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道道人將薑蒼神念所化的清源收在門下,誌心道人雖然惋惜,但是沒有太多其他情緒。


    分宮觀主,這是一份美差,但同時也是一份苦差。


    擔任分宮觀主自然是位高權重,氣運濃鬱,並且有望掌教之位,但是道人重在修行,繁雜瑣事會打擾修行,算得上一種磨練。


    同為長春子門下,他們師兄弟二人相交多年,感情最好,不然也不會共同駐守一方道觀分宮。


    對於清源道童,誌心道人也是眼饞的很,這種有孝心,有資質,有慧根的弟子,是用來傳承衣缽的。


    世人皆道神仙難求,可不知神仙為尋求一名弟子,繼承大道衣缽,不知要耗費多少精力。


    隱居世俗,花上一二十年細細觀察,最終覓得一得意弟子,都是少有的。


    更多是道人都是將衣缽傳於平庸之輩,最終一脈道統衰弱;或者所傳非人,連累師徒,連累師門……


    像清源道童這種出身清白,有天賦,有心性的弟子,在浩蕩全真教萬千弟子中已經是拔尖中拔尖。


    眼饞歸眼饞,最後誌心道人這位師叔還是送給師侄一份禮物,一塊渾然天成的美玉,具有溫養神魂的作用,算得上一樁重寶。


    清源道童在師父的同意下,有禮的接下,恭恭敬敬的換了一禮,長輩賜,不可辭,


    清風拂麵,明月照神。


    一道人,一道童在大殿中傳道授業解惑。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父與徒弟的關係堪比父子,有時候遠遠超出,在這個時代徒弟具有合法的繼承權,完全有資格繼承師父的一切。


    迎娶小師妹,繼承真傳功法,最終接任掌門,走上人生巔峰是常有的事情。


    正如父子之間行業相傳,師徒之間大道玄奧也是口口相傳。


    清源道童一雙清澈的眼瞳,充滿了渴望,和對修行的探知。


    今晚誌道道人傳授不同以往的道經與規矩,而是真真切切的修行之法。


    道門為何能與佛門分庭抗禮,道門為何能扶持大宋與諸國對持,道門真人為何能從天子手中贏得一座華山。


    這背後都是有真真切切的超凡偉力支撐,不然道門佛門就是當權者手中的工具,滅佛破道之事隨時可以發生。


    唯有真實不虛的力量,才是道門在此世的立根之本,才是全真教成為北方第一大宗的關鍵。


    誌道道人打量自己一向珍惜的弟子,難得嚴肅的道:“清源今入我門下,可願持續全真戒律。”


    “弟子願意。”


    清源道童斬釘截鐵的道


    “甚好,附耳聽來。”


    誌道道人點點頭,然後將清源做到自己旁邊,實際上是用神念以灌頂之法,一一傳授。


    一樁樁隱秘,一門門術語,在清源道童的腦海中劃過,以往對道經不解之處,豁然開朗。


    原本玄妙拗口的入門道經,在誌道道人的解釋下化作一本真真切切的煉氣吐納之法,無數玄奧的術語拚湊起來,儼然是修行的路線。


    種種真人名諱,仙天之名化作人體的七經八脈,各方穴竅,上下中三大丹田。


    這就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全真教將修行之法,明明白白的寫在入門道經上,傳播給天下信徒,億萬生靈。


    但是沒有師父一把手一把手的教導,道經始終是道經,永遠成不了修行功法。


    例如龍虎交匯,就有數中解法。


    龍即性,指人的心神(心火),內丹修煉講究修性,經常使人心火沉下丹田,把下丹田照的暖煦煦的。就是“青龍駕火遊蓮池(這裏蓮池指下丹田)”。


    白虎即命,指人的元氣(腎水)。由於“青龍駕火遊蓮池”,照的下丹田暖煦煦的,感動白虎的真情,“白虎興波出洞房(洞房之腎髒)”來會青龍,龍虎相抱而不理,故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這就叫“龍虎交匯”。


    但是還有一種說法,男子九陽一陰,女子九陰一陽,男女雙修,陰陽交合,同樣稱唿為龍虎交匯。


    還有是指,天地有陰陽二氣,大地孕育煞氣,陰煞與陽煞交匯,就是煉製法器的關鍵,同樣叫做龍虎交匯。


    沒有名師指點,關鍵的名詞完全搞不懂,最終隻會像歐陽鋒逆煉九陰真經。


    雙手環抱子午訣,四門緊閉守正中。萬念歸一入虛空,感而遂通真意生。


    吐氣三寸納至踵,綿綿密密閉如瓶,任憑氣機蕩髒腑,衝開毛孔人天通。


    真意為媒兩相融,伴隨真人潛北冥,浮遊來迴調水火,靜侯極淵光明生。


    行者調息至雙踵,住者凝神太虛境,坐者北冥探玄珠,臥者溫養待藥生。


    四句真決一一對應,金丹之下四境界,百日築基,煉氣通脈,心神合一,道基大成。


    前二境,在道門中稱唿為道童,後二境,有神通自生,道法可學,道門中稱唿為道士,煉師,大煉師。


    而龍虎交匯,自性圓滿,金丹出,則被尊稱為真人,有排山倒海之能,飛天遁地之功,甚至真人之稱唿,是期望金丹道人朝日證道成仙。


    道門修行的最後一步,則是元神,這等境界,被尊為真君,一般王朝天子都會對道門真君進行加封,給予氣運供奉,進行拉攏。


    至於度過風火雷三劫,便可元神合道,羽化成仙,超脫一界。


    傳授完術語,大殿中誌道道人滔滔不絕的講道:“我道門百日築基是修行第一步,一般踏入此境需要百日至一年……”


    “清源……你!”


    誌道道人驚訝的發現,大殿之中靈氣澎湃,倒懸灌輸,對象是他的弟子清源!


    清源道童本就是四階金敕人王一絲神念化身,盡管神仙二道不同,但是憑借強大的神念,還是感應到一絲天地靈氣。


    常年運轉武道氣血的清源,肉體淬煉許久,為天地靈氣的灌輸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這一點被兩位師長認為是清源天生道體,百脈具通,在心神和一前沒有任何障礙,是天資,是難得的修道人才。


    但是誌道道人還是沒有想到,自己的弟子妖孽到這種地步。


    不過傳道一次,便一步入道門,一步踏修行,一步上仙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之人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海成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海成塵並收藏諸天之人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