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雲、風青到了。


    來的如同鬼魅,悄無聲息;隻是遙遙望見一道柱形光澤從天一落,半似天上虹霓,半似聖教陰陽洞天之法,龍雲、風青已然落在八峰之側。


    歸無咎目光微動。


    這兩人的到來,他的確是沒有感應到——但是也並不意外。


    因為以顯道、應元二人特殊的心意,此戰必然會成為紫薇大世界中極重要的一戰。其業力雖勢而漲,引動怎麽樣的波瀾,也不足怪。


    龍雲目光一動,對著顯道、應元微微一笑。


    他這一笑,意思很明顯——他留下了傳訊手段,可是顯道應元二人卻並未發動;然你雖未發動,我卻還是趕來了。


    倒是風青一聲招唿,道:“別來無恙。”


    顯道道尊默默道:“二位既來之,則安之。若要入局,還請自便。”


    龍雲目光一動,帶著三分銳利。如今他自忖勝券在握,本想一抒胸臆。但轉念一想,終究勝負未定,索性並未說話。隻是和風青對視一眼,同時大袖一揮。


    兩道帶著大量“雜質”的光澤,像是宇宙星河縮小了數千倍之後的模樣,猛然發出!


    這一擊落下,似乎轟到了鐵板上。


    八峰之間,萬裏之地,地動山搖。


    尤其是六、七、八座山峰之上的九位界空大帝,人人都是麵色一青。


    龍雲頗可怪的看了顯道、應元二人一眼,神色有幾分怪異。


    以他們的眼力,自然看得出那結陣分為內外兩道,內側是歸無咎所立,外側是聖教一方所立。在他們出手之時,顯道、應元自然會將外間結陣打開,任由龍雲等轟擊內陣。


    如今他二人到了,難道還需要如此小心翼翼?


    顯道與應元目光一接,也是顯出三分詫異。


    他們確然是如此做的。


    但是龍雲、風青二道威力極宏的出手,依舊是由兩道陣力並力承受。


    顯道道尊再用心一感應,麵上微顯驚異的道:“陣力失去了控製。似乎,和歸無咎的那一道陣法合為一道。”


    歸無咎的目光,自龍雲風青等人身上一掃而過。


    他所用的這道神通,亦是越衡十八法之一,名為“相感相融”,取法自真幻間本身像“相感相容”之意,僅易一字。


    其神通之用,是兩道性質用法接近的神通,若是伴生維持一定的時間,就有可能融合一起,成為一件獨立的外物,威能亦隨之增長。此法,正是和“外道隨影”配合使用。


    龍雲等人定睛觀望結界之內,歸無咎和“十二升霄陣”的戰況。


    平心而論,此陣戰力極為不俗,甚至令龍雲對於聖教底蘊刮目相看。那十二人聯手轟擊,龍雲自忖縱是自己亦難抵敵,非得和風青聯手,方能抗衡。但無奈在“明輪”特性之下,其力一方十二,大約九成以上都被歸無咎無損化去。


    被此法完全克製,勝負不問可知。


    清楚望見,歸無咎甚至置那剩餘的一成攻勢於不顧,強勢反擊。


    並且他也不曾動用任何一種新的神通道術,隻是欺身上前,欲與武道打法將那一十二道分身幻影擊破。


    而顯道、應元等人似乎極為忌憚歸無咎的近身,一十二相抱成一圓,盡力維持全功全守之勢而不散。


    龍雲輕輕哼了一聲。


    若是對手是旁人,聖教這打法不能說錯。


    但對手是歸無咎。


    歸無咎本來掌握著“摩羅力境”一類的神通,又有混元真寶巔峰層次的至寶“小鐵匠”助力,在分而治之的破襲戰中,有獨到優勢。


    以龍雲的眼力,分明望見歸無咎有那麽一兩次機會,動用類似神通或寶物破襲掉一兩個分身。


    但歸無咎並未如此做。


    很顯然,他的故意如此。


    歸無咎的“爭衡”神通動用甚久。外間以兩道大陣阻擋,內裏隨著優勢不勝的時間流逝,積蓄大勢。這是他的如意算盤。自己參戰愈晚,麵對的“歸無咎”就愈強。


    可是他龍雲是什麽來曆?


    論攻擊“外物”,還有誰人比他和風青更強?


    龍雲轉身一望。


    風青會意,淡淡道:“我來。”


    卻見風青雙足不丁不八的一分,極舒緩的轟出一拳。但是那拳力無影無蹤,不知落向何方。


    直到三十二擊之後,這拳力才豁然成型,化作一道吞噬天地的大寂滅,如穹窿蓋頂一般轟然一落!


