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月大跨步走在入宮的道路上, 腳上軍靴踏在磚石地麵上啪啪作響。她身後, 押送她的金吾衛幾乎要小跑才能跟上。金吾衛本來是去了軍營押她入宮受審, 如今看起來,倒像是她帶兵進了宮。
在金吾衛趕到軍營之前,李瑾月收到了一份緊急傳書,寫明了武惠妃之事與楊玉環被抓之事,隨後,金吾衛就到了。李瑾月身上的衣服都還是昨日的衣物,根本來不及換,隻是交出了自己的大劍, 就跟金吾衛走了。她心急如焚,恨不能此刻就見到楊玉環。她恨自己昨夜為何就那樣丟下她不顧,自己跑去了軍營。早知會出這樣的事, 她說什麽都要守在她身邊, 確保她不會進宮。她很清楚, 以丫頭現在初初長成的容貌,若是出現在聖人和壽王眼前,哪裏還有退路。她幾乎完全沒有考慮自己背上謀害武惠妃嫌疑的問題, 滿腦子都是楊玉環的安危。
昨夜她與楊玉環起了爭執,被她推出房門。之後她在門口癱坐了很久,直到屋內哭泣聲逐漸消失,她才緩緩起身, 留了個口信, 便取了馬直接出了府, 去了城外的拱月軍軍營。她一夜未眠,心口滿是迷茫,不知自己到底在做什麽。練了半宿的劍,一直到旭日東升,她才猛然驚覺天已大亮,這才去了大帳,剛準備梳洗換衣,就接到了徐玠的加急飛鴿傳書,隨後金吾衛就來了。
緊趕慢趕,她總算是來到了延英殿。聖人將審理處安置在這裏,李瑾月跨進殿內時,已經有大量的人候在此處了。她匆匆環視一圈,看到了壽王李瑁、右相蕭嵩、左相韓休、黃門侍郎李林甫、大理少卿明珪、右金吾衛大將軍楊朔,六位皇子、重臣分兩縱列排開,立於皇位下首。壽王、蕭嵩、李林甫居左,韓休、明珪、楊朔居右。
殿中央,跪了一地的人。大多數都是內侍與宮女,最前方,李瑾月看到了跪在地上的沈綏與楊玉環。她心口猛然一跳,看到沈綏竟然也跪在下方,頓覺不妙。
她迅速抬眸,望了一眼上首龍床上的聖人,他一身常服,眼底淤青,神色陰鷙,見李瑾月進來,眉梢微微挑了一下。立在他身旁的高力士,依舊謙卑恭敬,未曾往李瑾月這邊看來。
李瑾月垂首,收迴視線,快步上前,從那跪了一地的內侍與宮女間穿過,來到楊玉環身前,撩開袍擺,跪地叩首:
“臣李瑾月,叩見陛下金安。”她並不自稱為“兒”,因為在這樣的場合下,她與聖人乃是君臣的關係,而非父女。
半晌未曾等到聖人的迴應,她叩首在地,不敢起身。大殿內氣氛壓抑非常,尤其是後方的那些內侍與宮女,各個汗出如漿,已然要承受不住。
終於聖人還是開口了:“既然晉國來了,人也都到齊了,便開始吧。明卿,你來主持。”
“臣遵旨。”明珪跨前一步,拱手一禮,應道。
他隨即轉向李瑾月,又是一禮,才問道:
“敢問公主,昨夜可是離開了公主府?”
李瑾月瞧他一眼,微微蹙起眉來,看來巡防武侯鋪已經匯報過了,她昨夜執令出城,是瞞不過去的。她也沒有撒謊的必要了,於是迴道:“是。”
“因何原因昨夜深夜出府?”
李瑾月喉頭顫動一下,吞咽了一口唾沫,這才迴答道:“軍中有急報,前往軍營處理。”
“有何緊急軍報,不傳往兵部,先是送入了你拱月軍中?”不等明珪開口,一旁蕭嵩接道,“公主可否拿出來給大家瞧瞧,也好做個印證。”
“不是什麽大事,不過底下人大驚小怪。”李瑾月敷衍迴答道,隨即反問道,“瑾月不明白,昨夜出府,究竟為何要被質問。”
“你不知曉?哼!”蕭嵩冷哼一聲,看向明珪道,“明少卿,你湊得近,公主身上可有特殊的香氣?”
