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室恢複安靜,在眾人緊張的注視中,虛擬畫麵中的盒子一分為二,左半部分上升,右半部分緩緩下沉。


    這個過程很危險,需要控製沉重的凝聚態氣體,讓出一條通道,任何意外的碰撞,都可能造成爆炸。


    “滴,條件已就緒。”


    智能係統傳來播報聲。


    此時,兩個盒子,一個位於凝聚態柱體中心,一個被送到裝置底部。


    微波傳感返迴數據顯示,糾纏沒有被破壞,兩張金屬膜仍然保持同頻反向振動。


    這倒是沒什麽好意外的,量子衛星與地麵的加密通訊早已證實,輕微的時空曲率變化,對量子糾纏沒有任何影響。


    關鍵是大曲率條件下,會不會發生退相幹。


    想要製造明顯的時間流速差異,單靠儀器的平穩運行是做不到的,每厘方300噸級密度遠遠不夠。


    必須啟動脈衝量子聚變,在極短時間內,將盒子周圍區域的凝聚態氣體密度增加到中子星物質級別,但又不能破壞盒子。


    這項技術有些敏感,涉及到量子引力武器方麵,直到現場的聯合政府官員和空間防禦部代表簽字,王院士才下令繼續。


    嗡~~~


    實驗中心樓頂的天花板忽然向兩側張開,露出外麵蔚藍的天空。


    “這是怎麽迴事?”


    幾名記者驚訝地問道。


    “安全措施。”


    劉博士向他們解釋:“待會裝置裏麵的氣體質量會超出控製,為了保證安全,我們會把能量向天空釋放,形成一束斥力脈衝,這片區域已經提前淨空,你們不必擔心。”


    朝日新聞社記者敏感地反應過來,緊張道:“這豈不是武器實驗?”


    “是的,地外文明隨時可能來襲,我們必須掌握更強大的武裝力量,才能保護這個充滿活力的時代不受破壞。”


    空間防禦部代表尤利文,那個魁梧的俄羅斯籍軍官,用一雙幽藍色瞳孔盯著他,淡淡笑道:“相信各位記者不會拿吸引眼球的噱頭進行批評,讓報道出現偏差,對吧?”


    銳利的目光,仿佛從西伯利亞凍土吹來的寒風,能把人的骨髓都凍結。


    “那是當然……”


    朝日新聞社記者一僵,露出勉強的微笑。


    程虛瞥了眼尤利文,注意到這位少將也是完美體。


    當初,寄生細胞隻激活在西半球,俄羅斯不包含在內,他卻出現在國外被感染,說明並不位於使館之類的安全區域。


    顯然,這個人當年是一名情報工作者。


    空間防禦部的人員組成,全部來自各國保送的精銳,完美體各方麵素質優於常人,因此占據了一定比例。不過高層很難對他們完全信任,少將,是這類人的仕途終點。


    任何群體中,能站到巔峰的存在,自然不可能是什麽簡單貨色。


    “目標五百噸級,繼續增加功率。”


    王院士下令。


    劉博士等幾位研究員迅速忙碌起來,將二號超算並入控製係統,不斷調整外麵聚變堆的能源輸出功率。


    密度一點點增加,半個小時之後,達到裝置極限。


    又進行了十幾分鍾的穩定性觀察,這才開始進行脈衝聚變測試。


    “三二一,點火!”


    隨著王院士親手按下啟動開關,旁邊的虛擬畫麵中,紅色柱狀體猛地一縮,刹那間坍塌,恐怖的質量將盒子完全摧毀。


    接著。


    悄無聲息間,眾人隻見一道白熾光柱從噴口處激發,衝天而起,帶著比太陽更強烈數萬倍的亮度,刺入蒼穹。


    “轟!!!!”


