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所有的靈魂淨化,讓他們不用再思考,不用再徘徊,統統歸入自身。
從此以後,沒有老,沒有病,沒有生死。
吾身即是眾生。
眾生亦是吾身。
吾以己身承擔眾生之業數,救濟眾生,從此再無悲苦。
這便是無量光明佛所求得,普渡世人的道路。
而剩下的這些留存著性命、生機、精魄的驅殼,便會一直向無量光明佛祈禱。
慢慢的,在他們剩下的人生和歲月之中,耗盡這一具驅殼所有的壽數,直到終了。
至於這麽做,到底是對,亦或者是錯。
超度他們的命魂,這樣的因果和業力,無量光明佛,同樣以自身承擔了。
一道道的虛影升起,匯入無量光明佛的身軀之中。
直到所有人,他們的命魂,統統匯聚入無量光明佛的身軀之中。
最終剩下的,就隻有慧覺了。
慧覺的身上,同樣散發著無邊的佛光。
他的佛光和無量光明佛相互輝映著。
仿佛兩尊佛陀對視著。
他們兩個人的信念,可以說非常的接近。
都是不惜犧牲一切,想要拯救陷入六道輪迴之中的淒苦眾生。
隻不過和慧覺不同的是,無量光明佛,求得了這樣一條路。
而慧覺,依舊在尋找普渡眾生的道路。
“我身如來。”
無量光明佛低吟佛號。
他目光低垂,看著慧覺,似乎等待著慧覺做出決定。
僧人,念阿彌陀佛之佛號。
而如來,念什麽呢?
如來就念自己。
無量光明佛以如來為佛號,顯然,在他的心中,已經再也沒有了漫天的神佛。
有的,隻是他的本心。
有的,隻是他自己這一尊唯一的佛。
若是天上有神佛,為何六道眾生,依舊淒苦。
若是天上有佛祖,佛祖既然悲憫,為何讓眾生顛沛輪迴。
既然佛,不救眾生,那佛豈配稱之為佛。
既然佛不救眾生,我來救眾生。
那我就是佛,我就是如來,我就是無量光明如來!
麵對無量光明佛的目光,慧覺雙掌合十,繼而,他慢慢的伸出手,他的身體,在消散,在化作佛光。
他要匯入無量光明佛之中,成為無量光明佛的一部分。
但最終,慧覺歎了一口氣。
他的搖了搖頭,眼眸之中潸然淚下。
隻是低聲說道,
“眾生六道,除了生老病死之外,也有歡樂、喜悅、真情、幸福,你的做法,和將眾生統統殺光,又有什麽區別呢?”
“若是將眾生統統殺死,讓眾生不再存在,那麽眾生自然也就沒有痛苦了。”
“隻是這樣,不是真正的解脫,亦不是真正的自在,隻是逃避。”
“你有普渡眾生的心意,卻走錯道路……”
慧覺的眼中,淚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落在地上,化作青青的綠草,綠草之中,各種各樣的繁花綻放。
他落淚,是為了無量光明佛而落淚。
無量光明佛明明有著這樣的心意,卻走錯了道路。
甚至到了偏執入魔的地步。
實在可憐。
聽到慧覺的話語,無量光明佛的臉上,露出了一個微笑。
他朝著慧覺微微頷首。
“我有我的想法。”
“你也有你的想法。”
“你的心意,我明白了。”
“去尋找吧。”
“你所想要的道路。”
這樣說著,無量光明佛周身的佛光慢慢的收斂了。
隨後他的身影重新縮小,再一次化作了一個小小的金佛像。
金佛像歸於寂靜。
而原本高聳出地麵的石壇,也慢慢的重新歸於地麵之上,恢複平坦。
隨後圍著金佛的一位和尚上前,小心翼翼的,將小金人重新捧在了自己的手心裏麵。
這一尊金人,隻是無量光明佛的金身,並非他的真身。
從現在來看,無量光明佛,隻怕盤踞滄州,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歲月了。
這麽多年來,他在滄州,不知道度化了多少的命魂。
