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 采蘩祁祁。”遠方, 傳來了悠揚的歌聲,尹子績抬頭遠眺,便見那一抹純白, 正在花間徜徉,翩然若蝶。


    李瑾月住了腳步,正立於道旁遠觀, 不多時她迴過身來, 看向落在最後的尹子績。尹子績幾步趕上,對她笑了笑。


    “郡主, 今日真是多謝你了。”尹子績道。


    “何談謝字, 你我若是知交好友,便不必言謝。”她頓了頓,看著尹子績道, “子績, 你去找若菡解釋一下, 認真道個歉,解開誤會, 就都過去了。若菡並非斤斤計較之人,她之於我的溫善親和,也定不會偏頗於你。”


    尹子績用力點了下頭,然後就在道旁盤腿坐了下來, 解開包袱,那一堆五彩斑斕的木塊便散落出來。


    “這是什麽?”李瑾月問。


    “嘿嘿,一會兒就知道了。”小赤糸賣了個關子,手下開始飛快地將這些木塊拚接起來。


    這些木塊之間都有著精巧的咬合部件,兩件木塊拚接時隻需卡合,“哢”的一聲就牢牢卡住。尹子績拚合木塊的整個過程都透著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絕妙、睿智、精巧、行雲流水,李瑾月看得入了神,想起三國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大約也不過如此罷。


    很快,一隻木鳶竟然就拚接出來了,木鳶體積與一般的風箏大小相等。一隻木鳶拚好後,還餘下不少木塊,尹子績又一連拚出了另外兩隻木鳶。三隻木鳶,每一隻都有著絢爛的色彩,看著甚是好看。


    “這木鳶是你做的嗎?”就在這時,身旁忽的響起了那清冽如泉的聲音。尹子績和李瑾月迴神一看,才發現不知何時張若菡竟然迴來了,正站在她們身旁,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三隻木鳶,眼中透著好奇。


    尹子績搖頭,道:


    “這不全是我做的,上麵的色彩是我塗的,木鳶的頭尾是我做的,其餘的是我阿爹與班叔叔幫我做的。”


    “真厲害。”即便如此,張若菡還是真心誇讚了一句。


    小赤糸有些臉紅,她從地上站起身來,將其中兩隻木鳶分別遞給張若菡與李瑾月,道:


    “這是送給你們的。”


    李瑾月接過木鳶,仔細端詳了很久,不由道:


    “你定做了很久吧,晚上都不睡覺。”


    “也不是不睡,也就昨晚沒怎麽睡著。我要是不睡,奶娘會發飆的,她可煩了。”尹子績揉了揉鼻子,道。


    這丫頭真耿直,李瑾月有些哭笑不得。


    張若菡接過木鳶仔細觀察了一下它的結構,然後問:


    “這木鳶能飛嗎?”


    “能!”尹子績忙道,然後道,“你們看,這下麵有個格子可以打開,裏麵有線圈,將這個取出來,把繩子放開一段,然後這樣……嘿!”一邊解說著,她一邊將那木鳶拋向了空中,木鳶翅膀遇風,竟然舒展開來,飛了起來,尹子績卻也不跑,隻是不斷鬆開手裏的線圈,放長線,那木鳶便越飛越遠,越飛越高,很快就成了碧藍天空中的一個小點。


    “這好像和放紙鳶不大一樣啊。”李瑾月揚著腦袋,手搭涼棚遠眺著。


    “不一樣不一樣,嘿嘿,完全相反。我阿爹做的木鳶能飛很遠很遠,這繩子隻是為了將它拉迴來。不像紙鳶,必須迎風拽著跑才能放起來。我阿爹的木鳶,有的還沒有繩子,讓它去哪裏它就能去哪裏。”尹子績有些小得意地解釋道。


    “嘿!”她話音剛落,身旁的張若菡就按照她的辦法將那木鳶放了出去。


    “哎呀!要掉下來了!”可張若菡的木鳶卻不像尹子績的那般,一放就翱翔而起,飛得顫顫巍巍,就要落地了。


    “快!鬆線繩,哎,你拽太緊了,放鬆點,放鬆點。”尹子績忙去幫她,一手抓著自己的線圈,一手握住她的手,帶著她引導那木鳶。


    “哈哈,飛起來了!”張若菡欣喜地說道,無涯也在旁邊興奮地拍手跳腳。


    “厲害吧。”尹子績道。


    “嗯,厲害!”張若菡笑道。


    李瑾月也迫不及待地將那木鳶放了出去,三個孩子隨即拉著木鳶在花田中穿梭,玩得不亦樂乎。


    玩累了,也到了用午食的時間了。仆從們在平坦的草地上搭了棚子,鋪了茵席,擺上美食,三個孩子去清水邊淨了手,趕迴來用午食。


    三人都餓壞了,吃得格外香甜,用午食最先的半刻,誰都沒有說半句話。尹子績灌下一口羊乳,暢快地歎了一聲,才終於說了第一句話。她將自己盞中羊乳斟滿,然後端起玉盞,向著張若菡鄭重道:


