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殷胥也是在命人清理萬春殿的時候,才聽聞了修醒過來一事。
萬春殿被燒毀過半,後頭的暗室了露了出來。對於這場大火,殷胥最在乎的便是萬春殿,然而天不從人願,暗室中的書架書頁極容易被點燃,幾乎一點火星過去就燒成一片,能夠留下來勉強辨認的,不足十分之一。
如同前世宮變時一場大火一樣,殷胥心心念念妄圖從高祖手中得到些救國之道,然而希望卻再度破滅。他命人將內裏還能看的卷軸書頁全部整理出來,摞在一邊也不足半人高了。隻是此時歎氣也沒有用,他命弘文館的先生重新整理編篡後,這才去了修那裏。
東宮幾乎被焚毀,修住在了後宮。
實際上殷胥沒有想過修能挺過來,他雖對外言說修性命無虞,但那是為了謹防有人以修的名義叛亂。
修的燒傷不輕,他能挺過來,跟如今冬季不容易潰爛的天氣、林憐貼身的照顧,或許都離不開關係。
當殷胥邁入後宮見修時,修的頭發已經被剃掉,他身上裹著些軟紗,艱難的斜坐在床上被林憐喂著喝藥湯,他抬起眼來,殷胥心中沉了沉。
他左側小半張臉被燒傷,雖然從剩餘的完好麵容中依然能辨認出還是修來,但連同眼神到神情,都使殷胥覺得陌生。
殷胥從前世到今生,都算是了解修。
他雖然實在是天真容易輕信旁人,甚至心性也在連接的打擊中變得多疑起來。但前世修是在弘文館和東宮中照料過他的兄長,這一世他是閑來無事就翻牆來串門的朋友在殷胥心中,修是那個唿朋喚友與誰都能玩的好的少年。
修抬起睫毛,看見了殷胥身上的皇帝燕服,似乎腦袋半天沒有反應過來,他被濃煙熏燎的嘶啞的嗓音道:“我睡了多久了?”
殷胥走進來,他沒有故作親昵的坐到床邊,而是站在離他兩步遠的地方道:“不過六七日。聖人已經安葬,廟號肅宗,長安附近已經平定,大興宮被燒毀的地方正在修複。”
修睫毛動了動,看向他:“當皇帝,難不難?”
殷胥:“你說呢?”
修:“我是憋了一口氣才想當皇帝,那你又為了什麽?是因為薛太後的意思?”
殷胥這才走過來,他本來不想多說什麽,但仍是希望能和修有些交流:“出事前一天你應該知曉的,兆已經帶兵反了,他已經打到曹州和宋州了。南方的流民已經發展的超過了預想,明明快要入春了,卻有大量荒田被拋下,流民已經聚集到和州附近了。本來澤和刁氏都暫住在和州附近,顯然和州也是不安全了,我命人將他們接過來了。”
修聽見澤的名字,眼睛亮了亮:“阿兄,可還好”
殷胥伸手撫過膝頭微微發皺的衣料:“刁氏有孕,再過幾個月大概澤就要做阿耶了。但是現在沒有多少地方是安全的,他們迴到長安,或許還能放心一些。天下要大變了,若這兩地鎮壓失敗,或許大鄴該改名叫西鄴也有可能我隻是想說,我自然也有野心,但權力當真不是我最想要的事物。”
修往後仰了仰,他艱難的動了動胳膊:“阿兄有次與我說起一個花剌子模國王的故事,他說當初在萬花山上,聽你與崔季明說來的。他那時就又恨又不甘心,為何明明他才是大鄴的太子,是被選中的人,卻才能不如旁人。”
殷胥沒有說話,修抬著眼睛似乎又想起了澤,想起了很多事情,殷胥沒有迴答他,他自顧自道:“早在崔季明做我伴讀之前,她就與你關係很好了罷。我聽聞她如今終於得了官職,要去打仗了啊。我總是將她和崔家分不開,總把對她的印象,套到崔家身上,好似她一個人可信,便是整個崔家可信了。”
他偏過頭來:“你打算什麽時候殺我?”
