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前輩身先士卒,那莊臣自然不會客氣,吃貨模式走起!


    來曼穀幾天,還真沒有嚐到地地道道泰國菜,迴想起上次所謂的米二星,簡直……


    來到美食街,簡單看下來,發現這個國家的料理擅於調味,做法反而簡單。烤炸是烹製肉類的主要方式,再不然就是生吃。


    蔬菜則是涼拌為主,幾乎沒見過炒熟吃的;湯類則是酸辣口,輔料多是豬牛肉,海鮮甚少;魚類料理極少痛快吃法,花樣有點獵奇,原料基本都是鯰魚等淡水魚類。


    基本都充滿著鄉野氣息,藝術性不高,仿佛香料與調味,才是料理的靈魂。按照泰莎昂介紹,青木瓜沙拉、酸辣沙拉、烤雞/炸雞、烤豬頸肉以及酸辣湯,當然還有糯米飯。


    來到白大叔推薦的小店,帶著護目鏡的老板娘就是活招牌,所有材料放進大鍋,香料信手拈來,動作行雲流水,十分裝逼。


    玉米沙拉,看著就比較清爽,主料包括玉米、葡萄跟聖女果,調味則用的普通魚露,是本店招牌。


    烤雞翅是另一大招牌,聽說每天要賣出120斤,炭火爐子上的滋滋聲就沒停過。基本人手一份,提前醃製入味,上炭火爐現烤現上,聞著誘人,吃著燙嘴。


    然後是隨處可見的經典小吃muping,也就是烤豬肉串,五泰銖一串,莊臣嚐一口,直接扔掉,跟國內燒烤沒法比。


    雖說豬肉事先用香菜根胡椒及大蒜醃製過,加上炭火直烤,味道應該不會太差。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大多數路邊攤不是現烤現賣,徹底失去燒烤的精髓。


    反而是伊桑烤腸很驚豔,尤其是那股子迷之刺鼻酸味,連泰莎昂都沒有想到莊臣迴喜歡這口,仿佛老外吃臭豆腐一樣。


    烤到腸衣金黃略焦的程度,此時賣相最好,似有鮮美肉汁即將從酥脆腸衣中噴濺而出。但一口下去,鼻子如同被人打一圈,發酸的感覺……


    太刺激了!


    至於這家隱藏在拷山路旁一處大型停車場前的路邊攤,被很多人稱為有曼穀最好的冬蔭功湯。


    按照莊臣理解,好喝的冬蔭功,用料先不說,湯色一定要好看,而且必須渾濁濃鬱。


    大食代裏的冬蔭功在這一步上主要依靠椰漿,口感上還更顯順滑,十分討喜。但事實上,正宗冬蔭功是依靠蝦頭蝦膏來增加湯水的濃稠感。


    蝦必須是淡水蝦,頭大膏足,帶蝦子的更是上等貨。


    烹飪時絕非整蝦入鍋,而是頭身分離,頭熬湯身作料,湯水濃稠鮮美,蝦肉q彈緊致才是上品。


    聽起來容易,但需要廚師擁有足夠經驗及技巧,才能把火候與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跟蛋炒飯一樣,平淡見神奇,最靠手藝的菜。


    看著髒亂差的環境,用的河蝦個頭不算大,賣相也糟糕。頭身事先分離,頭部做湯底,身子則碼在冰塊上。老實講若不是名聲在外,這種店自己正眼都不會給一個。


    小心翼翼用勺子喝一口,頓時眼前一亮,除湯稠味美,蝦肉q彈之外,還加入椰子筍。這玩意第一次吃,果然名不虛傳。


    最後來到榮泰米粉湯,曼穀米粉湯的扛把子,開業至今六十年,笑傲江湖,屹立不倒。


    如今兩家分店由兩個兒子分開經營,一大一小杵在素坤逸26巷口,天天人滿為患。


    料理其實不算特別,就是常見的米粉湯。隻不過這裏可選麵條,可選湯底,料頭也比較個性。除常規豬雜、魚蛋以及肉末之外,還可加點炸魚皮。


    點一碗炒河粉,先用甜醬將河粉和雞蛋、小洋蔥、蘿卜幹、蝦米炒得甜甜鹹鹹的的。


    之後在旁邊擺上碎花生、辣椒粉、韭菜以及豆芽菜等,食用前把所有的料拌勻,再擠上幾滴檸檬汁。


    親口嚐過,確定不太符合自己的審美。特點就兩字:酸和辣!


