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許多人所預料的那樣,七月的時候,突厥果然再次率軍南下了,並且這一次,由於劼利可汗聯合了突利可汗的緣故,是以這一次突厥入侵的規模,還要遠在往日之上。北方的大地即將再次麵臨戰火。
事實上突厥人的入侵,早在這一年四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就在上一年的冬天,由於馬邑的變亂,以至於這塊原本屬於丁揚可汗劉武周的領土,已經投靠向了唐朝,然而,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導致劼利可汗在草原上的威望遭到了質疑,也因此,即便時節不利,劼利可汗卻也依然率領大軍南下,進攻馬邑,以挽迴他因此而失去的威嚴。
馬邑的守軍奮起抵抗,然後卻由於實力的相差懸殊而最終失敗,馬邑最終失守,而李淵當時所派出的援軍,卻在救援的途中被突厥騎兵所祖郎,而無法援救,以至於最終隻能坐看馬邑覆滅。占據馬邑之後,由於劼利可汗獨自進攻的緣故,雖然兵力強大,然而卻並不足以麵對唐軍全軍的反攻,加上此時的時間不對,不利於草原上兵力的集結,因此劼利可汗才選擇了退兵,打算等到秋天的時候卷土重來。
而此時秋天終於到了,準備已久的突厥人果然發起了大舉進攻,而且令唐王朝此時的形勢更為嚴峻卻是,在魔帥所帶領的魔相宗的努力之下,一代武尊畢玄,堪稱所有草原居民心目中“神”一樣的人物。終於決定權全力支持頡利,發起對唐朝的大舉進攻,而在畢玄的影響力之下。即便是草原上的小可汗突利也不得不選擇與頡利聯合,組成聯軍一同南下進攻唐朝,也因此,這一次的突厥人來勢洶洶,甚至大有一舉攻破唐王朝此時所在的都城長安的危險,北方的大地頓時遍地狼煙,而作為李唐當之無愧的戰神。李世民自然義不容辭,因此也要領兵出征。直麵突厥人的來勢洶洶的攻勢。
石青衣,正在為李世民送行。
“放心吧!這一次雖然北方邊境告急,但是頡利可是我們的老朋友了,隻要是他的話。那麽憑借著我對他的理解,這一仗肯定是雷聲大、雨點小,我一定不會有事,並且很快的就會趕迴來的!”望著石青衣,李世民說道。
“好啊,我等著你迴來!”石青衣說道,對於李世民所說的話,她當然沒有任何的異議,畢竟。李世民的戰神之名,可是他親自上陣在戰場上一路拚殺出來的,相比於西秦的危險、河東的煎熬、洛陽的忍耐來說。此時的突厥雖然來勢洶洶,然而草原遊牧民族的習性注定了他們的攻勢隻能逞威一時,而無法持久,而此時已經近乎一同全國的唐軍,也絕非昔日可比,這樣的情況之下。決定了李世民幾乎絕對無法遭遇任何的危險,雖然對於石青衣來說。李世民隻有在戰爭方麵的天賦是無敵的,然而,有這樣的一點便夠了,麵對北方如此嚴峻的形式,石青衣卻全然不會為李世民而擔心!