殷胥:“你想的太多了,你死不死對我來說並無意義。”
修:“此罪當誅。我知道我幹了什麽。”
殷胥:“你已經被貶為庶人。被圈禁在長安城內也罷,出去流蕩也罷,你可隨意。你對我來說從來不是威脅。”
修努力扯了扯嘴角:“我知道,是我不想活。人總要有個盼頭,我沒什麽想活著的由頭了。”
殷胥看著一旁沒有說話的林憐手抖了抖,他開口道:“人早晚都要死,你何必急於一時,不如走出去看看也罷,或許做了庶民,你連洛陽都走不到,就死在了半道,到時候就當是天命了吧。”
修這才微微點頭:“也是,我長到這個年紀,還沒出過京畿,死在一個不知道的地方,也比還在這座城內好。”
殷胥起身,掃了一眼旁邊低著頭,似乎眼淚跌進碗中的林憐,沒有說什麽。
他走到門口時,忽然迴頭對修道:“我身邊有一能人,他是第一劍客聶末的師父,正巧要告老還鄉,可能他要去尋如今雲遊四海的聶末。你若能好得快一些,或許能跟著一路。”
修抬起頭來,他有些震驚。
事到如今幾年過去,殷胥還記得他曾幼稚的細數天下劍客英豪。修拉著幾個根本不感興趣的兄弟,講起聶末擲劍入雲,以鞘接劍的故事。那時候澤還在溫柔的強裝出感興趣的樣子,他還拉著殷胥的衣袖逼他放下書來聽,而一旁的兆還對此沒少挖苦諷刺。
修當時說,死前若能見這如今無影無蹤的第一劍客一麵,也就無悔了,還因此被澤一頓臭罵。
殷胥卻記得此事。
殷胥也沒多說什麽,他微微點頭,似乎還要有許多事情要忙,轉身便離開了。
修在床上坐了許久,道:“阿娘,太醫說我多久能下地?”
林憐抬起臉來,兩手連忙將麵上淚痕抹去,激動道:“說再歇四五日便可下地了。”
修點了點頭,在旁邊奴婢的攙扶下,又躺了下去,半晌道:“我想見見。不知道那些劍客英豪,都是怎麽樣的活法呢。”
**
兆的叛軍攻打到曹州宋州的消息已經傳入長安,而終於在殷胥的強壓下,關於調兵的詔令得以通行,這算是殷胥手中第一個頒布下去立刻實行的詔令,來參加登基大典的幾位河南、山東的地方高官與朔方主將、兵部尚書侍郎都參與了關於這次行兵的討論。
崔季明也難免要幾次出席這兩三日的討論。
但這幾日的討論並不是真實的出兵結果,考慮到無處不在的行歸於周,這次具體的商議的更像是個幌子,實際的出兵計劃已經有了個雛形,賀拔公作為主帥還在和殷胥私下商議中。
崔季明真是懶得跟這些人虛與委蛇,恨不得早早出兵,每次去都要當個乖巧的看著地圖發呆的擺設。
當然對於這逢場作戲,殷胥也感覺到了無聊,他總期望崔季明能在十幾個大臣共同商議的時候,遞給他一個眼神,做個小表情也罷。
準確來說,就是跟偷情似的,巴不得有點小暗示能刺激他一下。
然而崔季明她有一年多沒進軍營,臨著出征被賀拔公拉著去訓練。她也要承認人一懶,想警戒起來就有點難,以她最近的狀態進軍營根本就是耽誤事,因此幾日的訓練也逼得她累的爬不起來。
她一發呆就是望著桌沿一兩個時辰,根本未能感覺到殷胥在冷靜的議事時,偶爾投來的火辣眼神。
殷胥盯了她幾迴,她都沒有半點反應,他頓時有種被騙了甩了的憤怒。
怎麽提上褲子就不認人呢!
前兩天登基的時候還做鬼臉的人明明就是她!
說是不生氣,果然還是生氣了!
