛的男人又歪起頭,眯著眼想了半天,最終看著我說,或者可以把你也留在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