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見到太後,琴袖和她之間都互相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整整六七年間,物是人非,二人都已大變。
琴袖變得更為成熟老道,而太後則不過三四十歲已經銀絲滿頭,星鬢慘淡。那舊日威勢赫赫的樣子,竟不能複見。所以兩人才剛見麵,傾時淚下。
“琴袖!是你嗎?”太後雖知眼前之人是誰,可還是忍不住湊近了她問了問,琴袖忍不住與太後相擁對泣起來,此情此景,連錢皇後和理王妃陳氏都不禁紅了眼圈。
“娘娘,娘娘辛苦了!”琴袖哽咽著,眼中隻有不舍。
太後用顫抖的手拂過琴袖的鬢角,也哭道:“你也受苦了,你在外麵還好嗎?我聽說你們逃到了深山裏麵,以務農為生,這些年你是怎樣過來的?吃了多少的苦啊!”
“兒臣不苦,兒臣每念娘娘才覺得艱辛呢!”
錢皇後看她們哀傷不已,忙道:“母後且請上座,總算這幾年熬過來了,往後都是好日子了,今日大家不能再你哭完我哭了,可傷了兒臣備辦宴席的本意。”
太後一聽哭中帶笑道:“你說的是,琴袖你終於迴來了,母後我也安心了。”
於是眾人歡宴,太後必要叫琴袖坐在自己身邊,琴袖推辭不過就隻能坐在她身邊,沒想到趁著燕樂聲起,錢皇後飲酒數巡之後,太後忽然低聲對琴袖說:“母後有話與你說。”
琴袖笑著吃菜,並不作答,太後便壓住聲說:“今上已不能生育。”
這話差點沒把琴袖嚇出冷汗來,她緊張地看了一眼太後太後卻道:“你不必怕,這是理王繼位千載難逢的機會,隻是錢皇後之心未必肯,你要多多籠絡於她。後宮嬪妃眾多,她亦不堪其苦。”
琴袖假裝舉袖飲酒,卻實則悄聲問道:“母後之意是……”
“母後這些年已看透了今上,朝政混亂、民不聊生,母後認為隻有理王繼承大統才能扭轉這一切。”
琴袖將手邊之酒,一飲而盡。
席散以後,琴袖跟著彤飛去太後宮中小坐,錢皇後請陳氏跟自己聊聊這些年的經曆,四人分別,琴袖便自去清思殿。
清思殿本是冬暖夏涼之所在,沒想到一開朱門,滿殿寥落,階前梧葉紛飛,往來人物甚是稀少。枯鬆倚牆,桐枝森然,這六七年間太後所住的地方竟然是這樣一個絕境。
如此寂寞之節又在如此寂寞之地,怎能不教人傷心呢?
琴袖看著此情此景,不禁眼角濕潤,忽然宮中之人出來迎接太後,琴袖一看,都是自己的熟人:魯尚宮、彤飛、凝香、春濱、秋澈、妝碧、蘭澄、舒可至、房和,聽說他們都被除了公差趕來這裏侍奉。眾人之中隻有一個瘸腿的宮女她不認得。
琴袖一一與他們問好,他們見琴袖安然無恙,姿容仍好,十分高興又十分好奇,拉住琴袖問個沒完。
隻有那個不認得的宮女並不說話。
“這位看起來有些麵熟,可卻又想不太起來。”琴袖走至她跟前問道。
“她叫儀冰,原來是李貴妃宮裏的。”
李貴妃?不就是當年的純妃麽?琴袖便生出一絲好奇,疑惑地望了望太後玉容。
太後頷首一笑道:“她當年向我告密李貴妃謀害嘉王之事,被純妃宮裏人踩斷了指骨打斷了腿。純妃死後許多宮人都紛紛調往他處辦差,反倒是她想要咬舌自盡。本宮看她可憐便叫人把她帶出來,好說歹說勸她不要尋死,如今時時在我身邊陪我說話。”
琴袖一聽,十分驚異道:“我聽說當年純妃宮裏的人如今都得到皇上重用,采佩、采錦都在尚宮局,你卻為何想要自裁呢?”
