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紅自被分到太子宮中,借著幾分姿色早和太子勾勾搭搭了。恰巧太廟謹身,太子食宿都很清淡,沒得發牢騷又沒有漂亮些兒的姑娘陪在身邊,自然是空虛寂寞。
喜紅這個小宮女也激靈,扭扭腰、抖抖手,便露出那麽一種韻致來,勾得太子爺色心大熾。連日以來都是她侍奉在側,不過太子究竟是個沒耐性的,幾天便厭倦了。
這不,他又想起那幾個求之不得的姑娘家了,蕭琴袖自在其中。他知道琴袖是秦拂雪的友人,故而秘密派人守在雍台,一有風吹草動便將她捉住送到自己這裏來。
喜紅深知太子心思,也不敢拗他的意思,可看著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又生怕一時的憐愛如東流之水,蕩然而去,便借著給太子爺擦背的時候叨叨地說:“這裏頭三個女孩子都嫁了人了。太子爺多少也小心些吧。”
“怕什麽,大不了拿些銀子打發了便是了。”太子在浴盆閉目養神,“都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今兒我歡喜得很,你瞧瞧我這裏。”便把喜紅的手捏住,猛地按在自己下邊。
喜紅一碰,嚇得手一縮道:“東宮可不能開這類玩笑。”
“前幾日我捉弄你,你還嘻嘻笑著,今日怎麽倒不肯了?”太子摸了摸她漲紅的臉又笑道,“是不是今兒幾個娘們讓你吃醋了?也行,我也讓你侍候著,你怎麽弄的,給她們也看看,好叫她們都學學。”
喜紅嗔笑道:“爺也真是的,淨拿奴取笑,奴會什麽,也做了樣子了?”
太子揉著她的小白手道:“唉,你別客氣,昨兒個你怎麽弄的,那種手法花樣很巧妙,我很是受用,今兒個你也做給她們看看。”
喜紅咯咯一陣笑,兩人在浴池裏你弄我、我弄你,做嘴1擁抱。這澡洗了便快大半個時辰,太子才從澡盆子裏出來,披了件紗單匆匆往偏殿走去。
琴袖等三位女子,被幾個小黃門拖著按住,狠狠擦了擦身子,他們拿著粗布巾子,把琴袖的皮都擦得紅紅的。才聽見太子來的動靜,他們便偷偷拜退而出。
出門迎著太子,剛行了禮就被他一把抓住道:“香點了嗎?”
小宦官拚命點頭:“點上了,已經一刻多時候了。”
“酒喝了嗎?”
“她們幾個都不肯喝,我們灌下去吐出來,好幾迴呢。殿下也來了,我們就沒讓她們喝了。”
“罷了,香點了也酥了。”太子一陣奸笑,大搖大擺地進了房中。
看房中景色,兩個女孩子衣冠不整地坐在地上直直地喘氣,獨獨琴袖一個人端坐在凳子上,衣服仍披上了,很整齊。
“喲,小娘子,倒還端正!”太子笑道,“可惜爺就是喜歡你這假正經的樣子。先給我親一口!”
太子一嘴巴上去,正正伸過臉來給琴袖狠狠打了一記耳光。
太子右臉漲起血紅的印子,疼得他勃然大怒:“好你個臭婊子,竟敢折辱當今太子!”
琴袖也起身叫罵道:“您這個樣子,又怎麽配得上太子之位!”
太子一聽,好似被刺中了心中的痛處,氣得來迴走動,叫道:“你懂什麽!你懂什麽!父皇從小就知道罵、罵、罵!做得稍有一點不對也罵,什麽都不懂也罵,本宮什麽都做不了主,難道連你,連你也敢來欺負我麽?!”
“殿下又以為今上不難過麽!”琴袖聽他口氣,已推出三分大概,“孔子說愛之能勿勞乎?凡是愛一個人哪有不為他操勞的呢?正因為愛之深,所以責之切,今上每次痛罵,難道又能得到什麽好處嗎?難道就沒有心累的時候嗎?”
