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曾經是大漠中的桃源之鄉,如今,卻成為了黃沙之下的曆史塵土。據說,西漢時,這裏的水草豐茂,森林成片,百姓安居樂業,一派祥和景象。然而,隨後而來的征伐,卻徹底摧毀了樓蘭的一切。漢武大帝西征,匈奴入侵中原,處在兩大帝國交界處的樓蘭,間於齊楚,無以自處,自是左右為難。於是不兩屬,無以自安。在漢人看來,首鼠兩端、低劣卑微的樓蘭國君,不過是小國徒勞自保的無力之舉罷了。
苟延殘喘了兩三百年,樓蘭終於在一夕之間傾塌。那傾塌的原因,至今未明,然而黃沙之下的幽魂千千,確是無以抹去的。
當沈綏聽到狂風唿嘯時的聲音,她覺得那或許就是樓蘭亡魂的泣訴。
一連數日大風,她們頂著風沙已然行了數百裏,前方帶路的老年粟特人向導,那一雙飽經風霜的棕色眸子裏,有著辨識路途的睿智。他未曾在風沙中迷失方向,隊伍一直在他的帶領下,目標清晰地堅定前行。
沈綏騎在駱駝上,口鼻全部蒙在圍巾之中,雙目上佩戴著她早先就自製好的護目鏡,以避免風沙迷眼。這種護目鏡,隊伍中所有人都有,沙塵與日光太厲害了,少不了需要這樣的護目鏡保護。
最初,沈綏尚不敢夜晚行路。但是過了一日,她還是決定晚上要多行路一段時間,時間實在緊迫,她必須冒險。粟特向導並沒有反對,據他說,他有著夜晚行路的經驗,隻需緊跟他走,應當不會出事。
披星戴月,一行人一路風餐露宿,緊趕慢趕,終於在第五日,抵達了一個有著標誌性參照物的地點。那是一片高聳的風化石林,綿綿密密地擠在一起,相間之處形成狹窄的道路,每一座石峰的高度幾乎都是一致的,從南至北橫亙在眼前,綿延了上百裏。看來,不穿越這處石林,是不能前行了。
老年粟特向導米加對忽陀說了幾句話,忽陀隨即來到沈綏身邊,道:
“米加大叔說,這片石林名叫圖巴利爾,粟特語中是迷宮的意思。這片石林原本是樓蘭城邦所在地,當時這裏的地勢更高,樓蘭又從南麵的於闐運了大量的石塊來,在此處砌築出了數丈高的城樓。然而在數百年的風沙侵蝕之後,台基之上的建築物逐漸風化碎落,與底下的台基連為一體,隨即有分裂斷層,逐漸形成了這副模樣。”
“所以,這裏是樓蘭古城的遺址?”沈綏問道。
“不,這裏的遺跡是舊都遺址,樓蘭曾一度遷都,新都遺址據記載應該在西北方向,米加大叔看到的就是新都,這個舊都之前就存在,因而米加大叔亦不陌生。但是,由於舊都遺址北側就是孔雀河,我們繞不過去了,非得穿越這片石林不可。”
“米加大叔之前從沙暴之中逃脫,來到樓蘭府軍城營,有經過這片石林嗎?”
“他是從孔雀河上紮了筏子繞過來的,並未進入其中。但是我們現在輜重太多,不可能從河上走。”忽陀解釋道。
沈綏沉吟片刻,看著眼前高聳橫亙的石林,她有些猶豫。
“門主,我們從南麵繞過去,可否?”唿延卓馬說道。
“不行,南麵太遠了,而且往南走,就會進入吐蕃的地界,近來吐蕃在調兵,指不定會遇上吐蕃軍隊,那就糟糕了。”沈綏道,“而且,這座石林,我們是必須進去不可的,或許,解開迷宮之秘,就在此一舉。總壇的位置必然就在此處方圓之內,繞道離開沒有意義。”
沈綏上前,撫摸了一下那石林的其中一座石峰,粗糙的石塊表麵,孔隙中還積存著微量的沙子,看起來如此逼真,這應當是實物,而非海市蜃樓。那麽,蕭塏所言的海市蜃樓之說,到底可信度有幾分呢?
