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廿六, 大明宮宣政殿, 朝參時分。近來朝政事務積攢繁多, 今日是聖人自武惠妃逝世後, 第一次開朝, 眾臣均有表上奏, 諸事繁雜,朝議的時間頗為漫長。右相蕭嵩奏吐蕃前線邊防軍情,左相韓休奏十五道采訪使、福建經略使設置進度。禮部尚書奏千秋節(八月五日)籌備事宜, 聖人要求一切從簡。及至最後, 總算是沒有人再上奏了,聖人已有些疲倦, 他捏了捏眉心,看了一眼身旁的高力士。高力士會意,開嗓喊道:


    “有表上奏, 無事退朝!”


    本以為合該就此退朝,卻沒想到安安靜靜的大殿內突然有一渾厚的男聲響起:


    “臣, 兵部員外郎彭和, 有表上奏!”


    話音剛落, 左側文官席內, 一名跽坐的官員起身, 恭敬走上前來,跪伏在地, 叩首以拜。


    聖人蹙了蹙眉, 道:


    “卿家有何事啊?”


    “陛下命壽王閣下主持十五道采訪使設置事宜, 又命晉國公主閣下主持軍中監理製的任度,眼下壽王閣下勤勉,十五道采訪使事宜正如韓相所奏,進展順利。而軍中監理製任度卻止步不前,全因晉國公主閣下至今不得出府,無法理事。臣懇請陛下開恩,解除晉國公主府封禁。”彭和道。


    聖人眉梢微挑,卻沒有立刻說話。大殿之上一片寂靜,眾臣彼此睨乜以作交流,卻不敢作聲。


    “臣附議!”忽而一聲驚雷炸響,一名武將起身出列,身形魁梧,蓄髭蓬發,豹眼圓睜,跪拜於彭和身側,眾臣認得,此人乃是右龍武衛大將軍蕭史元。


    韓休此刻出列,舉笏而奏:“啟稟陛下,臣以為,彭員外郎與蕭將軍所奏極是。晉國公主閣下嫌疑早已解除,若是一直囚禁,未免顯得陛下不公。陛下略施小戒,是為教導,公主閣下必當知錯,銘記在心。”


    韓休此話已然說得非常直白,明擺著就是在說,公主本來無辜,卻被你用莫須有的罪名軟禁,你不過是氣她頂撞於你。眼下也關了這麽多天了,還有很多事等著公主出來處理,你就趕緊放人吧。


    韓休一說話,武將一側諸多人起身出列,“臣附議”之聲此起彼伏,大殿中央頓時跪滿了人。


    聖人麵色已然不豫,他本就有近日宣布釋放李瑾月的想法,可沒想到今日卻有這麽多人當朝為她求情。韓休說話不中聽,倒像是他委屈了晉國一般,他有些心氣不順。忍了片刻,他沉聲道:


    “晉國之事,朕自有安排,諸位卿家起身罷。”


    眾臣聞言,亦不願在這件事上顯得咄咄逼人,便依言而行。待眾人歸位,聖人道:


    “晉國公主,護國有功,理當嘉獎。”隨即他點了禮部尚書,道,“具體的嘉獎事宜,由禮部擬定。今日朝議就到此,退朝罷。”說著便起身,離開了龍榻。高力士立刻高唱:


    “退朝!”


    他怒氣衝衝地去了延英殿,步輦也未坐,高力士在後疾步相逐。他一進延英殿,便一腳踹翻了門口一位正跪在地上清掃茵席的內侍。那內侍嚇得魂不附體,趴在地上抖若篩糠。高力士急忙拽著那內侍把他丟了出去。


    “陛下……”高力士喚他。


    聖人背著手,迴身看了一眼高力士,道:


    “朕是不是真的對晉國很不好?”


    高力士隻能笑笑,聖人冷哼一聲道:


    “你這老滑頭。”


    “老奴是看著公主長大的,公主是個很好的孩子,心裏一直有陛下。”高力士陪笑道。


    “她心裏有朕?笑話!”聖人坐在了榻沿上,抬手拿起茶盞,呷了一口,“她心裏怕是早已恨朕恨得咬牙切齒了。”


    “陛下,老奴鬥膽說一句,您確實不該總為了當年事,與公主置氣。她本身心裏就委屈,您是想對她好的,可偏偏……總是事與願違。”


    “她有本事,肯努力,總想著要向我證明她有多能幹。你說她好好一個女兒家,怎得就這麽爭強好勝?我瞧著她,就想起了祖母還有太平,還有她的母親!”他將茶盞狠狠扣在了案上,說話間,已然撇去了“朕”的帝王自稱,換了往日與親近之人說話時的語氣。


    高力士沒接話,隻是拿了團扇,為他扇風。


    片刻後,李隆基歎息一聲,道:“唉……也罷,你去擬旨,放她出來。讓她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去。”


    “喏。”高力士笑了。


    “走罷,擺駕三清殿,朕要去見見國師。”


    三清殿是建造在大明宮中的皇家道觀,這裏的道士轉為皇家服務。聖人駕臨時,三清殿的道士已然成兩列前來迎接。他大踏步走入大殿,便見到一位身穿玄色八卦道袍、鶴發童顏的老道士正手提拂塵候在門口。見到聖駕,也不下跪行禮,隻是打個稽首。


    當今國師,可不正是道門皇帝——白雲子司馬承禎嗎?


    “國師!您可算來了,一別經年,朕甚為想念啊。”


    “勞陛下掛念,老道惶恐。”司馬承禎雲淡風輕道,半點看不出惶恐之意。


    “哈哈哈……”聖人發出一連串的笑聲,攜住司馬承禎的手,拉著他往殿內走。


    “國師近來可好,朕聽聞您前段時間去了一趟西域?”


