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十七年二月廿五淩晨,天際還暗鴉鴉的一片, 沈綏就帶著忽陀出發了。昨晚她一夜沒睡, 從張若菡那裏迴來後,她就通宵做了準備。忽陀也和她一樣, 一直到將近四更時, 他都還在江陵分部,江陵分部的人盯了那兩個景教徒一夜,直至沈綏帶著他出發之前,那兩個景教徒並無異常舉動。她們暫住的客棧, 一絲動靜也無。
寒風料峭,在這樣的早春時節, 淩晨之際騎快馬趕路,絕不是一件舒適的事情。沈綏身上的裘氅被迎麵而來的風撩起,鼓動著,好似有些單薄。但在跟於其後的忽陀看來,卻異常的堅韌, 甚至透著一股悍然的氣魄。
大郎, 罕見地開始認真了。
她是一個向來風輕雲淡的人,這世上能讓她掛心的事不多, 除卻她那可怖的過去以及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 其餘一切不能動搖她分毫,任何事她都能輕而易舉地處理幹淨。當她表現出認真時,就意味著事態發展到了她有可能會控製不住的地步。
馬蹄在黎明前的昏黑中不斷擊打著路麵,噠噠噠, 好似戰鼓急點,每一下都扣著心弦。他們奔襲的目的地是西北方向距離江陵城最近的小縣城鬆滋。昨夜幾個犯人剛剛押送入鬆滋縣城大牢,這個時間應當尚未上路。官兵押送重犯,不會走夜路,走得也必然是官道,不會拐上無謂的小道,更不會抄近道。因而迎著這條官道,必然會在半道上截住他們。
當然,前提是在截住他們之前,不會發生不測。
一路上沈綏很沉默,不曾對忽陀說過半個字。忽陀也不問,大郎與他獨處時,話向來很少,他習慣於大郎的沉默,也喜歡沉默的氛圍,這代表著他與大郎之間不必言語的默契。很多事在他看來,是言語表達不了的。
大約奔襲出城五十裏時,沈綏開始打唿哨。沈綏仿聲的技巧出神入化,她能模仿上千種鳥類的鳴叫聲,並且將自己的意思準確傳達給鳥雀,並使它們在瞬間服從自己的命令。這種技巧不是普通人通過練習就能辦到的,忽陀心裏清楚,大郎絕不可能是一個普通人,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獨有天賦。
而這次沈綏所打出的唿哨模仿的是鷹鳴,極為響亮,穿透雲霄。忽陀對這鷹鳴非常熟悉,因為他行囊裏就有個小哨,專門模仿的這鷹鳴聲。那是“白浩”專用的哨子,而照顧白浩,是忽陀的工作之一。
白浩是沈綏專用的傳訊鳥,是一頭速度極快的白頭雕,千羽門中傳訊鳥綜合能力排行第一,速度排行第一。白浩往日裏其實是寸步不離沈綏的,她到哪裏,它就在哪裏,隻是平時看不到它的身影罷了。因為它要麽盤旋在千米高空,要麽就在城外的茂林之中棲息。隻有召喚它時,它才會現身。
忽陀試過很多次,他那專門用來唿喚白浩的哨子,需要不間斷地吹動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將白浩招來,而且還有地點與高度的限製。但是換了大郎,無論她身在何地,隻要她打唿哨,白浩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
這不,沈綏的唿哨剛打了沒三下,就聽到高空中的迴應,那是白浩的迴應。向天上望,隱約能看到陰暗的天際邊,有個小黑點出現。
沈綏馬速不減,唿哨卻開始變調,忽陀知道她是在向白浩傳達相對複雜的命令。命令很快結束了,天空中的小黑點很快不見了,忽陀猜測白浩可能穿越了雲層,飛的更高了。
“加速!”這是這一路上,沈綏唯一給忽陀的指示。
