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神韻、歸無咎師徒,迴到北砂神社。


    八月十五,火龍川決戰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布於末拿本洲的每一個角落。


    迴返之後,宣鈴鷹、佟嘉等人,見歸無咎在短短一年時間內,進入鎮衛領層次,如今功行已與二人平級,不由相顧駭然。


    但是地位等同之後,平日相處,也自多出一種微妙有趣的氛圍。


    至於殊神韻,她離開神社既久,如今迴返,自然有許多積壓的事務等待處理。每日呈上來的案卷,亟待匯報的各個分枝頭目,幾乎是接踵而至,不得須臾歇息。如此一忙碌便是整整半個月。


    半月之後。


    歸無咎潛心修煉。


    自晉升鎮衛領之後,他已能獨立領取一座宮室,首尾相連,內外二三十間,與原來住處比鄰而居,隻是相隔一條甬道。


    熟銅鑄造的門戶驀地被推開,但門軸滑潤之極,幾乎沒有絲毫聲響。


    殊神韻掌心虛托,緩緩走了進來。


    人未靠近,聲音已遙遙送到麵前:“這是你所求之物。拆解封印、逐步解煉之法,我已創下一道法訣,可保用之無虞。”


    歸無咎定睛一望,微感詫異。


    殊神韻掌心之上寸許高度,以秘法“真土五環印”形成立體封禁,包裹著其中大小相若的果實。


    玄道果。


    足足有八枚之多。


    歸無咎脫口而出道:“這麽多?”


    他與殊神韻早已說明,心中計算分明,若有三果,便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完成目的,實用不到這許多。


    這玄道果,乃是一家神社根本之所係。一口氣用掉八枚,就算是一社社主,隻怕也是有繁瑣的手續,非得令眾人心服不可。


    殊神韻怡然自若,道:“因鶴鐵博之事,此物由我隨身攜帶,取用方便,此其一。更替在即,擴大用度規模之舉稍稍延後,打一個時間差,自然能冗餘出幾枚果來。”


    歸無咎略一思忖,已然明了。


    若新立下契約,完成玄道果的重新分配。那麽北砂神社之所得,便由十五枚一躍增長至二十四枚。


    多出來的九枚玄道果自然不是躺在倉庫中睡大覺的,而是要及時種植煉化,擴大規模,滋養本神社靈氣。


    殊神韻為一社之主,自可決定“擴容”的時機。若是這時間較之修改分配定額的時機晚上一屆,那等於白白多出了九枚玄道果。


    眼前的這八枚,料想卻是神社堪承容錯的“冗餘”,先行取用,以待時候再行補足。


    至於八月十五之戰能否取勝,無論是殊神韻還是歸無咎,都沒有絲毫懷疑。


    隻聽殊神韻悠然道:“為師若隻予你三枚玄道果。在封印的幫助下,你自信能夠駕馭其中力量?”


    歸無咎緩緩點頭。


    自那日見識到“隕石”的奇妙後,歸無咎思索良久。如今功行再深一層,自信能夠煉化其中之效用。


    殊神韻道:“好。”


    反手一托,將八枚玄道果放在麵前;隻是左三右五,略略分離了開來。


    殊神韻歎息道:“這三枚是保底,你自用自家法門應對;至於這五枚,權當是一件‘玩具’。成與不成,都不用介意。隻可惜,我嚐試法門之時,已白白浪費了一枚。”


    歸無咎訝然道:“以師尊之功行尚未能成,弟子如何能夠做到?”


    殊神韻轉身離去,淡淡道:“元符之上,紀錄的很清楚了。”