儀冰低頭歎道:“迴良媛的話,貴妃娘娘終究是奴婢害死的。”
琴袖讚歎道:“你這才是真正的女中君子啊。為了大義揭發純妃之惡行,但你秉性忠義又要為你舊主而死,比那些道貌岸然口蜜腹劍之人好上千百倍。你雖是身份低微的都人,但著實值得佩服。”
太後也道:“琴袖此言甚是,孤也是如此看她,若是她手腳還好些,孤就讓她去錢皇後身邊伺候,省得陪我這個老婆子虛耗日月。”
儀冰一聽忙道:“娘娘之恩重於泰山,奴婢豈敢再擇他用、侍奉他人?”
琴袖一歎道:“你這樣的人世上不多了。”
太後笑著拉過琴袖的手說:“來我這裏是有要事跟你說,別耽擱了好日子。”說完便把她往殿內領去,可是走了兩三步琴袖又不走了,乃問:“娘娘?周若中周公公在哪裏?”
太後一聽,太息了一聲,彤飛上前說道:“周公公兩年前生病去世了,那時候皇上都不許我們宮人看病……”說時眼角淚光盈盈,琴袖也不免沉沉一歎道:“公公靈位在何處?我先給他上炷香。”
於是琴袖先去偏房祭拜過了周若中才隨著太後邊走邊聊。清思殿本來花草繁茂,一到秋冬之節,滿地落葉甚是雅致。琴袖踩著沙沙的落葉問道:“娘娘今日在承乾宮似乎有沒說完的話。”
太後道:“不錯,母後我正想告訴你,要爭奪大位著實不易,但謀事在人,你要處處小心。趙舒心這個人是許王安排進來穢亂後宮的,但孤將計就計,攛掇她暗自不服於皇後。”
琴袖一聽就明白了道:“錢皇後為人甚是正直,恐怕不許我們在後嗣上爭權奪利,這是她可敬之處,也是她不通事情之處。若不能激一激她的脾氣,恐怕不會屬意於我們王爺。所以娘娘就利用趙舒心讓皇後娘娘看清許王是什麽人。”
“這麽些年,你真越發聰明了,本宮才說了兩句話你就都知道了。另外你不知道,母後我如今稍稍能夠在宮中走動,就派人聯絡被趕到惠民藥局去的成太醫,他托人把皇上的進藥底簿和病曆記檔都抄出來了……”
琴袖一嚇:“這若被查到不是死罪麽?成太醫正是冒了好大的風險。”
“孤為了你和理王爺管不了這麽多了,孤發覺皇上的身體已經衰敗至極,不出一二年間恐怕會有大變動。”
“這……”琴袖瞠目結舌,不知說什麽好。
“對,今上才隻有四十不到。”太後順手折下一枝尚留在枝頭的枯葉道,“長期亂用丹藥,夜裏與嬪妃歡愛也罷了,竟然連在經筵1的時候都要行樂。”
“什麽?經筵怎麽行樂?”
太後把那枯葉用拳頭捏緊道:“你不知道,那個奸臣楊兆符攛掇今上以經筵的名義把經筵用的承明殿重修了一遍,修得富麗堂皇不說,每次經筵完了,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都是要賜給講筵的大臣一席酒菜。楊兆符便親自領銜講筵之事,並讓皇上賜宴時讓舞女歌姬跳舞唱歌取樂,久而久之經筵不像經筵,把祖宗立下的規矩都破壞殆盡了。朝廷能不烏煙瘴氣麽?”
“這成何體統呢!翰林院就沒有鬧過麽?”