當日頭初升時,漫無盡頭的官道遠方,漸漸能看到一隊車馬的影子,再向前行了一段路。忽陀發現,正是一隊押送犯人的府兵,大約二十人,兩個什,為首的是一位府兵校尉。他們押送著三輛囚車,最先頭一輛坐著兩個女囚,此後兩輛,中間那輛坐著兩個男囚,最後一輛隻有一個男囚。忽陀看到,最前麵那輛女囚車中,有一張很熟悉的醜陋麵龐,正是張瑞錦。
他短暫地鬆了口氣,萬幸,他們很順利地迎到了幾個犯人。
沈綏在半道上橫馬截住車隊,取下腰間的魚符與巡官令,亮出。
為首的府兵校尉見了,急忙停了車隊,下了馬,上前向沈綏抱拳行禮。
“時間緊迫,我趕來先行提審幾個犯人。你們不必在意,自行你們的路。”沈綏下了馬,迎上前去,道。
“喏,沈司直。”校尉應道,沈綏這般匆匆趕來,這位府兵校尉自然察覺出了不對勁,但他很聰明地並未多問。
沈綏徑直跳上了第一輛囚車,就站在囚車邊緣,抓著牢籠的欄杆,隨著囚車往前走。前方忽陀牽了她的馬,跟在了那位帶頭的府兵校尉身旁。隊伍重新出發,速度似乎比之前還快了。
“張大娘子,還認得我嗎?”沈綏第一個詢問的就是張瑞錦。
牢籠中的張瑞錦依舊是那般木然,披頭散發,幾日的長途奔波與牢獄生活,使得她愈發的形容憔悴,髒兮兮的醜陋麵容更加讓人難以直視。
“沈郎君……我識得你……”幸虧,張瑞錦神智尚算清醒,她認出了沈綏。
“我現在問你幾個問題,請你如實迴答。”沈綏道。
張瑞錦沒搭話。
沈綏直接開始了第一問:
“你和你阿妹迷暈盧子潛全家用的藥,是從哪裏來的?”
“有人給的……”張瑞錦低聲說道。
“什麽人?你和那人正麵接觸過嗎?”
張瑞錦搖了搖頭,一字一句緩緩解釋道:“沒有,就是某一日,阿妹她去買菜,迴來之後發現菜籃裏多了一大包藥粉,還附了一張紙,上麵寫:欲報血仇,可擇機用之。後來我和阿妹拆開那包藥粉,金燦燦的一大包藥,透著股奇特的香氣。我們沾了一點喂給一條野狗,那狗昏睡了很久……”
雖然早有預料,但沈綏多少有些失望。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她,她很快就問了第二個問題:
“這麽長時間以來,可有任何可疑的人與你接觸過嗎?比如說,宗教人士。”
這個問題讓張瑞錦仔細想了很久,最後她迴答:
“不知道。”
不知道?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為何答案會是不知道?
“此話何解?”她問。
“我與阿妹的複仇,是一個神秘人用書信指示的。很多事,也是那個神秘人安排好的。否則我和阿妹不可能做到那麽多事。我們花了十二年才將全村人的懸棺打製完,全部安置好,已經耗費了太多的精力。本來……沒有那個複仇的想法,因為知道做不到……”
沈綏明白了,對方很小心,並未留下任何蛛絲馬跡。所以到底是不是宗教人士,張瑞錦根本不知道。
她沒有再問,而是壓低聲音道:
“這些,不要供出來,隻說給我聽就罷。不說還有可能活下來,供出來必死無疑。你若想死我不攔著你,但我想你應當是想出來後給你阿妹燒燒紙的,你死了,就沒人管她了。”
張瑞錦的喉頭蠕動了一下,表情依舊木然,但沈綏知道,她答應自己了。隻是答應卻不是為了要活下來,因為即便張瑞錦,也知道按唐律,她是活不下來了。她答應,隻是因為她聽懂了沈綏話中的意思,她不說,她們這些人至少還有葬身之地,若說了,便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沈綏沒有再繼續問她,而是轉而去問與張瑞錦關在一個牢籠之中的周家阿梅。
“阿梅,我問你,你可知你大伯在京畿服役時,與何人接觸過?”