崔季明忙,她想著殷胥怕也是差不多同樣的忙,誰能料到他能見縫插針的不滿糾結起來。
看著兩天半的商議終於出了個結果,崔季明也鬆了一口氣,明日便能離開長安,各地調兵也能匯集,這事兒再拖下去非要完蛋不可。
卻不料最後一日議事後,眼見著天都快黑了,殷胥卻要她留步,商議些事情。
崔季明覺得這種境況下留宿宮內,估摸百官都能知曉,還不知道流言要怎麽飛呢。但考慮著應當明日就離開長安,這場仗或許幾個月都結束不了,也想著至少該留下來在書房好好跟他告別。
她看著耐冬將書房的門合上,這才轉身癱在矮榻上,對殷胥伸手,要他來抱:“你這幾日睡好了麽,甘露殿已經修好了吧,你迴甘露殿了。”
殷胥捏住她的手,拽她起來,道:“你那日倒是走的利落。”
崔季明胳膊掛在他脖子上,渾不在意道:“那你還想讓我怎樣啊,現在你都快成供在大興宮裏的大佛了,也不是隨便都能出門上街的。我官職又不是該常進宮的那種,老是來來往往的難道不引人注目麽?”
殷胥總覺得那日對他而言,改變了太多,然而崔季明卻感覺不是多大的事兒。他兩隻手攬過崔季明的後腰,將她佩刀扔到榻上去,道:“讓我摸摸。”
崔季明朝兩邊張開手臂:“摸啊,你要摸哪兒啊。”
殷胥伸手竟然去解她衣扣,她穿了個外頭翻領的寶藍色朝服,裏頭一件小立領的上衣,見著殷胥現在居然膽子大到敢來解她衣裳了,瞪眼道:“你這才多大,就開始要白日宣淫了?!”
殷胥想反駁她這個刺耳的詞,卻半天想不出來能反駁的地方,拽著她擠到書房的牆邊,耳朵紅通通的道:“要不然你今天不要離宮了。當了聖人真不方便,我就不能隨便出去找你了。”
崔季明無奈:“九爺放過小的吧,明兒一大早就離開長安,我這一路上有的折騰,你想讓我騎不了馬麽?”
殷胥讓她說的臉更紅:“可我要幾個月見不著你怎麽辦。”
崔季明向下斜眼:“用手辦。”
殷胥反正就是不打算放過他,明明自家書房內,還偷偷摸摸找在了書架後頭,道:“我不管”
殷胥知曉崔季明明日走的時候,他恰有朝會,這又不是從長安帶兵的出征,他怕是不會大張旗鼓的去送,可能再見不著麵。於是他更覺得當了皇帝,實在是被太多人注目,連偷偷摸摸去送她都做不到了。
崔季明覺得他是間歇性老夫子和癡漢交替上身,他穿著如此板正的交領燕服,卻湊在她耳邊說了一句什麽。
崔季明瞪他:“什麽?你那天夜裏到底摸了多少把!我不管,不行,那個皮甲脫了就不好穿了,勒不壞的,我都這麽勒了好多年了,謝絕關心!”
書架後頭傳來兩個人的竊竊私語,崔季明一再掙紮:“這玩意兒長在我自己身上,你幹嘛這麽關心,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多麽不要臉,我明兒就把你幹的事兒寫成大字報貼到各個坊門口去!什麽書房內聖人逼臣子袒胸露乳,今上無恥書架間白日宣淫。”
殷胥真恨不得捂住她那張嘴:“你真是什麽渾話都能往外冒!”
崔季明瞪眼:“我說錯了麽?!”
殷胥轉頭:“你不願意就算了!我看你根本就不在乎我,你也對我——”沒一點激情!
崔季明將某個還會欲擒故縱裝生氣的家夥扯了迴來:“你讓我也摸摸你才成,憑什麽要我一個人解扣子啊。”
待到倆人好一會兒窸窸窣窣的折騰,崔季明抱怨著在他協助下將皮甲穿迴去,對著立鏡好好將衣領都給弄齊整了,殷胥才慢吞吞的從書架後走出來。崔季明拿了桌案邊的軟巾擦了擦指縫,斜眼:“你確定不用迴去換個衣裳?”
殷胥赤著臉坐在一邊:“晚點就迴去更衣。”
崔季明淡定的簡直如同提上褲子來根煙的黑社會老大,道:“幸好我不身居要職,不會經常來宮內和你議事,否則你倆月之後怕是要虛到讓人抬著上朝。”
殷胥沒臉瞧她,又看崔季明如常的臉色,忍不住抱怨道:“你以前不是這樣的,你以前還是會臉紅的,還是會有點不好意思的。”
崔季明:“讓你這麽磨著,我臉皮早就厚如泰山挑夫的腳底板了,你還想讓我掐著蘭花指,喊‘不要,好羞,不要摸奴家那裏’麽?”