“本宮不需要他什麽愛!臭娼婦,你也配對我說教麽!上次受你折辱此仇未報,今日落在我的手裏,你休想逃跑!”
太子的聲音雖大,卻在琴袖的耳中聽得越發得模糊,原來暖情的幽香,已緩緩透入了琴袖的身體。
雖說她仍有理智,可身子已經不怎麽聽使喚了。骨頭就像是被人拆散了一樣軟了下去,剛才那屏足了精神的叫囂耗盡了她最後一絲精神。身子漸漸覺得溶在了水中,下身木木的沒了知覺。
漸漸地,眼前的事物變得模糊起來,隻有太子的賊笑還很分明。
他靠攏來,靠攏來,褪下他紗羅長袍,琴袖卻隻能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趴在桌角上罵道:“我今日所受的屈辱……一定……”
話還沒說完,氣已經沒了,整個人忽然熱得燒起來,太子已經靠攏來把嘴湊過來一頓狂親,她的骨中癢癢,就像是千萬小蟲子在爬在鑽,實在癢得沒法兒了,隻能抱住眼前的人的身體,可她也已搞不清眼前究竟是誰。
太子輕輕笑道:“乖!很乖!”聲音似有若無,飄到耳際好像徘徊在耳洞邊上就是不進去。
“嘎”得一聲,門被打開了。琴袖迷迷糊糊朝外頭看去,一個人影晃悠悠在她眼前轉動。
“殿下!”那人叫道,“您知道您犯了多大的罪嗎!”
太子也不知道喃喃篤篤得說了多少話,琴袖隻覺得有人在她嘴邊遞了一杯涼涼的東西,她喝了之後頭疼欲裂,歪著腦袋靠在什麽人懷中。
半晌,她已漸漸清醒了,分明看清了那人的臉:原來是太子妃錢氏!
她騰得站起,卻又站不穩,太子妃忙扶她坐下,琴袖隻能自責道:“妾身擾了娘娘尊駕,實在該死!”
“是我們該死,做了這樣沒天理的事兒。”太子妃錢氏氣色和然地說,“你們受驚了,殿下一時糊塗,被下人蒙蔽,竟犯下這樣大的錯。”說著朝地上幾個下跪的宦官厲聲喝道:“你們該當何罪!”
琴袖頭還暈暈的,想要把頭往左邊轉過去,可左右難辨,想了片刻才向左歪了腦袋,看到宦官們連連求饒。
太子妃冷笑一聲,把桌上冷掉的香爐捧起,朝他們看了一眼。忽然開了蓋子,“轟”得全潑到他們身上罵道:“你們就用這種東西危害殿下的身子麽!”
宦官們乞饒不絕,太子在一旁也求情道:“都是孤自個兒的主意,與他們無關。”
“這會子您倒自個兒願擔承!有本事為什麽不到皇上麵前擔承,把罪都攬了。這種不幹不淨的東西,弄到太廟當中來了,就是千刀萬剮也不足惜的!”
“孤隻是一時生氣,她們都折辱過孤。”太子看了一眼琴袖,眼中頗有些無奈。
“折辱?列祖列宗英靈在上,太祖高皇帝若是看到你在太廟幹這種事,還能安息九泉之下麽!”
太子自知有過,隻能勉強自辯道:“孤隻是想借此羞辱一下她們,不是真的想跟她們……”
太子妃錢氏氣得翻白眼:“你別跟我掉舌頭2!得虧我今兒趁夜來你這裏送幾床被子、幾套衣服,才知道你這裏藏汙納垢,窩了這麽一大群狐哨子3,明日稟了皇上,自請他老人家發落!”
太子一聽父皇,腿馬上軟了下來,宦官們個個也急得大哭起來,頓首道:“娘娘快請饒了殿下,一切都是奴婢們的錯,奴婢們怕殿下夜裏沒個人陪,就找了幾個姑娘……”
太子妃繃住臉,卻也沒有暴怒,隻幹幹地說:“你們也別急,明日奏了宮中彈正科4太監,打你們三百大棍,好好醒醒你們!”