周家阿梅看起來比張瑞錦要好多了,至少麵貌尚能入眼。她也是披頭散發,渾身狼狽的模樣,坐在車子裏一直在發抖,看起來極其的緊張恐懼。
不論沈綏如何去與她搭話,她都仿佛置若罔聞,隻是將自己蜷縮成一團,顫顫巍巍的模樣,根本不能溝通。沈綏沒有再於她身上耗費時間,她跳下了第一輛囚車。等第二輛囚車駛過來時,她跳了上去。
第二輛囚車上關著兩個發髻散亂的青年男子,皮膚黝黑,胡子拉渣,形容憔悴。沈綏在船上見過他們,知道他們是周大的次子周進與周三的兒子周鍾。看來,最後一輛囚車上關著的就是周大的長子周茂了。
周進和周鍾的狀態比阿梅要好許多,看起來雖然心如死灰,但好歹還能保持神誌清醒。不過,他們所知不多,沈綏詢問的關於周大在京畿服役時遇到了什麽人,他們並不清楚,因為周大從來沒有告訴過他們。他們隻知道,周大迷信於一位“聖女”,這個聖女就在京畿一帶活動。問他們是什麽聖女,具體在傳揚一些什麽教義,他們又說不清了。
看來,隻能寄希望於周茂了。他是周大的長子,想來與周大的交流應當比較多。
但是就當沈綏跳上周茂的囚車時,忽的有意外狀況出現。
彼時車馬隊行至一處夾道之中,道旁兩側都是茂密的樹林。忽的從道路右側有一物電射而來,直直刺向坐在第一輛囚車之中的張瑞錦。沈綏瞪大雙眼,反應奇快,袖中一物拋射而出,筆直打向那突刺而來的東西。隻聽半空中“叮”的一聲,沈綏看到一隻模樣古怪的匕刃落在了地上。
東瀛手裏劍?沈綏看清那暗襲之物,登時吃了一驚。
不及反應,又連續有兩隻手裏劍射向第二輛囚車。
她眉目冷峻,周身威勢暴漲,插在後腰的雪刀“鏘”的一聲,被她反手引出鞘,刀身在朝陽中綻放出耀目的光芒,晃了一下手裏劍來的方向。對方似乎被刀芒晃了眼,一時間被迫斷了偷襲,沈綏拔刀時,人也同步躍出第三輛囚車,以驚人的速度躍向第二輛囚車,單手一扯,身上裘氅已經被她唿嘯拋出,一卷,將那兩隻手裏劍擋了下來。
這個時候,隊伍裏的人才反應過來。那為首的府兵校尉大喊:
“有人劫囚!列隊防禦!!”
他喊這句話時,沈綏已咬住自己的左手食指,吹出一聲異常刺耳的尖哨聲。那聲音居然讓在場所有人耳膜難以承受,下意識捂住雙耳,麵現痛苦。
吹完尖哨,沈綏運氣大喊:
“跑!!!”
忽陀第一個反應過來,一馬鞭就抽在了身旁府兵校尉的馬身上,馬兒吃痛,揚蹄嘶鳴,然後帶著府兵校尉迅速撒蹄奔去。
與此同時,忽陀撥馬迴頭,往沈綏身旁跑,一邊跑一邊抽打馬鞭,促使整個囚車隊伍開始向前狂奔。大約官兵也考慮到了機動性,送囚的府兵都是騎兵,沒有步兵,真是萬幸。
“大郎!上馬!”
忽陀伸出了手,沈綏伸手一把抓住他的手,借力縱身一躍,騎跨在了他的背後,隨著忽陀催馬向前,她忽的夾住馬腹,整個人傾身而下,伸手一探,輕輕鬆鬆就拾起了地上兩件物品。一件是她那件裘氅,其內包裹著兩隻手裏劍,還有一個是她當時情急之下拋出去的東西,那是她的巡官令牌。
拾起東西,她以最快的速度解開團成一團的裘氅,戴著皮手套的手取出那兩隻手裏劍,然後重新披上裘氅。將自己的巡官令收好,她咬住自己的雪刀柄,騰出雙手扶住忽陀肩膀,腰腹一用力,“嗬”的一聲縱身躍起,單腳一蹬馬背,飄然旋身,衣袂翻飛,從忽陀的馬背躍上了就奔跑在一側的空著的那匹屬於自己的馬。忽陀很有默契地將韁繩拋給她,她抓過,右手持刀,左手持韁,大喝一聲:
“駕!”
