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丹楓,朱嫣容的裙裾劃過草叢之中,她眼波顧盼流轉,在一株花草前麵停駐。
身後小小婢女香丹提著一個香爐,氤氳飄動,浮花落影,率爾之態,使人不免駐足。
“嫣容,你在看什麽呢!”
香丹轉身一看,竟是理王站在身後,忙嚇了嚇往後稍退了一步。朱嫣容迴眸一笑,羞態畢顯,用那長襖琵琶袖麵遮住自己的半張臉頰道:“妾在此處觀賞草植。”
“你看何花,如此入神?”理王走到她近處低頭一看,一叢孤單的百子蓮從蘅蘭之間躥出,令人不免晃了心神。
“妾聽說王爺母親生前最愛百子蓮,妾見物思人,想王爺母親當年一定是個美人。”
理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忽然又笑起來問道:“何以見得。”
朱嫣容紅著臉低頭說道:“王爺如此英姿,妾心……”
理王又靠近她一步笑問:“你心怎麽樣。”
朱嫣容乃羞澀不敢說,隻忽然從袖中取出一麵絹帕來遞給理王,理王一看,這手帕繡的著實精美,花葉細膩,栩栩如生。
“這是……”
朱嫣容背過身不看理王道:“這是百子蓮,妾思憶王爺母親,每有感慨,便悄悄繡成此物,望王爺笑納。”
理王看著手中絹帕,不禁淚眼婆娑。朱嫣容轉身一去,竟留他一人獨思。
“嫣容!嫣容!”
不顧他聲聲唿喚,朱嫣容飄然而去。
她才走了三兩步,忽然看見花霰端坐在廊中教訓幾個管家婆子。朱嫣容正要上去問她緣由,不想溫止華從遠處走來,朱嫣容急忙退了一退,避開了一些。
隻聽溫止華走近了,笑問:“花霰姐姐怎麽了?可是管家媳婦兒們惹您生氣了?”
花霰起身福了福道:“並沒有生什麽氣,隻是這不是理王爺迴京,劉選侍的忌辰又臨近了,想要大辦一次。她們畢竟新來的人不太懂備辦的事,所以昨兒個一看,備出來祭品都不太好,奴婢也是心直口快說了她們兩句。”
溫止華輕輕“哦”了一聲,便先告了退,忽然看見朱嫣容在不遠的拐角處,忙笑道:“朱昭訓去哪裏?”
朱嫣容見躲不過,忙出來笑道:“我去看午膳做的怎麽樣了,今早上蕭良媛說要吃山藥梅花肉,我去廚房看看呢。”
溫止華點頭,朝她致了禮就走了。朱嫣容才緩緩挪動蓮步朝花霰走去,香丹忙在她耳邊嘀咕道:“昭訓不要錯了稱唿。”
朱嫣容朝她一笑點頭,便輕輕走到花霰身邊,深福了福笑道:“黃大嫂子辛苦了。”
花霰一聽,也展笑深福一禮道:“朱昭訓客氣了,方才奴婢已去廚房看過,她們早早備下了,做得很好。”
朱嫣容忙道:“有勞黃大嫂子。那我先去看看王妃娘娘那裏有什麽吩咐,告辭了。”
花霰道:“昭訓實在客氣。告辭。”
望著朱嫣容遠去的背影,花霰點了點頭。
是的,如今她嫁給了王府大管家黃乘,又是蕭良媛眼前第一等心腹,隻有王爺、王妃和蕭良媛敢叫她花霰,尋常人誰敢直唿其名?都叫她黃大嫂子、黃姐兒。
這個溫昭訓雖然是個美人兒,卻是個繡花枕頭不通事理,一張口就直唿其名,哪裏知道其中的忌諱?倒是這個朱昭訓,雖然也是主子,但知書達理,明白自謙,是個可人。
花霰心中如此想著,一旁一個媽子忙道:“黃大嫂子,我先下去重擬個祭品單子,再給您過目,若辦的不好了您再提點指教些吧。”
花霰便吩咐了幾件要緊的事,各自散了,她便迴琴袖身邊伺候。
方入了渙香閣,隻見陳氏與琴袖正在喝茶說話。一見花霰進來,琴袖忙招唿她到身邊聽話。
原來二人講的是太後娘娘之事,前不久太後那邊傳了消息說今上身體很不好,大概是吃了不少春藥吃壞了,今上膝下無子,一旦有所不測那麽許王可能爭奪皇位,在京親王隻有許王和理王二人,一定要嚴加警惕,小心應對許王動靜。
琴袖把這事與陳氏說起,陳氏道:“以我看,如今王爺迴了京城,不想捅馬蜂窩也不得不捅馬蜂窩了。許王那廝哪裏會放過我們王爺?瞧他那日來時候的那副樣子,我心裏最瞧不上!”
