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執念無比的強烈。
甚至幾乎都不輸給當日的無頭屍魔杜占奎了。
隻是杜占奎的執念,是恨意帶來的。
他自覺愧疚於十萬流民。
心中對州府和朝廷,以及他自己充斥著恨意。
這恨意便是他心中最深的執業。
而翟瑛的執業,則是她對白寬以及那些被白寬害死的無辜的人的歉疚。
她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努力,自己唯一能夠去做的事情,去彌補他們。
彌補白寬的罪業、彌補那些無辜之人的遭遇和苦難。
“阿彌陀佛!”
“翟瑛,你這樣做,又有什麽用?”
“你與其執念如此,不如放下執業,將事情說出來。”
“隻有這樣,才是真正對白寬的拯救和彌補,對那些被白寬害死的無辜之人的彌補!”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坐在這兒,替他們祈禱。”
說到這兒,慧覺話語微微一頓,
“如果隻是祈禱就有用的話,那這個世界上,大概也沒有這麽多悲哀的事情了。”
他這一句話落下,翟瑛的單薄的身軀輕輕一顫。
但最終,她依舊隻是什麽都沒有說。
看著她的樣子,慧覺知道,她意義已決,自己再勸無用了。
他搖了搖頭,繼而收迴自己的目光,看向荀縣令,
“荀縣令,走吧。”
“我們去伊河。”
“白寬此獠,小僧自有辦法捉拿他。”
慧覺不知道白寬,是不是就是這第三道執業孤魂。
但對他而言,他是不是,或者能不能夠從白寬那兒得到眼淚,根本已經無所謂了。
如果因為想要白寬懺悔,得到他真心懺悔的眼淚,就放任他在伊河害人,這才是真正愚蠢的做法。
事實上,到現在,慧覺心中,已經明白了徐老夫子他們的意圖。
九滴眼淚。
隨緣而已。
他們真正的意圖,恐怕根本不是這九滴眼淚。
所謂醉翁之意,何在酒也?
對慧覺而言,度化白寬的方式,可不是必須要讓他自我懺悔。
隻要鎮壓了他。
他若是願意悔改,便就罷了。
不願意悔改,以他的罪行,慧覺自然便是打散他的魂魄,再將他的真靈送往陰曹地府,論刑受苦。
至於翟瑛。
隻要捉來白寬,相信到時候,翟瑛自然願意開口。
到時候再想辦法化解她心中的執業便是。
“小師父,那就需要再等三天了。”
聽到慧覺的話語,荀縣令卻是苦笑著搖搖頭。
隨後他說道,
“小師父有所不知。”
“白寬此獠,隻有在初一和十五,才會現身。”
“其他的時間,他會躲藏起來。”
“先前玄修先生來此,來得更加不巧,他是初七來的,足足等了八天。”
荀縣令說完,慧覺下意識的追問道,
“玄修先生可下水尋找了?”
“自然。”
荀縣令點點頭。
“玄修先生下了伊河,在伊河河底找尋了三天三天,都沒有尋覓到白寬的蹤跡。”
這一句話落下,隨後荀縣令又補充道,
“後來,玄修先生猜測,白寬平常的時候,應該並不是躲在伊河河底,而是藏身於河川之中。”
“隻有到了初一、十五兩天,他才會從大河河川,迴到伊河來!”
“因此,這也是為什麽,白寬隻在初一、十五兩天害人的原因。”
“原來如此。”
慧覺微微頷首。
隨後他腦子裏麵諸般的念頭閃過,卻是又忍不住的說道,
“白寬初一、十五迴到伊河之中來,是不是有什麽特別的原因?”
麵對慧覺這個問題,荀縣令苦笑著搖了搖頭。
看他的樣子,顯然便是不知道的意思了。
不過這個時候,慧覺卻是留意到,荀縣令說話的時候,閉著雙眼,坐在地上的翟瑛,似乎輕輕顫抖了一下。
果然,初一、十五這兩個日子,對白寬有著非常特別的意義嗎?
微微沉吟了一下,慧覺最終依舊開口說道,
“不管日子。”
“小僧今天先下伊河去看看情況。”
“是不是能夠找到什麽線索。”
“如果有冤魂滯留伊河的話,正好將他們超渡了,免得他們受苦。”
慧覺這樣說了,荀縣令自然不好拒絕。
他朝著慧覺點點頭,
“小師父慈悲。”
“如此的話,便請把。”
他朝著慧覺伸手示意。
慧覺點點頭,隨後和荀縣令並排離開了。
而他們的身後,柴捕頭四人也跟隨了上來。
一行六人從內牢之中出來。
等待在外麵的剩下的一眾官員和差役都是用期待的目光看向荀縣令。
被眾人的目光看著,荀縣令苦笑著,隻是搖了搖頭。
隨後他開口說道,
“諸位,慧覺小師父想要去伊河看看情況,本官便陪他一行。”
“此去不知兩三天是否能迴,所以原縣大小事宜,便煩擾諸位勞心了。”
他的話語落下,一眾官員和差役都是趕緊抱拳施禮,
“大人說的哪裏話。”
“這是我等份內事宜。”
看著他們這般迴答,荀縣令點點頭。
繼而他又看向陸縣丞、王刑書以及柴捕頭。
“陸兄,王賢弟、柴捕頭,此去伊河,由本官和宋典史陪同就好。”
“縣府府衙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聽到荀縣令的話語,陸縣丞三人,自然也是忙不迭的頷首。
隨後荀縣令也不再多說,而是從自己的衣袖裏麵,拿出來一艘小小的木船模型。
繼而對著模型,他喃喃的念了兩句,這木船便就從他的手上脫手而出,化作一艘長達三丈有餘的樓船。
樓船樣子造型精致,樓閣上雕梁畫棟,宛若秀坊香船一般。
在船頭則是插著一麵人高的三角令旗。
而且讓人有些驚訝的。
樓船落地,卻並未真正的落在地上,而是懸空在距離地麵半尺的空中。
放出樓船之後,荀縣令看向慧覺,笑著說道,
“讓小師父見笑了。”
“這是荀某自己的拙作。”
“此去前車鎮,也有將近百裏路程,小師父不嫌棄的話,我們便以此船代步吧。”
荀縣令說罷,慧覺搖了搖頭,卻是微微一笑。
這樓船,做工精致。
甚至連船舷上都雕梁畫棟,再看荀縣令神情,顯然此船哪裏是什麽拙作,分明是他頗為滿意的心血結晶了。
以前的時候,慧覺就聽說,墨家尤為擅長煉器,製作一些機關奇物。.