“鬧!怎麽沒鬧?結果那些正直的大臣都被貶黜出京,小人當道,朝政一片混亂。官吏貪墨成風,而宮中開銷比之先帝在要超出兩倍不止,這兩年連朝廷官員的俸祿都一拖再拖,聽說朝廷已經兩個月沒有發錢糧,都是發些庫房裏積的柴火、粗布之類的充作俸祿。”
琴袖點頭道:“是這樣,兒臣聽父親說,戶部已經一丁點兒錢都沒有了,現在隻能靠禮部的香炭錢和花捐銀支撐一會兒,官員無計可施隻能靠貪汙養活,地方官入京辦事都要打點京官送一筆錢去,夏日叫做冰敬,冬天叫做碳敬,平常時候叫做別敬。冰炭之敬都是民脂民膏啊!”
太後苦笑道:“哼,堂堂天朝上國,竟然要靠一群妓女的花捐銀來供養,難怪各地造反,以前母後太過迂腐了,真沒有看穿今上的麵目,想來女人不應該在朝政和立嗣上置喙,沒想到一步退讓竟致天下生靈塗炭。”
琴袖聞之,不置是非。
太後看了看她道:“你是對的,即便是女人,在這世道之中也不能自輕自賤。孤在宮中一定會盡全力幫助你和理王,你現在可要多多討皇後的歡心。”
琴袖點頭道:“兒臣明白。”
太後看她懂事,便道:“孤是這樣想的,今上隻要知道自己大限之期將至,一定會怨恨許王,所以孤預備讓太醫院可靠之人提醒聖上注意龍體。另外,思懷孝恭太子之死也甚為可疑,孤想一定是許王所為,也要告訴皇上。隻要聖心深恨許王,那麽理王繼位就順理成章了。”
聽太後口氣,事情是這樣容易簡單,可是多年經曆告訴琴袖,這一切不會如此輕鬆就解決。今上再怎麽愚笨,為什麽連自己身子是好是壞都搞不清楚呢?他雖崇信道士,也沒有重用呂吉用,可見今上不是傻子,既然不是傻子,怎麽會輕易把國家、朝政和自己弄成這樣一團糟呢?
這背後一定有她想像不到的原因。
琴袖變得更為成熟老道,而太後則不過三四十歲已經銀絲滿頭,星鬢慘淡。那舊日威勢赫赫的樣子,竟不能複見。所以兩人才剛見麵,傾時淚下。
“琴袖!是你嗎?”太後雖知眼前之人是誰,可還是忍不住湊近了她問了問,琴袖忍不住與太後相擁對泣起來,此情此景,連錢皇後和理王妃陳氏都不禁紅了眼圈。
“娘娘,娘娘辛苦了!”琴袖哽咽著,眼中隻有不舍。
太後用顫抖的手拂過琴袖的鬢角,也哭道:“你也受苦了,你在外麵還好嗎?我聽說你們逃到了深山裏麵,以務農為生,這些年你是怎樣過來的?吃了多少的苦啊!”
“兒臣不苦,兒臣每念娘娘才覺得艱辛呢!”
錢皇後看她們哀傷不已,忙道:“母後且請上座,總算這幾年熬過來了,往後都是好日子了,今日大家不能再你哭完我哭了,可傷了兒臣備辦宴席的本意。”
太後一聽哭中帶笑道:“你說的是,琴袖你終於迴來了,母後我也安心了。”
於是眾人歡宴,太後必要叫琴袖坐在自己身邊,琴袖推辭不過就隻能坐在她身邊,沒想到趁著燕樂聲起,錢皇後飲酒數巡之後,太後忽然低聲對琴袖說:“母後有話與你說。”
琴袖笑著吃菜,並不作答,太後便壓住聲說:“今上已不能生育。”
這話差點沒把琴袖嚇出冷汗來,她緊張地看了一眼太後太後卻道:“你不必怕,這是理王繼位千載難逢的機會,隻是錢皇後之心未必肯,你要多多籠絡於她。後宮嬪妃眾多,她亦不堪其苦。”
琴袖假裝舉袖飲酒,卻實則悄聲問道:“母後之意是……”
“母後這些年已看透了今上,朝政混亂、民不聊生,母後認為隻有理王繼承大統才能扭轉這一切。”
琴袖將手邊之酒,一飲而盡。
席散以後,琴袖跟著彤飛去太後宮中小坐,錢皇後請陳氏跟自己聊聊這些年的經曆,四人分別,琴袖便自去清思殿。
清思殿本是冬暖夏涼之所在,沒想到一開朱門,滿殿寥落,階前梧葉紛飛,往來人物甚是稀少。枯鬆倚牆,桐枝森然,這六七年間太後所住的地方竟然是這樣一個絕境。
如此寂寞之節又在如此寂寞之地,怎能不教人傷心呢?
