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雲猶自不信,又連出三擊。


    第一、第二擊,歸無咎果然繼續以“內外明輪”之法化解;但是到了第三擊,歸無咎的手段卻出現的微調。


    外間那“劍道明輪”沒有絲毫變化;但是內裏那“魔道明輪”,卻變得忽明忽暗,飄忽不定。


    龍雲僅餘一半的法力侵入到第二層,卻立刻分解為千萬個細微小點;然後這千萬小點中似乎有三分之一失去了掌控,仿佛具備的活人靈智,自相攻伐。


    龍雲、風青都是一驚——這是什麽神通?


    倏忽之後,十有八九的氣機大泯滅在自相殘殺之中,僅有剩餘的一二成法力,為歸無咎空蘊念劍一卷,徹底消弭。


    龍雲微微一怔,這才省悟,那其實也是一道“明輪”神通。


    並且此法看似駭人耳目,但以效用而論,反而不若歸無咎原先動用的那最質樸無華的魔道明輪。


    他的舊法,可是能夠將剩餘一半法力盡數消弭的;而此時換了這眩惑耳目的新手段,卻反而留下了一二成的殘餘。


    莫非他自忖勝局已定,炫耀手段?


    歸無咎自然不是在炫耀手段。


    觀星九法,明輪九變。因為和黃希音的特殊關係,以及歸無咎已然掌握了魔道中另一門隱然相關的“魔染”神通;所以此法雖是九法中二大根基之一,歸無咎卻學得甚是快捷,道心明斷,推演精微,沒有一絲窒澀。


    這道偏重精神力的明輪動用之後,在場的各位,自龍雲、風青、顯道、應元以下一十六人,其心意都被歸無咎精確把握,絲毫無差。


    龍雲、風青,進退維穀;


    玄穆、含楨、明鈞,迷茫不定;


    其餘六位界空大帝,不知所措,渾渾噩噩。


    唯獨顯道、應元二人,心誌卻依舊是出乎意料的堅定。


    歸無咎淡然出言道:“其實龍雲道友這遮掩天機的一‘藏’,也是高招無疑。隻是你出手的時機不對。哪怕你直接和風青道友二人聯手來攻,也好過現在局麵。”


    龍雲不解其意。


    歸無咎微微一笑,指了一指自己身畔內環那虛實不定的“明輪”,言道:“哪怕二位依舊入彀,將方才中計複現一變。但我與二位交手,所形成‘雙明輪’,多半卻是這道和我本身那一道;而不同於現在。”


    這一點,歸無咎說的事實。


    明輪的最強狀態,就是現在——歸無咎的本身魔道明輪神通,加上空蘊念劍的“明輪劍化”模擬。


    道理顯而易見,因為空蘊念劍一係的道術,方為“第一等”,這對明輪而言是絕大的提升。


    但是歸無咎並未奢望此法能盡快成就。


    因為明輪神通畢竟是魔道非同小可的大神通,縱然歸無咎到了開辟真流的境地,也不能說模擬就模擬的,其中有許多苛刻條件。


    其一,不入實戰,本身難以晉入那“心通萬古”的推演狀態;道境同道喂招也不是不可以,但這個時間勢必極為漫長,眼前的條件並不允許。其二,對手的出招,最好是平和穩健一類,不能變化過於激烈,要給歸無咎相持推演留下餘地。


    既要是敵人,又要出手平和,仿佛對手是行善布施一般,遇見的可能性極為微小。


    依照歸無咎原本的計劃,雙明輪不過是本身明輪正法和九種變種之一;其增幅相當於提升到了“第一等”,也足夠用了。


    沒想到聖教就真的做了這個墊腳石。


    歸無咎又道:“如今的我,是入道以來的最巔峰。諸位不妨暫避鋒芒。試想下次再遇之時,諸位必不至於再度上一迴當。屆時歸某身畔若無數位道境助力,便無法將兩道明輪開啟。那時交手,諸位的勝算便能大增。”


    “這個建議,諸位意下如何?”


    龍雲心煩意亂,隻覺得有些恍惚。


    他出於直覺,相信歸無咎所言都是真的。


    問題是——


    因為明輪神通的敏感特性,這兩種結局……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休看眼前兩道明輪都能各自消弭來力一半;其實內裏那魔道明輪的法力,遠不如外間的劍道明輪。正應為外間劍道明輪先有消滅一半攻勢的威力,內裏那層魔道明輪方能顯出威風。


    若將外間這道劍道明輪換成另一種隻能消弭二成法力的“魔道明輪”,那麽內圈這道“明輪”,至多再消弭剩下法力的三四成。


    折算下來,兩種魔道明輪相加,還不如此時外間這一道劍道明輪。


    更令龍雲心思鬱鬱的是,歸無咎“劍道明輪”初成時的種種異象和副作用,譬如不能動用除了原始空蘊念劍之外的其餘神通一類,極有可能都是真的。


    但他的“分身”,似乎除了“明輪”之外不會施展任何其餘神通。


    於是……歸無咎將劍道明輪丟給了這道“分身”,等於沒有任何損失,己身依舊可以從容施展任何道術。


    這種天作之合,隱隱令人感到絕望。


    這是巧合,還是天命所歸?