    如果再加上重口味的咖喱,難怪能滿足都市越來越黑暗的口感。


    說到底還是香料眾多,辣椒、羅勒、蒜頭、香菜、薑黃、胡椒、檸檬草、椰子與其它熱帶國家的植物及香料提味,辛香甘鮮,口味濃重,所以吃起來讓人覺得別有一番風味。


    加入各種酸酸甜甜的熱帶水果,最後裝入挖空的菠蘿中。色彩鮮豔,用料獨特,新奇的裝盤也是極大的滿足人們的好奇心。


    在莊臣看來,真正美食就是要最大限度保持原汁原味,真正高手必須去偽存真,如同全靠調味料一鍋亂燉……


    還要廚師有何用!


    當晚離開曼穀,目標泰北玫瑰的清邁,泰莎昂強烈推薦,說這裏才是真正好玩的地方。第二天來到大象營,親身體會跟陸地最大生物的親密接觸。


    大象對於這裏,相當於熊貓在國內的地位。可人家大象更耐用,不像熊貓隻能遠觀而不可褻玩。


    大象保護營是在清邁另一種接觸大象的選擇,給它們喂食,跟它們玩耍,一起到河間洗澡,一起到叢林裏散步,真切地感受到人與自然與動物間的和諧相處。


    這裏沒有大象表演,沒有有鞍騎象,你跟大象就像朋友般相處,學習象語,跟它們交流。工作人員全是義工,經費全靠門票維持。


    進入園區,青山綠水之間,很多大象悠然自得的生活著。沒有象夫無情的鐵刺,也沒有叩住身體的沉重鐵鏈,大象們無憂無慮的享受著生活,年老可以在這裏安度晚年。


    騎上大象,走在山間,訓象師說它是頭五歲多的母象,剛開始還有些緊張,後來發現無論多泥濘的山路,在它的腳下,慢慢悠悠、平平穩穩,非常享受……


    途中拿出幾根嫩青竹,作為獎勵喂給小家夥,它用鼻子卷起來,放進嘴裏,蒲扇般大耳朵扇來扇去,高興的發出清脆叫聲。


    馱著眾人穿過叢林,踏過溪流,迴到營地,莊臣很高興,必須好好打賞。大象最愛吃甘蔗,吃多少給多少!


    吃飽了,要休息一會兒。眾人開始學習簡單的象語,pai是走,sai是向左,qua是向右。學會指揮大象,現學現用,一人騎一頭洗澡去。


    與其說是指揮,不如說是人家自己輕車熟路。到河中間,用一種叫shampoo的植物,給大象洗頭、洗臉、洗耳朵和洗背,神奇發現搓澡的時候真的會起泡沫!


    洗到中間的時候,讓大象臥下,這樣就可以全身潛入河水中衝一衝。聽訓象師介紹,大象是非常聰明、有靈性,而且是相當敏感的動物。


    如果細心留意過外邊馬戲團表演用的,在敏感耳部、頭頂等位置都會出現傷口,那都是拜其他無良馴象師所謂人手一個的神器,用來控製和傷害大象的bullhooks所賜。


    摸著看似厚實的皮,很多人誤解為堅硬的保護層,其實異常敏感的它們就連被蚊蟲叮咬都能夠感受得到,更何況是一支如此尖銳粗厚的bullhooks刺在身上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舌尖上的神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玩居士並收藏舌尖上的神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