七月,本是秋高氣爽的氣節,然而一場罕見的暴雨卻在此時席卷了整個北方大地,一時間,幾乎所有北方突厥入侵的地域都被暴雨所籠罩,行進在崇山峻嶺之間,晝夜兼程的奔赴前方戰場的唐軍將士,由此而遭遇到了極大地阻礙,一路上由於淋雨而患病減員的人數不斷增加,唐軍非軍事戰鬥減員嚴重,並且,由於暴雨的阻隔,唐軍的補給運轉出現了極大地困難,部分的部隊甚至已經出現斷糧的情況,而最為嚴重,卻是由於事先對這場暴雨的毫無準備,以至於唐軍沒有做出任何的防雨措施,兵器、弓矢大多因此而淋濕受潮,以至於生鏽或失去原有的優良性能……因為這一場暴雨所造成的種種意外,嚴重的打擊著唐軍的士氣,就連隨軍的文臣如房玄齡、秦王妃的兄長長孫無忌都為此深感憂慮,然而,李世民卻是鎮定自若,甚至,當他在軍營巡視三軍的時候,反而因此而激勵手下的將士們:雖然的唐軍麵臨了如此之大的困境,然而,南下入寇的突厥此時一定要比此時的唐軍還要處境艱難,畢竟,相比於唐軍,此時身處異國他鄉的突厥人一定對於這場暴雨的來臨更加的猝不及防,也因此,此時的處境,也一定要比唐軍還要惡劣的多。此戰,唐軍依然是勝算極大!也正是在李世民的勸說之下,唐軍將士再次的振奮了精神,繼續的向前進軍。
而在李世民的心中,事實上他所想的還要遠比他所說出來的還要樂觀的多,畢竟突厥人不比唐軍將士,身懷保家衛國的信念而戰,因此當他們遭遇到這樣的一場天災之後,恐怕此時的軍心早已動搖,滋生想要返迴草原的心態了,而這樣的話,隻要唐軍能夠按時到達突厥人的對麵給予突厥人壓力的話,在加上策略的應用得當,那麽很有可能連仗都不用打,就有可能說服突厥迴軍!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李世民並沒有將這個想法告訴任何人,若是手下將士因此而生出輕敵之心的話,那麽對於李世民來說,反倒是一件危險的事。
然後,這支由李世民所率領的軍隊,終於到達了前線戰場,與突厥人的大軍正麵相互對峙,似乎隨後,大戰便會一觸即發。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隨後的戰局,卻立刻的向著一個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地方,迅速的滑去……
李世民到達戰場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秘密的約見了突利可汗,做了一次會麵。事實上這個突利雖然是劼利可汗的侄子,卻與頡利互為仇敵,而其原因,也是極為的簡單,因為按照突厥人汗位繼承習俗。當突利的父親始畢可汗死後,突厥人的汗位本來應該是由突利來繼承的,然而。頡利卻依靠著他的實力,強行的奪走了本屬於突利的汗位,並且還想要除掉突利,好讓自己的汗位能夠坐的安穩,不過,突利也並不是孤家寡人,他的身邊圍繞了一群昔日對於始畢可汗忠心耿耿的屬下。雖然實力不如頡利,卻也並不畏懼與頡利一戰。而這樣一來,陷入內戰之中的東突厥勢必要陷入分裂狀態,而這卻是任何的突厥人都所不願意看到的,也因此。一向超然世外的一代宗師武尊畢玄才會插手此事,想要化解這場戰爭,而在經過畢玄的調解之後,頡利與突利達成和解,頡利稱大可汗,突利稱為小可汗,共同的管理草原各部人民,然而,畢玄的調解雖然在當時阻止了突厥人的內亂。卻也因此,而埋下了兩位可汗彼此敵視的隱患。
由於受到頡利的迫害以及心懷想要重新奪迴汗位的野心,年輕的突利曾經遠離草原來到中原。結交當時著名的英雄人物,而李世民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與他相識的,也因此,對於這位突厥少年可汗的根底,此時的李世民極為了解,為他之所以會約見突利。本身就是一個分化突厥聯軍的計謀,然而。卻是光明正大,因此任誰也說出什麽,而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盡管這場會麵其實根本就沒有說些什麽,然而,當會麵之後,李世民表現出了對頡利可汗的強硬態度之後,一向生性多疑的頡利可汗,自然而然的便表現出來了對這件事的深切懷疑。
之前李世民在告別石青衣時就曾經說過,頡利是他的老朋友了,因此彼此知根知底,而事實上,這並不是無稽之談,因為當年率領突厥人協助李唐進軍關中的突厥人將領,正是頡利,而隨著頡利當上突厥可汗之後對唐朝的一係列騷擾活動,對於這位老對手的本性,李世民的確早已極為了解,也自然就能夠針對這位突厥可汗的性格弱點,進行攻心之計。