琴袖看著此情此景,不禁眼角濕潤,忽然宮中之人出來迎接太後,琴袖一看,都是自己的熟人:魯尚宮、彤飛、凝香、春濱、秋澈、妝碧、蘭澄、舒可至、房和,聽說他們都被除了公差趕來這裏侍奉。眾人之中隻有一個瘸腿的宮女她不認得。
琴袖一一與他們問好,他們見琴袖安然無恙,姿容仍好,十分高興又十分好奇,拉住琴袖問個沒完。
隻有那個不認得的宮女並不說話。
“這位看起來有些麵熟,可卻又想不太起來。”琴袖走至她跟前問道。
“她叫儀冰,原來是李貴妃宮裏的。”
李貴妃?不就是當年的純妃麽?琴袖便生出一絲好奇,疑惑地望了望太後玉容。
太後頷首一笑道:“她當年向我告密李貴妃謀害嘉王之事,被純妃宮裏人踩斷了指骨打斷了腿。純妃死後許多宮人都紛紛調往他處辦差,反倒是她想要咬舌自盡。本宮看她可憐便叫人把她帶出來,好說歹說勸她不要尋死,如今時時在我身邊陪我說話。”
琴袖一聽,十分驚異道:“我聽說當年純妃宮裏的人如今都得到皇上重用,采佩、采錦都在尚宮局,你卻為何想要自裁呢?”
儀冰低頭歎道:“迴良媛的話,貴妃娘娘終究是奴婢害死的。”
琴袖讚歎道:“你這才是真正的女中君子啊。為了大義揭發純妃之惡行,但你秉性忠義又要為你舊主而死,比那些道貌岸然口蜜腹劍之人好上千百倍。你雖是身份低微的都人,但著實值得佩服。”
太後也道:“琴袖此言甚是,孤也是如此看她,若是她手腳還好些,孤就讓她去錢皇後身邊伺候,省得陪我這個老婆子虛耗日月。”
儀冰一聽忙道:“娘娘之恩重於泰山,奴婢豈敢再擇他用、侍奉他人?”
琴袖一歎道:“你這樣的人世上不多了。”
太後笑著拉過琴袖的手說:“來我這裏是有要事跟你說,別耽擱了好日子。”說完便把她往殿內領去,可是走了兩三步琴袖又不走了,乃問:“娘娘?周若中周公公在哪裏?”
