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的議程,主要圍繞情報、戰爭、防禦、逃亡和外交五大戰略方向,同時涉及人類社會的內部政策。
首先是情報議題。
空間防禦部的監視局代表強調,人類的引力波探測器精度過低,隻能觀測最低為白矮雙星級別的宏觀大質量天體活動,無法有效監聽時音文明。
製約探測精度的,一方麵是噪音幹擾,比如震動、氣流、輻射,另一方麵則是引力波造成的時空形變太小。
中子雙星引力波的振幅隻有皮米量級,也就是萬億分之一米,一個原子的長度。
更低密度物體造成的引力波,振幅自然更小。
低於原子尺度的形變很難測量,一般解決方案是用距離放大影響,導致探測引力波的激光設備動輒幾十公裏長。
所以,當年華夏才會實施‘天琴’計劃,把探測器以衛星的形式放置到太空,組成三角形陣列包圍地球,用激光測量時空形變。
局限性在於,衛星本身也是由物質組成,宇宙空間裏的原子塵埃、電磁輻射,都會輕微影響衛星的運動,對測量形成巨大幹擾。
想要提高探測精度,縮小儀器尺度,理論上隻能走微觀路線,從量子技術角度著手。
在這方麵,超凡者的神識擁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神識本身就由虛粒子組成,而虛粒子是場的振動,時空的本底頻率,當引力波經過時,時空頻率發生明顯改變,導致神識產生波動,超凡者什麽都不用做,就可以直觀感受到時空的漣漪。
“太陽方向的情報搜集工作交給我們,繼續下一議題。”
超凡事務部的孫秘書長一錘定音。
第二個議題,戰爭。
所謂戰爭,並不是討論如何進攻時音文明,而是研究對方主動進攻地球的情況下,該怎樣應對。
這種可能性不高,但作為整個文明的決策層,再低概率事件也要納入考量。
坐在第二排的尤利文,以空間防禦部軍委代表的身份,向與會者介紹了時音文明的武裝力量。
以目前情報,時音文明個體以戰艦形式存在,長度在五公裏至二十公裏之間,數量約為三十一萬,尚不明確戰艦內部是否存在更微觀的智慧生命,因此隻能把戰艦看做是它們的生命形態。
四維生命,廣義上等同於超凡者。
時音文明掌控的維度是平行世界維,無法預知未來,無法從曆史提取情報,其主要能力是窺視概率、操控時空曲率,由於暗物質不親和電磁力,它們無法像人類超凡者一樣施展電磁側法術,無法幹涉生命及思維活動。
總體而言,時音文明具有壓倒性優勢。
戰鬥力方麵,它們的每一位個體都相當於地仙級強者,全民皆兵。
而概率監視能讓它們掌握人類可能的實際行為,令許多欺騙性謀略失去效果,乃至引起反噬。
時音文明僅有的劣勢在於情報和思維透明。
情報方麵,整個人類社會對它們而言等同隱形,暗物質生命就像蝙蝠,隻能看見物質運動層麵的表象,而無法理解背後的內涵。
哪怕它們知道電磁力和強核力的存在,也並不能改變天然的局限,就像人類難以理解暗物質的存在。
若非如此,時音文明也不會一直忽略身邊的人類,超凡者也不會一直忽略暗物質世界。
至於思維透明,屬於暗物質生命第二個天然局限。
沒有電磁力的作用,它們隻能以運動軌跡來形成計算力,依靠弱相互作用來控製運動,就像立體的算盤,思維反應和時間觀念都很遲鈍。
它們的交流倒也不是直接的心靈溝通,而是用弱運動產生思維,再以身體的振動來傳遞更強的引力波信號。
有點類似於腦電波和可見光的區別。
由於物質運動都會產生引力波,隻要監測精度足夠高,就能繞過語言,直接讀取暗物質生命的思維。
有了這一條件支撐,人類可以隨時監控時音文明對己方的態度,未來行動的部署。
哪怕開戰,也能直接預測它們的行動方向,計謀這種東西,對於時音文明而言毫無意義。
當然,遺憾之處在於,人類並沒有太空戰艦,能對它們形成殺傷的武器,隻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定向能粒子束,使用粒子對撞的形式產生威力,不過局限性很大。
