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淵、明治、墨天青、林弋四人,通過墨天青所持之寶,觀察黃希音和申屠龍樹之間的鬥法。


    看到申屠龍樹接下了黃希音那一式“萬象心劍”,四人都是大為動容。


    平心而論,雖然墨天青三人不服申屠龍樹已久,且百餘年前更是聯手敗在申屠龍樹手上,銳氣為之一挫;但若要他三人必須在黃希音或申屠龍樹之間選擇一人奉為魔門之主,那三人都隻會選擇申屠龍樹,而非黃希音。


    其中絕大部分原因,可以歸於對於黃希音魔道心劍神通的忌憚——在己身也渾無所覺的情況下成為對方的傀儡,無異於夢魘。此時見到申屠龍樹接下這一式,三人竟莫名有心中一鬆的感覺。


    豐淵輕輕“噫”了一聲。


    原來,黃希音和申屠龍樹以一番議論入手,三人都已猜到這一場比試或是雷聲大、雨點小,以“點到即止”的形式收尾。


    申屠龍樹接下一式“萬象心劍”,也足以自傲了。


    但是銅鏡之中的景象,卻並非如此——


    二人忽然又開始了激烈的交手,光影幻變,目不暇接!


    望了數十息,明治不由有些困惑,望著墨天青道:“申屠龍樹這是什麽神通路數?”


    透過銅鏡清楚可以望見,申屠龍樹身軀凝立不動,但四周方圓三十裏內,卻是不住的浮現出分身,由一至二,由二至三,不一會便成了六道。


    六個“申屠龍樹”,所施展的神通各不相同。有的擅長精神,有的擅長演化,有的擅長混凝水象,有的擅長雲氣侵蝕一類神通。一眼望去,大約能辨明,六人之間形成的配合,極為精妙。


    那許多“申屠龍樹”的神通一齊施展,揚長避短,每有奇思。


    縱然對手是黃希音,亦不得不小心應對。


    但是這“申屠龍樹”的分身,卻有一個極大的問題——因為每一個分身所使用的神通過於單一的緣故,所以其實每一人都是有破綻的。隻要黃希音騰出手來,將其殺滅,似乎不難。


    一開始豐淵、明治還道是自己道行畢竟較之申屠龍樹差了數籌,所以自己所見之破綻未必是真,甚至是對方故意設下的陷阱也不一定。但是仔細觀看了一陣,黃希音的破襲之法,竟和自己的判斷大差不差。


    紮眼功夫,就有一個“申屠龍樹”被殺滅了。


    但此“幻身”一滅,申屠龍樹卻是又製造出一個分身,加以補足。


    令人稱奇的是,這一道新創製的分身,所施展的神通道術和先前的六個都大為不同。


    又鬥了十息。


    申屠龍樹被黃希音殺滅了三百個分身;但他在這十息之間所新凝成的分身,卻有三百零一個。故而戰場上的“申屠龍樹”,已然達到七個之多。


    又過十息,“申屠龍樹”,又多了一個,變成八人。


    但在豐淵、明治二人看來,這不過是徒然浪費法力而已。


    因為黃希音擊破一道分身,是依道術正理,攻其破綻,並不需要損耗多少法力;而申屠龍樹凝塑一個完整分身之形,消耗必然不少。


    不可思議的是,申屠龍樹似乎並不像落於下風的模樣。


    豐淵看來看去,終覺難以索解。


    便道:“墨兄你與申屠龍樹相交最深,不知是否明白這是什麽手段?”


    此問一出,卻並未等到墨天青的迴答。


    心念一動,才想起方才明治發問,他似乎也沒有理睬。


    抬頭一望,和墨天青四目一對,才發覺此刻的墨天青麵色微微發青,眉頭似蹙非蹙,顯是神態異。


    墨天青長舒一口氣,沉沉道:“這一道法訣,還真教他給煉成了。我真是沒有想到。”


    “二位或許不知。此時此刻的申屠師兄,其實是優勢。”


    豐淵、明治、林弋三人,聞言都極動容。


    墨天青幽幽道:“自一界兩分,三十六子一分為二正麵碰撞。歸無咎那一邊的人物都是一飛衝天,連連得勢;而押注對家的這一邊,就差強人意了。唯獨這位申屠師兄,逆勢而起,突飛猛進。”


    “先前還道自圓滿境界一舉突破,趕上席樂榮、李雲龍等人就是他的極限。沒有想到,他再接再厲,又立下一門道術大宗。”


    豐淵皺眉道:“敢問到底是何法?”