太後一聽,太息了一聲,彤飛上前說道:“周公公兩年前生病去世了,那時候皇上都不許我們宮人看病……”說時眼角淚光盈盈,琴袖也不免沉沉一歎道:“公公靈位在何處?我先給他上炷香。”
於是琴袖先去偏房祭拜過了周若中才隨著太後邊走邊聊。清思殿本來花草繁茂,一到秋冬之節,滿地落葉甚是雅致。琴袖踩著沙沙的落葉問道:“娘娘今日在承乾宮似乎有沒說完的話。”
太後道:“不錯,母後我正想告訴你,要爭奪大位著實不易,但謀事在人,你要處處小心。趙舒心這個人是許王安排進來穢亂後宮的,但孤將計就計,攛掇她暗自不服於皇後。”
琴袖一聽就明白了道:“錢皇後為人甚是正直,恐怕不許我們在後嗣上爭權奪利,這是她可敬之處,也是她不通事情之處。若不能激一激她的脾氣,恐怕不會屬意於我們王爺。所以娘娘就利用趙舒心讓皇後娘娘看清許王是什麽人。”
“這麽些年,你真越發聰明了,本宮才說了兩句話你就都知道了。另外你不知道,母後我如今稍稍能夠在宮中走動,就派人聯絡被趕到惠民藥局去的成太醫,他托人把皇上的進藥底簿和病曆記檔都抄出來了……”
琴袖一嚇:“這若被查到不是死罪麽?成太醫正是冒了好大的風險。”
“孤為了你和理王爺管不了這麽多了,孤發覺皇上的身體已經衰敗至極,不出一二年間恐怕會有大變動。”
“這……”琴袖瞠目結舌,不知說什麽好。
“對,今上才隻有四十不到。”太後順手折下一枝尚留在枝頭的枯葉道,“長期亂用丹藥,夜裏與嬪妃歡愛也罷了,竟然連在經筵1的時候都要行樂。”
“什麽?經筵怎麽行樂?”
太後把那枯葉用拳頭捏緊道:“你不知道,那個奸臣楊兆符攛掇今上以經筵的名義把經筵用的承明殿重修了一遍,修得富麗堂皇不說,每次經筵完了,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都是要賜給講筵的大臣一席酒菜。楊兆符便親自領銜講筵之事,並讓皇上賜宴時讓舞女歌姬跳舞唱歌取樂,久而久之經筵不像經筵,把祖宗立下的規矩都破壞殆盡了。朝廷能不烏煙瘴氣麽?”
“這成何體統呢!翰林院就沒有鬧過麽?”
“鬧!怎麽沒鬧?結果那些正直的大臣都被貶黜出京,小人當道,朝政一片混亂。官吏貪墨成風,而宮中開銷比之先帝在要超出兩倍不止,這兩年連朝廷官員的俸祿都一拖再拖,聽說朝廷已經兩個月沒有發錢糧,都是發些庫房裏積的柴火、粗布之類的充作俸祿。”
琴袖點頭道:“是這樣,兒臣聽父親說,戶部已經一丁點兒錢都沒有了,現在隻能靠禮部的香炭錢和花捐銀支撐一會兒,官員無計可施隻能靠貪汙養活,地方官入京辦事都要打點京官送一筆錢去,夏日叫做冰敬,冬天叫做碳敬,平常時候叫做別敬。冰炭之敬都是民脂民膏啊!”
太後苦笑道:“哼,堂堂天朝上國,竟然要靠一群妓女的花捐銀來供養,難怪各地造反,以前母後太過迂腐了,真沒有看穿今上的麵目,想來女人不應該在朝政和立嗣上置喙,沒想到一步退讓竟致天下生靈塗炭。”
琴袖聞之,不置是非。
太後看了看她道:“你是對的,即便是女人,在這世道之中也不能自輕自賤。孤在宮中一定會盡全力幫助你和理王,你現在可要多多討皇後的歡心。”
琴袖點頭道:“兒臣明白。”
太後看她懂事,便道:“孤是這樣想的,今上隻要知道自己大限之期將至,一定會怨恨許王,所以孤預備讓太醫院可靠之人提醒聖上注意龍體。另外,思懷孝恭太子之死也甚為可疑,孤想一定是許王所為,也要告訴皇上。隻要聖心深恨許王,那麽理王繼位就順理成章了。”
聽太後口氣,事情是這樣容易簡單,可是多年經曆告訴琴袖,這一切不會如此輕鬆就解決。今上再怎麽愚笨,為什麽連自己身子是好是壞都搞不清楚呢?他雖崇信道士,也沒有重用呂吉用,可見今上不是傻子,既然不是傻子,怎麽會輕易把國家、朝政和自己弄成這樣一團糟呢?
這背後一定有她想像不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