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燈郎一覺醒來,日已高杆,他趕忙起床,慚愧自己竟睡到這般時候。蠟女挑門簾進來,手裏端著一個白瓷碗,碗裏熱騰騰正冒著熱氣,燈郎接碗在手,細看碗內盛著半碗牛乳似的清揚,上麵浮著五、六個核桃般大小的白玉丸子,一個個潔白晶瑩圓潤如顆顆珍珠,十分好看,好奇的問:“這是什麽飯?”蠟女笑道:“別問什麽飯,你先嚐嚐。”燈郎道:“你不告訴我什麽飯,怎麽作的,我便不吃。”蠟女笑道:“這飯叫玉珍湯,是新婚妻子第一頓專門給丈夫作的,意思是奉獻給他一顆潔白甜淨的心,所以又有起名叫交心飯的。”燈郎道:“你怎麽作的,裏麵都放些啥物料?”蠟女笑道:“快出嫁的女子在結婚前先采百花之蜜,迴來往裏麵再加些玫瑰花、白糖、青紅絲等其它滋補的物料,然後和為蜜丸,再用江米麵滾成丸子放著,婚後第二天,新娘第一次進灶房,要給丈夫和婆婆做一頓可口的拿手好飯菜,可是新郎家卻故意使灶房米淨麵光,意思是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有意難為一下新娘,於是,新娘把預先準備好的丸子拿出來放在鍋裏煮好,端給丈夫和婆婆吃。”燈郎笑道:“原來這裏麵還有這麽多講究,我怎麽不知道?”蠟女笑道:“這飯美味香甜,有養身明目的功效,吃後對人大補,專門治那身子虛弱、雙目不明身心破碎之疾。”燈郎聽蠟女講說此飯如此之好,忙用筷子夾了一個放在嘴裏,一嚐,果然香甜可口,笑道:“昨晚我吻你的臉也是甜的,莫非也抹了蜜了?”蠟女桃紅滿腮。笑道:“不害臊!”忙轉過臉去,燈郎再細看妻子側身那嬌美的身姿,那羞澀的表情,那素潔淡雅的神態,心中暗道,他比昨晚更美麗了。明亮的太陽光透過窗紗射進房內,屋內顯得更加清潔明靜。
看官不知,原來蠟女早晨起來,便到灶房做飯,本想揣摸丈夫和婆婆的口味做一頓好吃的飯菜獻給他們,可是到灶房一看,燈郎家的米缸和麵甕全是空的,知道他家道艱難,於是靈機一動,暗將自己在白蠟島上食用的蠟丸巧施變化,放在鍋裏做成了這第一頓飯,又編了一套花言巧語哄耍燈郎。鄉親們知道了這種食品的做法後爭相仿效,這便是今天人人都喜歡食用的“元宵”。每年正月十五吃元宵,正是人們對這位勞動婦女偉大創造的紀念。
自從蠟女來到燈郎家,便承擔起燈家老老少少衣食住行的生活重擔,早晨很早就起來,先把屋裏屋外灑掃幹淨,然後便到池邊去擔水,迴來進灶房做飯,為讓燈郎母子吃飽吃好。收拾完畢後,再去拆洗衣被,把燈郎母子的衣被拆洗得幹幹淨淨,讓燈郎母子穿得幹淨整齊。抽空還和燈郎一塊下地幹活,和燈郎母子以及鄉黨鄰裏的關係都處理得十分融恰。燈郎心裏高興,也給房前屋後栽了許多果樹苗,有葡萄、石榴、柿子等。燈母從集上買迴幾隻豬娃、雞娃、鴨娃飼養起來。蠟女做好飯,親手端到燈郎母子麵前,常常是燈母吃了後自己和燈郎隨後再吃,有時單另給燈母做點好吃的,自己卻從來不吃。燈母見兒媳如此賢惠,心裏高興,便一心扶幫他倆過好日子,喂豬、喂雞、忙前忙後。農忙時蠟女要和燈郎一塊下地,燈母阻擋也無濟於事,便在家給他們燒水做飯,一家人關係十分融洽。莊稼碾打完一合計,今年收成比那一年都好,全家歡喜,從此過上豐衣足食、不缺吃、不缺穿、和平、安寧、幸福的好日子。
鄰居們見蠟女來到燈郎家,把家事安頓的井井有條,婆媳之間和和睦睦,屋裏雞鴨成群,花果飄香,燈家的麵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都打心眼裏喜歡。