琴袖看他們沒完沒了地討饒哭泣,便說道:“娘娘且息怒些,太廟列祖列宗之靈在上,若是在此大興問責,恐怕擾了祖宗之靈的安寧。”
太子妃錢氏一聽,頗覺有理,再細細一看,才真正認清了她。
“您是!”太子妃原在氣頭上,沒細想她是何等人物,如今才輕輕額手道:“原來是你呀。兩次受辱於殿下,難為您了。”
琴袖謝道:“妾本微賤之人,不堪娘娘如此致歉,也是娘娘二度相救,才得保全。”
太子妃轉而拉住她的手,和顏道:“你呀,別總是這樣客氣。民間俗話說,一迴生、二迴熟,我們現在也算是熟人了。”
她與琴袖對坐,又說了好些安慰的話,琴袖便覺她為人處世很是正派,暗自心服。二人熟路了,太子妃便問起琴袖家世。
琴袖心想,如今直把自己身份揭開反而不好了,待時機再成熟些她也自然知道,便堅稱自己乃是區區無名之人。太子妃也並不刨根問底,就朝太子使了個眼色道:“雖是無名婦人,今日之事我們有錯在先,也該給你賠個不是。”
太子一聽,扭過頭去不肯看琴袖,原是以太子之尊,看她無名無門,並不願意多說半句。太子妃歎道:“他素性如此。你別多見怪了。”
琴袖便問:“殿下可是受皇上屢屢申斥,故而情致有變呢?”
太子妃一聽,臉上肅然一警,卻忽然笑道:“從無此事,都是他人胡言亂語而已。”琴袖看她神色昂然,卻覺得有些奇怪。方才從太子口中所聽見是皇上常常痛斥太子,令其誌氣頹喪,故而是她有此一問,不想太子妃之說是胡言亂語,教人奇怪。
可琴袖換位一想,若是自己也不會輕易把皇宮內的事說與外人聽。太子妃為尊者諱,有此一舉,反而說明她謹慎小心,如此想來令琴袖更刮目相看了。
雖太子行止偏縱,可他娶了如此賢妻,真是畢生之福。
喜紅這個小宮女也激靈,扭扭腰、抖抖手,便露出那麽一種韻致來,勾得太子爺色心大熾。連日以來都是她侍奉在側,不過太子究竟是個沒耐性的,幾天便厭倦了。
這不,他又想起那幾個求之不得的姑娘家了,蕭琴袖自在其中。他知道琴袖是秦拂雪的友人,故而秘密派人守在雍台,一有風吹草動便將她捉住送到自己這裏來。
喜紅深知太子心思,也不敢拗他的意思,可看著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又生怕一時的憐愛如東流之水,蕩然而去,便借著給太子爺擦背的時候叨叨地說:“這裏頭三個女孩子都嫁了人了。太子爺多少也小心些吧。”
“怕什麽,大不了拿些銀子打發了便是了。”太子在浴盆閉目養神,“都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今兒我歡喜得很,你瞧瞧我這裏。”便把喜紅的手捏住,猛地按在自己下邊。
喜紅一碰,嚇得手一縮道:“東宮可不能開這類玩笑。”
“前幾日我捉弄你,你還嘻嘻笑著,今日怎麽倒不肯了?”太子摸了摸她漲紅的臉又笑道,“是不是今兒幾個娘們讓你吃醋了?也行,我也讓你侍候著,你怎麽弄的,給她們也看看,好叫她們都學學。”
喜紅嗔笑道:“爺也真是的,淨拿奴取笑,奴會什麽,也做了樣子了?”
太子揉著她的小白手道:“唉,你別客氣,昨兒個你怎麽弄的,那種手法花樣很巧妙,我很是受用,今兒個你也做給她們看看。”
喜紅咯咯一陣笑,兩人在浴池裏你弄我、我弄你,做嘴1擁抱。這澡洗了便快大半個時辰,太子才從澡盆子裏出來,披了件紗單匆匆往偏殿走去。
琴袖等三位女子,被幾個小黃門拖著按住,狠狠擦了擦身子,他們拿著粗布巾子,把琴袖的皮都擦得紅紅的。才聽見太子來的動靜,他們便偷偷拜退而出。
出門迎著太子,剛行了禮就被他一把抓住道:“香點了嗎?”
