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告破,武王姬發自刎而亡,自此封神大劫宣告結束。
暫且不提薑子牙建造封神台,奉命分封諸神。
封神結束後,除了帝辛和王室中人以及少數大臣外,殷商大量天命之人被敕封為三山五嶽,周天星鬥之正神。
實力達到混元後,他對天地的了解更深了。
他之前想岔了,認為封什麽神是執掌封神榜的元始天尊控製的,他的大商作為戰勝方,大多正神命格之人又未戰死,可能不會被封神。
然而事實上要不是他王位在身,又有著人道氣運護持,連他在不暴露實力的情況下也要退位讓賢,接受天喜星的神位。
命格由天定,是天道選定的最適合的神位人選,而聖人作為天道代言人又怎麽會不遵從。
畢竟無論他之前是何身份,哪個勢力之人,隻要接受了神位都要受封神榜的節製。
無論你真靈封神還是肉身封神,你可以出工不出力,但必須要接受調遣。
否則就要挨上一記打神鞭,而且違反天規會天降業力,屆時難免不會輪迴中走一遭,以洗去自身的業力。
這也是為什麽神話傳說中的一些神仙轉世曆劫的原因之一。
封神雖有這樣那樣的限製,但好處卻遠遠大於弊端,單是不死不滅這一條就讓一些修為無法永生的人無法放棄。
更何況,執掌神位權柄,實力一步登天,就算暫時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也能靠感悟神職法則,用時間堆上來。
天道昭昭,天命所歸,就算帝辛心有不願也反抗不得,除非本人願意放棄封神,有大商的人道氣運庇佑,命格方能改變。
然而又有誰能放棄神位的誘惑?
大道唯艱,萬壑爭流,又有幾人能爭得上遊?!
很多人連仙道都難求,芸芸眾生,皆是凡俗,都是百年之後又是一抔黃土,為之奈何?!
大商除了少數高層之外,大多數還是普通人,別說金仙,很多連仙道都沒達到!
所以,除了極少數幾人,大多還是接受了封神榜的敕封,接受敕封就必須脫離大商,成為天界天庭之統屬,從此天人兩隔。
如此一來,殷商實力為之大減,讓諸多勢力的掌控者眉頭稍舒。
不過大商到底是戰勝者,而且又壓服了蠻族之人,統治了大半個洪荒大陸的人族,已經真正成了大陸最頂級的霸主勢力。
很多非正神命格之人也在大劫中成長起來了,與戰前不可同日而語,整體實力也隻是弱於玄門與佛門以及天庭而已,非其他勢力所能比擬的!
由於大商實力與氣運大漲,作為大商主宰的帝辛,此時的威望比之五帝也不遜色了。
眼看曾今的殷商臣子這個得封大帝,那個被尊神君,帝辛作為大商統治者自然不會毫無動作--
三教封神後的第二年,商王帝辛命匠人於泰山建封禪台,上告天道與三皇五帝、人族先賢,宣布大商神朝成立,並自立為帝,以大禹所造九鼎鎮壓氣運!
“大商神朝,立!”
隨著帝辛的金口玉言,口含天憲,威嚴的聲音傳遍洪荒--
如此,大商神朝正式宣告成立!
大商所有子民心有所感,盡皆口頌大商神朝,默念帝辛神帝!
氣運勾連之下,頓時顯出異象!
一時間風雲變幻,鬥轉星移,神朝的紫金氣運神龍騰空而起,唿嘯蒼天,蜿蜒九千餘萬裏,神朝億萬將士紛紛抬頭呐喊,氣血衝霄撕裂天幕。
天道似乎也有了反應,於虛空中響起大法螺,將下了金華靈雨慶賀這天地間第一個神朝的成立。
諸多文臣武將們借著神朝氣運匯聚與充沛的靈氣,紛紛突破,有的突破一個小境界,有的福緣深厚甚至借助天地靈機道韻突破一個大境界。
雖比不上一些執掌神權重柄的大神們一步登天,但勝在根基紮實!