    歸無咎低首一望,卻見最右側那枚封禁玄道果之上,有一枚指甲大小的石符。


    將其取出,合在掌心蘊養,歸無咎立刻知曉前因後果。


    心中暗暗驚訝,竟是從鶴鐵博那術法而來。


    原來,憑借鏡珠之妙,殊神韻功行更上一層,已到了精微無間、打破虛實的層次。


    憑借和鶴鐵博全力交手的經驗,循緣法而求,竟然將鶴鐵博呈現在顯影術中的特殊祭祀法門——亦即疑似向軒轅懷投送玄道果緣法之力的法門——全須全尾的推演出來。


    “元符”乃是玉簡和照影石、納物戒的結合體,既有文字,又有影像,將殊神韻的嚐試明白紀錄下來。


    畫影圖形清晰可見,殊神韻立下一道陣圖。


    雖無鶴鐵博當日所用之羅盤,但是她以指尖寫了四個字,竟起到了異曲同工的鎮壓效果。


    接下來安置一枚玄道果,發動法訣……玄道果實體化作汁液,汁液化作玄妙氣機,投入虛空,一切都與當日景象,全無差別。


    再往後,景象忽然一變。


    因到了下一步,其中微玄,已不是外人能夠見到;所以是殊神韻以自己的視角,將心神觀摩複製一份。


    卻見那清氣投入茫茫虛空之中,原本一切順遂。


    但是下一刻,那茫茫虛空、星辰璀璨之萬象,忽地變成白茫茫的一大片,宛若生出大霧。


    這是最原始的“虛無”。


    然後這一團氣機,似乎失去了目標和方向,沒頭沒尾的轉了七八圈之後,就此消散在虛空之中了。


    影像戛然而止。


    若是換作旁人,遇到如此情境,第一反應是懷疑複刻之法訣是否準確。


    又或者是鶴鐵博借用了什麽特殊器物,譬如那鎮壓之羅盤——所以不能複刻成功。


    但殊神韻得了鏡珠之後,隱然間溝通真幻,所知所見於末拿本洲餘人截然不同。她堅信自己法訣無差,甚至還推斷出此法下一步應有之意象——


    若是猜測不錯,這下一步,應當是周天星辰之象豁然彰顯,每一處星辰對應一人。


    若是將這氣機投送於某一星辰,此星所對應之人,便能獲得好處。


    殊神韻以為,當是與域外有了確切的因果牽連,縱觀一界之有無,方能照見本真。這是她力未能及之處。


    所以,索性贈予歸無咎這與域外牽連甚深之人,號稱“玩具。”


    ……


    七日之後。


    歸無咎盤膝而坐,驀然抬首張望,喟然讚歎。


    這一門法訣,原本就算是社正一級中的弱者,也輕易難得施展。按理說是殊神韻從旁照應,輔佐歸無咎施法,是最善之策。但無論是殊神韻還是歸無咎,心中都隱然有所悟——在殊神韻真正成就大業之前,勿要泄露太多的具體信息。


    殊神韻獨自一人,不能見那茫茫天象,未必不是暗合其中的道理。


    所以殊神韻修繕法訣,將此術交由歸無咎獨立施展。


    因為功行有所不足的緣故,采用的是以時間換取規模的法子,提前蘊養七日火候,方才煉化玄果,一舉成功。


    終於,突破了殊神韻止步的那一層。


    殊神韻所料無差。


    確是周天星辰圖。


    其景象之瑰瑋宏奇,較之自然景觀,不知勝出了多少!


    不單單是描摹精致、傳真寫神之故。單說一條——星辰之象的大小懸殊,實已達到了極為誇張的地步。


    最大的一等,儼然是千丈巨岩,落將下來,幾乎有城池大小。


    次一等,便隻有數人合抱大小;宛若越衡宗《通靈顯化真形圖》之本體。雖然也同樣堪稱壯觀,但和最大的那一等相比,就無足輕重了。


    堪稱奇絕的是,這兩等之間,等地分明,全然沒有介乎於二者之間的“中間地帶”。


    至於第三等,則隻是大如彈珠。


    再下一等,幾乎隻有米粒大小。


    再往下,隻怕是細若微塵,目光難以辨明。


    接下來是否還有等第分別,歸無咎也不敢斷言。


    浩浩蕩蕩,構成一道璀璨匹練,忽似天河,忽然又演化萬象,似乎是循著一定的規律,飄搖運轉。


    另有一值得注意之處。


    周天星辰,亮度的差異亦十分明顯。不但同一檔次中明暗懸殊,就是那些體積更大的星辰,也未必都是每一枚都較下一等的小星顯得明亮。


    第一等宛若城池大小的巨星,總數最少,約莫二十餘枚。


    色澤也與其餘星辰截然不同。


    其餘較小的星辰雖然明亮有差,但是大抵都是白色;但是這些個千丈巨星,卻都是呈現出赤色。血紅色、暗紅色、紫紅色、黑紅色、橙紅色不一而足,具體高下如何,歸無咎也不易判斷。


    第二等數丈大小的明星,一眼望去,似有數千,數萬,又或者更多了幾十倍。


    但是歸無咎仔細數了一遍,似乎其中最為矚目者,宛若烈日極盛之時的白色斑點,共有六七十枚之數。亮度遠遠超出同儕。


    第三等彈珠大小的明星,更是數之不盡。


    然其中最奪目者,幾乎宛若是億萬道白色電光凝結成的“光球”,光華之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較之那些個最亮的六七十枚數丈大小的二等明星,竟然也毫不遜色。


    考此類星辰之數目,與二等星中的佼佼者相若,同樣是六七十枚。


    體會大致之景象,歸無咎已然明了其中含義。


    此時,隻要歸無咎心中一動,循著心意指引,登時便可將“玄道果”所演化的純粹氣機,投入至某一枚星辰之上。


    但是歸無咎卻輕輕搖了搖頭,並未有所動作。


    這裏有一個難處。


    每一種類型的星辰寓意,歸無咎已心中有數;腦海中百餘個形象,對應百餘個星辰,幾乎無差。但是這隻是依據“亮度”而言,具體的誰是誰,卻不得而知。


    再退一步說,這是隻分強弱,不分敵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法無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山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山校尉並收藏萬法無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