蠟女常伴著燈郎在昆明池岸邊勞動,慢慢也愛上這個美麗的地方,他倆一邊勞動,一邊籌劃著下一步如何把自己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一對新人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幢景。
再說燈母見燈郎和蠟女成婚以後,家裏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心中高興,她把燈郎喚到床前叮囑道:“兒呀,如今你已成了家,娶了這樣一個美麗賢惠的好媳婦,是你倆的緣分,也是你的福份,為娘從此放下這條心。一個女人支撐一個家也不容易,既要操心這又要操那,叮囑你今後千萬要愛護媳婦,體貼她,平時家務事要多幹些,替她多擔待些,可不能象小時候那樣任性,顧東不顧西,光顧幹自己的事,讓媳婦受委屈。為娘知道你平時有個喜歡讀書的好習慣,眼下條件好了,也能讓你隨心隨意去讀書了,你看現在咱村各家經濟條件普遍都不寬裕,你若從書中為咱家和鄉親們能找出一條治窮治愚讓生活富裕起來的好路子,也算真真為咱家鄉做了一件好事!你倆平時生活要節儉、要互敬互諒互讓,切莫為一點小事爭吵慪氣。咱老百姓別無所求,隻盼平平安安有個好日子過……。”燈郎聞言含淚道:“老娘說的極是!兒從今以後更要發憤讀書,一定要為鄉親們尋找出一條脫貧致富的光明大道,讓咱家和鄉親們都過上平安富裕的好日子。”燈母道:“我兒若能如此,為娘也就放心了。”
再說燈郎自從有了明亮的燭光,美麗的妻子,家庭生活溫暖幸福,從內心裏高興。迴想起當年無光時自己所受的種種艱難以及為了尋求這支光時所受的種種曲折、屈辱和打擊,心中不知是什麽滋味!自從蠟女來到這個家,給自己帶來了燭光,更給這個家帶來了光明和幸福,這真是福從天降!燭光照亮了這個家,也照亮了自己前進的路,他從內心裏感激蠟女。是她救了自己,也是她救了這個家!自己一定要好好愛護妻子,愛惜蠟燭。日前母親教誨自己要把建設好昆明池作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遠大目標,這是一個即光榮又另人神往的設想,但是怎樣才能把家鄉建設好呢?自己心裏一時還沒譜,思來想去,要把家鄉建設得更美麗更繁榮,讓鄉親們都過上光明、富裕、文明、幸福的好日子,不再受窮受難,唯一的辦法是先得治愚,要治愚沒有學堂,窮人無錢也讀不起書,思前想後,隻有靠自己先學好知識、先致富再去帶動別人,才能實現。白天農活繁忙沒有功夫,他要利用晚上的時間來刻苦讀書,如今有了明晃晃的燭光,可不能讓晚上這大好的光陰白白流失啊……。於是他每晚便在燭光下刻苦地攻讀起來。
蠟女見燈郎拿著書卷在燭光下苦讀,心中高興,她想自己心中的人兒果然不負自己的厚望,自己應該支持他幫助他,於是她拿起針線活——給燈母縫製一件新衣,一邊做活一邊陪伴著燈郎。往日無燈,燈郎晚上想讀書無法實現,如今有了蠟燭,他就象久旱的禾苗遇到甘霖,在明亮的燭光下,他拿起書本,就象一個饑餓的孩子見到了母親的乳汁,貪婪的如饑似渴地吮吸著書中的營養,他把在昆明池能找到的書都找遍了,統統拿來讀,知識的乳汁源源不斷地流入他的體內,使他頭腦清晰心明眼亮、更加成熟有主見。