琴袖道:“這些日子家中事務要多多煩勞姐姐了,妹妹得安排著朝廷裏的事。”
陳氏道:“你放心去做吧,家裏有我呢!就是娃兒的名字什麽時候寫進玉牒?”
琴袖道:“快了,不出兩日必來賜名。”
“叫什麽名字?”
琴袖從袖子掏出一張黃紙說:“按照字輩,應該是厚字輩,禮部擬了光字,我覺得好,王爺就用了。”
“厚光?”陳氏接過黃紙念了念,也不太懂,隻湊近了說道,“名字先不說,我問你,我們小王子幾時冊封世子?你別讓人搶了先,冊封了世子你這位子就坐穩了。”
琴袖笑道:“這不急,她們兩個哪兒那麽容易懷上孩子的?”
陳氏忙道:“你這就不懂了,雖說我們王爺重情重義,到底也是個男人呐!是男人哪有不喜新厭舊的?就算不厭舊,新人在這裏,等她們一個個孩子生下來,你就知道了。姐姐勸你趕緊讓王爺冊封我們孩子做世子,那樣她們就是生十七八個也沒關係了。”
“王爺都不去她們房裏,姐姐多慮了。”
花霰忽然想起今日之事,對琴袖說:“娘娘說得極是,良媛尤其要提防那個朱昭訓。”
琴袖笑問:“朱昭訓怎麽了?”
花霰剛想說,沒想到朱嫣容已經款款而來了。她向王妃陳氏和琴袖深行一禮道:“妾來時不慎弄髒了衣服,忙換了一件,不意來遲了。”
琴袖忙道:“我們這裏沒事兒的,正在閑聊天呢,姐妹一般不拘什麽,你快坐吧。”
朱昭訓顫顫巍巍找了一張凳子坐下,也不敢全坐,隻坐了一半。
琴袖斜眼一瞥,裝作飲茶笑而不語,陳氏乃道:“你父兄欠的外債都還清了沒有?”
朱昭訓忙道:“托娘娘、良媛的福,都已還清了。”
王妃陳氏一歎:“家門不幸啊,我也有個無圖弟兄,和你一樣,我們逃難時被褫奪了爵位,癩皮狗一樣東躲西藏了許多年,如今賞還爵位,竟然一病不起、無福消受了……”
說罷眼眶濕潤,琴袖忙要拿手帕去擦,不想朱昭訓搶先一步,先拭去陳氏淚水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成敗榮辱豈是我們這樣的女人所能知道的呢?娘娘別太傷心了,妾身聽了一樣難過。”
“當初我是何等恨他……他這樣不爭氣……”陳氏又哭又歎,“現在看他這樣,也不知為什麽,壞處都記不住,光想起他以前的一點兒好了。”
朱昭訓忙道:“娘娘常年信佛,做過不少善事,妾雖不太讀書,也不如娘娘、良媛知事,但聽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想來娘娘積德行善,娘娘兄長一定逢兇化吉。”
朱昭訓說話時,琴袖反倒一言不發起來,仔細聽她說完。
陳氏忙握了握她的手道:“朱妹子真是善解人意。”
朱昭訓忙道:“妾哪裏懂事,是娘娘、良媛提點得好。”
琴袖笑笑放下茶杯道:“你小小年紀,這樣懂事,還說自己不懂事,我們這不都得臊死了?如此聰明伶俐,一定是父母教的好了。”
朱昭訓笑道:“論父母之德惠,都是比天高、如海深,就是妾的父母終究不及良媛娘娘父母呀,妾聽聞令尊大人已複官職,並且升任戶部郎中,令兄二人都因為平定裕王、吉王有功,皇上十分高興,不以父子之序,一個超升正三品奉宸衛指揮使、一個超升正四品儀鑾衛殿中使。真是滿門榮耀,妾心拜服不已。”
琴袖笑道:“這也隻是皇上賞識,幸受天恩罷了。”
三個人就這樣說了一些家中之事,不一會兒便散了。待朱昭訓走後,琴袖卻肅然對花霰道:“姐姐說的很沒有錯,此女久留必生禍害,好在王爺之心尚未留意於她。”
花霰道:“想什麽法子把她趕走呢?”
