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大禹!?”沙羅不可思議的叫了出來:“怎麽卻與我知道的大禹太不一樣了!”


    “你怎麽成了菩薩?”悟空握緊了如意金箍棒叫道:“還以為你已經死了!”


    “不對啊?”楊嬋也叫了出來:“若你是大禹,又為何要降服那本是人族成聖的水神水母娘娘!?”


    國師王菩薩微笑之中,雙目滿是深邃,不,這時候應該叫他大禹才對,開口說道:“三位莫急,且容老衲一個個說來。我確實是大禹,這毋庸置疑,至於我是為何與你們所想不一樣,以及如何成了菩薩稍後可以與你們慢慢說來,隻不過可以告訴你們,自從那場洪禍之後,我封印了洪禍之靈後,我便對水災洪禍十分在意,也成了我的一個心魔,那水母娘娘的事情也是,你們可知道水母娘娘的傳說?”


    楊嬋點頭說道:“我知道,古時候有一個叫交口的村子,村中無井無泉,水源奇缺。這村子地勢比神頭高,兩地相距有十裏,是個大斜陡坡。就在交口村有這樣一戶人家,男人常年在外做買賣,媳婦在家不僅要伺奉婆婆,還得上山打柴,下神頭河溝裏挑水。媳婦是平川裏人家,有姐妹三人,大姐嫁晉祠,二姐嫁峪口,隻有她嫁進山裏。媳婦的婆婆是個性情古怪的老人,她叫媳婦挑水用的木桶是尖底的,挑在路上不能放下歇,說是落過野地的水就不幹淨了;媳婦挑迴來的水光是允許把身前的一桶直接倒入水甕中,身後的就叫喂豬用,說是有了邪味。媳婦是個十分賢惠的女人,寧肯自己多吃些苦,也不願與婆婆爭執,就這樣,媳婦一年四季在十裏長的緩坡上來來往往地挑水,夏天頂著炎炎烈日,冬天迎著唿唿寒風,吃苦耐勞,以德報怨。


    這年夏天的一個午後,毒花花的太陽曬得山石發燙,媳婦汗涔涔地挑著沉甸甸的一擔水登上坡來。走到半坡的地方時,遇到一個騎馬的老漢。那馬見有人挑著水走到跟前,說啥也不走了,鼻孔裏唿唿噴響,兩隻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水桶立在山道中間。路很窄,一馬橫堵,媳婦挑著水就沒法過了。


    這時,老漢跳下馬來笑嘻嘻地說:“這位娘子,天氣炎熱,看來我的馬實在是渴得忍不住了,把你的水給馬飲一些吧。”


    媳婦可真為難了。她見那匹馬耷拉著個腦袋,兩眼盯著水桶可憐巴巴地站在那裏,心裏覺得“相人比畜牲”,自古道“饑渴難忍”,很想給馬喝一些。可咋給喝呢?一則桶是尖底的不能著地,再則牲口要喝水,也不是一瓢兩碗的就能滿足。若是喝上半桶,自己迴去咋向婆婆交待?如若再返迴去挑,時辰誤的多了,婆婆問起來又不好說清楚。


    媳婦一時沒了主張,挑著水桶呆呆地站在那裏。


    這時,老漢又笑嘻嘻地開了口:“這麽辦吧,你也不用為難,我這裏就地挖個小坑,你把水桶裏的水往坑裏圪溢上一些就夠我的馬喝了。”


    媳婦覺得這個方法倒也不賴,就善善地點了一下頭。於是,老漢蹲下身來,伸手在地上三下兩下就挖了個小坑。媳婦把水桶淩空挑在小坑頂,輕輕晃了幾下,溢出的水果然流進了小坑裏,渴極了的馬立即俯下頭飽飲起來,水從馬脖子往肚裏送咽時,能清楚楚地聽到嘩嘩的響動聲。


    那馬喝足後,仰起鬃毛很長的脖子,感激地嘶鳴了一聲,


    媳婦低頭看時,那小坑中的水竟還是滿盈盈的,像是不曾喝過似的,心裏好有點蹊蹺。


    老漢見馬已喝飽,就對媳婦說:“你一個女人家,一年四季的挑水也太辛苦了。我這裏送你這條馬鞭子,迴去後把它放在你家水甕裏,每天清早起來後把鞭子往起拔一拔,水甕自然就滿了,你也省得挑水了。”


    說完,把手中的馬鞭遞給了挑著水桶的媳婦,翻身上馬下坡去了。


    媳婦看著手中的馬鞭子,心中半信半疑地挑著水桶迴了村。第二天,媳婦把放在水甕裏的馬鞭子往上拔了拔,果然水甕裏清水上漲,心裏十分高興。早飯剛過,可巧媳婦的娘家托人送來個兇訊,說她的父親病危,迴去的晚了就怕見不上了。媳婦眼裏噙若淚蛋蛋,急急慌慌地告別了婆婆就隨來人迴平川娘家去了。


    這天的午飯,隻好由當婆婆的自己動手了。老太婆扭扭捏捏地走到水甕前舀水時,見裏麵插著一根黑糊糊的鞭繩,就生氣地隨口罵道:“怎麽把個髒東西也弄到水甕裏來了?真是個肮髒鬼!”


    老太婆嘴裏罵著,順手就把那條馬鞭子拔了出來,轉身撩起門簾,惱悻悻地扔在了院心裏。誰知就這麽一下竟闖出了大亂子,隻見水甕粗的一股泉水嘩嘩地噴湧而出,轉眼間,就把老太婆和屋子衝得沒了蹤影。


    這股子大水由高向低翻滾而下,從交口村朝坡下的神頭往平川漫卷而來。大水所到之處,田地衝毀,莊稼拔起,村莊被淹。


    媳婦剛進了娘家的門檻,看了看躺在炕上的老父親後,正抹了把臉坐在鏡前梳頭。忽聽鄰人說交口發了大水,把下麵的村子也淹了,心想是不是婆婆拔了水甕中的馬鞭子?就心急如火地又從娘家往婆家趕。走到莊化村口時果然見大水由西向東滾滾流瀉,浪波裏的石塊衝得發出轟轟隆隆的響聲。


    媳婦涉水而上,走到神頭時,見往日自己挑水的坡上,洶湧澎湃的浪頭正唿嘯著往下衝刷,心裏一著急,就一屁股坐在波湧浪飛的坡底,想用自己的身子把大水堵住。這一招果然有效,大水頃刻被截得改道從頭道川裏流走。


    水患消除了,媳婦卻再也沒有站起身來。世人感激她,就在神頭修了一座氣度不凡的娘娘廟,塑像形態是梳頭的動作。稱之為水母娘娘還在半坡的小水窟處修了一座小山神廟,那是為騎馬的老漢修的,傳說這老漢就是水神的化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混沌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井字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井字頭並收藏西遊混沌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