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然之間,荊柯入赤界已有二載。


    這一日日暮時分,天明墨海川之南,距離諸真論道二裏許的小山頭上,巨奇上真正捧著一隻青色的歪嘴葫蘆,小口啜飲。


    香氣四散,頃刻至於百丈之外。


    驀然間,巨奇上真側身一望,看到頭戴竹冠、身著青色華服的靠近之人,搖一搖手中葫蘆,笑道:“青笠道友。你也來一口?”


    話音未落青笠上真已到了近前,麵色卻是淡然如恆,輕輕搖了搖頭。


    旋即目光望向正南。


    巨奇上真露出若有所思之意,緩緩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某本是好動之人,不如與你一同探上一探?”


    青笠上真麵上方才露出笑意,正色道:“如此甚好。”


    在如今駐世的渡過寬心禪的上真之中,青笠上真算是功行卓著之輩。


    並且他的功法特性,和心禪庭時丙西類似,屬於厚積薄發,先慢後快。事實上功行進展的速度,要較最初預想快上許多。


    原本數十載之前,他就有了離去之意,隻是為求完全,一直沒有著手去做。


    到了真正想要離去之時,卻發生了一件事——荊柯來了。


    明了來意之後,青笠上真立刻改變了主意。


    不妨看上一看荊柯成果。如果進展順利,有了明確的成功期限,那青笠上真再滯留二三百年,也不在話下。


    這倒不僅僅是“離去願望”一類;而是赤界道術若果然發生根本變化,那麽他們這些提前成道之人,未必不能領悟一些什麽;對於飛升之業,乃至飛升之後的功果,興許便大有好處。


    照說兩年之期絕不算長,距離青笠上真心理預期的三百至五百年之數,不到百分之一。


    但是有兩件事。


    其一,荊柯一開始的進度,實在太快!


    先入心禪庭,不過區區月餘,據說心禪庭中道術、影壁、各類傳承,悉數觀之。其後進入星盟,前後三月,也做到了一覽無餘。


    在星盟用時較長,倒不是因為此處道術積累更深,隻是因為星盟勢力更加分散。縱有“無名界”為樞紐,往來也費些功夫。


    其後不足二十天,盡觀重明宗。


    其後荊柯就在天明墨海川以南一百七十裏的一座客殿中暫居,如今已有一年半有餘。這一年半時間,倒是沒有聽說什麽驚世駭俗之舉。


    其二,荊柯迄今尚未有“創製”之舉——哪怕較為粗淺的道術一類。


    無論是心禪庭、星盟亦或者重明宗,對於荊柯的便利條件中都有一條——但凡道術創製,需要資質傑出的弟子試法,本門皆一力支持。但荊柯卻並未傳法一人。


    結合這兩項,足以合理懷疑荊柯在“立道”之舉是否有什麽障礙。


    故而青笠上真已然有一探之意。


    二人聯袂出行,不需動用遁光,隻如閑庭興步般走出幾步,便來到了荊柯隱居的大華山天樞殿。


    距山門十裏許,便見青色殿門忽然大開,同時有聲音遙遙傳出:“二位上真請進。”


    青笠上真和巨奇上真目光一對,暗自駭異。


    在並未駕馭遁光、收斂氣機“信步而行”的模式下,一位元嬰修士,便能清楚地感應到他們的存在。


    入了殿門,荊柯站在距離門戶三丈處相迎,也是殿內前後居中之處。


    巨奇上真率先笑嗬嗬道:“荊柯道友,叨擾了。”


    青笠上真雖未說話,但是隻是舉目一看,心中竟莫名心定。


    觀荊柯神色,銳氣俱足,鋒芒既盛且厚,絕對不是受挫之相。隻看顏色,就教人心境為之一寬。


    荊柯延請二人入座,道:“二位上真有何指教?”