琴袖道:“如今務要布局好朝廷,我已沒有心力理會她一人,你一麵要多派人監視她一舉一動,一麵多與王妃娘娘提說此人行徑,叫她小心。可惜當初衢州一別,許多人也不知道逃到了哪裏。現下我在府中可以依靠的人隻有你和黃乘了。”
花霰忙道:“這沒什麽難的,我叫黃乘找人南下去找李沛李老爺,讓他幫忙在衢州一帶找人,想必不久就會有消息。”
“也好,隻是要快些。你不知道,我們要對付許王,一定要在朝中組織自己的勢力。我父親在戶部,我兩個兄弟去禁軍,就是我叫王爺刻意安排的。一個管錢,一個手裏有兵。都察院手握監察彈劾之大權,我想我們在都察院也不能沒有自己人,所以得想辦法把李沛調入京城到都察院當差。另外,張思慎和杭夢蘇一個在禮部也罷了,國子監不是要職,得想辦法給他動一動。”
花霰笑道:“良媛這盤棋下起來可費功夫了。”
身後小小婢女香丹提著一個香爐,氤氳飄動,浮花落影,率爾之態,使人不免駐足。
“嫣容,你在看什麽呢!”
香丹轉身一看,竟是理王站在身後,忙嚇了嚇往後稍退了一步。朱嫣容迴眸一笑,羞態畢顯,用那長襖琵琶袖麵遮住自己的半張臉頰道:“妾在此處觀賞草植。”
“你看何花,如此入神?”理王走到她近處低頭一看,一叢孤單的百子蓮從蘅蘭之間躥出,令人不免晃了心神。
“妾聽說王爺母親生前最愛百子蓮,妾見物思人,想王爺母親當年一定是個美人。”
理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忽然又笑起來問道:“何以見得。”
朱嫣容紅著臉低頭說道:“王爺如此英姿,妾心……”
理王又靠近她一步笑問:“你心怎麽樣。”
朱嫣容乃羞澀不敢說,隻忽然從袖中取出一麵絹帕來遞給理王,理王一看,這手帕繡的著實精美,花葉細膩,栩栩如生。
“這是……”
朱嫣容背過身不看理王道:“這是百子蓮,妾思憶王爺母親,每有感慨,便悄悄繡成此物,望王爺笑納。”
理王看著手中絹帕,不禁淚眼婆娑。朱嫣容轉身一去,竟留他一人獨思。
“嫣容!嫣容!”
不顧他聲聲唿喚,朱嫣容飄然而去。
她才走了三兩步,忽然看見花霰端坐在廊中教訓幾個管家婆子。朱嫣容正要上去問她緣由,不想溫止華從遠處走來,朱嫣容急忙退了一退,避開了一些。
隻聽溫止華走近了,笑問:“花霰姐姐怎麽了?可是管家媳婦兒們惹您生氣了?”