    劇烈的爆炸聲從空氣中傳來,衝擊波掀起十二級大風,向四周橫掃。


    那是斥力撞擊空氣所釋放的能量。


    如果換成密度更大的物體對它造成阻力,物質會從分子層麵完全撕碎,甚至因為能量的累積效應,發生非鏈式反應的核裂變。


    這一刻,實驗中心成為整個世界的焦點。


    景州市區無數人驚懼地往這邊看過來,用虛擬眼鏡或肉眼的神經信號,記錄那道接天連地的光柱,並上傳到網絡上。


    而園區內提前接到通報的記者,也第一時間將直播畫麵傳遞出去,用激動的聲音進行講解。


    報道中,並未強調這是武器實驗,而是稱之為量子引力能源技術,定性為核聚變一樣的概念,但是能量轉化效率更高。


    “能量當量是多少?”


    主控室內,尤利文從那道一閃而逝的光柱上收迴目光,詢問旁邊的劉博士。


    “毛子兄,討論當量並沒有什麽意義,這道斥力脈衝的當量隻有1萬噸量級,大部分虛質量在凝聚態崩潰時逃逸到了高維時空。”


    劉博士無奈地看了他一眼,補充道:“不過你也別失望。留下來的那部分能量高度集中,破壞力凝聚在一個很小的麵積上,所以威力比同等當量的核武器更高,隻是因為空氣密度小的緣故,才沒有展現出來。如果我們對著地麵轟擊,整個景州市已經不存在了,明白?”


    “很好。”


    尤利文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來這種武器的攻擊方式類似激光,對密度大的物體效果更出眾,非常適合應用到太空作戰。”


    “是的,如果獨角族飛船晚來十年,這一炮就能讓他們灰飛煙滅,也不會發生後麵的災難。”


    劉博士有些惆悵地感歎了一句,忽然想起程虛的實驗,連忙走過去詢問。


    “實驗很成功,在爆炸摧毀實驗設備之前,糾纏沒有受到時空曲率因素影響。”


    程虛指著設備屏幕,微笑著說道。


    其實,這樣的結論,他早已通過計算推導出,實驗隻不過是為了驗證。


    時空的對稱性問題,可以引申為另外一個高維問題。


    兩個高維生命甲和乙,在所有世界線一對一觀察彼此,若甲收束自我,增大質量,乙會看到他在某些世界線缺席嗎?


    這個問題並不簡單。


    具體分析,假設世界線條數為100,甲神識收縮一倍,那麽他的世界線塌縮為50條,總強度不變,但每條世界線自我質量增加一倍。


    此時乙的世界線仍為100條,他看到的甲有50%位置重疊,隻需要殺死他50次,就能讓甲完全隕落。


    那麽問題來了,甲眼中的乙,數量是100個,還是50個?


    如果是100,說明單一世界線的甲能夠看到兩個乙,違背禁止克隆原理。


    如果是50,那就奇怪了,甲收束自我,不可能影響到乙。


    事實上,這一矛盾並不存在,甲眼中的乙既不是100,也不是50。


    在程虛的實際體驗中,用神識進行觀察,會產生一種四維全息視覺,看到其他人的位置疊加,糊成一團虛影。


    而對波動狀態的虛影而言,數量是沒有意義的,強度、範圍才是衡量單位。


    所以,乙觀察甲,並不會看到他的缺席,隻會看到他的高維分布概率收縮,甲也不會看到乙變多,而是分布範圍保持不變。


    總體就是一種密度的變化,與數量無關。


    因此,時空是對稱的。


    時空彎曲,的確會影響粒子的基本單位,使之變小,但那隻是參照係變化產生的幻覺。


    就像遠處的人看起來變小了,移動速度也相對緩慢,實際上並沒有改變。


    時空收縮與否,隻是選取參照係的不同,物質並不會發生本質的改變,比如普朗克常數降低。


    真正改變的,僅僅是信息狀態。


    當然,物理上的東西,理論如果不進行檢驗,永遠都隻是空談,必須有事實做支撐,才有足夠的意義。


    相對論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就在於此,當時沒有相關條件去驗證。


    “但是,程教授,請恕我直言……”


    劉博士盯著程虛臉上的笑容,猶豫片刻,還是忍不住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你這個實驗與超距通信,並沒有什麽關聯,我建議你還是不要浪費時間,去研究理論上不存在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量子修真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術非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術非道並收藏量子修真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