    青笠上真微一沉吟,緩緩道:“無它,荊柯道友所行之壯舉,一界上下有識之士,誰不是異常關切?隻是自覺不便直言相問罷了。某不揣冒昧,特來問上一問。”


    稍作思考,他選擇了直來直去。這也是雙方各有優勢的身份下,最簡明的交流方式。


    荊柯一點頭,隻是不曾說話。


    巨奇上真笑道:“若是功法大成之前不便告知於人,那我二位不敢強人所難。”


    荊柯搖頭道:“那倒沒有。”


    旋即續道:“這一載有餘時間,某盡收赤界道術、天地物象、各種神通妙法,以促新法之成。誠可謂竭盡所能,無有遺漏。最終驗明,原先心中所立之法,到底難成。”


    短短一句話,巨奇上真、青笠上真,聞言都是愕然,抑且心境一波三折。


    二人先是心中暗奇,荊柯在此隱居,深入簡出,明顯是在閉關潛修。如果說盡收赤界道術、神通妙法還說得過去——或許是先前遍曆諸宗,留下副本——那麽盡收天地物象,那就不明所以了。二人自然不知道有歸無咎分身可以暗中出力。


    然而青笠上真見荊柯說話的自信態度,利落過關,還以為是說“終於功成”;沒想到最終竟是“到底難成”。


    巨奇上真怔然沉思。


    忽然腦海中靈光一閃——原先所立之法,到底難成——這豈不是破而後立,另辟蹊徑而功成之意?


    青笠上真麵容一凝,很明顯也是想到了這一點,立刻道:“荊柯道友的意思是……立下了與伱預先所設之法略有差異的新路?”


    荊柯微微一笑,道:“正是。”


    青笠上真促聲道:“此道果然能成麽?”


    荊柯胸有成竹的道:“具體功成當然漫長;但是頭緒分明,立下路徑,應當很快就有了結果。”


    青笠上真和巨奇上真對視一眼,一臉不敢置信。


    荊柯依舊是雲淡風輕。


    其實最終的答案,並不遙遠;但是真正找到這個答案,卻需要非同小可的功夫,亦需獨到而正確的思路。


    第一步“提前進入心元識海”解決之後,按理說應當順應解決第二個問題——凝練觀想未來、本身成立近道乃至道境幻影的功法。但荊柯卻以為這一步縱然繁瑣,卻沒有必然難破的門檻,隻能放到後麵去做。


    理應先考慮類似於“本人本身像”之類的存在凝練功成之後,該如何放進心元識海的問題。


    荊柯甚至有一個想法,或許依據此法之不同,先前的功法隨之削足適履。換言之,是先見了下酒菜,再決定吃什麽主食。這說明荊柯有足夠自信,凝練之法有可能不止一種;而挪入心元識海這一關,明顯更加苛刻,需要最正確的功法來配合。


    在具體實行過程中,荊柯更是采用了一個巧妙的辦法。


    如果旁人來做這件事,勢必拘束在“將本人神通顯化之象送入心元識海”這件事;但是或許是荊柯充分認識到了此事的艱難,竟爾一口氣放低了條件。無論是有形無形,神通道術亦或者是實物,皆取來檢驗,看有無可能挪移入心元識海之中。


    這麽做看似漫無邊際、不著要領,其實卻是抓住了要害,深切把握住了心元識海的本質,也為邁出成功的一步創造了條件。


    真正的答案,卻是令人難以想到。


    青笠上真疑道:“荊軻道友……此法功成,是有待於進一步完善之後,還是說……”


    巨奇上真笑著接話道:“還是說是我二人來得巧了?”


    荊柯笑道:“如巨奇上真所言。”


    “既然突破關門,豈有保密之理?況且,這一條道路的最終功成,非我一人所能成就,還需要普天之下修道者一同試之。尤其成法之路,尚有兩道不同的分枝,需要天下同道評判抉擇。”


    青笠上真怔然道:“那道友之意是……”


    荊柯從容道:“就勞煩二位傳訊一趟,七日之後,無名界上,荊柯講演立法之道。”


    青笠上真莫名有些恍惚。


    他本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問一問;沒想到不過二載時間,赤界成立完整道術這樣的大事,居然就真的開花結果了?


    巨奇上真神色振奮,道:“就包在某身上。”


    ps:大家久等。這幾天的經曆,酸甜苦辣,一言難盡。明天還是晚上,後天開始正常變成中午。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法無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山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山校尉並收藏萬法無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