花霰起身福了福道:“並沒有生什麽氣,隻是這不是理王爺迴京,劉選侍的忌辰又臨近了,想要大辦一次。她們畢竟新來的人不太懂備辦的事,所以昨兒個一看,備出來祭品都不太好,奴婢也是心直口快說了她們兩句。”
溫止華輕輕“哦”了一聲,便先告了退,忽然看見朱嫣容在不遠的拐角處,忙笑道:“朱昭訓去哪裏?”
朱嫣容見躲不過,忙出來笑道:“我去看午膳做的怎麽樣了,今早上蕭良媛說要吃山藥梅花肉,我去廚房看看呢。”
溫止華點頭,朝她致了禮就走了。朱嫣容才緩緩挪動蓮步朝花霰走去,香丹忙在她耳邊嘀咕道:“昭訓不要錯了稱唿。”
朱嫣容朝她一笑點頭,便輕輕走到花霰身邊,深福了福笑道:“黃大嫂子辛苦了。”
花霰一聽,也展笑深福一禮道:“朱昭訓客氣了,方才奴婢已去廚房看過,她們早早備下了,做得很好。”
朱嫣容忙道:“有勞黃大嫂子。那我先去看看王妃娘娘那裏有什麽吩咐,告辭了。”
花霰道:“昭訓實在客氣。告辭。”
望著朱嫣容遠去的背影,花霰點了點頭。
是的,如今她嫁給了王府大管家黃乘,又是蕭良媛眼前第一等心腹,隻有王爺、王妃和蕭良媛敢叫她花霰,尋常人誰敢直唿其名?都叫她黃大嫂子、黃姐兒。
這個溫昭訓雖然是個美人兒,卻是個繡花枕頭不通事理,一張口就直唿其名,哪裏知道其中的忌諱?倒是這個朱昭訓,雖然也是主子,但知書達理,明白自謙,是個可人。
花霰心中如此想著,一旁一個媽子忙道:“黃大嫂子,我先下去重擬個祭品單子,再給您過目,若辦的不好了您再提點指教些吧。”
花霰便吩咐了幾件要緊的事,各自散了,她便迴琴袖身邊伺候。
方入了渙香閣,隻見陳氏與琴袖正在喝茶說話。一見花霰進來,琴袖忙招唿她到身邊聽話。
原來二人講的是太後娘娘之事,前不久太後那邊傳了消息說今上身體很不好,大概是吃了不少春藥吃壞了,今上膝下無子,一旦有所不測那麽許王可能爭奪皇位,在京親王隻有許王和理王二人,一定要嚴加警惕,小心應對許王動靜。
琴袖把這事與陳氏說起,陳氏道:“以我看,如今王爺迴了京城,不想捅馬蜂窩也不得不捅馬蜂窩了。許王那廝哪裏會放過我們王爺?瞧他那日來時候的那副樣子,我心裏最瞧不上!”
琴袖道:“這些日子家中事務要多多煩勞姐姐了,妹妹得安排著朝廷裏的事。”
陳氏道:“你放心去做吧,家裏有我呢!就是娃兒的名字什麽時候寫進玉牒?”
琴袖道:“快了,不出兩日必來賜名。”
“叫什麽名字?”
琴袖從袖子掏出一張黃紙說:“按照字輩,應該是厚字輩,禮部擬了光字,我覺得好,王爺就用了。”
“厚光?”陳氏接過黃紙念了念,也不太懂,隻湊近了說道,“名字先不說,我問你,我們小王子幾時冊封世子?你別讓人搶了先,冊封了世子你這位子就坐穩了。”
琴袖笑道:“這不急,她們兩個哪兒那麽容易懷上孩子的?”
陳氏忙道:“你這就不懂了,雖說我們王爺重情重義,到底也是個男人呐!是男人哪有不喜新厭舊的?就算不厭舊,新人在這裏,等她們一個個孩子生下來,你就知道了。姐姐勸你趕緊讓王爺冊封我們孩子做世子,那樣她們就是生十七八個也沒關係了。”
“王爺都不去她們房裏,姐姐多慮了。”
花霰忽然想起今日之事,對琴袖說:“娘娘說得極是,良媛尤其要提防那個朱昭訓。”
琴袖笑問:“朱昭訓怎麽了?”