殷胥:“我就不喜歡你這麽無所謂,好像就我一個人幹了壞事似的。”
崔季明攤了攤手:“哎喲剛剛是誰勾引我的。我頂多是從犯,被今上逼迫的屈辱從犯。”
殷胥拿起旁邊的軟巾,朝她扔過去:“哪有你這種上下其手的從犯!”
殷胥心裏有一種恨不得溺死在她身上的衝動,他根本舍不得她離開,哪天見不到都覺得不安心,反觀崔季明卻並不像他這樣耽溺其中。他想一想,雖然也知道是崔季明表麵幼稚,但很多事情上比他成熟,但總覺得是她愛的不夠深。
崔季明簡直是一抬眼就知道他想什麽,隻得臨走時,膩在屋內又將他脖子上那塊玉佩扯出來,說了一大堆忽悠平康坊小娘子們才用的肉麻情話。又說自己會帶上他給的小弩,就算遇到了危險,小弩也會保她一命之類的話。
現實證明,這些酸倒牙的話,對付殷胥還是有效的,他很吃“在你的心上自由地飛翔”這一套情話,還感動的不行,抱著她的手貼在心口半天不撒開。崔季明就怕唱到“遼遠的邊疆隨我去遠方”的時候,殷胥真能兩眼含淚,發誓有一天要跟她一起去打仗了。
崔季明知道自己口頭上隻擅長說葷話,這些情啊愛啊的實在是說不出口,她更寧願去做。
想著以後這樣的經曆也不會少,她倒也釋然,希望殷胥也能夠習慣。
然而就在崔季明往汴州而去,四處接到聖旨的調兵也開始往曹州宋州的方向紛紛湧去。身在兗州看似領幾萬大軍盤踞一方的兆,日子卻過得並不順利。
殷胥也是在命人清理萬春殿的時候,才聽聞了修醒過來一事。
萬春殿被燒毀過半,後頭的暗室了露了出來。對於這場大火,殷胥最在乎的便是萬春殿,然而天不從人願,暗室中的書架書頁極容易被點燃,幾乎一點火星過去就燒成一片,能夠留下來勉強辨認的,不足十分之一。
如同前世宮變時一場大火一樣,殷胥心心念念妄圖從高祖手中得到些救國之道,然而希望卻再度破滅。他命人將內裏還能看的卷軸書頁全部整理出來,摞在一邊也不足半人高了。隻是此時歎氣也沒有用,他命弘文館的先生重新整理編篡後,這才去了修那裏。
東宮幾乎被焚毀,修住在了後宮。
實際上殷胥沒有想過修能挺過來,他雖對外言說修性命無虞,但那是為了謹防有人以修的名義叛亂。
修的燒傷不輕,他能挺過來,跟如今冬季不容易潰爛的天氣、林憐貼身的照顧,或許都離不開關係。
當殷胥邁入後宮見修時,修的頭發已經被剃掉,他身上裹著些軟紗,艱難的斜坐在床上被林憐喂著喝藥湯,他抬起眼來,殷胥心中沉了沉。
他左側小半張臉被燒傷,雖然從剩餘的完好麵容中依然能辨認出還是修來,但連同眼神到神情,都使殷胥覺得陌生。
殷胥從前世到今生,都算是了解修。
他雖然實在是天真容易輕信旁人,甚至心性也在連接的打擊中變得多疑起來。但前世修是在弘文館和東宮中照料過他的兄長,這一世他是閑來無事就翻牆來串門的朋友在殷胥心中,修是那個唿朋喚友與誰都能玩的好的少年。
修抬起睫毛,看見了殷胥身上的皇帝燕服,似乎腦袋半天沒有反應過來,他被濃煙熏燎的嘶啞的嗓音道:“我睡了多久了?”