    “龍雲道友!”


    風青一聲斷喝。


    龍雲先是一怔,旋即變得麵色難看。


    神意迴溯,哪裏不知自己險些落入歸無咎的手段之中。


    看似是勝券在握之下打擊敵手士氣的閑聊,其實卻是一種極隱秘的神通道術……看來似換過之後的那道“明輪”神通的附帶法門。


    沒想到這道“明輪”防禦力稍遜,卻有如此詭秘的功效。


    龍雲眸中黃芒一閃,斷喝道:“此法雖強,但也不是無計可施。”


    “天覆地載,中懸大陣!”


    話音出時,龍雲風青,各自丟出一件法寶。


    一件玉如意,向天;


    一張十二尺陣圖,向地。


    這兩件寶物,去勢快到不可思議,顯然經由特殊法訣祭煉過。


    二寶皆是近乎於恆器巔峰的層次,兩兩相合之後,更是得了一種莫名的增益,仿佛威能之強提高了一倍不止!


    方圓千裏,立刻被定住。


    準確的說,不是徹底被定住;隻是移動速度,削減至千分之一。


    速度減緩千分之一,對於龍雲風青這樣的人物來說,和靜止也差不了多少了。


    不錯。對於同等層次的敵人交手,“倍稱之力”的上限是八分之一;但若將對手定住,等若攻擊外物,那麽就可以突破這個限製,動用更高倍數的攻擊力!


    實則在龍雲風青原先的計劃中,最好做足鋪墊,確認歸無咎用盡遁術的“最後一變”,才拿出此等手段來。但是龍雲心中生出感悟,若是再不使出激烈手段,那消沉心意繼續滲透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二寶飛遁而出的這一“賭”,是龍雲心中最為複雜的一瞬。


    但一刻之後,他心中一定——


    成功了。


    也許歸無咎是誌得意滿,或自信力防禦力天下無敵;或是自己小心過度,這兩件至寶,歸無咎確然沒有避讓之能。


    龍雲出手!


    三十二倍。


    若是使用最強的六十四倍之力,一來這樣要打空法力,短時間內決計無法複原,一旦動用就是孤注一擲,和風青輪替交戰的策略也宣告打破。隻要歸無咎遁走,哪怕月餘之內來尋龍界或鳳族的麻煩,龍雲隻怕都尚未恢複圓滿。


    二來六十四倍之力的準備時長也要較三十二倍長出不止一倍;龍雲心中其實也沒有多大把握,能夠控製歸無咎太久的時間。


    三十二倍之力,打破兩道明輪神通,也足夠了。


    歸無咎移動速度雖然緩慢,但是卻刻意動用神通道術。


    他的辦法是,將魔道明輪調整至外圈;見劍道明輪,藏之於內。


    龍雲眉頭一皺。


    歸無咎此舉並不合理。那魔道明輪至多隻能削去二成法力;劍道明輪緊隨其後,其做不到將剩餘氣機完全化去。以明輪之法的特性,若是有多道明輪疊加,很顯然應該將最強的那一道放在最外圈。


    就在三十二倍之力即將加身之時,歸無咎忽然消失了一瞬。


    等歸無咎複現之時,龍雲的三十二倍之力,卻莫名變成了七擊前後相連——四倍、六倍、七倍、三倍、五倍、二倍、五倍。


    這七擊依次落下,卻是被歸無咎輕易化解。


    同時,歸無咎的身後,多出一個幽深的空間碎影。


    歸無咎淡然道:“這一道明輪神通,在某掌握的明輪變著之中隻能排進倒數三名之列。但是對付下界者倍稱之力的手段,卻是絕妙應手。這豈不是天意?龍雲道友,如我所言,退去吧。”


    歸無咎所動用的,是第七顆星上的明輪變著。


    此法一旦動用,卻能莫名營造出一方小界,內外兩分。


    正常而言,這小界隻能持續一瞬,並非常見的防禦型小界;其效用,不過是暫避敵手鋒芒一瞬,將敵手的某一記重手錯開,贏得分而治之的機會。令自己的明輪消殺之力達到威力短暫加強一倍,同步消弭兩道氣機的短暫加成。


    如歸無咎所言,此法原來在九種明輪變著之中,並不算高明。


    但巧就巧在,這一道“明輪”營造小界的方法,不是點化、開辟、“一花一世界”一類的手段,而是將原本空間過度扭曲,迴傳封閉。而“倍稱之力”的手段,卻是更高維度下對本空間舍曲就直的運用。


    故而此法一用,等於將這方空間拉扯成極大偏離原有形態的模式,原本縝密無比的“加倍”手法,在忽然激烈變化的空間下,卻呈現出支離破碎。


    有此一招,等於“倍稱之力”已然被從根本上破去了。


    但有一件事不得不提,此法若動用一迴,存身空間將會被極大的破壞,遠遠超過常見的空間裂痕一類;在相當廣大的地域之內,動用過一次,便難以動用第二次。


    這也是這一道“明輪”評價偏低的原因之一。


    所以龍雲等人若不祭出遠遠超過八倍的“倍稱之力”,歸無咎也決計不會動用使用此法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法無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山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山校尉並收藏萬法無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