花霰剛想說,沒想到朱嫣容已經款款而來了。她向王妃陳氏和琴袖深行一禮道:“妾來時不慎弄髒了衣服,忙換了一件,不意來遲了。”
琴袖忙道:“我們這裏沒事兒的,正在閑聊天呢,姐妹一般不拘什麽,你快坐吧。”
朱昭訓顫顫巍巍找了一張凳子坐下,也不敢全坐,隻坐了一半。
琴袖斜眼一瞥,裝作飲茶笑而不語,陳氏乃道:“你父兄欠的外債都還清了沒有?”
朱昭訓忙道:“托娘娘、良媛的福,都已還清了。”
王妃陳氏一歎:“家門不幸啊,我也有個無圖弟兄,和你一樣,我們逃難時被褫奪了爵位,癩皮狗一樣東躲西藏了許多年,如今賞還爵位,竟然一病不起、無福消受了……”
說罷眼眶濕潤,琴袖忙要拿手帕去擦,不想朱昭訓搶先一步,先拭去陳氏淚水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成敗榮辱豈是我們這樣的女人所能知道的呢?娘娘別太傷心了,妾身聽了一樣難過。”
“當初我是何等恨他……他這樣不爭氣……”陳氏又哭又歎,“現在看他這樣,也不知為什麽,壞處都記不住,光想起他以前的一點兒好了。”
朱昭訓忙道:“娘娘常年信佛,做過不少善事,妾雖不太讀書,也不如娘娘、良媛知事,但聽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想來娘娘積德行善,娘娘兄長一定逢兇化吉。”
朱昭訓說話時,琴袖反倒一言不發起來,仔細聽她說完。
陳氏忙握了握她的手道:“朱妹子真是善解人意。”
朱昭訓忙道:“妾哪裏懂事,是娘娘、良媛提點得好。”
琴袖笑笑放下茶杯道:“你小小年紀,這樣懂事,還說自己不懂事,我們這不都得臊死了?如此聰明伶俐,一定是父母教的好了。”
朱昭訓笑道:“論父母之德惠,都是比天高、如海深,就是妾的父母終究不及良媛娘娘父母呀,妾聽聞令尊大人已複官職,並且升任戶部郎中,令兄二人都因為平定裕王、吉王有功,皇上十分高興,不以父子之序,一個超升正三品奉宸衛指揮使、一個超升正四品儀鑾衛殿中使。真是滿門榮耀,妾心拜服不已。”
琴袖笑道:“這也隻是皇上賞識,幸受天恩罷了。”
三個人就這樣說了一些家中之事,不一會兒便散了。待朱昭訓走後,琴袖卻肅然對花霰道:“姐姐說的很沒有錯,此女久留必生禍害,好在王爺之心尚未留意於她。”
花霰道:“想什麽法子把她趕走呢?”
琴袖道:“如今務要布局好朝廷,我已沒有心力理會她一人,你一麵要多派人監視她一舉一動,一麵多與王妃娘娘提說此人行徑,叫她小心。可惜當初衢州一別,許多人也不知道逃到了哪裏。現下我在府中可以依靠的人隻有你和黃乘了。”
花霰忙道:“這沒什麽難的,我叫黃乘找人南下去找李沛李老爺,讓他幫忙在衢州一帶找人,想必不久就會有消息。”
“也好,隻是要快些。你不知道,我們要對付許王,一定要在朝中組織自己的勢力。我父親在戶部,我兩個兄弟去禁軍,就是我叫王爺刻意安排的。一個管錢,一個手裏有兵。都察院手握監察彈劾之大權,我想我們在都察院也不能沒有自己人,所以得想辦法把李沛調入京城到都察院當差。另外,張思慎和杭夢蘇一個在禮部也罷了,國子監不是要職,得想辦法給他動一動。”
花霰笑道:“良媛這盤棋下起來可費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