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心中一笑,那清微宗木滄瀾倒是打得好主意。


    反正此事是悄無聲息的做成,到時候無論是自己不願收徒,還是他請示門中上真後被否決,無非將雲歸海悄悄送迴清微宗。


    而“崇台會”結束時將雲歸海留下,比之返宗後候再作商量,顯示出的誠意卻是天壤之別。


    這不但是清微宗的誠意,更是雲歸海自己的真誠。


    若是事候送迴一個人來,何其突兀不說,就算是雲歸海言道是他自己仰慕歸無咎主動來投,誰又敢斷言這不是清微宗策劃的投機之舉?論取信於人,說服力自然比現在要低得多了。


    雲歸海望著黃希音出神許久,突然醒轉過來。結結巴巴的道:“她……是不是資質絕佳,未來成就不可限量?是你將來的弟子嗎?”


    歸無咎笑著點頭。


    雲歸海略一躊躇,小聲問道:“不知她的天賦潛力,和你相比如何?”


    提出這個問題時,雲歸海聲如蚊蚋,似乎有幾分害怕。


    不料,歸無咎卻好像對這個問題異常認真。沉吟良久,道:“或許伯仲之間吧。”


    雲歸海眨了眨眼,一張精彩的小臉,明流露出幾分不信。如歸無咎這般的人物,古往今來有一個也是異數。想必他此言是在安慰自己,好哄自己拜那小女娃為師。


    但是歸無咎認真思索的態度,卻讓雲歸海無意間覺得和歸無咎拉近了一些距離,似乎瞬間就不那麽生分了。


    少年人心直口快,竟脫口而出道:“我不信。”


    此言一出,雲歸海驀地脖子一縮。


    黃采薇乃是精怪出身,對歸無咎從來以仆婢自居;而黃希音又隻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娃娃。突然所居洞府之中多出一個稚齡少年,歸無咎心中也是不覺歡快了幾分。


    看著雲歸海既是懷疑又是期待的眼神,歸無咎笑道:“今時不同往日。”


    略微頓了頓,歸無咎又道:“太古以前,萬家爭鳴,道法肇興之時,是何等風光,那是誰也說不清楚了。但是自有載籍體統、傳承源流的數十萬年來。迴首而望,歸某道一句根基之厚不讓先賢、登峰造極,大約也不必妄自菲薄。”


    “隻是,曠古未必絕今。”


    “縱然你超邁先古、卻未必能獨步當時;因為,誰又敢斷言,這不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人傑輩出的起點?自鳥跡代繩一來,人道文明的每一次大興,無一例外都是一陣陣湧動,猶如煙花般絢爛。並無哪一個人,單憑一己之力便能獨斷萬古,成為整個人道的圖騰偶像。”


    “和我資質潛力差不多的,少說也有兩三人吧?你也不必大驚小怪。”


    雲歸海隻覺得心潮澎湃,難以自製。


    如果說,歸無咎在“崇台會”上的表現,猶如一拳把一座封閉的堡壘擊出一個窟窿,露出了明媚渺遠的天空,固然令人震撼。


    但那到底是觀其一隅,不及其餘。


    現在歸無咎的這一番言語,就像是徹底把雲歸海的剛剛成型的觀念“壁壘”摧毀,徹底見到了新世界。


    一個時辰之前,隱宗和天玄上真,就是雲歸海認識的邊界和努力的目標;但是現在,他方才真正領略到天地無限渺遠,道途無窮無盡。


    上下四方曰宇;往來古今曰宙。


    放眼整個人道文明興衰起伏的曆史,比肩古今先賢,好似乘坐一葉扁舟,感受無垠瀚海中一道道波浪的此起彼伏……


    隻是,想到歸無咎方才所言自己“資質不足”,雲歸海好似瞬間被拉迴現實,不免有幾分沮喪。


    可是歸無咎的下一句話又將他的心提到嗓子眼:“你在這裏居住數載,也不能荒廢了功課。”


    雲歸海精神一震,驚喜道:“你要指導我修煉?”


    歸無咎笑而不答,隻道:“你現在已有練氣一重境的修為。若是按照我的法門從頭來過,這一層修為,至少一兩年的苦功,就要白白浪費了。你可舍得麽?”


    雲歸海並未多想,咬牙道:“不過練氣一重境的修為,又算得了什麽?”