明珪很尷尬,神色也有些不豫,一來他本是中立之人,不曾站隊,他不願得罪晉國公主;二來,蕭嵩咄咄逼人的態度讓他內心很不舒服,他雖為下官,但還不至於可以被右相頤指氣使。
“高力士,你去搜身。”大概是瞧出了明珪的尷尬,聖人開口了,派了高力士前來李瑾月身旁查看。
“公主,老奴失禮了。”高力士先是一禮,才緩緩湊了上來,以袖掩鼻,嗅聞了一下。李瑾月梗著脖子,咬緊牙關,被人嗅聞氣味,這等屈辱,她還是第一次經曆,怒意已然在胸腔中不斷來迴橫肆,她隻能拚盡全力壓製著。
嗅過氣味後,高力士又命兩名宮女端著托盤來到李瑾月身前,解下她身上所有的配飾,包括懷中、袖中的一些小物件,全部呈上了禦案。高力士神色古怪地迴到了聖人身旁,附耳簡單說了一句。
聖人聞言,神色顯得更難看了,他翻看了一下呈上來的李瑾月的隨身物品,隨即注意到了一塊散發著香氣的帕子,翻開來看,便看到了那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他猛然將帕子拍在了案上,問道:“晉國,你身上這香氣從何而來?可是從你身後那小娘子身上來的?”
李瑾月不曾迴答。
“啟稟陛下……”沈綏此時拱手打算開口,卻不曾想被聖人強行打斷,道:
“沈司直莫要多言,等會兒自有問題問你。”
“迴答朕!”李瑾月的態度徹底惹惱了聖人。他這個女兒自幼就是這幅德行,一有事情,就這般梗著脖子不說話,一副叛逆難馴的模樣。
李瑾月還是倔強不答,殿內頓時劍拔弩張起來。李瑾月忽的抬頭,大聲問道:
“臣不明,臣犯了何罪,要受此羞辱!”
“你犯了何罪?惠妃昨夜離世,屋內滿是這小娘子身上的獨特香味,你說說你犯了何罪?你把這個小娘子藏得這麽深,若不是當年這小娘子曾被他叔父帶著去蕭相府上演奏過一迴,蕭相還記得她身上特殊的味道,恐怕就沒人再能尋到她了。”聖人怒道。
“那又如何?天下香氣何其多,怎麽就可確定是玉環的香氣。玉環昨夜一夜都在我府中,根本未曾踏出半步,她更加進不得宮,與惠妃娘娘素未謀麵,說她謀害惠妃娘娘,簡直荒唐!”李瑾月大聲道。
突然“哐當”一聲巨響,聖人竟然抓起案上的玉山,直接砸到了李瑾月身前,玉山被摔得粉碎,碎片刮到了李瑾月麵上,擦破了一道血痕。
殿內所有人頓時噤若寒蟬,所有人唿啦啦跪了一地,隱約可聽牙齒打顫的聲響。聖人喘著粗氣,怒不可遏地瞪著李瑾月。李瑾月不與他對視,視線投在身前的地麵上,麵上的神色依舊倔強萬分。方才玉山砸下來的那一瞬,她下意識地張開雙臂護住了身後的楊玉環,這一幕看在聖人眼中更為刺眼。
“你……你這逆女……”聖人緩緩從案後站起身,繞到前方去,一麵說道,“你倒是義憤填膺,你真以為朕會蠢到去懷疑一個什麽都不是的小娘子?你母親一直與惠妃不睦,及至後來出了那等醜事,還有人潑髒水到惠妃身上,說是惠妃害了你的母親。這麽多年過去了,你內心積攢了多少怨恨,朕想想都覺得可怖。”他已來到李瑾月身旁,俯身看著她,眼神中的暗讓人心驚。
李瑾月雙目赤紅,死死攥著雙拳,指甲嵌入了皮肉,周身肌肉不住地顫抖,氣怒、屈辱、悲憤、心寒交織在心口,當這麽多人的麵揭開她的傷疤也就算了,可她明顯已然被聖人直接指控為謀害惠妃的兇手。就是因為她有動機?