殷胥走進來,他沒有故作親昵的坐到床邊,而是站在離他兩步遠的地方道:“不過六七日。聖人已經安葬,廟號肅宗,長安附近已經平定,大興宮被燒毀的地方正在修複。”
修睫毛動了動,看向他:“當皇帝,難不難?”
殷胥:“你說呢?”
修:“我是憋了一口氣才想當皇帝,那你又為了什麽?是因為薛太後的意思?”
殷胥這才走過來,他本來不想多說什麽,但仍是希望能和修有些交流:“出事前一天你應該知曉的,兆已經帶兵反了,他已經打到曹州和宋州了。南方的流民已經發展的超過了預想,明明快要入春了,卻有大量荒田被拋下,流民已經聚集到和州附近了。本來澤和刁氏都暫住在和州附近,顯然和州也是不安全了,我命人將他們接過來了。”
修聽見澤的名字,眼睛亮了亮:“阿兄,可還好”
殷胥伸手撫過膝頭微微發皺的衣料:“刁氏有孕,再過幾個月大概澤就要做阿耶了。但是現在沒有多少地方是安全的,他們迴到長安,或許還能放心一些。天下要大變了,若這兩地鎮壓失敗,或許大鄴該改名叫西鄴也有可能我隻是想說,我自然也有野心,但權力當真不是我最想要的事物。”
修往後仰了仰,他艱難的動了動胳膊:“阿兄有次與我說起一個花剌子模國王的故事,他說當初在萬花山上,聽你與崔季明說來的。他那時就又恨又不甘心,為何明明他才是大鄴的太子,是被選中的人,卻才能不如旁人。”
殷胥沒有說話,修抬著眼睛似乎又想起了澤,想起了很多事情,殷胥沒有迴答他,他自顧自道:“早在崔季明做我伴讀之前,她就與你關係很好了罷。我聽聞她如今終於得了官職,要去打仗了啊。我總是將她和崔家分不開,總把對她的印象,套到崔家身上,好似她一個人可信,便是整個崔家可信了。”
他偏過頭來:“你打算什麽時候殺我?”
殷胥:“你想的太多了,你死不死對我來說並無意義。”
修:“此罪當誅。我知道我幹了什麽。”
殷胥:“你已經被貶為庶人。被圈禁在長安城內也罷,出去流蕩也罷,你可隨意。你對我來說從來不是威脅。”
修努力扯了扯嘴角:“我知道,是我不想活。人總要有個盼頭,我沒什麽想活著的由頭了。”
殷胥看著一旁沒有說話的林憐手抖了抖,他開口道:“人早晚都要死,你何必急於一時,不如走出去看看也罷,或許做了庶民,你連洛陽都走不到,就死在了半道,到時候就當是天命了吧。”
修這才微微點頭:“也是,我長到這個年紀,還沒出過京畿,死在一個不知道的地方,也比還在這座城內好。”
殷胥起身,掃了一眼旁邊低著頭,似乎眼淚跌進碗中的林憐,沒有說什麽。
他走到門口時,忽然迴頭對修道:“我身邊有一能人,他是第一劍客聶末的師父,正巧要告老還鄉,可能他要去尋如今雲遊四海的聶末。你若能好得快一些,或許能跟著一路。”
修抬起頭來,他有些震驚。
事到如今幾年過去,殷胥還記得他曾幼稚的細數天下劍客英豪。修拉著幾個根本不感興趣的兄弟,講起聶末擲劍入雲,以鞘接劍的故事。那時候澤還在溫柔的強裝出感興趣的樣子,他還拉著殷胥的衣袖逼他放下書來聽,而一旁的兆還對此沒少挖苦諷刺。
修當時說,死前若能見這如今無影無蹤的第一劍客一麵,也就無悔了,還因此被澤一頓臭罵。
殷胥卻記得此事。
殷胥也沒多說什麽,他微微點頭,似乎還要有許多事情要忙,轉身便離開了。
修在床上坐了許久,道:“阿娘,太醫說我多久能下地?”