果然,頡利對於突利與李世民的會麵一事表現出了極大地懷疑之情,他甚至本能的認定,在這次的會麵之中,突利為了他失去已久的汗位,會與李世民暗中簽訂盟約,而將他出賣,那麽對於此時的頡利而言,外有李世民這樣的強敵近在咫尺,內有突利這樣的仇敵潛伏在身邊,所在之地更加的不是自己的主場領地,因此,頡利愕然的發現,此時的他的處境,居然已經是極為的危險了,若是不在此時抽身而退的話,那麽不要說在搶劫一番之後大勝而迴,就是自己能否安全返迴草原,都已經是一個問題……
所以說,聰明往往總被聰明誤,王世充、李密是這樣,而頡利,也同樣如此,加上大雨對於突厥人的影響的確同樣地嚴重,也因此,聰明人頡利立刻做出了最快的反應,他立刻的選擇了與李世民罷兵議和,然後率領著突厥的騎兵大軍,如同來時的那樣再次迅速地返迴了草原,速度之快,令的所有的唐朝軍民瞠目結舌。
於是,一場本足以震動唐王朝半壁江山的一次突厥入侵就這樣的以一次虎頭蛇尾的情形宣告結束,李世民“不戰而屈人之兵!”從而再一次的譜寫了他在戰場上戰無不勝的神話!
……
長安城中,石青衣望著眼前滴落的雨水愣愣的出著神,從李世民平定劉黑闥叛亂的時候,北方降下昔年罕見的大雪開始,到了如今的秋天又是降下難得一見的綿長特大暴雨,在這幾年當中的短短時間當中,多少個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氣氣象卻紛紛的降臨了,一兩次的氣象變化,還可以說是氣候的偶然變化,可以不被人放在心上,那麽,這種持續不斷的天氣異變,卻又意味著什麽?——天,難道要變了嗎……!!!(未完待續)
ps:老兵永不死,隻是漸凋零!——麥克阿瑟
二戰吧:老兵的確不死,死的都是你們這些美國的年輕人!——(據說是)朝戰中誌願軍宣傳口號
事實上突厥人的入侵,早在這一年四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就在上一年的冬天,由於馬邑的變亂,以至於這塊原本屬於丁揚可汗劉武周的領土,已經投靠向了唐朝,然而,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導致劼利可汗在草原上的威望遭到了質疑,也因此,即便時節不利,劼利可汗卻也依然率領大軍南下,進攻馬邑,以挽迴他因此而失去的威嚴。
馬邑的守軍奮起抵抗,然後卻由於實力的相差懸殊而最終失敗,馬邑最終失守,而李淵當時所派出的援軍,卻在救援的途中被突厥騎兵所祖郎,而無法援救,以至於最終隻能坐看馬邑覆滅。占據馬邑之後,由於劼利可汗獨自進攻的緣故,雖然兵力強大,然而卻並不足以麵對唐軍全軍的反攻,加上此時的時間不對,不利於草原上兵力的集結,因此劼利可汗才選擇了退兵,打算等到秋天的時候卷土重來。
而此時秋天終於到了,準備已久的突厥人果然發起了大舉進攻,而且令唐王朝此時的形勢更為嚴峻卻是,在魔帥所帶領的魔相宗的努力之下,一代武尊畢玄,堪稱所有草原居民心目中“神”一樣的人物。終於決定權全力支持頡利,發起對唐朝的大舉進攻,而在畢玄的影響力之下。即便是草原上的小可汗突利也不得不選擇與頡利聯合,組成聯軍一同南下進攻唐朝,也因此,這一次的突厥人來勢洶洶,甚至大有一舉攻破唐王朝此時所在的都城長安的危險,北方的大地頓時遍地狼煙,而作為李唐當之無愧的戰神。李世民自然義不容辭,因此也要領兵出征。直麵突厥人的來勢洶洶的攻勢。
石青衣,正在為李世民送行。
“放心吧!這一次雖然北方邊境告急,但是頡利可是我們的老朋友了,隻要是他的話。那麽憑借著我對他的理解,這一仗肯定是雷聲大、雨點小,我一定不會有事,並且很快的就會趕迴來的!”望著石青衣,李世民說道。
“好啊,我等著你迴來!”石青衣說道,對於李世民所說的話,她當然沒有任何的異議,畢竟。李世民的戰神之名,可是他親自上陣在戰場上一路拚殺出來的,相比於西秦的危險、河東的煎熬、洛陽的忍耐來說。此時的突厥雖然來勢洶洶,然而草原遊牧民族的習性注定了他們的攻勢隻能逞威一時,而無法持久,而此時已經近乎一同全國的唐軍,也絕非昔日可比,這樣的情況之下。決定了李世民幾乎絕對無法遭遇任何的危險,雖然對於石青衣來說。李世民隻有在戰爭方麵的天賦是無敵的,然而,有這樣的一點便夠了,麵對北方如此嚴峻的形式,石青衣卻全然不會為李世民而擔心!
