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枚細如牛毫般的神通法相,看似氣象不卓,但是為東方晚晴在此時此刻使出,可想而知威力非凡,當是奔著致人死命而去。


    觀其形貌,雖走弧線,但是輕靈一轉折之後,卻是迅捷無論。


    同時,東方晚晴攻不忘守,麵對龍雲、風青二人的解圍之著,身在圓心之內,連通本身,包括那巨大的“中圓之韻”,都在輕輕晃動,蕩漾反複。


    縱然東方晚晴已是圓滿之上修為,如今戰力在龍雲、風青之上;且縹緲宗神通道術那一半的防守功夫足以在天下神通道術中排名前三,但麵對兩位八倍倍稱之力的全力出擊,終無硬接之功。


    普天之下,除了歸無咎之外,尚無人能夠正麵破解這一著。


    但東方晚晴雖不能硬接,卻依舊有化解之法。觀其身如影碎,莫名蕩漾,哪怕是眼力極高明之人也說不出其中道理為何;但是經由那一重奇妙的虛實之變,龍雲風青二人的解圍強手,卻是被化解掉了。


    一切都在電光火石之間。


    此時顯道、應元二人麵色金紫,氣機大損,較之尋常道境還有所不如,一旦為界空封鎖之法所困,斷然不能抵擋,似乎敗亡隻是瞬息之間。


    但是認真推演,二人尚有最後一線機會。


    這一線機會,在龍雲、風青二人的救援上。


    話說話來,迄今為止,雖然九宗道術極近高妙,但是以正麵對抗的威力而論,紫薇大世界之中,依舊是以龍雲、風青二位下界道境的“倍稱之力”手段為第一。除了歸無咎的異種明輪化用之法,其餘人麵對四倍以上的倍稱之力,終隻有化解之法,而無壓服之法。


    甚至十六倍以上的“倍稱之力”手段,到六十四倍為止,哪怕是九宗的山門大陣、鎮宗根基,也要受到考驗。


    方才東方晚晴所施展的定空秘法,顯然不全出於神通,而是借用那仿佛枝葉一般的異寶。但是能夠隨身攜帶、隨時施展的異寶,哪怕其層次登峰造極,亦在高倍的“倍稱之力”應對範圍之內。


    破解法門,便廓然開朗——


    隻需要龍雲、風青合力以八至一十六倍轟擊那凝結之界域中心,這困鎖封印必然能解!


    龍雲、風青顯然也是看到了問題關鍵,如此想、如此做。


    但始料未及的是,在二人即將出手解圍的一瞬,心中卻驀然泛起漣漪:


    好似自己神識中突然泛起強烈的渴望和好奇,對於東方晚晴化解二人八倍倍稱之力的極“滑”的手段十分感興趣,想要繼續對東方晚晴出手。


    意動、心動、手動。


    二人的下一擊,果然是落向東方晚晴!


    待得龍雲風青料到不對,強行中止對著東方晚晴出手的半招、強行變著之時,救援時機已失!


    龍雲二人心意微亂,這是怎樣的高明幻術?


    似乎並未聽說縹緲宗以精神手段見長?


    那廂顯道、應元二人對視一眼,須發戟張。


    雖然功行大損,但是他二人的感知之力卻並未衰退多少;對於龍雲和風情的莫名遲疑一切看在目中。就算現在變著,也完全來不及了。


    結局已然注定。


    二人都是一聲斷喝。


    雙眸與麵容之上,隱隱顯出裂紋。


    顯道道尊伸出左臂,應元道尊伸出右臂。


    雖然遁空破空之法不能動用,但是小幅度的挪動卻是不難。


    這最後一手,是二人氣機相感,利用立下兩門道術的“因果法”,以兵解自身為信,悍然發動“永相沉淪印”。此乃劫果映照之法,動用之後二人必亡無疑,但是卻能對導致自己死命的對手造成集中的因果牽連,在日後的修行中演化種種心魔。


    其實修道界中,與敵偕亡的招數為數委實不小;絕大多數都是奔著同歸於盡去的。以顯道、應元二人的眼界和資源,縱然不曾可以修習此道,但是所掌握的法門,勢必也不在少數。


    理論上威力更強的,其實也不是沒有。


    但二人見機極準,心知一招失措、深受重創;以此時殘軀,想要拉東方晚晴完全下水已不可能;二人不約而同動用的,正是估量下成功率最高的一門手段。


    說是殺紅了眼、困獸之鬥未免刻薄;因為無論功行高下,這也是修道中人心照不宣的固有心念——


    當己身必然無幸之時,若有可能,能夠對敵手造成最大的威脅,便要盡力去做!