林憐抬起臉來,兩手連忙將麵上淚痕抹去,激動道:“說再歇四五日便可下地了。”
修點了點頭,在旁邊奴婢的攙扶下,又躺了下去,半晌道:“我想見見。不知道那些劍客英豪,都是怎麽樣的活法呢。”
**
兆的叛軍攻打到曹州宋州的消息已經傳入長安,而終於在殷胥的強壓下,關於調兵的詔令得以通行,這算是殷胥手中第一個頒布下去立刻實行的詔令,來參加登基大典的幾位河南、山東的地方高官與朔方主將、兵部尚書侍郎都參與了關於這次行兵的討論。
崔季明也難免要幾次出席這兩三日的討論。
但這幾日的討論並不是真實的出兵結果,考慮到無處不在的行歸於周,這次具體的商議的更像是個幌子,實際的出兵計劃已經有了個雛形,賀拔公作為主帥還在和殷胥私下商議中。
崔季明真是懶得跟這些人虛與委蛇,恨不得早早出兵,每次去都要當個乖巧的看著地圖發呆的擺設。
當然對於這逢場作戲,殷胥也感覺到了無聊,他總期望崔季明能在十幾個大臣共同商議的時候,遞給他一個眼神,做個小表情也罷。
準確來說,就是跟偷情似的,巴不得有點小暗示能刺激他一下。
然而崔季明她有一年多沒進軍營,臨著出征被賀拔公拉著去訓練。她也要承認人一懶,想警戒起來就有點難,以她最近的狀態進軍營根本就是耽誤事,因此幾日的訓練也逼得她累的爬不起來。
她一發呆就是望著桌沿一兩個時辰,根本未能感覺到殷胥在冷靜的議事時,偶爾投來的火辣眼神。
殷胥盯了她幾迴,她都沒有半點反應,他頓時有種被騙了甩了的憤怒。
怎麽提上褲子就不認人呢!
前兩天登基的時候還做鬼臉的人明明就是她!
說是不生氣,果然還是生氣了!
崔季明忙,她想著殷胥怕也是差不多同樣的忙,誰能料到他能見縫插針的不滿糾結起來。
看著兩天半的商議終於出了個結果,崔季明也鬆了一口氣,明日便能離開長安,各地調兵也能匯集,這事兒再拖下去非要完蛋不可。
卻不料最後一日議事後,眼見著天都快黑了,殷胥卻要她留步,商議些事情。
崔季明覺得這種境況下留宿宮內,估摸百官都能知曉,還不知道流言要怎麽飛呢。但考慮著應當明日就離開長安,這場仗或許幾個月都結束不了,也想著至少該留下來在書房好好跟他告別。
她看著耐冬將書房的門合上,這才轉身癱在矮榻上,對殷胥伸手,要他來抱:“你這幾日睡好了麽,甘露殿已經修好了吧,你迴甘露殿了。”
殷胥捏住她的手,拽她起來,道:“你那日倒是走的利落。”
崔季明胳膊掛在他脖子上,渾不在意道:“那你還想讓我怎樣啊,現在你都快成供在大興宮裏的大佛了,也不是隨便都能出門上街的。我官職又不是該常進宮的那種,老是來來往往的難道不引人注目麽?”
殷胥總覺得那日對他而言,改變了太多,然而崔季明卻感覺不是多大的事兒。他兩隻手攬過崔季明的後腰,將她佩刀扔到榻上去,道:“讓我摸摸。”
崔季明朝兩邊張開手臂:“摸啊,你要摸哪兒啊。”
殷胥伸手竟然去解她衣扣,她穿了個外頭翻領的寶藍色朝服,裏頭一件小立領的上衣,見著殷胥現在居然膽子大到敢來解她衣裳了,瞪眼道:“你這才多大,就開始要白日宣淫了?!”
殷胥想反駁她這個刺耳的詞,卻半天想不出來能反駁的地方,拽著她擠到書房的牆邊,耳朵紅通通的道:“要不然你今天不要離宮了。當了聖人真不方便,我就不能隨便出去找你了。”
崔季明無奈:“九爺放過小的吧,明兒一大早就離開長安,我這一路上有的折騰,你想讓我騎不了馬麽?”