“瑾月昨夜未曾進宮。”李瑾月幾乎是咬著牙擠出了這句話。
“哼!楊朔!”聖人唿喚道。
“末將在。”老將軍聞言忙跨出隊列。
“昨夜李瑾月是否入宮?”
“迴稟陛下,昨夜負責看守光順門的裨將上報,說確實瞧見了晉國公主入宮,還查驗了魚符,記錄在冊。”
什麽?!李瑾月內心震驚,她昨夜何時入了宮,這是陷害!而聽到此言,沈綏閉目,心已然重重地沉了下去。這是個局,她們徹底中招了。
“李林甫,將你知道的說給她聽。”聖人顯然不打算就這麽放過李瑾月,再次道。
“遵旨。”李林甫上前道,“臣昨夜值守門下(門下省官署,黃門侍郎隸屬於門下省,乃門下副長官),手下小吏前往中書省送文書歸來後,告訴臣,看到了晉國公主匆匆進了光順門,去了後宮。”
“晉國啊,兩個證人,同樣的證詞,你還有什麽好狡辯的?”聖人眯著眼問道。
“陛下!”不等李瑾月開口,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忽而從李瑾月背後響起,隨即楊玉環從她身後爬出來,俯首叩拜道:
“啟稟陛下,昨夜上半夜,公主一直與小女子在一起,她沒有時間入宮謀害惠妃娘娘。小女可以作證!”
玉環?李瑾月心中一驚,忙不迭看向她,焦急萬分。這丫頭怎麽偏偏挑這個時機開口,說的話又那麽曖昧,這可如何是好?萬一聖人遷怒於她,她根本保不住她呀!
她話音剛落,殿內再次陷入了落針可聞的境地之中。李隆基的目光從李瑾月身上移開,望向她,這個小娘子,因為身份太過卑微,自從入了殿,他還沒有仔細端詳過。隻是被她身上散發出的那股沁人心脾的香味鬧得心煩意亂,一聞到香味就想起離世的惠妃。
他垂眸俯視著俯首在地的楊玉環,冷聲道:“你抬起頭來讓朕看看。”
楊玉環緩緩起身,脊背微挺,項首輕抬,一張美臻極致的麵龐便展露在在場眾人麵前。那種美,是一種圓融天成之美,是一種上蒼垂青之美,多一分便是過,少一分便不足,偏偏便是她這般的模樣,萬人難求。從骨子裏散發出的柔與媚,刹那間將李隆基周身的戾氣洗刷得不見了蹤影。這位早已步入中年的至尊君王,忽然像是迴到了少年時期,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個卑微的年輕女孩,一時竟是說不出一個字來。
九五至尊、閱女無數的李隆基都已如此,更莫提原本就極仰慕極渴望見到楊玉環的壽王李瑁了。年輕的親王,見到楊玉環全貌,腦內登時嗡嗡作響,血液全倒流上臉,心髒鼓動似擂鼓。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掩藏住神色的變化,心境卻久久無法平息,最終也隻能無奈歎息,如此謫凡仙子,奈何終是與他無緣,他母親新喪,此後服喪至少九月,不得娶妻。而這個女孩,又牽扯進了他母親的死,即便出了喪期,亦不知是否還能再見到她,是否還能成全一段緣,真是天意難琢磨。
殿內沉默良久,聖人緩緩開口了,語氣奇怪地平靜了下來:
“楊玉環,朕問你,公主為何夜半與你在一處?”
這問題問的十分危險,沈綏後背都已汗濕。李瑾月又要開口,然而再次被楊玉環搶先:
“民女聽聞壽王閣下欲見民女,內心十分惶恐不安。公主一直安撫民女,是以徹夜長談。”
“哦?”聖人似乎莫名來了興趣,扭頭看了一眼麵色發青的李瑁,問道,“為何惶恐?”