    “若菡姐姐,子績不懂事,做了很多錯事,是子績不對。我給若菡姐姐賠禮了!”說完將盞中羊乳一飲而盡。


    張若菡噗嗤一聲笑出來,道:


    “你這哪兒學得做派,倒像那江湖客般。”


    尹子績不好意思撓撓頭,道:“我陸師父教的。”


    張若菡也於自己玉盞中斟滿了羊乳,端起來,道:


    “子績妹妹不必內疚,誰還沒有犯錯的時候呢。若菡早已不記得妹妹做了什麽錯事了,飲完這盞,咱們就是好朋友。”說完,用袖子遮住玉盞,將羊乳飲盡,姿態比尹子績優雅多了。


    “好!飲完就是好朋友。”李瑾月似是被這兩人的豪情感佩,不由自斟一盞羊乳,也一飲而盡。


    “咱們莫要再喚大名了,不若喚小字罷。就像我和我阿妹琴奴一樣,這樣親密些。”尹子績提議道。


    “好啊,我小字蓮婢。”張若菡道。


    “蓮婢……蓮婢姐姐。”尹子績喊道。


    張若菡奇怪問道:“你今天怎麽姐姐長,姐姐短的,之前也不見你喚我叫姐姐呀。”


    尹子績又臉紅了,道:“我阿爹說,對女娃娃要嘴甜,才討人喜歡。”


    “你不也是女娃娃嘛,長衡先生還真是個奇人。”張若菡好笑道,“說起來,長衡先生真是厲害極了,我本以為他文武雙全已然很是非凡,卻沒想到他竟還會這些機關木匠之技。”


    “那是!我爹可是天底下最厲害的人!”提起自家阿爹,小赤糸滿是驕傲。


    “哦,那我不服。我爹才是天底下最厲害的人。”張若菡故意逗她道。


    小赤糸果然急紅了臉,可她大約是怕了張若菡了,憋了半天也不敢說出半個反駁的字,好半晌才泄氣道:


    “好吧,你爹,比我爹厲害那麽一點點,隻有一點點。”


    爹,兒對不起您。


    李瑾月本以為她要說什麽驚天動地的話呢,冷不丁聽她竟然冒出這麽一句,“噗”的一聲將口裏的茶水噴了出來,噴了赤糸一頭一臉。張若菡登時笑得前仰後合,樂極了。


    “哈哈哈,你…你太沒骨氣了,哈哈哈哈!”李瑾月笑得臉都紅了。


    小赤糸抹了把臉,一臉喪氣。


    “我爹才厲害!你們的爹,都沒我爹厲害!”李瑾月霸氣道。


    “臨淄王不是去潞州了嗎?”尹子績天真問道。


    張若菡忙掐了她一下,這孩子真是口無遮攔。


    尹子績被掐了一下,忽的意識到自己好像說了不該說的話,登時抿緊了雙唇,緊張地看著李瑾月。


    李瑾月眼神一暗,搖了搖頭,道:


    “阿爹他,唉……如今朝中韋氏作亂,聖人居危,皇室子弟瀟瀟遠渡。我阿爹親王之位被降,被趕出長安。隻有我和阿娘,因著有則天皇後的遺護,得以留下。阿爹不知何時才能歸來,阿娘每日焦灼難熬,我也……”


    臨淄王李隆基初封楚王,是一品親王,七歲出閣建府。這一年出了變故,因尚方監裴匪躬、內常侍範雲仙私自謁見皇嗣,也就是李瑾月的祖父相王李旦。武皇知道後,殺死二人,並嚴令禁止李瑾月的祖父接見公卿大臣,李隆基兄弟與二伯父李賢的三個兒子再次入閣,皆幽閉宮中,不出門庭者十餘年。李隆基被幽閉七年,一直到他十四歲時才得以出閣。