座下馬兒四蹄翻飛,加速奔去。身後的密林之中,已經傳來了大片鳥鳴喧囂之聲,混雜著翅膀撲棱的聲響,黑壓壓一大片鳥群正從林中飛向天空,向他們這裏急掠而來。
這是沈綏的那聲極其刺耳的尖哨引起的鳥群暴/動,聽說這一招叫做“百鳥朝鳳”,忽陀也隻是聽說過,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因為沈綏絕難會使出這樣的手段。
除卻密林中鳥雀的暴/動,還有其他的動靜。忽陀看到了有幾個影子快速在密林中穿梭,正在追逐他們。密林掩飾著他們的身份,看不清到底是什麽人,但無疑他們的目的是殺死那幾個囚犯,他們極度危險。
沈綏此刻已經縱馬趕上了最後一輛囚車,而囚車隊即將駛出密林夾道,道路開始向上,他們在上坡,忽陀記得前方路旁是一處懸崖高地。
他忽的意識到不好,那裏可能有埋伏!
他意識到的事情,沈綏顯然也早已察覺到了。忽陀看見她手腕一翻,仿佛先覺了一般,將方才敵方拋來的手裏劍丟了出去。那手裏劍唿嘯著,“咻”地一聲劈斷了一隻從山崖之上射來的暗箭。
但是緊接著山崖之上,一個黑色的身影竄出,那身影一身暗黑勁裝,從頭包裹到腳,根本看不清模樣。他身材中等,背後背著巨大的箭壺,手中一張大弓,卻好似無負重一般,竟然沿著傾斜的山崖急速奔跑。邊跑邊探手入箭壺,連著取出三箭,急速連射,每一箭都各瞄準一輛囚車。箭矢就像是長了眼睛一般,方向精準得可怕,並且幾乎同時抵達每一輛囚車。
好厲害的神箭手!忽陀驚得屏住唿吸。
沈綏這時動了,手中雪刀直接被她拋了出去,在空中劃出一道淒厲悍然的弧光,旋轉閃爍,打著旋以無可匹敵的姿態一連斬斷了三根箭矢。然後沈綏手腕一翻,將最後那一隻手裏劍衝那弓箭手射了出去。
唿嘯中,雪刀“噌”地紮入土地之中,刀身“嗡嗡”顫抖。
手裏劍則以驚人的、無可阻擋的速度直接打在弓箭手的左臂之上,那弓箭手從山坡之上滾了下來。但是從始至終,一個音節都未能發出。
同一時間,沈綏撥馬繞到囚車外側,伸手一探,帶出紮在地麵中的雪刀。
天空中的鳥群已經追了上來,而恰逢此時,山坡之上開始有無數弩.箭組成了箭雨爆射而出。鋪天蓋地,讓人無比驚駭。
“小心箭!”忽陀大喊。
沈綏已然再打唿哨,鳥群全部俯衝而下,將囚車隊伍籠罩。
箭雨強勁地掃過,但大部分都被鳥群阻擋了下來。鳥兒淒慘的鳴叫四起,震耳欲聾,周身全是鳥羽紛飛,白日恍若瞬間變作暗夜,血羽遮天蔽日。囚車隊伍之中,那些府兵何曾見過這等場麵,皆以為末日到來,駭得麵無人色。伏在馬上悶頭向前衝,根本不敢抬頭。
但是,依舊有一小部分弩.箭射入了囚車隊伍中。忽陀拔出了腰間彎刀,隨著沈綏的雪刀不斷劈開射來的箭矢,但是其餘的府兵就沒有這麽幸運了。不斷有人中箭,被強力的箭矢射下馬去,有的落馬後被馬蹄踩踏,當場死去,有的被車輪碾壓,碾斷手腳,一時之間,囚車隊伍折損了近一半的人馬。
最糟糕的是,駕駛第三輛囚車的車夫中箭落車,那馬車現下無人駕駛,受驚的馬兒正帶著囚車不斷偏離隊伍。
“忽陀,牽馬!”沈綏道。
忽陀立刻會意,他駕馬與沈綏的坐騎不斷接近,而沈綏的坐騎正在不斷與第三輛囚車接近。
時機一到,沈綏立刻將韁繩拋向忽陀,下一瞬她就縱身躍起,敏捷地跳上了第三輛囚車。她雙足分立,站在車轅上,抓住韁繩控製住囚車,引導囚車跟著隊伍向前。
忽的,不詳的預感在沈綏心中升起,她凝眸向前看,隨即心中大驚,大吼出聲:
“絆馬索!!!”