正思索間,身後傳來了張若菡的聲音。
“赤糸……”
“蓮婢?你怎的下來了?”沈綏忙走到她身邊,拉住她的手。
張若菡沒有看沈綏,而是滿麵困惑地望著眼前的石林,口中若有所思道:
“我好像……來過這裏。”
“怎麽會,今次,我們都是頭一次到此。”沈綏道。
“可是,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她收迴視線,看向沈綏,“我好像真的來過這裏,就在這裏,凰兒她……她出生了……”張若菡略顯痛苦地蹙起了眉。
“蓮婢……”沈綏憂心忡忡,將她攬入懷中,“不要胡思亂想,凰兒沒事的,我們很快就能將她找迴來。”
“不是胡思亂想,是真的……”張若菡靠在她懷中,喃喃道,“或許是……我做的夢。”
“做夢?”沈綏奇道,“做夢,夢見了這個地方?為何,這也不符合常理,你從來都沒有來過這裏,怎麽會在之前就做夢夢見此處?”
“我也不知,可是我能確定我曾夢見過此處。可惜……我記不清了,好像,很兇險,好像與凰兒的誕生有關,我隻記得這麽多。”她努力迴憶道。
“沒事,沒事的。”沈綏輕輕撫著她的肩頭,低聲安慰。
眾人在原地休整了片刻,沈綏製定了進入石林的策略。由忽陀與老年粟特人在前方領路,沈綏與唿延卓馬帶領從雲從雨護住隊伍中間的張若菡等人與行李輜重,剩餘五個千羽門弟兄防守隊尾。隊伍成箭矢狀排列,除卻注意周身前路後路與岔路外,沈綏還著重提醒眾人注意頭頂,因為在狹窄的空間中,上空無疑是偷襲得手的最好位置。每個人都捂住口鼻,戴好防護鏡,舉起盾牌,武器全部出鞘,隨時準備應戰。
此外,沈綏還讓顰娘給每個人發了一顆清心丸,以清腦醒神,避免吸入眯眼後神智混沌不清。
吃飽喝足,一切準備就緒,沈綏下令出發,隊伍便進入了石林的甬道之中。
張若菡依舊坐在氈布蓋頂的寬幅輪轂車內,撥開氈子向外探看。午時剛過,日頭正烈,整個石林之內也被照耀得亮敞敞的,除卻石筍石峰投下的陰影之外,似乎一切都很正常。狹窄的裂縫甬道中,頭頂的藍天變成了一線天,視野變得狹窄,仍舊帶來了一絲壓抑之感。
她下意識地迴望後方,後方也並無異常,五個千羽門弟兄正在小心翼翼地隨隊前行,每隔一小會兒就會迴頭探看,有什麽異常他們會立刻發現。張若菡有些困惑,她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覺得後方危險。
一旁騎在駱駝之上的沈綏,見張若菡坐立難安的模樣,不由問道:
“蓮婢,你可是想起什麽來了?”
“我不知道……我隻是覺得,或許有埋伏……”
“好,我明白了。”沈綏應道,她沒有質疑張若菡的話,而是無條件地相信了。沈綏迴憶起蓮婢心靈透徹又敏感,對於隱藏在暗處的玄冥有所洞察,雖無法正確說出未來之事,但往往都能夠對危機有所預感,大多就表現在她的心兆與夢境之中,因而她選擇跟隨張若菡的感覺走。
“大家提高警惕,千萬不要鬆懈!”她再次下令提醒。
沈綏的提醒,無疑讓隊伍中所有人再一次擰緊了腦中緊繃的弦。雖然四周異常平靜,但是所有人卻走得如履薄冰,頭頂、四周,身前、身後,無時無刻不打起精神觀察周身,以至於有些神經質起來。
很快,進入迷宮的第一條直道走到盡頭,眼前出現了兩條分岔路,究竟是往右側走還是往左側走,沈綏在原地思索了片刻,她從掛在駝峰邊的包裹中拿出了那迷宮模型,端詳了片刻,再次收了起來,道:
“往右側行,既然新都在西北方,首先便按照方向來走罷。”
就在此時,那老年粟特商人開口了,他調轉了駱駝,與忽陀說了幾句話,忽陀似乎有些不滿,但他還是翻譯給了沈綏聽:
“米加大叔說,他就送我們到此處,再往前,他不會跟著去了。”
沈綏看了看米加,沒有說什麽,從懷中掏出一個囊袋,丟給他道:
“這是說好的五十片金葉子,這匹駱駝,你也一並騎走罷。”
米加收下錢袋,並沒有打開查看,而是向著沈綏撫胸行了一禮,道了一句什麽,然後拍拍駱駝,往直道外行去。
“他說,願火神與您同在。若是找到了米爾幹(年輕的粟特商人),希望您給他報個信。”忽陀凝望著他離去的背影道。
“哼。”沈綏輕笑一聲,抖了抖袖子,撥轉駱駝,緩緩進入了右側道。
接下來的一切都要靠他們自己了。
走在狹窄的夾道中,沈綏對身旁的忽陀道:
“忽陀啊,我有些後悔了。”
“嗯?此話何意,大郎。”忽陀不解。
“你不該跟我來的,你不是說,家鄉高昌還有一個老嬤嬤嘛,你該迴去看她的,現在卻跟我進了這裏。”
“大郎!”忽陀急了,“您怎麽可以這麽說!我跟著您,已經超過了十年。您在哪兒,忽陀就在哪兒。咱們一定能夠平安將小娘子救迴來,然後,忽陀會帶著您去家鄉,去品嚐高昌的葡萄美酒,看高昌的舞樂,老嬤嬤在等著我們呢。”
“是,你說得對。”沈綏笑了,“是我錯了。”
然而,美好的願望注定是與現實相悖的。隨著深入迷宮,情況愈發不對勁起來。方才的豔陽高照,不知從何時起忽然消失不見了。天空變得陰雲密布起來,光線逐漸變暗,風沙逐漸加劇,唿嘯在狹窄的石縫之中,摩擦出可怖的嘯聲。那聲音仿佛地獄傳來的鬼泣,嗚咽悲鳴,籠罩在每個人的耳畔,久久不息。
前方忽陀帶著隊伍,按照沈綏的指令,每逢岔路必擇右。然而如此行了大半個時辰,他們依舊在狹窄的縫隙之中前行,絲毫不見前路。
焦灼的情緒在隊伍之中蔓延,沈綏心知這樣下去不行,便命令隊伍暫時原地休整。她席地而坐,再次拿出了迷宮拚圖,苦思冥想起來。
到底是怎麽迴事,怎樣才能走出這迷宮。這樣無頭蒼蠅般亂闖,是不可能走出去的。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六靈在上,六合八方,尋找通往蒼赤間的坦途……
到底是什麽意思?
“碧落黃泉,六合八方,有意思呐。你可知,‘碧落’一詞源自我道門……”師尊司馬承禎留下的話語,在沈綏心頭迴蕩。
師尊,您是否已經解開了迷宮?您現在又在何處?為何這一路行來,徒兒沒能收到您的任何消息。而徒兒已然來到了迷宮,也未曾與您碰麵。您到底在哪裏,徒兒很迷茫,生平從未這般迷茫過。
沈綏深深歎息著,手無意識撥動著迷宮模型。到底該如何走出這座迷宮?他們沒有時間被困在此處,這樣下去,不僅救不了凰兒,他們自己都會被困在此處,耗盡水糧而絕。
她不禁抬頭望著天空,天越來越暗了,四周景物的能見度急劇下降,仿佛有一層霧蒙蒙的煙氣漂浮在空中,遮蔽著視線,吸入口鼻,塵土的氣息很是嗆人。
她咳嗽兩聲,再次招唿隊伍出發。無論如何,必須走下去,不走,永遠都會被困在這裏。
隊伍再次出發,這一次換沈綏、唿延卓馬在前方帶路,忽陀、從雲從雨護住中路家眷輜重,千羽門兄弟依舊斷後。
天愈發黑了,這個時間點,大漠尚未到日落時分,天卻黑得異常。唿嘯的風聲越來越大,沈綏等人頂著夾縫中吹拂而來的大風,艱難前行,風沙撲打在身上,每個人都一身塵土。
忽而,耳畔有巨大的雷聲乍響,天際之上,一道無比恐怖的閃電劈下,那一瞬,光線強烈到所有人都睜不開眼,他們下意識抬起手來擋在眼前,唿喊聲全部被強烈的雷鳴蓋去。駱駝受驚,開始沒頭沒腦地奔跑。
沈綏嚐試去控製駱駝,奈何根本不起作用,駱駝不比馬匹,她並不熟悉駕馭駱駝的方法,一時之間,隻能由得駱駝奔跑。她心道不好,在這樣的迷宮中,駱駝慌不擇路急奔,與隊伍走散了,就糟糕了。
她拉住韁繩,拚命地逼迫駱駝停下,待到那一陣可怖的電閃雷鳴過去,駱駝才終於停了下來。她猛地迴身,用沙啞的嗓音疾唿:
“蓮婢!琴奴!顰娘!”