    東方晚晴神色依舊不變。


    但是那激射而出、宛如牛毛的兩枚細針,卻再度發生變化。


    其本來已然小至不可思議,此刻卻愈發縮小,不啻於芥子微塵,到了千丈之外近道境修為也難察覺的地步;同時其速度又加快三分。


    在顯道、應元二人即將雙臂一合之時,驀然有清風拂過。


    顯道、應元,即止步不動。


    原來那“銀針”雖然快如電光火石,足以勝過龍雲風青之救援,但是到底慢於顯道、應元與敵偕亡的手段——此等法門,若是沒有足夠的速度,終究隻是笑談而已。


    但進一步變化之後,其已然不能用“快”來形容,直入驚鴻過隙,已法在未發之前。


    然快到極致的代價便是威力有所削弱。這兩道微風拂過,似乎隻是為了拒止顯道應元二人的拚命手段,而非能直接之致其死命;似乎龍雲風青二人慢了一拍的救援又來得及了。


    可是兩道清風之後,尤有變著。


    除了拒止,還有“牽引”。因有兩招在前的緣故,東方晚晴立身圓環,又發兩道“黑芒”,速度明顯加快。就在這方天地封鎖之象被擊破的一瞬,兩道細芒,自顯道、應元二人的眉心鑽過!


    顯道、應元二人,雙目圓睜,看不出喜怒。


    一息之後,二人身軀節節崩解。


    而此時之“崩解”,其實隻是現象而已;在二人身軀瓦解殆盡之前,寥廓天上,東西二地,已然以極快的速度彌漫出兩大塊吞噬一切的黑暗。其殘缺慘淡,廣大與規模,似乎未教當時武鳴隕落時的氣象差了多少。


    銅殿之外。


    羋道尊、乙道尊、五壺道尊等諸位隱宗道尊對視一眼。


    按理說在眾人的心目中,壓在所有人心頭、曾經不得喘息、一舉改變本土世界仙道格局的二人一舉隕落,當是開天辟地、振聾發聵,激起無限波瀾;但奇怪的是,大家卻都相對平靜。


    或許是一十二年激戰,從歸無咎獨身與之相鬥的那一場開始,一切演化,都是奔著紫薇大世界前所未有的大決戰去的;今日氣象,今日結局,不說注定,但至少是眾人設想中最有可能的結局之一。


    唯一的意外是:


    太快了!


    幾番變幻轉折,訴諸文字或許繁縟,但在現世時間之內,不過短短七個唿吸而已。數百載之前與東方晚晴初見,雖然心知其功行大有可能勝過顯道、應元,但雙方似乎尚有伸量高下的餘地;不想因果勢變,如今時局演化到這般模樣。


    須賢道尊、孔吾妖王等人,心中更有一番漣漪。


    這一行人,尤其是須賢道尊,都是受過東方晚晴幾番道術指點的,彼此也算相熟。但是方才東方晚晴下場,和龍雲、顯道等人,彼此未有任何語言神色交流,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殺二人,著實令人耳目一新,好似重新認識了這位縹緲宗掌門。


    尤其是她走進之時,神意目光都落在那“巨蛋”之上。


    就連須賢等人心中似也有莫名感應,東方晚晴大約是分神顧及歸無咎能否按時出陣。現在想來,這種潤物無聲的感應和暗示,其實就是鬥戰的一部分,無形之中令敵鬆懈。


    站圈之內。


    空間封印破碎。


    東方晚晴依舊並未直視龍雲風青二人,目光依舊是落在那“巨蛋”之上,仿佛顯道、應元隕落於自己之手也不介懷,口中隻是淡淡的道:“二十息。”


    須賢等人所料不錯,她入陣之時,形上形下兼具,一切動作,既是出於本心,又是服務於鬥戰。


    但若說簡簡單單的麻痹偷襲之法便能成功,那也太過兒戲。


    能夠瞬息功成的關鍵依舊是在道術上——


    她完成了一道縹緲宗的神通突破,革新運用。將“無中生有”致之於“有歸於無”之前。在眾人想象中,縹緲宗根本神通,乃是先立足防禦,再化解反擊。若先行攻擊,則法力必從本身而起。


    誰能想到,那本無一絲法力的“圓中”之韻,竟然顛倒次序,先“無中生有”出攻擊之力?


    其後龍雲、風青二人心意湧動救援不及時,亦並非中了什麽幻術,而是顛倒之後的“有歸於無”發作,吸引著敵手向東方晚晴發動攻擊。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此等法門,依舊是屬於“運用”的範疇,並非根本層次的突破。若對手也是圓滿之上境界的人物,此等變著,便不得成立。


    龍雲、風青眸中光華一泛,突然也變得極為鄭重!


    顯道、應元亡故的負麵情緒,也被其完全拋諸腦後。


    此時此刻,他們也同時明悟。


    東方晚晴口中的“三十息”、“二十息”並非故弄玄虛,而是歸無咎出界的時間;而她執念於此,分明是以歸無咎出界前後作為時局劃分。


    說的更露骨一些,她是要在歸無咎出界之前,解決自己二人!


    /57/57788/29415297.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法無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山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山校尉並收藏萬法無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