    倍稱之力的法門,若是對付道境人物,尋常隻得二倍,縱然精心修煉,其上限亦難以超過八倍。但轟擊陣法之類則不然,其力量卻能一口氣發動到六十四倍上限。


    聖教這大陣原是威力不俗,經由歸無咎以“外道隨影”同化,能力又提升了一倍。但是無論如何,亦遠不能和九宗護宗大陣相比。三十二倍之力,綽綽有餘。


    果然,一擊之下,那早已融合為一的兩道陣力,立刻紫芒一閃,破裂成十七八片碎片。


    龍雲淡淡道:“風青道友,按計劃行事。”


    又道:“顯道應元二位道友。以陣法牽製,最好能限製他的行走線路。”


    言畢,縱身一躍,已然身在八峰之間的站圈之中。


    風青身軀亦是一動,懸停在龍雲之後不遠不近的位置。


    這是龍雲和風青早已商定好的策略。


    對於和歸無咎的那一戰仔細研究,龍雲發現“明輪”神通有其奇妙特性,似乎其本身的消耗極為微小,且不論敵手出招的強弱、力分力合,此神通的消耗都是固定的。


    那麽極有可能,多人合擊和單打獨鬥,此神通的消耗也是一成不變。


    若是如此,二人倘若一同搶攻,反而有些吃虧。如不能在短時間拿下,便是徒然消耗法力。


    而最佳的應對之法,莫過於一人全力進攻,另一人全力防守。


    力主防守之人,保證另一位同伴永遠不會被對方取得先手,且照應補足可能的破綻;而力主進攻之人,最大的關鍵是力量要使足,不必施展任何試探性的招式,每一擊都將八倍的“倍稱之力”使足。


    這是完全針對“明輪”特性的打法。


    若是歸無咎被另外的敵手牽製,暫時損失了靈活性——哪怕隻是短短一瞬——龍雲未必不能動用等閑隻能攻擊外物法陣的十六倍甚至更高倍數的倍稱之力。


    入陣之後,龍雲不言不語。


    和歸無咎四目相對,曾經恩怨,今朝戰意,一切都在不言中。


    一隻幽森龍爪猛然探出。


    這也是自上一迴交手時得到的經驗,致人而不致於人,一開局便把握主動。


    歸無咎神色不變,依舊是以“明輪”應付。


    此時“明輪”神通所呈現的巨大日冕之象,卻呈現為純粹的銀色。群毆氣海之充盈,規模之廣大,似乎還要較原始的“明輪”神通更強一絲。


    二力交互,一式接下。


    龍雲心中一沉。


    原來,他這一擊八倍倍稱之力,竟然被那“劍道明輪”削去了大約五成。較之上一迴兩成多的化力,幾乎提升不止一倍。如此一來,歸無咎攻守兩端皆不下於真正成就道境的席樂榮——這還是不考慮歸無咎同樣掌握“倍稱之力”這一大殺招的前提下。


    他與風青在確認聖教和歸無咎交手、再無退路的一瞬,立刻作法趕來。


    但就在這短短的時間,歸無咎已完成了“明輪”神通的突破,戰力較上迴交手時提升甚多。


    龍雲左右開弓,又是兩道黃金龍爪探出,以翻覆天地之勢碾壓而下。


    歸無咎卻似要將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進行到底,先以“明輪”抵擋,然後以空蘊念劍消殺來力。


    隻是有一件事十分稀奇——


    歸無咎以“明輪”抵消掉一半攻勢之後,剩下的一半以空蘊念劍抵擋固然不錯。但是他並未如上次那般,動用類似薑成鹿的那道“二力交征”之法。


    這也是令龍雲極為頭痛的一門手段。


    歸無咎的那道分身,層次極高。按理說歸無咎僅有真身能夠通過“附身法”進入道境,那分身隻是近道境界;但是歸無咎的真身、分身宛若一人,如果僅僅是同步動用完全相同的神通,那分身感通氣機如同照影,卻和道境分身無異。


    恰恰那“二力交征”之法就是這種類型的神通。


    此法動用,相當於將“倍稱之力”的手段無損化解了二倍。


    而歸無咎並未動用此法,直接以“空蘊念劍”消殺承受自己的半數攻勢,委實殊為不智。如此一來,那“劍心明輪”所得到的收益,完全在第二道防線中加倍還迴去了,甚至還略有不及。


    更奇的是,歸無咎一貫善於反擊強攻。他剛剛接下一式之後,其實是有反擊可能的,風青也早已做好援護準備。但是歸無咎卻並未出手。


    龍雲心中一橫,打定主意隻將八倍之力連續使出消磨,優勢始終在我。


    風青卻是旁觀者清,忽然高聲喝道:“龍雲道友。他的戰力,較之上一迴與你交手時,並未增強。”


    “有得必有失。”


    龍雲心中一怔。


    念頭飛速轉動,許多細節串聯在一起,旋即心中雪亮。


    對啊。獨立真流的境界雖高,但魔道的底蘊又豈容輕忽?歸無咎以劍道手段模擬“明輪”,雖然成功,使得本人神通和附身之底蘊有提升了一層;但是要完成這樣層次的“複製”,歸無咎八劍妙意皆在“明輪”之中。


    除了空蘊念劍的基礎形態之外,他動用不出任何其他的神通!


    方才歸無咎對付“十二升霄陣”時也是如此,他置剩下的一成法力於不顧,又以近身武道法門迎敵,非別出心裁,而是不得不如此!


    龍雲長笑一聲,高聲道:“歸無咎道友,看來今日之局,是我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法無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山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山校尉並收藏萬法無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