文臣武將們的齊齊突破將神朝的聲勢推上了頂峰。
龐大的氣勢連成一片,威壓大半個洪荒大陸,連完成了封神,擁有諸天正神的天庭都為之側目,已得神位的殷商舊臣們不禁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他們將目光投向那道望之壓迫感十足的偉岸身影,內心不禁五味陳雜。
人心最是難測,沒有人會願意屈居人下,哪怕他們之前是忠心的臣子,麵對能讓人不死不滅神位的誘惑也把持不住。
尤其是像黃飛虎這樣的神權極重的頂級大神。
黃飛虎與原曆史一樣,被封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五嶽之首,執掌一方幽冥世界!
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這樣的身份足以讓他忘卻自己對大商的忠誠以及與帝辛和妹妹之間的感情了。
本以為自己封神以後,身份會淩駕於帝辛這個凡人之上,以後對他隻要稍加照顧就能了此心結……
如今看來,是自己井底之蛙了!
他永遠都忘不了,他曾今的君上初臨泰山時的場景--
就一眼,那一眼看穿了他的神域朝他望來,讓他的神魂都凝固了,早已煉化的權柄已然無法動用分毫,如同被巨龍凝視的螻蟻!!
借助權柄他就是最頂級的大羅,在泰山範圍內甚至連普通的準聖都不能壓製住他,然而對方一個目光就能將他攝住,視他為螻蟻……
所以陛下究竟是什麽修為?
黃飛虎不敢再想下去了,帝辛在泰山封禪的這段時間裏,他度日如年,生怕對方一個不爽將他斬殺。
當他真正麵對帝辛時,他卻沒有剛封神時的那股自信,認為自己能不死不滅了。
他有種感覺,那位曾今的陛下能徹底殺死他,連封神榜都無法將他複活的那種!
現在他已經沒有剛封神時的那種意氣風發的感覺了,同時也對之前的選擇產生了懷疑……
或許……
不!他的選擇是對的!他不想永遠做臣子,做凡人!他要成為高高在上的執棋之人!!
……
黃飛虎一直戰戰兢兢地等到封禪結束也沒等到帝辛發難,他在帝辛心中沒有想象中那麽重要。
在他做出選擇的時候,他就注定無法被帝辛放在眼中了。
區區
暫且不提薑子牙建造封神台,奉命分封諸神。
封神結束後,除了帝辛和王室中人以及少數大臣外,殷商大量天命之人被敕封為三山五嶽,周天星鬥之正神。
實力達到混元後,他對天地的了解更深了。
他之前想岔了,認為封什麽神是執掌封神榜的元始天尊控製的,他的大商作為戰勝方,大多正神命格之人又未戰死,可能不會被封神。
然而事實上要不是他王位在身,又有著人道氣運護持,連他在不暴露實力的情況下也要退位讓賢,接受天喜星的神位。
命格由天定,是天道選定的最適合的神位人選,而聖人作為天道代言人又怎麽會不遵從。
畢竟無論他之前是何身份,哪個勢力之人,隻要接受了神位都要受封神榜的節製。
無論你真靈封神還是肉身封神,你可以出工不出力,但必須要接受調遣。
否則就要挨上一記打神鞭,而且違反天規會天降業力,屆時難免不會輪迴中走一遭,以洗去自身的業力。
這也是為什麽神話傳說中的一些神仙轉世曆劫的原因之一。
封神雖有這樣那樣的限製,但好處卻遠遠大於弊端,單是不死不滅這一條就讓一些修為無法永生的人無法放棄。
更何況,執掌神位權柄,實力一步登天,就算暫時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也能靠感悟神職法則,用時間堆上來。
天道昭昭,天命所歸,就算帝辛心有不願也反抗不得,除非本人願意放棄封神,有大商的人道氣運庇佑,命格方能改變。
然而又有誰能放棄神位的誘惑?
大道唯艱,萬壑爭流,又有幾人能爭得上遊?!
很多人連仙道都難求,芸芸眾生,皆是凡俗,都是百年之後又是一抔黃土,為之奈何?!
大商除了少數高層之外,大多數還是普通人,別說金仙,很多連仙道都沒達到!