“民女不敢說。”楊玉環再度俯身叩首。
“朕讓你說,你就說!”聖人不耐煩道。
“民女,有一位仰慕許久之人,曾暗自發誓,此生非他不嫁。”楊玉環道。她這話說了一半,但是誰都能聽得出來,言下之意壽王肯定不是這位她所傾慕之人。
“是誰?”聖人緊接著問道。
楊玉環沉默了片刻,突然抬眸,勇敢地望向聖人道:
“就是……陛下您。”
殿內再次陷入了詭異的安靜之中。沈綏偷偷乜了一眼聖人,看到了他麵上展露出了詭異的笑容,她沒敢再去看李瑾月,一種難以形容的淒涼之感從心底油然而生。
在金吾衛趕到軍營之前,李瑾月收到了一份緊急傳書,寫明了武惠妃之事與楊玉環被抓之事,隨後,金吾衛就到了。李瑾月身上的衣服都還是昨日的衣物,根本來不及換,隻是交出了自己的大劍, 就跟金吾衛走了。她心急如焚,恨不能此刻就見到楊玉環。她恨自己昨夜為何就那樣丟下她不顧,自己跑去了軍營。早知會出這樣的事, 她說什麽都要守在她身邊, 確保她不會進宮。她很清楚, 以丫頭現在初初長成的容貌,若是出現在聖人和壽王眼前,哪裏還有退路。她幾乎完全沒有考慮自己背上謀害武惠妃嫌疑的問題, 滿腦子都是楊玉環的安危。
昨夜她與楊玉環起了爭執,被她推出房門。之後她在門口癱坐了很久,直到屋內哭泣聲逐漸消失,她才緩緩起身, 留了個口信, 便取了馬直接出了府, 去了城外的拱月軍軍營。她一夜未眠,心口滿是迷茫,不知自己到底在做什麽。練了半宿的劍,一直到旭日東升,她才猛然驚覺天已大亮,這才去了大帳,剛準備梳洗換衣,就接到了徐玠的加急飛鴿傳書,隨後金吾衛就來了。
緊趕慢趕,她總算是來到了延英殿。聖人將審理處安置在這裏,李瑾月跨進殿內時,已經有大量的人候在此處了。她匆匆環視一圈,看到了壽王李瑁、右相蕭嵩、左相韓休、黃門侍郎李林甫、大理少卿明珪、右金吾衛大將軍楊朔,六位皇子、重臣分兩縱列排開,立於皇位下首。壽王、蕭嵩、李林甫居左,韓休、明珪、楊朔居右。
殿中央,跪了一地的人。大多數都是內侍與宮女,最前方,李瑾月看到了跪在地上的沈綏與楊玉環。她心口猛然一跳,看到沈綏竟然也跪在下方,頓覺不妙。
她迅速抬眸,望了一眼上首龍床上的聖人,他一身常服,眼底淤青,神色陰鷙,見李瑾月進來,眉梢微微挑了一下。立在他身旁的高力士,依舊謙卑恭敬,未曾往李瑾月這邊看來。
李瑾月垂首,收迴視線,快步上前,從那跪了一地的內侍與宮女間穿過,來到楊玉環身前,撩開袍擺,跪地叩首:
“臣李瑾月,叩見陛下金安。”她並不自稱為“兒”,因為在這樣的場合下,她與聖人乃是君臣的關係,而非父女。
半晌未曾等到聖人的迴應,她叩首在地,不敢起身。大殿內氣氛壓抑非常,尤其是後方的那些內侍與宮女,各個汗出如漿,已然要承受不住。
終於聖人還是開口了:“既然晉國來了,人也都到齊了,便開始吧。明卿,你來主持。”
“臣遵旨。”明珪跨前一步,拱手一禮,應道。
他隨即轉向李瑾月,又是一禮,才問道:
“敢問公主,昨夜可是離開了公主府?”
李瑾月瞧他一眼,微微蹙起眉來,看來巡防武侯鋪已經匯報過了,她昨夜執令出城,是瞞不過去的。她也沒有撒謊的必要了,於是迴道:“是。”
“因何原因昨夜深夜出府?”
李瑾月喉頭顫動一下,吞咽了一口唾沫,這才迴答道:“軍中有急報,前往軍營處理。”
“有何緊急軍報,不傳往兵部,先是送入了你拱月軍中?”不等明珪開口,一旁蕭嵩接道,“公主可否拿出來給大家瞧瞧,也好做個印證。”
“不是什麽大事,不過底下人大驚小怪。”李瑾月敷衍迴答道,隨即反問道,“瑾月不明白,昨夜出府,究竟為何要被質問。”
“你不知曉?哼!”蕭嵩冷哼一聲,看向明珪道,“明少卿,你湊得近,公主身上可有特殊的香氣?”