七月,本是秋高氣爽的氣節,然而一場罕見的暴雨卻在此時席卷了整個北方大地,一時間,幾乎所有北方突厥入侵的地域都被暴雨所籠罩,行進在崇山峻嶺之間,晝夜兼程的奔赴前方戰場的唐軍將士,由此而遭遇到了極大地阻礙,一路上由於淋雨而患病減員的人數不斷增加,唐軍非軍事戰鬥減員嚴重,並且,由於暴雨的阻隔,唐軍的補給運轉出現了極大地困難,部分的部隊甚至已經出現斷糧的情況,而最為嚴重,卻是由於事先對這場暴雨的毫無準備,以至於唐軍沒有做出任何的防雨措施,兵器、弓矢大多因此而淋濕受潮,以至於生鏽或失去原有的優良性能……因為這一場暴雨所造成的種種意外,嚴重的打擊著唐軍的士氣,就連隨軍的文臣如房玄齡、秦王妃的兄長長孫無忌都為此深感憂慮,然而,李世民卻是鎮定自若,甚至,當他在軍營巡視三軍的時候,反而因此而激勵手下的將士們:雖然的唐軍麵臨了如此之大的困境,然而,南下入寇的突厥此時一定要比此時的唐軍還要處境艱難,畢竟,相比於唐軍,此時身處異國他鄉的突厥人一定對於這場暴雨的來臨更加的猝不及防,也因此,此時的處境,也一定要比唐軍還要惡劣的多。此戰,唐軍依然是勝算極大!也正是在李世民的勸說之下,唐軍將士再次的振奮了精神,繼續的向前進軍。
而在李世民的心中,事實上他所想的還要遠比他所說出來的還要樂觀的多,畢竟突厥人不比唐軍將士,身懷保家衛國的信念而戰,因此當他們遭遇到這樣的一場天災之後,恐怕此時的軍心早已動搖,滋生想要返迴草原的心態了,而這樣的話,隻要唐軍能夠按時到達突厥人的對麵給予突厥人壓力的話,在加上策略的應用得當,那麽很有可能連仗都不用打,就有可能說服突厥迴軍!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李世民並沒有將這個想法告訴任何人,若是手下將士因此而生出輕敵之心的話,那麽對於李世民來說,反倒是一件危險的事。
然後,這支由李世民所率領的軍隊,終於到達了前線戰場,與突厥人的大軍正麵相互對峙,似乎隨後,大戰便會一觸即發。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隨後的戰局,卻立刻的向著一個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地方,迅速的滑去……
李世民到達戰場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秘密的約見了突利可汗,做了一次會麵。事實上這個突利雖然是劼利可汗的侄子,卻與頡利互為仇敵,而其原因,也是極為的簡單,因為按照突厥人汗位繼承習俗。當突利的父親始畢可汗死後,突厥人的汗位本來應該是由突利來繼承的,然而。頡利卻依靠著他的實力,強行的奪走了本屬於突利的汗位,並且還想要除掉突利,好讓自己的汗位能夠坐的安穩,不過,突利也並不是孤家寡人,他的身邊圍繞了一群昔日對於始畢可汗忠心耿耿的屬下。雖然實力不如頡利,卻也並不畏懼與頡利一戰。而這樣一來,陷入內戰之中的東突厥勢必要陷入分裂狀態,而這卻是任何的突厥人都所不願意看到的,也因此。一向超然世外的一代宗師武尊畢玄才會插手此事,想要化解這場戰爭,而在經過畢玄的調解之後,頡利與突利達成和解,頡利稱大可汗,突利稱為小可汗,共同的管理草原各部人民,然而,畢玄的調解雖然在當時阻止了突厥人的內亂。卻也因此,而埋下了兩位可汗彼此敵視的隱患。