又有多少人,信奉他。
這樣一點點累積下來,哪怕是一頭豬,隻怕也已經到達了不可想象,不可捉摸之境界。
更加遑論是無量光明佛。
他的真身,隻怕已經到達了一種無法想象的境界。
若是他真身降臨,此地多半立時便會化作陸地佛國。
他的信念,他的道行,多半絕對已經不輸給真正的佛陀了。
隻不過,即便這一尊小金佛隻是無量光明佛的金身。
但這一尊看似小小的金身,隻怕積攢了不知道多少的香火和信仰之力。
甚至被無數人祭拜之後,便就等於無量光明佛的一麵。
若是他願意的話,即便僅僅隻是這一麵,都能夠將慧覺鎮壓下來。
這一點,慧覺擁有這樣的明悟。
但不知道為什麽,他卻是沒有這麽做。
將小金佛收起來之後,這些神情平和的和尚們從地上站起來。
他們朝著慧覺雙掌合十,深深的鞠了一躬,隨後便口念佛號,帶著身後一眾信徒,朝著荒野走去。
他們並沒有返迴縣城,而是似乎想要前往其他什麽地方。
他們想要去的地方,慧覺已經猜到了。
那是無量光明佛,專門用來安置這些驅殼的地方。
這些已經失去了命魂的驅殼,會在那裏一直祈禱,直到生命走到終結,肉身和剩下的兩魂七魄湮滅消散。
“阿彌陀佛。”
看著這些人遠去,慧覺雙掌合十,默默的念了一聲佛號。
他的目光有些複雜。
無量光明佛沒有鎮壓他,讓慧覺確實有些意外。
但他也沒有辦法阻止無量光明佛的做法。
他根本不是無量光明佛的對手。
隻怕就算是邋遢天人在無量光明佛麵前,多半也不是對手。
難怪臨行之前,當自己說出想要前往滄州的話語,邋遢天人的臉上,竟然會露出古怪的神情。
顯然他多半已經知道無量光明佛的存在了。
而且,無量光明佛的存在,多半朝廷也是知道。
但朝廷同樣放任了無量光明佛。
甚至在這個滄州,無量光明佛似乎和官府,達成了某種默契。
無量光明佛默默的度化著,他想要度化的眾生。
而滄州的百姓,則是依舊同樣這樣生活著。
這一刻,莫名的,慧覺忽然很想看看,在這樣的默契之下,作為滄州佛首的法華禪寺,又到底是怎麽樣的光景呢?
從此以後,沒有老,沒有病,沒有生死。
吾身即是眾生。
眾生亦是吾身。
吾以己身承擔眾生之業數,救濟眾生,從此再無悲苦。
這便是無量光明佛所求得,普渡世人的道路。
而剩下的這些留存著性命、生機、精魄的驅殼,便會一直向無量光明佛祈禱。
慢慢的,在他們剩下的人生和歲月之中,耗盡這一具驅殼所有的壽數,直到終了。
至於這麽做,到底是對,亦或者是錯。
超度他們的命魂,這樣的因果和業力,無量光明佛,同樣以自身承擔了。
一道道的虛影升起,匯入無量光明佛的身軀之中。
直到所有人,他們的命魂,統統匯聚入無量光明佛的身軀之中。
最終剩下的,就隻有慧覺了。
慧覺的身上,同樣散發著無邊的佛光。
他的佛光和無量光明佛相互輝映著。
仿佛兩尊佛陀對視著。
他們兩個人的信念,可以說非常的接近。
都是不惜犧牲一切,想要拯救陷入六道輪迴之中的淒苦眾生。
隻不過和慧覺不同的是,無量光明佛,求得了這樣一條路。
而慧覺,依舊在尋找普渡眾生的道路。
“我身如來。”
無量光明佛低吟佛號。
他目光低垂,看著慧覺,似乎等待著慧覺做出決定。
僧人,念阿彌陀佛之佛號。
而如來,念什麽呢?
如來就念自己。
無量光明佛以如來為佛號,顯然,在他的心中,已經再也沒有了漫天的神佛。
有的,隻是他的本心。
有的,隻是他自己這一尊唯一的佛。
若是天上有神佛,為何六道眾生,依舊淒苦。
若是天上有佛祖,佛祖既然悲憫,為何讓眾生顛沛輪迴。
既然佛,不救眾生,那佛豈配稱之為佛。
既然佛不救眾生,我來救眾生。
那我就是佛,我就是如來,我就是無量光明如來!