    歸無咎點點頭,自袖中掏出一枚玉簡。道:“那麽從今日起,你就修習這一道法門。”


    雲歸海連忙接過,貼在手背上一觀。卻見這法門名為《二元書》,修行之法訣,隻止步於練氣境第五重。


    雲歸海小心翼翼地提出疑問,是否太少了些。


    歸無咎淡然道:“等你修到練氣第五層,自然有下一步的功法傳你。”


    接著便把黃采薇喚來,為雲歸海安排住處。


    這洞府極為寬敞,所餘密室不知還有多少。而日常用度之物,無論是丁航運來的還是歸無咎自己所備,挑揀一些出來給雲歸海,也足夠用了。


    望著雲歸海背影,歸無咎心道,這人來得正是時候。


    所謂《二元書》,名字雖然和越衡宗《九元書》似乎類出一係,但是其根腳卻截然不同。


    這“二元”,乃是歸無咎觀覽千般道法,依照能否為“空蘊念劍”所收納而分出的二元;換言之,亦可以說是他與黃希音“借道對證法”的“二元”。


    雲歸海雖然資質並未達到絕頂,但是若是緣法到了,歸無咎也並不介意接納一個有誠心的追隨者。


    之所以對雲歸海說,如若有緣,數十年後或可拜在黃希音門下,其實自有深意。


    這“二元書”功法,乃是歸無咎依照包括越衡宗在內的九宗絕學,乾元、上清、雲中派的大藏正經,嚐試將其中與《空蘊念劍》無緣者,提煉出來,成就一部法訣。


    也可以算是黃希音所走之路降低難度後的“形下之道”。總結,探索,試錯,兼而有之。


    其中關係,大約可比擬為《通靈顯化真形圖》本經與十三內府別傳之間的關係。


    通過這一步嚐試,不但是歸無咎日後指點黃希音的借鑒,將來也可以在黃希音的修道途中,多出一個可以參照的具象。


    從這個角度說,黃希音將來道途,也會有雲歸海的一份功勞。


    這才是雲歸海和黃希音之間真正的淵源所在。


    打發了雲歸海,是歸無咎整理自家道途的時候了。


    由於歸無咎道法之高明純粹到了頂點,因此數日前在和武光霆、謝推遷試練三日後,便徹底掌握了和元嬰修士作戰的關鍵。在他一身實力發揮到極致時,足以壓製所有火候未到的元嬰境。


    這一式,就像境界更高一籌的“四生滅”。


    但是正因為如此,這戰鬥的結果,是有幾分欺騙性的。雙方的真正差距,絕不像場麵上顯示的那般巨大。


    即便臻至三寶映照合一的程度,歸無咎一身法力也隻有元嬰後期修士的三分之一上下。若是實力較為強勁的真傳弟子如範移星,自己法力僅相當於對方兩成以上、三成不到的程度。


    憑借著超出對手四個境界的精純根基,歸無咎的確是勝過範移星一籌。


    不錯。


    看似無懈可擊的場麵,實則也隻是“一籌”的差距而已。


    倘若隱宗之中藏有真正萬年一出的人才,根基之厚和歸無咎拉近到三個小境界的差距,那雙方就已經處在一個水平線上了。


    若本次“崇台會”上有這麽一個人物,歸無咎或許依舊可以憑借圓全無暇的發揮逐漸積累優勢,最終戰而勝之。但是這個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過程,至少要一個時辰之上。


    若是如此,雖然勝負不變,這震撼人心的場麵卻決計無法維持了。


    假設再進一步……


    若是有望成就道尊的天才人物現世,越一階作戰,歸無咎必敗無疑。


    七十七家隱宗,不敢說一定無有這等人物。


    因而在“銓道會”正式開啟之前,歸無咎何嚐不是在與時間賽跑。不但要將十一家宗門的所得一一吸納,更要將妙觀智大魔尊所傳的魔嬰功法,稍稍推進一步。


    把手一拂,十一道玉簡一口氣取出。


    歸無咎微微一笑,這也算是土著文明之中和九宗道法的一處顯著差異了。


    在九宗之中,若想旁觀別派至法真傳,門檻卻要比比土著文明中高得多。若無特殊機緣,是極難實現的。


    而土著文明之中,哪怕是《大藏》、《正經》兩部根本經典,同樣留諸於具體的文字玉簡之中。而各派修士,對於此物的重視程度,同樣不如九大上宗。


    即便人人均知,八大經典之中以《大藏》、《正經》兩部為主。但是在絕大多數修士的認識中,唯有完整的八部經典,才擁有絕對的價值。其餘六部輔經,雖單一拎出來不如《大藏》、《正經》二部,但是依舊是千錘百煉的“實用法門”的根基。


    有經典而無法門,若要推演出合用神通,至少要以十萬年計。


    因此鬥敗各家真傳之後,各家經典同樣來得異常順利。


    歸無咎取出第一枚玉簡,大寧宗正經《龍章鳳文五老經》,心神浸入其中……


    ps:本來進度是挺領先的。這幾天有點身心俱疲的意思,昨晚又被空調吹傷了,今天勉強擠出一章。迴頭一看,連今天在內24天15.4萬,已經落後平均進度了。


    還有6天4.6萬,一定要衝成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法無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山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山校尉並收藏萬法無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