明珪很尷尬,神色也有些不豫,一來他本是中立之人,不曾站隊,他不願得罪晉國公主;二來,蕭嵩咄咄逼人的態度讓他內心很不舒服,他雖為下官,但還不至於可以被右相頤指氣使。
“高力士,你去搜身。”大概是瞧出了明珪的尷尬,聖人開口了,派了高力士前來李瑾月身旁查看。
“公主,老奴失禮了。”高力士先是一禮,才緩緩湊了上來,以袖掩鼻,嗅聞了一下。李瑾月梗著脖子,咬緊牙關,被人嗅聞氣味,這等屈辱,她還是第一次經曆,怒意已然在胸腔中不斷來迴橫肆,她隻能拚盡全力壓製著。
嗅過氣味後,高力士又命兩名宮女端著托盤來到李瑾月身前,解下她身上所有的配飾,包括懷中、袖中的一些小物件,全部呈上了禦案。高力士神色古怪地迴到了聖人身旁,附耳簡單說了一句。
聖人聞言,神色顯得更難看了,他翻看了一下呈上來的李瑾月的隨身物品,隨即注意到了一塊散發著香氣的帕子,翻開來看,便看到了那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他猛然將帕子拍在了案上,問道:“晉國,你身上這香氣從何而來?可是從你身後那小娘子身上來的?”
李瑾月不曾迴答。
“啟稟陛下……”沈綏此時拱手打算開口,卻不曾想被聖人強行打斷,道:
“沈司直莫要多言,等會兒自有問題問你。”
“迴答朕!”李瑾月的態度徹底惹惱了聖人。他這個女兒自幼就是這幅德行,一有事情,就這般梗著脖子不說話,一副叛逆難馴的模樣。
李瑾月還是倔強不答,殿內頓時劍拔弩張起來。李瑾月忽的抬頭,大聲問道:
“臣不明,臣犯了何罪,要受此羞辱!”
“你犯了何罪?惠妃昨夜離世,屋內滿是這小娘子身上的獨特香味,你說說你犯了何罪?你把這個小娘子藏得這麽深,若不是當年這小娘子曾被他叔父帶著去蕭相府上演奏過一迴,蕭相還記得她身上特殊的味道,恐怕就沒人再能尋到她了。”聖人怒道。
“那又如何?天下香氣何其多,怎麽就可確定是玉環的香氣。玉環昨夜一夜都在我府中,根本未曾踏出半步,她更加進不得宮,與惠妃娘娘素未謀麵,說她謀害惠妃娘娘,簡直荒唐!”李瑾月大聲道。
突然“哐當”一聲巨響,聖人竟然抓起案上的玉山,直接砸到了李瑾月身前,玉山被摔得粉碎,碎片刮到了李瑾月麵上,擦破了一道血痕。
殿內所有人頓時噤若寒蟬,所有人唿啦啦跪了一地,隱約可聽牙齒打顫的聲響。聖人喘著粗氣,怒不可遏地瞪著李瑾月。李瑾月不與他對視,視線投在身前的地麵上,麵上的神色依舊倔強萬分。方才玉山砸下來的那一瞬,她下意識地張開雙臂護住了身後的楊玉環,這一幕看在聖人眼中更為刺眼。
“你……你這逆女……”聖人緩緩從案後站起身,繞到前方去,一麵說道,“你倒是義憤填膺,你真以為朕會蠢到去懷疑一個什麽都不是的小娘子?你母親一直與惠妃不睦,及至後來出了那等醜事,還有人潑髒水到惠妃身上,說是惠妃害了你的母親。這麽多年過去了,你內心積攢了多少怨恨,朕想想都覺得可怖。”他已來到李瑾月身旁,俯身看著她,眼神中的暗讓人心驚。
李瑾月雙目赤紅,死死攥著雙拳,指甲嵌入了皮肉,周身肌肉不住地顫抖,氣怒、屈辱、悲憤、心寒交織在心口,當這麽多人的麵揭開她的傷疤也就算了,可她明顯已然被聖人直接指控為謀害惠妃的兇手。就是因為她有動機?
“瑾月昨夜未曾進宮。”李瑾月幾乎是咬著牙擠出了這句話。
“哼!楊朔!”聖人唿喚道。
“末將在。”老將軍聞言忙跨出隊列。
“昨夜李瑾月是否入宮?”