燈郎從小有個倔脾氣,凡是愛上一件事,便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小時因玩蛐蛐就受到母親的教訓,如今仍是這樣,他仗著家務有母親照料,柴米油鹽有蠟女操心,便將這一切丟在腦後,全神貫注地去讀書。讀起書來他便入了迷,常常讀到大半夜,不知疲倦。蠟女幾次催他休息,他都不肯,完全沉浸在書的意境之中。燭光下,你看他那入神的樣子,似乎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常常外人來到身邊,他一點也不知道。燭光映照著他寬大的前額、烏黑的頭發和那緊皺的雙眉、寬闊的雙耳、高高的鼻粱、略帶瘦削肅穆的麵頰、凝視而聰慧的眼神,活象一尊雄獅。蠟女暗自吃驚,他不似白天隨和謙恭的樣子,宛然是一位鬥士!隻見他一會兒緊皺雙眉,象是凝神思索著什麽?一會兒眉梢和眼角露出了微笑,又象是遇到天大的喜事:一會兒臉上泛起紅光,象是發現了偉大的真理:一會兒拿起筆圈圈點點,寫寫畫畫……,到底燈郎燈下苦讀收效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看官不知,原來蠟女早晨起來,便到灶房做飯,本想揣摸丈夫和婆婆的口味做一頓好吃的飯菜獻給他們,可是到灶房一看,燈郎家的米缸和麵甕全是空的,知道他家道艱難,於是靈機一動,暗將自己在白蠟島上食用的蠟丸巧施變化,放在鍋裏做成了這第一頓飯,又編了一套花言巧語哄耍燈郎。鄉親們知道了這種食品的做法後爭相仿效,這便是今天人人都喜歡食用的“元宵”。每年正月十五吃元宵,正是人們對這位勞動婦女偉大創造的紀念。
自從蠟女來到燈郎家,便承擔起燈家老老少少衣食住行的生活重擔,早晨很早就起來,先把屋裏屋外灑掃幹淨,然後便到池邊去擔水,迴來進灶房做飯,為讓燈郎母子吃飽吃好。收拾完畢後,再去拆洗衣被,把燈郎母子的衣被拆洗得幹幹淨淨,讓燈郎母子穿得幹淨整齊。抽空還和燈郎一塊下地幹活,和燈郎母子以及鄉黨鄰裏的關係都處理得十分融恰。燈郎心裏高興,也給房前屋後栽了許多果樹苗,有葡萄、石榴、柿子等。燈母從集上買迴幾隻豬娃、雞娃、鴨娃飼養起來。蠟女做好飯,親手端到燈郎母子麵前,常常是燈母吃了後自己和燈郎隨後再吃,有時單另給燈母做點好吃的,自己卻從來不吃。燈母見兒媳如此賢惠,心裏高興,便一心扶幫他倆過好日子,喂豬、喂雞、忙前忙後。農忙時蠟女要和燈郎一塊下地,燈母阻擋也無濟於事,便在家給他們燒水做飯,一家人關係十分融洽。莊稼碾打完一合計,今年收成比那一年都好,全家歡喜,從此過上豐衣足食、不缺吃、不缺穿、和平、安寧、幸福的好日子。
鄰居們見蠟女來到燈郎家,把家事安頓的井井有條,婆媳之間和和睦睦,屋裏雞鴨成群,花果飄香,燈家的麵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都打心眼裏喜歡。
蠟女常伴著燈郎在昆明池岸邊勞動,慢慢也愛上這個美麗的地方,他倆一邊勞動,一邊籌劃著下一步如何把自己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一對新人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幢景。
再說燈母見燈郎和蠟女成婚以後,家裏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心中高興,她把燈郎喚到床前叮囑道:“兒呀,如今你已成了家,娶了這樣一個美麗賢惠的好媳婦,是你倆的緣分,也是你的福份,為娘從此放下這條心。一個女人支撐一個家也不容易,既要操心這又要操那,叮囑你今後千萬要愛護媳婦,體貼她,平時家務事要多幹些,替她多擔待些,可不能象小時候那樣任性,顧東不顧西,光顧幹自己的事,讓媳婦受委屈。