    墨天青道:“心燈慧識。”


    此法是大魔尊傳諭下界供奉封藏,但魔宗修士從未有人煉成的三門神通之一。唯有親身參悟,否則絕大多數魔宗修士皆未知其名,宛若一件遺忘之物;就連豐淵、明治也不例外。


    墨天青曾有參悟此法之意,但是一望之下,審時度勢,卻最終放棄了。


    申屠龍樹對墨天青提起,言道要參悟此法時,墨天青口中雖然附和,但心裏其實大大的不以為然。


    在墨天青看來,這“心燈慧識”之法,可謂是天地間最吃力不討好的神通法門。


    其餘所有的神通道術,都是講究嚴密無比,不漏絲毫破綻。而這“心燈慧識”之法所凝練出的分身,哪怕功行明顯教你低出一籌之人,亦能看出此法之破綻,從而以最有效、最正確的手法,將你的分身擊破。


    付出如此重大的代價,所得的收益卻極為微小。


    “心燈慧識”之法所凝練出的分身,起手數量是六個。


    穀薎


    但正如眼前所見,每一個分身其擅長的法門各自不同;其可能的總數類別,是三千個。


    再有,這分身出現的方位,並非一意鎖定於申屠龍樹身畔,而是環繞其身的三千個可能的方位之一。


    第三,每一個分身,其實力強弱也有微妙差別,上下共有三千等。


    以上三項,暗合魔門經典中“三千大千世界”的譬喻。


    最令人稱絕的是,出現的分身是三千分身中的哪一個,三千方位的哪一個,三千等第的哪一個,並不受施法之人控製,而是完全隨機的。在六道分身呈現出來之時,這六人所能形成的配合,何止於千千萬萬。


    不僅僅是自己,根據敵手的方位、擅長神通的不同,同樣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在這億萬條道路之中,若你使出了最正確的那一種法門,那此法即為歡喜法、具般若智,從而具備冥冥中的一線加持,會達到比你常態下全力一擊更強的效果——


    僅有那“唯一正解”會有這樣的效果;


    其餘所有打法,皆略不如自己的“全力一擊”。


    問題是那六大分身的破綻是異常直觀的,同等階的對手,滅殺一具分身,何須刹那功夫?


    所以,施展“心燈慧識”之法的人,哪怕兼具真流大道中的“唯實唯理”推演大道也是完全無用——因為你壓根沒有沒有時間來推算。


    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倚靠“直覺!”


    所謂“心燈不滅,慧識周覽。”,全在一念之本心。


    所以,在墨天青看來,這“心燈慧識”之法,堪稱天下神通道術中最虛無縹緲、也是最自虐的法門。


    當然,若你果真能夠連續做出正確答案,那就意味著你積累優勢的速度必對手攻隙擊弱的速度更快。每隔十餘息至數十息,所營造的“分身”便會多出一道。


    等到分身數量達到一十二道時,便化蓄成前所未有的大勢,哪怕敵手戰力高你一籌,亦難逃敗績。


    聽墨天青以神意傳遞此法究竟,豐淵、明治不由瞠然。


    但更令人詫異的是眼前戰局。


    申屠龍樹的分身——


    九個……


    十個……


    十一個……


    正當四人懷疑申屠龍樹是否即將取勝之時,黃希音身軀一亮,似乎輕輕一晃,不知動用了什麽法門。


    然後申屠龍樹的分身之數急速削減。


    五、四、三、二、一……


    十息之內,戰局急轉直下。


    墨天青眸中光華一動。


    很顯然,是申屠龍樹的一個“直覺選擇”並未作對。


    此法之艱難就在於此——哪怕你作對了千萬個選擇,勝勢也須得慢慢積累;而一個錯誤的抉擇,極有可能意味著你那次配合的威力較之自己的完美一擊差出甚多,頃刻間就挖了一個大窟窿,敗勢再難挽迴。


    戰場之內。


    申屠龍樹靜言道:“還要謝過黃道友,不動用真流劍道和我比鬥了這一場。”


    隻是他眉頭微蹙,顯然似乎並未相通為何自己竟一招失手。


    黃希音道:“當今天下英傑,擅長謀戰用智者,如我師歸無咎、荀申,都是計算深遠一派;而申屠道友的‘般若智’講究臨時的慧心決斷,確實是別開生麵。”


    “同樣是突破極限,道友之法也要較醉心於自殘的‘破限擊’一類法門,高明太多了。”


    “以申屠道友你如今在四大魔宗的地位,想來兼覽魔門四典,無人能夠阻攔。若我所料不錯,如無兼參四典的根基,這一門神通,你斷然無法煉成。”


    申屠龍樹緩緩點頭。


    黃希音道:“不用真流大道,其實我想要取勝,也甚為不易。之所以僥幸成功,並非申屠道友你臨機慧識失準,而是你我根基稍有差距。”


    申屠龍樹目光一閃。


    黃希音續道:“拈花宗那一道法門,因豐淵、明治與我師歸無咎一番激鬥而衍化生長。但所得多寡,亦有高下之別。此時魔門中所錄者,法雖全,意未盡,較本人所得差了一線。”


    言畢,黃希音轉身,悠然遠離。


    隻是袖間一枚玉簡,兜兜轉轉浮來到申屠龍樹掌心。


    申屠龍樹神意一覽。


    《金花玉蒂玄珠妙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法無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山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山校尉並收藏萬法無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