這世上,隻有白矮星、中子星這樣的致密天體粒子間隙足夠小,低密度物質內部,絕大部分空間都是空白地帶。
一束粒子撞擊普通物質,由於電磁相互作用的斥力,所以能夠產生較為明顯的效果。
然而暗物質不存在這種斥力,粒子束的撞擊,會整個穿透過去,隻有極少數粒子會與暗物質發生碰撞,形成微不足道的損傷。
第二種,自然是引力脈衝武器。
這是作用於時空本身的力量,一炮轟過去,所過之處任何物質都會被撕裂,哪怕暗物質也不例外。
可惜,人類雖然掌握相關技術,但沒有時間去大規模製造,目前隻有一台量子聚變原型機,還是安裝在地麵,戰鬥力和威懾力約等於零。
第三種,超凡力量。
這種超出人類科技水平的力量,是真正意義上與時音文明處於同層次的戰力。
除了超凡者本身,可利用的還有妖魔鬼怪、戰爭法寶,雖然力量懸殊,太空作戰能力不足,可如果利用得好,未嚐不能成為一張底牌。
“現在建造引力脈衝武器時間來不及,不過該做的還是要做,我們必須把持久戰的可能納入考慮,這方麵工作交給群星集團。”
孫秘書長做出決議,頓了一頓,有些無奈地道,“當然,主要防禦工作還是由我們超凡事務部承擔,繼續下一議題。”
第三議題,防禦。
關於防禦,主要指應對太陽耀變爆發。
空間防禦部的天文學家發言,指出時音文明個體密度並不算誇張,全部離開也隻會造成太陽極輕微的膨脹,影響不會非常劇烈。
但是,它們的活動似乎與太陽內核的聚變反應密切相關,昨晚太陽耀斑爆發並不是因為部分個體離開,而是時音文明的活動與以往不一致。
由此推測,隻要時音文明離開,無論離開的方式急促還是平緩,都會不可避免造成太陽聚變速率的根本變化。
當然,如果這個過程發生得比較平緩,人類還是能夠順利渡過去。
“如果它們一瞬間消失,太陽的活動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我們是否有能力應對?”
尤利文問出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
首先是情報議題。
空間防禦部的監視局代表強調,人類的引力波探測器精度過低,隻能觀測最低為白矮雙星級別的宏觀大質量天體活動,無法有效監聽時音文明。
製約探測精度的,一方麵是噪音幹擾,比如震動、氣流、輻射,另一方麵則是引力波造成的時空形變太小。
中子雙星引力波的振幅隻有皮米量級,也就是萬億分之一米,一個原子的長度。
更低密度物體造成的引力波,振幅自然更小。
低於原子尺度的形變很難測量,一般解決方案是用距離放大影響,導致探測引力波的激光設備動輒幾十公裏長。
所以,當年華夏才會實施‘天琴’計劃,把探測器以衛星的形式放置到太空,組成三角形陣列包圍地球,用激光測量時空形變。
局限性在於,衛星本身也是由物質組成,宇宙空間裏的原子塵埃、電磁輻射,都會輕微影響衛星的運動,對測量形成巨大幹擾。
想要提高探測精度,縮小儀器尺度,理論上隻能走微觀路線,從量子技術角度著手。
在這方麵,超凡者的神識擁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神識本身就由虛粒子組成,而虛粒子是場的振動,時空的本底頻率,當引力波經過時,時空頻率發生明顯改變,導致神識產生波動,超凡者什麽都不用做,就可以直觀感受到時空的漣漪。
“太陽方向的情報搜集工作交給我們,繼續下一議題。”
超凡事務部的孫秘書長一錘定音。
第二個議題,戰爭。
所謂戰爭,並不是討論如何進攻時音文明,而是研究對方主動進攻地球的情況下,該怎樣應對。
這種可能性不高,但作為整個文明的決策層,再低概率事件也要納入考量。
坐在第二排的尤利文,以空間防禦部軍委代表的身份,向與會者介紹了時音文明的武裝力量。
以目前情報,時音文明個體以戰艦形式存在,長度在五公裏至二十公裏之間,數量約為三十一萬,尚不明確戰艦內部是否存在更微觀的智慧生命,因此隻能把戰艦看做是它們的生命形態。