然而身後空空如也,狹窄的夾道內,隻剩下她一個人的聲音在迴蕩。她一瞬間呆在原地,望著身後景象,心好似栓了鐵塊般,緩緩沉入了冰冷的海底。
隊伍……走丟了……
苟延殘喘了兩三百年,樓蘭終於在一夕之間傾塌。那傾塌的原因,至今未明,然而黃沙之下的幽魂千千,確是無以抹去的。
當沈綏聽到狂風唿嘯時的聲音,她覺得那或許就是樓蘭亡魂的泣訴。
一連數日大風,她們頂著風沙已然行了數百裏,前方帶路的老年粟特人向導,那一雙飽經風霜的棕色眸子裏,有著辨識路途的睿智。他未曾在風沙中迷失方向,隊伍一直在他的帶領下,目標清晰地堅定前行。
沈綏騎在駱駝上,口鼻全部蒙在圍巾之中,雙目上佩戴著她早先就自製好的護目鏡,以避免風沙迷眼。這種護目鏡,隊伍中所有人都有,沙塵與日光太厲害了,少不了需要這樣的護目鏡保護。
最初,沈綏尚不敢夜晚行路。但是過了一日,她還是決定晚上要多行路一段時間,時間實在緊迫,她必須冒險。粟特向導並沒有反對,據他說,他有著夜晚行路的經驗,隻需緊跟他走,應當不會出事。
披星戴月,一行人一路風餐露宿,緊趕慢趕,終於在第五日,抵達了一個有著標誌性參照物的地點。那是一片高聳的風化石林,綿綿密密地擠在一起,相間之處形成狹窄的道路,每一座石峰的高度幾乎都是一致的,從南至北橫亙在眼前,綿延了上百裏。看來,不穿越這處石林,是不能前行了。
老年粟特向導米加對忽陀說了幾句話,忽陀隨即來到沈綏身邊,道:
“米加大叔說,這片石林名叫圖巴利爾,粟特語中是迷宮的意思。這片石林原本是樓蘭城邦所在地,當時這裏的地勢更高,樓蘭又從南麵的於闐運了大量的石塊來,在此處砌築出了數丈高的城樓。然而在數百年的風沙侵蝕之後,台基之上的建築物逐漸風化碎落,與底下的台基連為一體,隨即有分裂斷層,逐漸形成了這副模樣。”
“所以,這裏是樓蘭古城的遺址?”沈綏問道。
“不,這裏的遺跡是舊都遺址,樓蘭曾一度遷都,新都遺址據記載應該在西北方向,米加大叔看到的就是新都,這個舊都之前就存在,因而米加大叔亦不陌生。但是,由於舊都遺址北側就是孔雀河,我們繞不過去了,非得穿越這片石林不可。”
“米加大叔之前從沙暴之中逃脫,來到樓蘭府軍城營,有經過這片石林嗎?”
“他是從孔雀河上紮了筏子繞過來的,並未進入其中。但是我們現在輜重太多,不可能從河上走。”忽陀解釋道。
沈綏沉吟片刻,看著眼前高聳橫亙的石林,她有些猶豫。
“門主,我們從南麵繞過去,可否?”唿延卓馬說道。
“不行,南麵太遠了,而且往南走,就會進入吐蕃的地界,近來吐蕃在調兵,指不定會遇上吐蕃軍隊,那就糟糕了。”沈綏道,“而且,這座石林,我們是必須進去不可的,或許,解開迷宮之秘,就在此一舉。總壇的位置必然就在此處方圓之內,繞道離開沒有意義。”
沈綏上前,撫摸了一下那石林的其中一座石峰,粗糙的石塊表麵,孔隙中還積存著微量的沙子,看起來如此逼真,這應當是實物,而非海市蜃樓。那麽,蕭塏所言的海市蜃樓之說,到底可信度有幾分呢?
正思索間,身後傳來了張若菡的聲音。
“赤糸……”
“蓮婢?你怎的下來了?”沈綏忙走到她身邊,拉住她的手。
張若菡沒有看沈綏,而是滿麵困惑地望著眼前的石林,口中若有所思道:
“我好像……來過這裏。”
“怎麽會,今次,我們都是頭一次到此。”沈綏道。
“可是,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她收迴視線,看向沈綏,“我好像真的來過這裏,就在這裏,凰兒她……她出生了……”張若菡略顯痛苦地蹙起了眉。
“蓮婢……”沈綏憂心忡忡,將她攬入懷中,“不要胡思亂想,凰兒沒事的,我們很快就能將她找迴來。”
“不是胡思亂想,是真的……”張若菡靠在她懷中,喃喃道,“或許是……我做的夢。”
“做夢?”沈綏奇道,“做夢,夢見了這個地方?為何,這也不符合常理,你從來都沒有來過這裏,怎麽會在之前就做夢夢見此處?”