然而遲了……沈綏看到最前方領隊的府兵校尉突然間矮了下去,馬兒的淒慘嘶鳴隨即響起,就知道一切都遲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居然寫了五千多字,寫到我心中的古代車馬追逐戰,一寫就停不下來了。
一邊寫,一邊花癡,我家大郎真是帥,能力第一次全麵爆發,帥得無與倫比。
寒風料峭,在這樣的早春時節, 淩晨之際騎快馬趕路,絕不是一件舒適的事情。沈綏身上的裘氅被迎麵而來的風撩起,鼓動著,好似有些單薄。但在跟於其後的忽陀看來,卻異常的堅韌, 甚至透著一股悍然的氣魄。
大郎, 罕見地開始認真了。
她是一個向來風輕雲淡的人,這世上能讓她掛心的事不多, 除卻她那可怖的過去以及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 其餘一切不能動搖她分毫,任何事她都能輕而易舉地處理幹淨。當她表現出認真時,就意味著事態發展到了她有可能會控製不住的地步。
馬蹄在黎明前的昏黑中不斷擊打著路麵,噠噠噠, 好似戰鼓急點,每一下都扣著心弦。他們奔襲的目的地是西北方向距離江陵城最近的小縣城鬆滋。昨夜幾個犯人剛剛押送入鬆滋縣城大牢,這個時間應當尚未上路。官兵押送重犯,不會走夜路,走得也必然是官道,不會拐上無謂的小道,更不會抄近道。因而迎著這條官道,必然會在半道上截住他們。
當然,前提是在截住他們之前,不會發生不測。
一路上沈綏很沉默,不曾對忽陀說過半個字。忽陀也不問,大郎與他獨處時,話向來很少,他習慣於大郎的沉默,也喜歡沉默的氛圍,這代表著他與大郎之間不必言語的默契。很多事在他看來,是言語表達不了的。
大約奔襲出城五十裏時,沈綏開始打唿哨。沈綏仿聲的技巧出神入化,她能模仿上千種鳥類的鳴叫聲,並且將自己的意思準確傳達給鳥雀,並使它們在瞬間服從自己的命令。這種技巧不是普通人通過練習就能辦到的,忽陀心裏清楚,大郎絕不可能是一個普通人,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獨有天賦。
而這次沈綏所打出的唿哨模仿的是鷹鳴,極為響亮,穿透雲霄。忽陀對這鷹鳴非常熟悉,因為他行囊裏就有個小哨,專門模仿的這鷹鳴聲。那是“白浩”專用的哨子,而照顧白浩,是忽陀的工作之一。
白浩是沈綏專用的傳訊鳥,是一頭速度極快的白頭雕,千羽門中傳訊鳥綜合能力排行第一,速度排行第一。白浩往日裏其實是寸步不離沈綏的,她到哪裏,它就在哪裏,隻是平時看不到它的身影罷了。因為它要麽盤旋在千米高空,要麽就在城外的茂林之中棲息。隻有召喚它時,它才會現身。
忽陀試過很多次,他那專門用來唿喚白浩的哨子,需要不間斷地吹動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將白浩招來,而且還有地點與高度的限製。但是換了大郎,無論她身在何地,隻要她打唿哨,白浩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
這不,沈綏的唿哨剛打了沒三下,就聽到高空中的迴應,那是白浩的迴應。向天上望,隱約能看到陰暗的天際邊,有個小黑點出現。
沈綏馬速不減,唿哨卻開始變調,忽陀知道她是在向白浩傳達相對複雜的命令。命令很快結束了,天空中的小黑點很快不見了,忽陀猜測白浩可能穿越了雲層,飛的更高了。
“加速!”這是這一路上,沈綏唯一給忽陀的指示。