四維生命,廣義上等同於超凡者。
時音文明掌控的維度是平行世界維,無法預知未來,無法從曆史提取情報,其主要能力是窺視概率、操控時空曲率,由於暗物質不親和電磁力,它們無法像人類超凡者一樣施展電磁側法術,無法幹涉生命及思維活動。
總體而言,時音文明具有壓倒性優勢。
戰鬥力方麵,它們的每一位個體都相當於地仙級強者,全民皆兵。
而概率監視能讓它們掌握人類可能的實際行為,令許多欺騙性謀略失去效果,乃至引起反噬。
時音文明僅有的劣勢在於情報和思維透明。
情報方麵,整個人類社會對它們而言等同隱形,暗物質生命就像蝙蝠,隻能看見物質運動層麵的表象,而無法理解背後的內涵。
哪怕它們知道電磁力和強核力的存在,也並不能改變天然的局限,就像人類難以理解暗物質的存在。
若非如此,時音文明也不會一直忽略身邊的人類,超凡者也不會一直忽略暗物質世界。
至於思維透明,屬於暗物質生命第二個天然局限。
沒有電磁力的作用,它們隻能以運動軌跡來形成計算力,依靠弱相互作用來控製運動,就像立體的算盤,思維反應和時間觀念都很遲鈍。
它們的交流倒也不是直接的心靈溝通,而是用弱運動產生思維,再以身體的振動來傳遞更強的引力波信號。
有點類似於腦電波和可見光的區別。
由於物質運動都會產生引力波,隻要監測精度足夠高,就能繞過語言,直接讀取暗物質生命的思維。
有了這一條件支撐,人類可以隨時監控時音文明對己方的態度,未來行動的部署。
哪怕開戰,也能直接預測它們的行動方向,計謀這種東西,對於時音文明而言毫無意義。
當然,遺憾之處在於,人類並沒有太空戰艦,能對它們形成殺傷的武器,隻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定向能粒子束,使用粒子對撞的形式產生威力,不過局限性很大。
這世上,隻有白矮星、中子星這樣的致密天體粒子間隙足夠小,低密度物質內部,絕大部分空間都是空白地帶。
一束粒子撞擊普通物質,由於電磁相互作用的斥力,所以能夠產生較為明顯的效果。
然而暗物質不存在這種斥力,粒子束的撞擊,會整個穿透過去,隻有極少數粒子會與暗物質發生碰撞,形成微不足道的損傷。
第二種,自然是引力脈衝武器。
這是作用於時空本身的力量,一炮轟過去,所過之處任何物質都會被撕裂,哪怕暗物質也不例外。
可惜,人類雖然掌握相關技術,但沒有時間去大規模製造,目前隻有一台量子聚變原型機,還是安裝在地麵,戰鬥力和威懾力約等於零。
第三種,超凡力量。
這種超出人類科技水平的力量,是真正意義上與時音文明處於同層次的戰力。
除了超凡者本身,可利用的還有妖魔鬼怪、戰爭法寶,雖然力量懸殊,太空作戰能力不足,可如果利用得好,未嚐不能成為一張底牌。
“現在建造引力脈衝武器時間來不及,不過該做的還是要做,我們必須把持久戰的可能納入考慮,這方麵工作交給群星集團。”
孫秘書長做出決議,頓了一頓,有些無奈地道,“當然,主要防禦工作還是由我們超凡事務部承擔,繼續下一議題。”
第三議題,防禦。
關於防禦,主要指應對太陽耀變爆發。
空間防禦部的天文學家發言,指出時音文明個體密度並不算誇張,全部離開也隻會造成太陽極輕微的膨脹,影響不會非常劇烈。
但是,它們的活動似乎與太陽內核的聚變反應密切相關,昨晚太陽耀斑爆發並不是因為部分個體離開,而是時音文明的活動與以往不一致。
由此推測,隻要時音文明離開,無論離開的方式急促還是平緩,都會不可避免造成太陽聚變速率的根本變化。
當然,如果這個過程發生得比較平緩,人類還是能夠順利渡過去。
“如果它們一瞬間消失,太陽的活動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我們是否有能力應對?”
尤利文問出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