為娘知道你平時有個喜歡讀書的好習慣,眼下條件好了,也能讓你隨心隨意去讀書了,你看現在咱村各家經濟條件普遍都不寬裕,你若從書中為咱家和鄉親們能找出一條治窮治愚讓生活富裕起來的好路子,也算真真為咱家鄉做了一件好事!你倆平時生活要節儉、要互敬互諒互讓,切莫為一點小事爭吵慪氣。咱老百姓別無所求,隻盼平平安安有個好日子過……。”燈郎聞言含淚道:“老娘說的極是!兒從今以後更要發憤讀書,一定要為鄉親們尋找出一條脫貧致富的光明大道,讓咱家和鄉親們都過上平安富裕的好日子。”燈母道:“我兒若能如此,為娘也就放心了。”
再說燈郎自從有了明亮的燭光,美麗的妻子,家庭生活溫暖幸福,從內心裏高興。迴想起當年無光時自己所受的種種艱難以及為了尋求這支光時所受的種種曲折、屈辱和打擊,心中不知是什麽滋味!自從蠟女來到這個家,給自己帶來了燭光,更給這個家帶來了光明和幸福,這真是福從天降!燭光照亮了這個家,也照亮了自己前進的路,他從內心裏感激蠟女。是她救了自己,也是她救了這個家!自己一定要好好愛護妻子,愛惜蠟燭。日前母親教誨自己要把建設好昆明池作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遠大目標,這是一個即光榮又另人神往的設想,但是怎樣才能把家鄉建設好呢?自己心裏一時還沒譜,思來想去,要把家鄉建設得更美麗更繁榮,讓鄉親們都過上光明、富裕、文明、幸福的好日子,不再受窮受難,唯一的辦法是先得治愚,要治愚沒有學堂,窮人無錢也讀不起書,思前想後,隻有靠自己先學好知識、先致富再去帶動別人,才能實現。白天農活繁忙沒有功夫,他要利用晚上的時間來刻苦讀書,如今有了明晃晃的燭光,可不能讓晚上這大好的光陰白白流失啊……。於是他每晚便在燭光下刻苦地攻讀起來。
蠟女見燈郎拿著書卷在燭光下苦讀,心中高興,她想自己心中的人兒果然不負自己的厚望,自己應該支持他幫助他,於是她拿起針線活——給燈母縫製一件新衣,一邊做活一邊陪伴著燈郎。往日無燈,燈郎晚上想讀書無法實現,如今有了蠟燭,他就象久旱的禾苗遇到甘霖,在明亮的燭光下,他拿起書本,就象一個饑餓的孩子見到了母親的乳汁,貪婪的如饑似渴地吮吸著書中的營養,他把在昆明池能找到的書都找遍了,統統拿來讀,知識的乳汁源源不斷地流入他的體內,使他頭腦清晰心明眼亮、更加成熟有主見。
燈郎從小有個倔脾氣,凡是愛上一件事,便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小時因玩蛐蛐就受到母親的教訓,如今仍是這樣,他仗著家務有母親照料,柴米油鹽有蠟女操心,便將這一切丟在腦後,全神貫注地去讀書。讀起書來他便入了迷,常常讀到大半夜,不知疲倦。蠟女幾次催他休息,他都不肯,完全沉浸在書的意境之中。燭光下,你看他那入神的樣子,似乎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常常外人來到身邊,他一點也不知道。燭光映照著他寬大的前額、烏黑的頭發和那緊皺的雙眉、寬闊的雙耳、高高的鼻粱、略帶瘦削肅穆的麵頰、凝視而聰慧的眼神,活象一尊雄獅。蠟女暗自吃驚,他不似白天隨和謙恭的樣子,宛然是一位鬥士!隻見他一會兒緊皺雙眉,象是凝神思索著什麽?一會兒眉梢和眼角露出了微笑,又象是遇到天大的喜事:一會兒臉上泛起紅光,象是發現了偉大的真理:一會兒拿起筆圈圈點點,寫寫畫畫……,到底燈郎燈下苦讀收效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