    “正是,老道去西域迎迴了師兄法骨。”


    “哦?那可真是可喜可賀。”聖人倒也沒問師兄是誰,為何會在西域,仿佛毫不關心。拉著司馬承禎在三清殿的會客室內坐下,與司馬承禎東拉西扯兜圈子兜了好久,總算提到了這次召迴司馬承禎的重點:


    “國師啊,進來朕精神難安,這皇城內,幽冥厲鬼徘徊不止,擾亂秩序。還望國師替朕肅清陰邪,指一條明路。”


    “陛下承載天運,福壽永昌,自是有萬千正道加身,光明普照,何懼陰邪鬼怪?”司馬承禎道。


    “朕自是不懼,但宮中已起亂象,城中亦是謠言四起,朕甚為憂心。希望國師能請三清正道,平定四方邪崇。”


    “老道在來的路上,聽聞近來長安城中兇案連發,陛下可是擔憂此事?”司馬承禎道。


    聖人頷首。


    “老道明白了,請陛下給老道一些時間查一查,若能知根源,當可除禍患。”


    “一切就拜托國師了。”


    聖人離去後,司馬承禎身邊的陳師兄問道:


    “師尊,這皇帝怎得如此迷信,殺人兇案請我們去作法?難不成他還真相信這一切都是那所謂太平公主冤魂作亂了?”


    司馬承禎笑笑,道了一句:“身正不怕影子斜,身不正,自是邪崇心底起,憂懼常傍身。”


    “咱們可是要去尋伯昭他們相會?”陳師兄又問。


    “不了,眼下不方便與她見麵。我們還有該做的事要去做。”


    ……


    同一日午時,道政坊。歸來居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是早些日子就在此定了席麵的四海鏢局的一眾人等。老鏢頭近日即將徹底退下,他的兒子則將繼承他的位置,成為新的鏢頭。鏢局的兄弟們為了慶祝老鏢頭榮退,少鏢頭掌旗,早在半個月前就定了席麵。


    歸來居本不願接這種大單的生意,而且也不願招惹江湖上的人。但是因著四海鏢局的老鏢頭也算是歸來居莫老板的舊相識,早些年就有交情,也不好推卻,隻得接下。


    莫老板其人,幾乎無人知曉其名,隻知其姓莫。真正知其來曆的千羽門內部人,自然明白莫其實乃是墨,他乃是墨家的血脈後人,雖然早已不是嫡支了,但卻是這一代的矩子,傳承了墨家幾乎所有的本領和精神。莫老板大隱隱於市,當年若不是為了蜀地窮苦百姓,他也不會出來經商,帶領百姓開采蜀地獨有的香草製成香料販賣,帶領大家致富。接到千羽門委托後,他更是散盡家財,來到了長安,專門幫助沈綏打造可以輔助秦憐行走的腰撐。


    莫老板為了四海鏢局的這一單生意,專門勻出了半日的時間,親自接待這些人。與其說是接待,不如說是看著他們,免得這群暴脾氣的粗漢子在這裏鬧事,惹來官兵或者不必要的眼線。好在,鏢局的漢子們倒沒有怎麽胡鬧,反倒氣氛有些傷感,一個個都喝醉了。這些人有的人早年間背井離鄉,如今也迴不去了,有些人隻身一人,連個親人也沒有,都是苦命人,彼此之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四海鏢局就是他們的家。不過四海鏢局並不在道政坊內,而在隔壁的常樂坊內。這些人從午間開始宴飲,一直喝到黃昏時分,暮鼓都已響起,才算是散了宴席。


    來不及出坊了,莫老板找了幾個夥計,把一共八個醉漢送往歸來居對麵的一家客棧,準備開八間房讓他們休息。等明日酒醒了再出坊。


    哪裏曉得,這客棧今日生意不錯,往日沒多少客人的客棧,今日竟然都要住滿了。房間隻要到了五間,幾個漢子彼此擠一擠也算能睡。隻是在他們之後,又有兩男一女三名客人來住店,卻已然沒房了。客棧掌櫃的仔細看了看這三個客人,一對夫妻模樣的中年男女,形容普通,風塵仆仆,帶著一個老仆人,倒也不像是有錢有勢之人,便擺出了一副強硬態度,掛了滿客牌,將這三人趕了出去。


    站在一旁的莫老板不大忍心,上前詢問了一下:


    “你們可還有落腳之處?”


    “我們是來投奔親戚的,聽說親戚家就在這道政坊內,可我們尋了一日都沒尋到,眼瞅著坊門都關了,我們想先找個地方落腳,哪裏曉得這客棧竟然滿客了。這位郎君,敢問您可知道哪裏還有客棧可以落腳?”


    莫老板想了想道:“這樣吧,你們先住在我酒樓裏吧,二樓有兩間包廂,可以勻出來給你們將就一夜,等明日,這家客棧必然空出來,你們再入住。”


    三人聞言大喜,連聲感激莫老板。


    當日晚間,一行五人悄悄從歸來居對麵的客棧內走出,她們身罩黑袍,其中還有一人懷中抱著一個孩子。從客棧後院悄悄繞出後,她們又來到了歸來居的後院。其中一人抬手,在門扉上有節奏地敲擊了幾下,不多時,門開了一道縫,一個夥計透過門縫向外張望,為首的黑袍人揭開罩住麵孔的黑鬥篷,說了一句什麽話,那夥計一看,便立刻開了門讓她們進門。


    待到五人全部進來後,那夥計立馬抱拳道:


    “屬下參見門主,副門主,夫人,少門主,千鶴先生,伊先生。”


    “行了,你累不累,矩子可在?帶我們去見他。”沈綏道。


    “在,諸位這邊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自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自清並收藏唐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