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風青驚訝至不可索解的一瞬間,在那崩散的“東方晚晴”之前,忽然又有一個莫名浮現的人影。


    依舊是東方晚晴。


    隻是,距離風青僅有咫尺之遙!


    卻見東方晚晴左臂一旋,那奇特的定空綠葉已然發動;同一時間,她右臂的動作,與那被十六倍“倍稱之力”擊破的化身相同,依舊是三指向前疾點的姿勢。


    神通法力顯化,隻在一瞬間。


    刹那之後,那三指所演化、比毫毛還要纖細百倍的三枚墨色銀針,分上中下三路,直取風青。


    是和斬殺顯道、應元相同的神通法門,但這一迴一旦動用便是三道。


    另外,此時施展,這三枚細微絲線並未從“中圓”之象中發出,而是直接誕自東方晚晴的指尖,但是其法力、威力卻並未有絲毫減損,反而有所勝過。


    一擊成功。


    三枚銀針穿身而過,風青氣機快速委頓下去。


    一擊之下,生死判然。


    本已脫離這方天地,暫得逍遙;沒想到重曆凡塵,卻折戟殺劫。


    至於那看似不起眼的銀針之相——承擔“終結”重任的神通道術,無論其賣相如何普通,但無可置疑的是一人道術之真正巔峰。


    風青法身漸漸模糊,但是麵上卻依舊是若有所思的神色,好似有什麽極重要的事情沒有想通。


    到了他們這般境界,真正交手之時,神意鎖定十方,無所不在、無所不顯、無不感應。如果說如此近距離的交手,對方竟然還能動用類似於分身法、假身法一般的手段,甚至直至近身自己也無法察覺……


    縱然雙方差距忽然拉大,也不至於大到如此地步吧?


    東方晚晴繼續出手。


    又是三息。


    速度並不快捷的百餘擊下,龍雲左支右絀,額頭之上偶然浮現出金色光澤;隻是眨眼間的功夫,已然被東方晚晴無所不至的“逸氣”近身,好似有極巧妙的腐蝕之力一般,令其氣機大大委頓。


    在一對一的交手之下,龍雲幾乎沒有“倍稱之力”命中的可能,故而這一戰,已然沒有任何懸念。


    觀龍雲之氣象,神意衰馳,心神浮泛。雖然未若凡夫俗子那般顯露出驚懼猙獰,但是看似平和的麵容之下,其實道心已破。


    不單單是因為形勢之潰敗;也因為他也和風青一樣,並未相通風青是如何稀裏糊塗的就一招殞命的。


    東方晚晴搖了搖頭,忽然意興闌珊。


    卻見她拔身而起。


    雖然未將最後一人手刃,但是對於她而言,這一戰已然結束。


    那七座大陣的陣力立刻接上,將龍雲牢牢困住。


    此七陣陣力雖強,但是運轉之際畢竟不若真人靈便。如果對付的對手是多人,那麽叢脞轉折之間,或許一個應對失措,便會令敵手喘息許久。但是若敵手隻有一人,那就另當別論了。


    陣力一動,宛若絞繩愈收愈緊,其奠定優勢、終結戰鬥的能力,反而要勝過真有七個頂尖道境圍攻一人。


    龍雲此時銳氣已失,在此陣中堅持不到十個唿吸。


    東方晚晴歸陣,自羋道尊以下,諸真來賀。且人人麵上皆有敬畏之色——不意這位縹緲宗掌門,功行突飛猛進到如此地步。


    倒是東方晚晴自己,略一沉吟,忽然道:“以這一戰作為時代更替的注腳,卻也不負其名。”


    羋道尊、乙道尊、等人都是心中一動。


    東方晚晴心性素來寧靜衝和,從未聽說她有如此豪言壯語。


    但轉念一想卻又釋然,以一己之力勝過龍雲風青顯道應元,情意舒張,也是理所當然。


    唯有須賢上真眉目一動,暗暗揣摩。


    他深服膺東方晚晴道行心意之深密,情知這位東方掌門既然決意獨自出戰,那麽出手之前,必然就有把握。此時這一句話,必然有其它的原因;隻是自己功行尚淺,不能發現而已。


    事實也正是如此——


    誰能想到,其實東方晚晴最後這一戰的勝負手,竟是興之所至、臨時創製的一手?