“我也不知,可是我能確定我曾夢見過此處。可惜……我記不清了,好像,很兇險,好像與凰兒的誕生有關,我隻記得這麽多。”她努力迴憶道。
“沒事,沒事的。”沈綏輕輕撫著她的肩頭,低聲安慰。
眾人在原地休整了片刻,沈綏製定了進入石林的策略。由忽陀與老年粟特人在前方領路,沈綏與唿延卓馬帶領從雲從雨護住隊伍中間的張若菡等人與行李輜重,剩餘五個千羽門弟兄防守隊尾。隊伍成箭矢狀排列,除卻注意周身前路後路與岔路外,沈綏還著重提醒眾人注意頭頂,因為在狹窄的空間中,上空無疑是偷襲得手的最好位置。每個人都捂住口鼻,戴好防護鏡,舉起盾牌,武器全部出鞘,隨時準備應戰。
此外,沈綏還讓顰娘給每個人發了一顆清心丸,以清腦醒神,避免吸入眯眼後神智混沌不清。
吃飽喝足,一切準備就緒,沈綏下令出發,隊伍便進入了石林的甬道之中。
張若菡依舊坐在氈布蓋頂的寬幅輪轂車內,撥開氈子向外探看。午時剛過,日頭正烈,整個石林之內也被照耀得亮敞敞的,除卻石筍石峰投下的陰影之外,似乎一切都很正常。狹窄的裂縫甬道中,頭頂的藍天變成了一線天,視野變得狹窄,仍舊帶來了一絲壓抑之感。
她下意識地迴望後方,後方也並無異常,五個千羽門弟兄正在小心翼翼地隨隊前行,每隔一小會兒就會迴頭探看,有什麽異常他們會立刻發現。張若菡有些困惑,她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覺得後方危險。
一旁騎在駱駝之上的沈綏,見張若菡坐立難安的模樣,不由問道:
“蓮婢,你可是想起什麽來了?”
“我不知道……我隻是覺得,或許有埋伏……”
“好,我明白了。”沈綏應道,她沒有質疑張若菡的話,而是無條件地相信了。沈綏迴憶起蓮婢心靈透徹又敏感,對於隱藏在暗處的玄冥有所洞察,雖無法正確說出未來之事,但往往都能夠對危機有所預感,大多就表現在她的心兆與夢境之中,因而她選擇跟隨張若菡的感覺走。
“大家提高警惕,千萬不要鬆懈!”她再次下令提醒。
沈綏的提醒,無疑讓隊伍中所有人再一次擰緊了腦中緊繃的弦。雖然四周異常平靜,但是所有人卻走得如履薄冰,頭頂、四周,身前、身後,無時無刻不打起精神觀察周身,以至於有些神經質起來。
很快,進入迷宮的第一條直道走到盡頭,眼前出現了兩條分岔路,究竟是往右側走還是往左側走,沈綏在原地思索了片刻,她從掛在駝峰邊的包裹中拿出了那迷宮模型,端詳了片刻,再次收了起來,道:
“往右側行,既然新都在西北方,首先便按照方向來走罷。”
就在此時,那老年粟特商人開口了,他調轉了駱駝,與忽陀說了幾句話,忽陀似乎有些不滿,但他還是翻譯給了沈綏聽:
“米加大叔說,他就送我們到此處,再往前,他不會跟著去了。”
沈綏看了看米加,沒有說什麽,從懷中掏出一個囊袋,丟給他道:
“這是說好的五十片金葉子,這匹駱駝,你也一並騎走罷。”
米加收下錢袋,並沒有打開查看,而是向著沈綏撫胸行了一禮,道了一句什麽,然後拍拍駱駝,往直道外行去。
“他說,願火神與您同在。若是找到了米爾幹(年輕的粟特商人),希望您給他報個信。”忽陀凝望著他離去的背影道。
“哼。”沈綏輕笑一聲,抖了抖袖子,撥轉駱駝,緩緩進入了右側道。
接下來的一切都要靠他們自己了。
走在狹窄的夾道中,沈綏對身旁的忽陀道:
“忽陀啊,我有些後悔了。”
“嗯?此話何意,大郎。”忽陀不解。