小宦官拚命點頭:“點上了,已經一刻多時候了。”
“酒喝了嗎?”
“她們幾個都不肯喝,我們灌下去吐出來,好幾迴呢。殿下也來了,我們就沒讓她們喝了。”
“罷了,香點了也酥了。”太子一陣奸笑,大搖大擺地進了房中。
看房中景色,兩個女孩子衣冠不整地坐在地上直直地喘氣,獨獨琴袖一個人端坐在凳子上,衣服仍披上了,很整齊。
“喲,小娘子,倒還端正!”太子笑道,“可惜爺就是喜歡你這假正經的樣子。先給我親一口!”
太子一嘴巴上去,正正伸過臉來給琴袖狠狠打了一記耳光。
太子右臉漲起血紅的印子,疼得他勃然大怒:“好你個臭婊子,竟敢折辱當今太子!”
琴袖也起身叫罵道:“您這個樣子,又怎麽配得上太子之位!”
太子一聽,好似被刺中了心中的痛處,氣得來迴走動,叫道:“你懂什麽!你懂什麽!父皇從小就知道罵、罵、罵!做得稍有一點不對也罵,什麽都不懂也罵,本宮什麽都做不了主,難道連你,連你也敢來欺負我麽?!”
“殿下又以為今上不難過麽!”琴袖聽他口氣,已推出三分大概,“孔子說愛之能勿勞乎?凡是愛一個人哪有不為他操勞的呢?正因為愛之深,所以責之切,今上每次痛罵,難道又能得到什麽好處嗎?難道就沒有心累的時候嗎?”
“本宮不需要他什麽愛!臭娼婦,你也配對我說教麽!上次受你折辱此仇未報,今日落在我的手裏,你休想逃跑!”
太子的聲音雖大,卻在琴袖的耳中聽得越發得模糊,原來暖情的幽香,已緩緩透入了琴袖的身體。
雖說她仍有理智,可身子已經不怎麽聽使喚了。骨頭就像是被人拆散了一樣軟了下去,剛才那屏足了精神的叫囂耗盡了她最後一絲精神。身子漸漸覺得溶在了水中,下身木木的沒了知覺。
漸漸地,眼前的事物變得模糊起來,隻有太子的賊笑還很分明。
他靠攏來,靠攏來,褪下他紗羅長袍,琴袖卻隻能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趴在桌角上罵道:“我今日所受的屈辱……一定……”
話還沒說完,氣已經沒了,整個人忽然熱得燒起來,太子已經靠攏來把嘴湊過來一頓狂親,她的骨中癢癢,就像是千萬小蟲子在爬在鑽,實在癢得沒法兒了,隻能抱住眼前的人的身體,可她也已搞不清眼前究竟是誰。
太子輕輕笑道:“乖!很乖!”聲音似有若無,飄到耳際好像徘徊在耳洞邊上就是不進去。
“嘎”得一聲,門被打開了。琴袖迷迷糊糊朝外頭看去,一個人影晃悠悠在她眼前轉動。
“殿下!”那人叫道,“您知道您犯了多大的罪嗎!”
太子也不知道喃喃篤篤得說了多少話,琴袖隻覺得有人在她嘴邊遞了一杯涼涼的東西,她喝了之後頭疼欲裂,歪著腦袋靠在什麽人懷中。
半晌,她已漸漸清醒了,分明看清了那人的臉:原來是太子妃錢氏!
她騰得站起,卻又站不穩,太子妃忙扶她坐下,琴袖隻能自責道:“妾身擾了娘娘尊駕,實在該死!”
“是我們該死,做了這樣沒天理的事兒。”太子妃錢氏氣色和然地說,“你們受驚了,殿下一時糊塗,被下人蒙蔽,竟犯下這樣大的錯。”說著朝地上幾個下跪的宦官厲聲喝道:“你們該當何罪!”