    哪怕在自忖對功行有絕對把握的前提下,其實東方晚晴也並未輕敵,對此戰可能遇到的種種情形,都做了周密估計;如何化解、破解“倍稱之力”合力,亦有多種預案。無論龍雲、風青如何布置,皆逃不出東方晚晴準備的路徑。


    若是“循序而行”,最終果然落入彀中。那麽這場以一敵四雖然驚豔,但是也絕對不會令東方晚晴生出“以此成為時代更替的注腳,卻也不負其名”的豪情。


    歸無咎即將出界。


    顯道、應元已然敗亡。


    紫薇大世界時局大變。


    她成為了承力兩代、繼往開來,唯一一位成道於舊時代尾聲,卻獨得功果,躍居圓滿之上境界的人。


    種種念頭,紛至遝來。


    在龍雲、風青二人聯手,一人負責牽製定位、另一人負責以“倍稱之力”法門轟擊的一瞬,在東方晚晴即將動用準備好的作戰方案之時,她驀然心意一動,無限因緣智識匯聚,竟然在堪稱為“刹那”的極短時間內,“創製”出一門神通來。


    這一神通,是以“故去未來、時代更替”為注腳,斬下一身。


    所斬之身,可不是成就近道境所立分身那般層次,幾乎不亞於歸無咎、秦夢霖以全珠、魂珠及真寶金丹為注腳,全不亞於本人正身的微妙分身。


    此等分身,若是長久蘊養,將來飛升之後,當是一件大機緣,實有不可思議的好處。


    當然,這隻是一種用法。


    而另外一種用法,就是服務於眼前。將這完全與真身相同的“分身”投入其中,用作以高明到極點、但原理也樸實到極點的“替身法”。以其亂真之妙,足以解決掉龍雲、風青中的一人。


    這具分身,當然也就徹底毀去了。


    如此選擇,利弊如何,委實難測。到底是因小失大,還是另有妙道轉折,在那電光火石之間似乎沒有確切的答案。


    東方晚晴審問道心,做出了第二個選擇。


    在那分身被十六倍倍稱之力擊潰的一瞬,東方晚晴心中豁然明悟——


    她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如果將那分身凝練養成,雖然以後在鬥戰上有許多好處,但是以道業而論卻非正理。而將其毀去,卻是心境最終為之一寬。


    雖然類得機緣,最終東方晚晴是真正成就了“圓滿之上”境界,而非單單是“有圓滿之上之實”。但真要刨根究底的話,道境之後再得機緣、躍然攀升的圓滿之上境界,潛力依舊略不如在成長期的金丹、元嬰境界就確立“圓滿之上”的人物。


    這其中的微妙道理,之後將來飛升之後,才會漸漸體貼明白。


    而東方晚晴將那分身毀去,卻真正做到了“破而後立”。


    毀棄者不止是一具分身,更是舊時代的一切局限與桎梏。


    一元複始,乃斬前身。


    而難以置信的是,念頭萌起、創製神通、做出抉擇、成功施展,心意驗證。前前後後,隻是一個唿吸以內的事情。


    臨場創製神通、即興發揮,在古今遞變、漫漫長河中,其實並不少見,或許也算不得如何驚奇的事情。但是那所謂的“臨場創製”,往往是先前已有了極充分的積累,隻差臨門一腳而已。


    一口果腹,是因為之前先吃了九個饅頭的緣故。


    但是如今日的東方晚晴這般,從前沒有任何自覺的積蓄,天時感應之下瞬息立成、立刻動用,至少在道境層次,極有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無論是歸無咎、軒轅懷、玉離子、秦夢霖等這一世代的潮頭人物,甚至是天外大法力者見之,亦足以值其喟然讚歎。以這靈機迸發的一手,作為一個時代的終結,確然是不辱盛名。


    哪怕其絕對高度不如歸無咎和他即將麵對的真流對手,這一招,也必然在道術長河中留下不可磨滅的一筆!


    這也是東方晚晴為何抽身而去的緣故。


    按理說來,她既決定獨自迎敵,那麽將顯道、應元、龍雲、風青四人一一擊斃,才是全了功果;沒有將最後一步驟交由旁人代勞的道理,哪怕是勝負已分。


    原來,是因為這分身獻祭、一瞬抉擇,已然是這一戰的全部精華所在。


    高潮既盡,剩下的步驟也就不足道。


    這一戰的前前後後,此間唯一看明白透徹的,隻有一人,便是黃希音。


    隻是她雖然眼觀六路,將一切納入神意之中,但是同時也在單手持訣,默默運持魔道中總攬氣運、揣摩道業遠近的一門秘術,所以東方晚晴歸陣,她也沒有第一時間上前恭賀。


    稍後了六七個唿吸,黃希音神氣一凝,麵色赤霞神光一收,這才上前言道:“東方掌門,是不願後輩專美。”


    在黃希音心目中,東方晚晴既是前輩,目前的道行也更高;但和陰陽道主相似,比及將來,終究會讓位於這一代最頂尖的幾位掌握真流大道的圓滿之上人物。


    此言看似樸實,實則是極高的評價。


    東方晚晴隻是一笑,並不作答。


    迴首再看,十息功夫,龍雲果然已堅持不住,法身漸漸崩散瓦解。


    一南一北,又有兩個更大的虛空寂滅相極快速的凝形。


    /57/57788/29438755.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法無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山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山校尉並收藏萬法無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