麵對無量光明佛的目光,慧覺雙掌合十,繼而,他慢慢的伸出手,他的身體,在消散,在化作佛光。
他要匯入無量光明佛之中,成為無量光明佛的一部分。
但最終,慧覺歎了一口氣。
他的搖了搖頭,眼眸之中潸然淚下。
隻是低聲說道,
“眾生六道,除了生老病死之外,也有歡樂、喜悅、真情、幸福,你的做法,和將眾生統統殺光,又有什麽區別呢?”
“若是將眾生統統殺死,讓眾生不再存在,那麽眾生自然也就沒有痛苦了。”
“隻是這樣,不是真正的解脫,亦不是真正的自在,隻是逃避。”
“你有普渡眾生的心意,卻走錯道路……”
慧覺的眼中,淚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落在地上,化作青青的綠草,綠草之中,各種各樣的繁花綻放。
他落淚,是為了無量光明佛而落淚。
無量光明佛明明有著這樣的心意,卻走錯了道路。
甚至到了偏執入魔的地步。
實在可憐。
聽到慧覺的話語,無量光明佛的臉上,露出了一個微笑。
他朝著慧覺微微頷首。
“我有我的想法。”
“你也有你的想法。”
“你的心意,我明白了。”
“去尋找吧。”
“你所想要的道路。”
這樣說著,無量光明佛周身的佛光慢慢的收斂了。
隨後他的身影重新縮小,再一次化作了一個小小的金佛像。
金佛像歸於寂靜。
而原本高聳出地麵的石壇,也慢慢的重新歸於地麵之上,恢複平坦。
隨後圍著金佛的一位和尚上前,小心翼翼的,將小金人重新捧在了自己的手心裏麵。
這一尊金人,隻是無量光明佛的金身,並非他的真身。
從現在來看,無量光明佛,隻怕盤踞滄州,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歲月了。
這麽多年來,他在滄州,不知道度化了多少的命魂。
又有多少人,信奉他。
這樣一點點累積下來,哪怕是一頭豬,隻怕也已經到達了不可想象,不可捉摸之境界。
更加遑論是無量光明佛。
他的真身,隻怕已經到達了一種無法想象的境界。
若是他真身降臨,此地多半立時便會化作陸地佛國。
他的信念,他的道行,多半絕對已經不輸給真正的佛陀了。
隻不過,即便這一尊小金佛隻是無量光明佛的金身。
但這一尊看似小小的金身,隻怕積攢了不知道多少的香火和信仰之力。
甚至被無數人祭拜之後,便就等於無量光明佛的一麵。
若是他願意的話,即便僅僅隻是這一麵,都能夠將慧覺鎮壓下來。
這一點,慧覺擁有這樣的明悟。
但不知道為什麽,他卻是沒有這麽做。
將小金佛收起來之後,這些神情平和的和尚們從地上站起來。
他們朝著慧覺雙掌合十,深深的鞠了一躬,隨後便口念佛號,帶著身後一眾信徒,朝著荒野走去。
他們並沒有返迴縣城,而是似乎想要前往其他什麽地方。
他們想要去的地方,慧覺已經猜到了。
那是無量光明佛,專門用來安置這些驅殼的地方。
這些已經失去了命魂的驅殼,會在那裏一直祈禱,直到生命走到終結,肉身和剩下的兩魂七魄湮滅消散。
“阿彌陀佛。”
看著這些人遠去,慧覺雙掌合十,默默的念了一聲佛號。
他的目光有些複雜。
無量光明佛沒有鎮壓他,讓慧覺確實有些意外。
但他也沒有辦法阻止無量光明佛的做法。
他根本不是無量光明佛的對手。
隻怕就算是邋遢天人在無量光明佛麵前,多半也不是對手。
難怪臨行之前,當自己說出想要前往滄州的話語,邋遢天人的臉上,竟然會露出古怪的神情。
顯然他多半已經知道無量光明佛的存在了。
而且,無量光明佛的存在,多半朝廷也是知道。
但朝廷同樣放任了無量光明佛。
甚至在這個滄州,無量光明佛似乎和官府,達成了某種默契。
無量光明佛默默的度化著,他想要度化的眾生。
而滄州的百姓,則是依舊同樣這樣生活著。
這一刻,莫名的,慧覺忽然很想看看,在這樣的默契之下,作為滄州佛首的法華禪寺,又到底是怎麽樣的光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