當日頭初升時,漫無盡頭的官道遠方,漸漸能看到一隊車馬的影子,再向前行了一段路。忽陀發現,正是一隊押送犯人的府兵,大約二十人,兩個什,為首的是一位府兵校尉。他們押送著三輛囚車,最先頭一輛坐著兩個女囚,此後兩輛,中間那輛坐著兩個男囚,最後一輛隻有一個男囚。忽陀看到,最前麵那輛女囚車中,有一張很熟悉的醜陋麵龐,正是張瑞錦。
他短暫地鬆了口氣,萬幸,他們很順利地迎到了幾個犯人。
沈綏在半道上橫馬截住車隊,取下腰間的魚符與巡官令,亮出。
為首的府兵校尉見了,急忙停了車隊,下了馬,上前向沈綏抱拳行禮。
“時間緊迫,我趕來先行提審幾個犯人。你們不必在意,自行你們的路。”沈綏下了馬,迎上前去,道。
“喏,沈司直。”校尉應道,沈綏這般匆匆趕來,這位府兵校尉自然察覺出了不對勁,但他很聰明地並未多問。
沈綏徑直跳上了第一輛囚車,就站在囚車邊緣,抓著牢籠的欄杆,隨著囚車往前走。前方忽陀牽了她的馬,跟在了那位帶頭的府兵校尉身旁。隊伍重新出發,速度似乎比之前還快了。
“張大娘子,還認得我嗎?”沈綏第一個詢問的就是張瑞錦。
牢籠中的張瑞錦依舊是那般木然,披頭散發,幾日的長途奔波與牢獄生活,使得她愈發的形容憔悴,髒兮兮的醜陋麵容更加讓人難以直視。
“沈郎君……我識得你……”幸虧,張瑞錦神智尚算清醒,她認出了沈綏。
“我現在問你幾個問題,請你如實迴答。”沈綏道。
張瑞錦沒搭話。
沈綏直接開始了第一問:
“你和你阿妹迷暈盧子潛全家用的藥,是從哪裏來的?”
“有人給的……”張瑞錦低聲說道。
“什麽人?你和那人正麵接觸過嗎?”
張瑞錦搖了搖頭,一字一句緩緩解釋道:“沒有,就是某一日,阿妹她去買菜,迴來之後發現菜籃裏多了一大包藥粉,還附了一張紙,上麵寫:欲報血仇,可擇機用之。後來我和阿妹拆開那包藥粉,金燦燦的一大包藥,透著股奇特的香氣。我們沾了一點喂給一條野狗,那狗昏睡了很久……”
雖然早有預料,但沈綏多少有些失望。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她,她很快就問了第二個問題:
“這麽長時間以來,可有任何可疑的人與你接觸過嗎?比如說,宗教人士。”
這個問題讓張瑞錦仔細想了很久,最後她迴答:
“不知道。”
不知道?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為何答案會是不知道?
“此話何解?”她問。
“我與阿妹的複仇,是一個神秘人用書信指示的。很多事,也是那個神秘人安排好的。否則我和阿妹不可能做到那麽多事。我們花了十二年才將全村人的懸棺打製完,全部安置好,已經耗費了太多的精力。本來……沒有那個複仇的想法,因為知道做不到……”
沈綏明白了,對方很小心,並未留下任何蛛絲馬跡。所以到底是不是宗教人士,張瑞錦根本不知道。
她沒有再問,而是壓低聲音道:
“這些,不要供出來,隻說給我聽就罷。不說還有可能活下來,供出來必死無疑。你若想死我不攔著你,但我想你應當是想出來後給你阿妹燒燒紙的,你死了,就沒人管她了。”
張瑞錦的喉頭蠕動了一下,表情依舊木然,但沈綏知道,她答應自己了。隻是答應卻不是為了要活下來,因為即便張瑞錦,也知道按唐律,她是活不下來了。她答應,隻是因為她聽懂了沈綏話中的意思,她不說,她們這些人至少還有葬身之地,若說了,便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沈綏沒有再繼續問她,而是轉而去問與張瑞錦關在一個牢籠之中的周家阿梅。
“阿梅,我問你,你可知你大伯在京畿服役時,與何人接觸過?”