所以,除了極少數幾人,大多還是接受了封神榜的敕封,接受敕封就必須脫離大商,成為天界天庭之統屬,從此天人兩隔。
如此一來,殷商實力為之大減,讓諸多勢力的掌控者眉頭稍舒。
不過大商到底是戰勝者,而且又壓服了蠻族之人,統治了大半個洪荒大陸的人族,已經真正成了大陸最頂級的霸主勢力。
很多非正神命格之人也在大劫中成長起來了,與戰前不可同日而語,整體實力也隻是弱於玄門與佛門以及天庭而已,非其他勢力所能比擬的!
由於大商實力與氣運大漲,作為大商主宰的帝辛,此時的威望比之五帝也不遜色了。
眼看曾今的殷商臣子這個得封大帝,那個被尊神君,帝辛作為大商統治者自然不會毫無動作--
三教封神後的第二年,商王帝辛命匠人於泰山建封禪台,上告天道與三皇五帝、人族先賢,宣布大商神朝成立,並自立為帝,以大禹所造九鼎鎮壓氣運!
“大商神朝,立!”
隨著帝辛的金口玉言,口含天憲,威嚴的聲音傳遍洪荒--
如此,大商神朝正式宣告成立!
大商所有子民心有所感,盡皆口頌大商神朝,默念帝辛神帝!
氣運勾連之下,頓時顯出異象!
一時間風雲變幻,鬥轉星移,神朝的紫金氣運神龍騰空而起,唿嘯蒼天,蜿蜒九千餘萬裏,神朝億萬將士紛紛抬頭呐喊,氣血衝霄撕裂天幕。
天道似乎也有了反應,於虛空中響起大法螺,將下了金華靈雨慶賀這天地間第一個神朝的成立。
諸多文臣武將們借著神朝氣運匯聚與充沛的靈氣,紛紛突破,有的突破一個小境界,有的福緣深厚甚至借助天地靈機道韻突破一個大境界。
雖比不上一些執掌神權重柄的大神們一步登天,但勝在根基紮實!
文臣武將們的齊齊突破將神朝的聲勢推上了頂峰。
龐大的氣勢連成一片,威壓大半個洪荒大陸,連完成了封神,擁有諸天正神的天庭都為之側目,已得神位的殷商舊臣們不禁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他們將目光投向那道望之壓迫感十足的偉岸身影,內心不禁五味陳雜。
人心最是難測,沒有人會願意屈居人下,哪怕他們之前是忠心的臣子,麵對能讓人不死不滅神位的誘惑也把持不住。
尤其是像黃飛虎這樣的神權極重的頂級大神。
黃飛虎與原曆史一樣,被封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五嶽之首,執掌一方幽冥世界!
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這樣的身份足以讓他忘卻自己對大商的忠誠以及與帝辛和妹妹之間的感情了。
本以為自己封神以後,身份會淩駕於帝辛這個凡人之上,以後對他隻要稍加照顧就能了此心結……
如今看來,是自己井底之蛙了!
他永遠都忘不了,他曾今的君上初臨泰山時的場景--
就一眼,那一眼看穿了他的神域朝他望來,讓他的神魂都凝固了,早已煉化的權柄已然無法動用分毫,如同被巨龍凝視的螻蟻!!
借助權柄他就是最頂級的大羅,在泰山範圍內甚至連普通的準聖都不能壓製住他,然而對方一個目光就能將他攝住,視他為螻蟻……
所以陛下究竟是什麽修為?
黃飛虎不敢再想下去了,帝辛在泰山封禪的這段時間裏,他度日如年,生怕對方一個不爽將他斬殺。
當他真正麵對帝辛時,他卻沒有剛封神時的那股自信,認為自己能不死不滅了。
他有種感覺,那位曾今的陛下能徹底殺死他,連封神榜都無法將他複活的那種!
現在他已經沒有剛封神時的那種意氣風發的感覺了,同時也對之前的選擇產生了懷疑……
或許……
不!他的選擇是對的!他不想永遠做臣子,做凡人!他要成為高高在上的執棋之人!!
……
黃飛虎一直戰戰兢兢地等到封禪結束也沒等到帝辛發難,他在帝辛心中沒有想象中那麽重要。
在他做出選擇的時候,他就注定無法被帝辛放在眼中了。
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