“迴稟陛下,昨夜負責看守光順門的裨將上報,說確實瞧見了晉國公主入宮,還查驗了魚符,記錄在冊。”
什麽?!李瑾月內心震驚,她昨夜何時入了宮,這是陷害!而聽到此言,沈綏閉目,心已然重重地沉了下去。這是個局,她們徹底中招了。
“李林甫,將你知道的說給她聽。”聖人顯然不打算就這麽放過李瑾月,再次道。
“遵旨。”李林甫上前道,“臣昨夜值守門下(門下省官署,黃門侍郎隸屬於門下省,乃門下副長官),手下小吏前往中書省送文書歸來後,告訴臣,看到了晉國公主匆匆進了光順門,去了後宮。”
“晉國啊,兩個證人,同樣的證詞,你還有什麽好狡辯的?”聖人眯著眼問道。
“陛下!”不等李瑾月開口,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忽而從李瑾月背後響起,隨即楊玉環從她身後爬出來,俯首叩拜道:
“啟稟陛下,昨夜上半夜,公主一直與小女子在一起,她沒有時間入宮謀害惠妃娘娘。小女可以作證!”
玉環?李瑾月心中一驚,忙不迭看向她,焦急萬分。這丫頭怎麽偏偏挑這個時機開口,說的話又那麽曖昧,這可如何是好?萬一聖人遷怒於她,她根本保不住她呀!
她話音剛落,殿內再次陷入了落針可聞的境地之中。李隆基的目光從李瑾月身上移開,望向她,這個小娘子,因為身份太過卑微,自從入了殿,他還沒有仔細端詳過。隻是被她身上散發出的那股沁人心脾的香味鬧得心煩意亂,一聞到香味就想起離世的惠妃。
他垂眸俯視著俯首在地的楊玉環,冷聲道:“你抬起頭來讓朕看看。”
楊玉環緩緩起身,脊背微挺,項首輕抬,一張美臻極致的麵龐便展露在在場眾人麵前。那種美,是一種圓融天成之美,是一種上蒼垂青之美,多一分便是過,少一分便不足,偏偏便是她這般的模樣,萬人難求。從骨子裏散發出的柔與媚,刹那間將李隆基周身的戾氣洗刷得不見了蹤影。這位早已步入中年的至尊君王,忽然像是迴到了少年時期,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個卑微的年輕女孩,一時竟是說不出一個字來。
九五至尊、閱女無數的李隆基都已如此,更莫提原本就極仰慕極渴望見到楊玉環的壽王李瑁了。年輕的親王,見到楊玉環全貌,腦內登時嗡嗡作響,血液全倒流上臉,心髒鼓動似擂鼓。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掩藏住神色的變化,心境卻久久無法平息,最終也隻能無奈歎息,如此謫凡仙子,奈何終是與他無緣,他母親新喪,此後服喪至少九月,不得娶妻。而這個女孩,又牽扯進了他母親的死,即便出了喪期,亦不知是否還能再見到她,是否還能成全一段緣,真是天意難琢磨。
殿內沉默良久,聖人緩緩開口了,語氣奇怪地平靜了下來:
“楊玉環,朕問你,公主為何夜半與你在一處?”
這問題問的十分危險,沈綏後背都已汗濕。李瑾月又要開口,然而再次被楊玉環搶先:
“民女聽聞壽王閣下欲見民女,內心十分惶恐不安。公主一直安撫民女,是以徹夜長談。”
“哦?”聖人似乎莫名來了興趣,扭頭看了一眼麵色發青的李瑁,問道,“為何惶恐?”
“民女不敢說。”楊玉環再度俯身叩首。
“朕讓你說,你就說!”聖人不耐煩道。
“民女,有一位仰慕許久之人,曾暗自發誓,此生非他不嫁。”楊玉環道。她這話說了一半,但是誰都能聽得出來,言下之意壽王肯定不是這位她所傾慕之人。
“是誰?”聖人緊接著問道。
楊玉環沉默了片刻,突然抬眸,勇敢地望向聖人道:
“就是……陛下您。”
殿內再次陷入了詭異的安靜之中。沈綏偷偷乜了一眼聖人,看到了他麵上展露出了詭異的笑容,她沒敢再去看李瑾月,一種難以形容的淒涼之感從心底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