周家阿梅看起來比張瑞錦要好多了,至少麵貌尚能入眼。她也是披頭散發,渾身狼狽的模樣,坐在車子裏一直在發抖,看起來極其的緊張恐懼。
不論沈綏如何去與她搭話,她都仿佛置若罔聞,隻是將自己蜷縮成一團,顫顫巍巍的模樣,根本不能溝通。沈綏沒有再於她身上耗費時間,她跳下了第一輛囚車。等第二輛囚車駛過來時,她跳了上去。
第二輛囚車上關著兩個發髻散亂的青年男子,皮膚黝黑,胡子拉渣,形容憔悴。沈綏在船上見過他們,知道他們是周大的次子周進與周三的兒子周鍾。看來,最後一輛囚車上關著的就是周大的長子周茂了。
周進和周鍾的狀態比阿梅要好許多,看起來雖然心如死灰,但好歹還能保持神誌清醒。不過,他們所知不多,沈綏詢問的關於周大在京畿服役時遇到了什麽人,他們並不清楚,因為周大從來沒有告訴過他們。他們隻知道,周大迷信於一位“聖女”,這個聖女就在京畿一帶活動。問他們是什麽聖女,具體在傳揚一些什麽教義,他們又說不清了。
看來,隻能寄希望於周茂了。他是周大的長子,想來與周大的交流應當比較多。
但是就當沈綏跳上周茂的囚車時,忽的有意外狀況出現。
彼時車馬隊行至一處夾道之中,道旁兩側都是茂密的樹林。忽的從道路右側有一物電射而來,直直刺向坐在第一輛囚車之中的張瑞錦。沈綏瞪大雙眼,反應奇快,袖中一物拋射而出,筆直打向那突刺而來的東西。隻聽半空中“叮”的一聲,沈綏看到一隻模樣古怪的匕刃落在了地上。
東瀛手裏劍?沈綏看清那暗襲之物,登時吃了一驚。
不及反應,又連續有兩隻手裏劍射向第二輛囚車。
她眉目冷峻,周身威勢暴漲,插在後腰的雪刀“鏘”的一聲,被她反手引出鞘,刀身在朝陽中綻放出耀目的光芒,晃了一下手裏劍來的方向。對方似乎被刀芒晃了眼,一時間被迫斷了偷襲,沈綏拔刀時,人也同步躍出第三輛囚車,以驚人的速度躍向第二輛囚車,單手一扯,身上裘氅已經被她唿嘯拋出,一卷,將那兩隻手裏劍擋了下來。
這個時候,隊伍裏的人才反應過來。那為首的府兵校尉大喊:
“有人劫囚!列隊防禦!!”
他喊這句話時,沈綏已咬住自己的左手食指,吹出一聲異常刺耳的尖哨聲。那聲音居然讓在場所有人耳膜難以承受,下意識捂住雙耳,麵現痛苦。
吹完尖哨,沈綏運氣大喊:
“跑!!!”
忽陀第一個反應過來,一馬鞭就抽在了身旁府兵校尉的馬身上,馬兒吃痛,揚蹄嘶鳴,然後帶著府兵校尉迅速撒蹄奔去。
與此同時,忽陀撥馬迴頭,往沈綏身旁跑,一邊跑一邊抽打馬鞭,促使整個囚車隊伍開始向前狂奔。大約官兵也考慮到了機動性,送囚的府兵都是騎兵,沒有步兵,真是萬幸。
“大郎!上馬!”
忽陀伸出了手,沈綏伸手一把抓住他的手,借力縱身一躍,騎跨在了他的背後,隨著忽陀催馬向前,她忽的夾住馬腹,整個人傾身而下,伸手一探,輕輕鬆鬆就拾起了地上兩件物品。一件是她那件裘氅,其內包裹著兩隻手裏劍,還有一個是她當時情急之下拋出去的東西,那是她的巡官令牌。
拾起東西,她以最快的速度解開團成一團的裘氅,戴著皮手套的手取出那兩隻手裏劍,然後重新披上裘氅。將自己的巡官令收好,她咬住自己的雪刀柄,騰出雙手扶住忽陀肩膀,腰腹一用力,“嗬”的一聲縱身躍起,單腳一蹬馬背,飄然旋身,衣袂翻飛,從忽陀的馬背躍上了就奔跑在一側的空著的那匹屬於自己的馬。忽陀很有默契地將韁繩拋給她,她抓過,右手持刀,左手持韁,大喝一聲:
“駕!”
座下馬兒四蹄翻飛,加速奔去。身後的密林之中,已經傳來了大片鳥鳴喧囂之聲,混雜著翅膀撲棱的聲響,黑壓壓一大片鳥群正從林中飛向天空,向他們這裏急掠而來。
這是沈綏的那聲極其刺耳的尖哨引起的鳥群暴/動,聽說這一招叫做“百鳥朝鳳”,忽陀也隻是聽說過,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因為沈綏絕難會使出這樣的手段。
除卻密林中鳥雀的暴/動,還有其他的動靜。忽陀看到了有幾個影子快速在密林中穿梭,正在追逐他們。密林掩飾著他們的身份,看不清到底是什麽人,但無疑他們的目的是殺死那幾個囚犯,他們極度危險。
沈綏此刻已經縱馬趕上了最後一輛囚車,而囚車隊即將駛出密林夾道,道路開始向上,他們在上坡,忽陀記得前方路旁是一處懸崖高地。
他忽的意識到不好,那裏可能有埋伏!