    李瑾月出生時,是武皇長安年間,那時武皇年事已高,李瑾月出生後,曾被祖父李旦抱給武皇看。武皇很喜歡她,不顧禮製尊卑,破格將李瑾月封為郡主,並留下一句話:“此女頗有我相”。因而才有了父親與女兒封號等級相當的奇觀。也不知是不是這個原因,李隆基始終不喜歡自己的長女,正眼也不瞧一下,自小,李瑾月就過著仿佛沒有爹的生活。


    如今,她卻說自己的爹是“最厲害的人”,知道這些內情的張若菡感到心中酸澀,有些不好受。


    “莫提這些了,子績,你還未告訴我們你的小字是什麽呢?”李瑾月岔開話題。


    尹子績忽的被點名,愣了一下,才道:


    “我小字赤糸。”


    “赤糸?什麽赤,什麽糸?”李瑾月一時間沒聽明白。


    “赤就是赤色的赤,糸就是糸繩的糸。”


    “紅繩子?好奇怪的小字。”張若菡偏頭疑惑道。


    “嗯,確實蠻奇怪的。”尹子績點頭道,“我聽我阿爹說,我生下來還沒起名時,就對紅色的東西特別感興趣,隻要見到紅色的東西,就去抓。所以本來我的乳名叫做赤奴的。後來周晬(即抓周)時,我啥也沒選,直接抓了一團紅繩,玩得不亦樂乎,所以我就取了小字‘赤糸’。”


    李瑾月與張若菡恍然大悟,原來這小字是這麽來的。


    “赤糸,赤糸,讀起來還挺順口的。”張若菡評價道。


    “嘿嘿。”尹子績不好意思地笑。


    “為何喜歡紅繩子,現在也喜歡嗎?”李瑾月問她。


    尹子績興奮道:“喜歡啊,我最喜歡編紅繩了,也喜歡一切赤紅赭色的什物。我翻花繩可厲害了,今次沒帶出來,下迴找你們玩兒。”


    李瑾月在想翻花繩是什麽,她好像沒玩過。冷不丁張若菡道:


    “郡主,可輪到你了,你的小字叫什麽?”


    李瑾月登時語塞,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怎麽了?郡主,你不願說嗎?我和蓮婢姐姐的小字說了,你不說,也太不公平了。”尹子績抓住她的手道。


    “不是……我…我的小字不好聽。”


    “小字不都不好聽嘛,你說嘛,我不嘲笑你的。”小赤糸特別誠懇。


    “我……”


    “郡主,是你說的,咱們三個是好朋友,你可不能特殊對待。”張若菡也道。


    “好吧好吧,我說。”李瑾月被逼無奈,一張俏臉紅到了耳根子,半晌才蚊哼般飛快道了句:


    “我小字……卯卯。”


    尹子績:“毛毛?”


    張若菡:“茂茂?”


    “不是!是卯卯,子醜寅卯的卯。”李瑾月解釋道。


    尹子績的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鼓脹起來,她拚命堵住自己的嘴不讓自己笑出來。但是張若菡一句話就讓她徹底破功,笑噴了出來。


    “郡主,原來你是個小兔子啊,真可愛,噗。”張若菡說這句話的時候故意維持著天真可愛的口吻,營造出了一種難以形容的滑稽效果,說完後自己忍不住也笑了。


    “噗哈哈哈……”尹子績捂著肚子滿地打滾。


    李瑾月麵色醬紫,嘴角抽搐,隻覺無地自容。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知識點:


    1、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出自《詩經·小雅·出車》


    2、周晬(zui),就是指小兒周歲。一般也代指抓周,是民間的一種預測小孩前程的儀式。抓周起源於何時已不可知,但可確定的是南朝時就已普遍流行,是南方人的習俗,後傳入北方。


    3、解釋一下本文中出現的曆史背景,免得對曆史不熟悉的童鞋看暈了。


    青雲篇目前的時間節點是公元708年,也就是景龍二年。這個時候,神龍政變已經結束了三年時間,在位的皇帝是唐中宗李顯。李顯是武則天與李治的三兒子,而李旦是四兒子,此時因為神龍政變有功,被加封為安國相王。太平也被加封鎮國太平。唐中宗李顯的皇後是韋皇後,韋皇後野心勃勃,聯合宮內的上官婉兒,以及女兒安樂公主,興風作浪,打算模仿武則天登基為女帝。再過兩年時間,到公元710年,也就是唐隆元年,就會再次發生一場政變,名叫唐隆政變。這場政變的主人公換成了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相王李旦全程被晾在一旁。政變過後,韋氏倒台,李旦被李隆基逼迫二度登基,是為唐睿宗,其子李隆基,與其妹太平公主,展開了姑侄鬥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自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自清並收藏唐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