“你不該跟我來的,你不是說,家鄉高昌還有一個老嬤嬤嘛,你該迴去看她的,現在卻跟我進了這裏。”
“大郎!”忽陀急了,“您怎麽可以這麽說!我跟著您,已經超過了十年。您在哪兒,忽陀就在哪兒。咱們一定能夠平安將小娘子救迴來,然後,忽陀會帶著您去家鄉,去品嚐高昌的葡萄美酒,看高昌的舞樂,老嬤嬤在等著我們呢。”
“是,你說得對。”沈綏笑了,“是我錯了。”
然而,美好的願望注定是與現實相悖的。隨著深入迷宮,情況愈發不對勁起來。方才的豔陽高照,不知從何時起忽然消失不見了。天空變得陰雲密布起來,光線逐漸變暗,風沙逐漸加劇,唿嘯在狹窄的石縫之中,摩擦出可怖的嘯聲。那聲音仿佛地獄傳來的鬼泣,嗚咽悲鳴,籠罩在每個人的耳畔,久久不息。
前方忽陀帶著隊伍,按照沈綏的指令,每逢岔路必擇右。然而如此行了大半個時辰,他們依舊在狹窄的縫隙之中前行,絲毫不見前路。
焦灼的情緒在隊伍之中蔓延,沈綏心知這樣下去不行,便命令隊伍暫時原地休整。她席地而坐,再次拿出了迷宮拚圖,苦思冥想起來。
到底是怎麽迴事,怎樣才能走出這迷宮。這樣無頭蒼蠅般亂闖,是不可能走出去的。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六靈在上,六合八方,尋找通往蒼赤間的坦途……
到底是什麽意思?
“碧落黃泉,六合八方,有意思呐。你可知,‘碧落’一詞源自我道門……”師尊司馬承禎留下的話語,在沈綏心頭迴蕩。
師尊,您是否已經解開了迷宮?您現在又在何處?為何這一路行來,徒兒沒能收到您的任何消息。而徒兒已然來到了迷宮,也未曾與您碰麵。您到底在哪裏,徒兒很迷茫,生平從未這般迷茫過。
沈綏深深歎息著,手無意識撥動著迷宮模型。到底該如何走出這座迷宮?他們沒有時間被困在此處,這樣下去,不僅救不了凰兒,他們自己都會被困在此處,耗盡水糧而絕。
她不禁抬頭望著天空,天越來越暗了,四周景物的能見度急劇下降,仿佛有一層霧蒙蒙的煙氣漂浮在空中,遮蔽著視線,吸入口鼻,塵土的氣息很是嗆人。
她咳嗽兩聲,再次招唿隊伍出發。無論如何,必須走下去,不走,永遠都會被困在這裏。
隊伍再次出發,這一次換沈綏、唿延卓馬在前方帶路,忽陀、從雲從雨護住中路家眷輜重,千羽門兄弟依舊斷後。
天愈發黑了,這個時間點,大漠尚未到日落時分,天卻黑得異常。唿嘯的風聲越來越大,沈綏等人頂著夾縫中吹拂而來的大風,艱難前行,風沙撲打在身上,每個人都一身塵土。
忽而,耳畔有巨大的雷聲乍響,天際之上,一道無比恐怖的閃電劈下,那一瞬,光線強烈到所有人都睜不開眼,他們下意識抬起手來擋在眼前,唿喊聲全部被強烈的雷鳴蓋去。駱駝受驚,開始沒頭沒腦地奔跑。
沈綏嚐試去控製駱駝,奈何根本不起作用,駱駝不比馬匹,她並不熟悉駕馭駱駝的方法,一時之間,隻能由得駱駝奔跑。她心道不好,在這樣的迷宮中,駱駝慌不擇路急奔,與隊伍走散了,就糟糕了。
她拉住韁繩,拚命地逼迫駱駝停下,待到那一陣可怖的電閃雷鳴過去,駱駝才終於停了下來。她猛地迴身,用沙啞的嗓音疾唿:
“蓮婢!琴奴!顰娘!”
然而身後空空如也,狹窄的夾道內,隻剩下她一個人的聲音在迴蕩。她一瞬間呆在原地,望著身後景象,心好似栓了鐵塊般,緩緩沉入了冰冷的海底。
隊伍……走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