由於受到頡利的迫害以及心懷想要重新奪迴汗位的野心,年輕的突利曾經遠離草原來到中原。結交當時著名的英雄人物,而李世民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與他相識的,也因此,對於這位突厥少年可汗的根底,此時的李世民極為了解,為他之所以會約見突利。本身就是一個分化突厥聯軍的計謀,然而。卻是光明正大,因此任誰也說出什麽,而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盡管這場會麵其實根本就沒有說些什麽,然而,當會麵之後,李世民表現出了對頡利可汗的強硬態度之後,一向生性多疑的頡利可汗,自然而然的便表現出來了對這件事的深切懷疑。
之前李世民在告別石青衣時就曾經說過,頡利是他的老朋友了,因此彼此知根知底,而事實上,這並不是無稽之談,因為當年率領突厥人協助李唐進軍關中的突厥人將領,正是頡利,而隨著頡利當上突厥可汗之後對唐朝的一係列騷擾活動,對於這位老對手的本性,李世民的確早已極為了解,也自然就能夠針對這位突厥可汗的性格弱點,進行攻心之計。
果然,頡利對於突利與李世民的會麵一事表現出了極大地懷疑之情,他甚至本能的認定,在這次的會麵之中,突利為了他失去已久的汗位,會與李世民暗中簽訂盟約,而將他出賣,那麽對於此時的頡利而言,外有李世民這樣的強敵近在咫尺,內有突利這樣的仇敵潛伏在身邊,所在之地更加的不是自己的主場領地,因此,頡利愕然的發現,此時的他的處境,居然已經是極為的危險了,若是不在此時抽身而退的話,那麽不要說在搶劫一番之後大勝而迴,就是自己能否安全返迴草原,都已經是一個問題……
所以說,聰明往往總被聰明誤,王世充、李密是這樣,而頡利,也同樣如此,加上大雨對於突厥人的影響的確同樣地嚴重,也因此,聰明人頡利立刻做出了最快的反應,他立刻的選擇了與李世民罷兵議和,然後率領著突厥的騎兵大軍,如同來時的那樣再次迅速地返迴了草原,速度之快,令的所有的唐朝軍民瞠目結舌。
於是,一場本足以震動唐王朝半壁江山的一次突厥入侵就這樣的以一次虎頭蛇尾的情形宣告結束,李世民“不戰而屈人之兵!”從而再一次的譜寫了他在戰場上戰無不勝的神話!
……
長安城中,石青衣望著眼前滴落的雨水愣愣的出著神,從李世民平定劉黑闥叛亂的時候,北方降下昔年罕見的大雪開始,到了如今的秋天又是降下難得一見的綿長特大暴雨,在這幾年當中的短短時間當中,多少個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氣氣象卻紛紛的降臨了,一兩次的氣象變化,還可以說是氣候的偶然變化,可以不被人放在心上,那麽,這種持續不斷的天氣異變,卻又意味著什麽?——天,難道要變了嗎……!!!(未完待續)
ps:老兵永不死,隻是漸凋零!——麥克阿瑟
二戰吧:老兵的確不死,死的都是你們這些美國的年輕人!——(據說是)朝戰中誌願軍宣傳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