殷胥讓她說的臉更紅:“可我要幾個月見不著你怎麽辦。”
崔季明向下斜眼:“用手辦。”
殷胥反正就是不打算放過他,明明自家書房內,還偷偷摸摸找在了書架後頭,道:“我不管”
殷胥知曉崔季明明日走的時候,他恰有朝會,這又不是從長安帶兵的出征,他怕是不會大張旗鼓的去送,可能再見不著麵。於是他更覺得當了皇帝,實在是被太多人注目,連偷偷摸摸去送她都做不到了。
崔季明覺得他是間歇性老夫子和癡漢交替上身,他穿著如此板正的交領燕服,卻湊在她耳邊說了一句什麽。
崔季明瞪他:“什麽?你那天夜裏到底摸了多少把!我不管,不行,那個皮甲脫了就不好穿了,勒不壞的,我都這麽勒了好多年了,謝絕關心!”
書架後頭傳來兩個人的竊竊私語,崔季明一再掙紮:“這玩意兒長在我自己身上,你幹嘛這麽關心,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多麽不要臉,我明兒就把你幹的事兒寫成大字報貼到各個坊門口去!什麽書房內聖人逼臣子袒胸露乳,今上無恥書架間白日宣淫。”
殷胥真恨不得捂住她那張嘴:“你真是什麽渾話都能往外冒!”
崔季明瞪眼:“我說錯了麽?!”
殷胥轉頭:“你不願意就算了!我看你根本就不在乎我,你也對我——”沒一點激情!
崔季明將某個還會欲擒故縱裝生氣的家夥扯了迴來:“你讓我也摸摸你才成,憑什麽要我一個人解扣子啊。”
待到倆人好一會兒窸窸窣窣的折騰,崔季明抱怨著在他協助下將皮甲穿迴去,對著立鏡好好將衣領都給弄齊整了,殷胥才慢吞吞的從書架後走出來。崔季明拿了桌案邊的軟巾擦了擦指縫,斜眼:“你確定不用迴去換個衣裳?”
殷胥赤著臉坐在一邊:“晚點就迴去更衣。”
崔季明淡定的簡直如同提上褲子來根煙的黑社會老大,道:“幸好我不身居要職,不會經常來宮內和你議事,否則你倆月之後怕是要虛到讓人抬著上朝。”
殷胥沒臉瞧她,又看崔季明如常的臉色,忍不住抱怨道:“你以前不是這樣的,你以前還是會臉紅的,還是會有點不好意思的。”
崔季明:“讓你這麽磨著,我臉皮早就厚如泰山挑夫的腳底板了,你還想讓我掐著蘭花指,喊‘不要,好羞,不要摸奴家那裏’麽?”
殷胥:“我就不喜歡你這麽無所謂,好像就我一個人幹了壞事似的。”
崔季明攤了攤手:“哎喲剛剛是誰勾引我的。我頂多是從犯,被今上逼迫的屈辱從犯。”
殷胥拿起旁邊的軟巾,朝她扔過去:“哪有你這種上下其手的從犯!”
殷胥心裏有一種恨不得溺死在她身上的衝動,他根本舍不得她離開,哪天見不到都覺得不安心,反觀崔季明卻並不像他這樣耽溺其中。他想一想,雖然也知道是崔季明表麵幼稚,但很多事情上比他成熟,但總覺得是她愛的不夠深。
崔季明簡直是一抬眼就知道他想什麽,隻得臨走時,膩在屋內又將他脖子上那塊玉佩扯出來,說了一大堆忽悠平康坊小娘子們才用的肉麻情話。又說自己會帶上他給的小弩,就算遇到了危險,小弩也會保她一命之類的話。
現實證明,這些酸倒牙的話,對付殷胥還是有效的,他很吃“在你的心上自由地飛翔”這一套情話,還感動的不行,抱著她的手貼在心口半天不撒開。崔季明就怕唱到“遼遠的邊疆隨我去遠方”的時候,殷胥真能兩眼含淚,發誓有一天要跟她一起去打仗了。
崔季明知道自己口頭上隻擅長說葷話,這些情啊愛啊的實在是說不出口,她更寧願去做。
想著以後這樣的經曆也不會少,她倒也釋然,希望殷胥也能夠習慣。
然而就在崔季明往汴州而去,四處接到聖旨的調兵也開始往曹州宋州的方向紛紛湧去。身在兗州看似領幾萬大軍盤踞一方的兆,日子卻過得並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