琴袖頭還暈暈的,想要把頭往左邊轉過去,可左右難辨,想了片刻才向左歪了腦袋,看到宦官們連連求饒。
太子妃冷笑一聲,把桌上冷掉的香爐捧起,朝他們看了一眼。忽然開了蓋子,“轟”得全潑到他們身上罵道:“你們就用這種東西危害殿下的身子麽!”
宦官們乞饒不絕,太子在一旁也求情道:“都是孤自個兒的主意,與他們無關。”
“這會子您倒自個兒願擔承!有本事為什麽不到皇上麵前擔承,把罪都攬了。這種不幹不淨的東西,弄到太廟當中來了,就是千刀萬剮也不足惜的!”
“孤隻是一時生氣,她們都折辱過孤。”太子看了一眼琴袖,眼中頗有些無奈。
“折辱?列祖列宗英靈在上,太祖高皇帝若是看到你在太廟幹這種事,還能安息九泉之下麽!”
太子自知有過,隻能勉強自辯道:“孤隻是想借此羞辱一下她們,不是真的想跟她們……”
太子妃錢氏氣得翻白眼:“你別跟我掉舌頭2!得虧我今兒趁夜來你這裏送幾床被子、幾套衣服,才知道你這裏藏汙納垢,窩了這麽一大群狐哨子3,明日稟了皇上,自請他老人家發落!”
太子一聽父皇,腿馬上軟了下來,宦官們個個也急得大哭起來,頓首道:“娘娘快請饒了殿下,一切都是奴婢們的錯,奴婢們怕殿下夜裏沒個人陪,就找了幾個姑娘……”
太子妃繃住臉,卻也沒有暴怒,隻幹幹地說:“你們也別急,明日奏了宮中彈正科4太監,打你們三百大棍,好好醒醒你們!”
琴袖看他們沒完沒了地討饒哭泣,便說道:“娘娘且息怒些,太廟列祖列宗之靈在上,若是在此大興問責,恐怕擾了祖宗之靈的安寧。”
太子妃錢氏一聽,頗覺有理,再細細一看,才真正認清了她。
“您是!”太子妃原在氣頭上,沒細想她是何等人物,如今才輕輕額手道:“原來是你呀。兩次受辱於殿下,難為您了。”
琴袖謝道:“妾本微賤之人,不堪娘娘如此致歉,也是娘娘二度相救,才得保全。”
太子妃轉而拉住她的手,和顏道:“你呀,別總是這樣客氣。民間俗話說,一迴生、二迴熟,我們現在也算是熟人了。”
她與琴袖對坐,又說了好些安慰的話,琴袖便覺她為人處世很是正派,暗自心服。二人熟路了,太子妃便問起琴袖家世。
琴袖心想,如今直把自己身份揭開反而不好了,待時機再成熟些她也自然知道,便堅稱自己乃是區區無名之人。太子妃也並不刨根問底,就朝太子使了個眼色道:“雖是無名婦人,今日之事我們有錯在先,也該給你賠個不是。”
太子一聽,扭過頭去不肯看琴袖,原是以太子之尊,看她無名無門,並不願意多說半句。太子妃歎道:“他素性如此。你別多見怪了。”
琴袖便問:“殿下可是受皇上屢屢申斥,故而情致有變呢?”
太子妃一聽,臉上肅然一警,卻忽然笑道:“從無此事,都是他人胡言亂語而已。”琴袖看她神色昂然,卻覺得有些奇怪。方才從太子口中所聽見是皇上常常痛斥太子,令其誌氣頹喪,故而是她有此一問,不想太子妃之說是胡言亂語,教人奇怪。
可琴袖換位一想,若是自己也不會輕易把皇宮內的事說與外人聽。太子妃為尊者諱,有此一舉,反而說明她謹慎小心,如此想來令琴袖更刮目相看了。
雖太子行止偏縱,可他娶了如此賢妻,真是畢生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