他意識到的事情,沈綏顯然也早已察覺到了。忽陀看見她手腕一翻,仿佛先覺了一般,將方才敵方拋來的手裏劍丟了出去。那手裏劍唿嘯著,“咻”地一聲劈斷了一隻從山崖之上射來的暗箭。
但是緊接著山崖之上,一個黑色的身影竄出,那身影一身暗黑勁裝,從頭包裹到腳,根本看不清模樣。他身材中等,背後背著巨大的箭壺,手中一張大弓,卻好似無負重一般,竟然沿著傾斜的山崖急速奔跑。邊跑邊探手入箭壺,連著取出三箭,急速連射,每一箭都各瞄準一輛囚車。箭矢就像是長了眼睛一般,方向精準得可怕,並且幾乎同時抵達每一輛囚車。
好厲害的神箭手!忽陀驚得屏住唿吸。
沈綏這時動了,手中雪刀直接被她拋了出去,在空中劃出一道淒厲悍然的弧光,旋轉閃爍,打著旋以無可匹敵的姿態一連斬斷了三根箭矢。然後沈綏手腕一翻,將最後那一隻手裏劍衝那弓箭手射了出去。
唿嘯中,雪刀“噌”地紮入土地之中,刀身“嗡嗡”顫抖。
手裏劍則以驚人的、無可阻擋的速度直接打在弓箭手的左臂之上,那弓箭手從山坡之上滾了下來。但是從始至終,一個音節都未能發出。
同一時間,沈綏撥馬繞到囚車外側,伸手一探,帶出紮在地麵中的雪刀。
天空中的鳥群已經追了上來,而恰逢此時,山坡之上開始有無數弩.箭組成了箭雨爆射而出。鋪天蓋地,讓人無比驚駭。
“小心箭!”忽陀大喊。
沈綏已然再打唿哨,鳥群全部俯衝而下,將囚車隊伍籠罩。
箭雨強勁地掃過,但大部分都被鳥群阻擋了下來。鳥兒淒慘的鳴叫四起,震耳欲聾,周身全是鳥羽紛飛,白日恍若瞬間變作暗夜,血羽遮天蔽日。囚車隊伍之中,那些府兵何曾見過這等場麵,皆以為末日到來,駭得麵無人色。伏在馬上悶頭向前衝,根本不敢抬頭。
但是,依舊有一小部分弩.箭射入了囚車隊伍中。忽陀拔出了腰間彎刀,隨著沈綏的雪刀不斷劈開射來的箭矢,但是其餘的府兵就沒有這麽幸運了。不斷有人中箭,被強力的箭矢射下馬去,有的落馬後被馬蹄踩踏,當場死去,有的被車輪碾壓,碾斷手腳,一時之間,囚車隊伍折損了近一半的人馬。
最糟糕的是,駕駛第三輛囚車的車夫中箭落車,那馬車現下無人駕駛,受驚的馬兒正帶著囚車不斷偏離隊伍。
“忽陀,牽馬!”沈綏道。
忽陀立刻會意,他駕馬與沈綏的坐騎不斷接近,而沈綏的坐騎正在不斷與第三輛囚車接近。
時機一到,沈綏立刻將韁繩拋向忽陀,下一瞬她就縱身躍起,敏捷地跳上了第三輛囚車。她雙足分立,站在車轅上,抓住韁繩控製住囚車,引導囚車跟著隊伍向前。
忽的,不詳的預感在沈綏心中升起,她凝眸向前看,隨即心中大驚,大吼出聲:
“絆馬索!!!”
然而遲了……沈綏看到最前方領隊的府兵校尉突然間矮了下去,馬兒的淒慘嘶鳴隨即響起,就知道一切都遲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居然寫了五千多字,寫到我心中的古代車馬追逐戰,一寫就停不下來了。
一邊寫,一邊花癡,我家大郎真是帥,能力第一次全麵爆發,帥得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