甚至幾乎都不輸給當日的無頭屍魔杜占奎了。
隻是杜占奎的執念,是恨意帶來的。
他自覺愧疚於十萬流民。
心中對州府和朝廷,以及他自己充斥著恨意。
這恨意便是他心中最深的執業。
而翟瑛的執業,則是她對白寬以及那些被白寬害死的無辜的人的歉疚。
她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努力,自己唯一能夠去做的事情,去彌補他們。
彌補白寬的罪業、彌補那些無辜之人的遭遇和苦難。
“阿彌陀佛!”
“翟瑛,你這樣做,又有什麽用?”
“你與其執念如此,不如放下執業,將事情說出來。”
“隻有這樣,才是真正對白寬的拯救和彌補,對那些被白寬害死的無辜之人的彌補!”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坐在這兒,替他們祈禱。”
說到這兒,慧覺話語微微一頓,
“如果隻是祈禱就有用的話,那這個世界上,大概也沒有這麽多悲哀的事情了。”
他這一句話落下,翟瑛的單薄的身軀輕輕一顫。
但最終,她依舊隻是什麽都沒有說。
看著她的樣子,慧覺知道,她意義已決,自己再勸無用了。
他搖了搖頭,繼而收迴自己的目光,看向荀縣令,
“荀縣令,走吧。”
“我們去伊河。”
“白寬此獠,小僧自有辦法捉拿他。”
慧覺不知道白寬,是不是就是這第三道執業孤魂。
但對他而言,他是不是,或者能不能夠從白寬那兒得到眼淚,根本已經無所謂了。
如果因為想要白寬懺悔,得到他真心懺悔的眼淚,就放任他在伊河害人,這才是真正愚蠢的做法。
事實上,到現在,慧覺心中,已經明白了徐老夫子他們的意圖。
九滴眼淚。
隨緣而已。
他們真正的意圖,恐怕根本不是這九滴眼淚。
所謂醉翁之意,何在酒也?
對慧覺而言,度化白寬的方式,可不是必須要讓他自我懺悔。
隻要鎮壓了他。
他若是願意悔改,便就罷了。
不願意悔改,以他的罪行,慧覺自然便是打散他的魂魄,再將他的真靈送往陰曹地府,論刑受苦。
至於翟瑛。
隻要捉來白寬,相信到時候,翟瑛自然願意開口。
到時候再想辦法化解她心中的執業便是。
“小師父,那就需要再等三天了。”
聽到慧覺的話語,荀縣令卻是苦笑著搖搖頭。
隨後他說道,
“小師父有所不知。”
“白寬此獠,隻有在初一和十五,才會現身。”
“其他的時間,他會躲藏起來。”
“先前玄修先生來此,來得更加不巧,他是初七來的,足足等了八天。”
荀縣令說完,慧覺下意識的追問道,
“玄修先生可下水尋找了?”
“自然。”
荀縣令點點頭。
“玄修先生下了伊河,在伊河河底找尋了三天三天,都沒有尋覓到白寬的蹤跡。”
這一句話落下,隨後荀縣令又補充道,
“後來,玄修先生猜測,白寬平常的時候,應該並不是躲在伊河河底,而是藏身於河川之中。”
“隻有到了初一、十五兩天,他才會從大河河川,迴到伊河來!”
“因此,這也是為什麽,白寬隻在初一、十五兩天害人的原因。”
“原來如此。”
慧覺微微頷首。
隨後他腦子裏麵諸般的念頭閃過,卻是又忍不住的說道,
“白寬初一、十五迴到伊河之中來,是不是有什麽特別的原因?”
麵對慧覺這個問題,荀縣令苦笑著搖了搖頭。
看他的樣子,顯然便是不知道的意思了。
不過這個時候,慧覺卻是留意到,荀縣令說話的時候,閉著雙眼,坐在地上的翟瑛,似乎輕輕顫抖了一下。
果然,初一、十五這兩個日子,對白寬有著非常特別的意義嗎?
微微沉吟了一下,慧覺最終依舊開口說道,
“不管日子。”
“小僧今天先下伊河去看看情況。”
“是不是能夠找到什麽線索。”
“如果有冤魂滯留伊河的話,正好將他們超渡了,免得他們受苦。”
慧覺這樣說了,荀縣令自然不好拒絕。
他朝著慧覺點點頭,
“小師父慈悲。”
“如此的話,便請把。”
他朝著慧覺伸手示意。
慧覺點點頭,隨後和荀縣令並排離開了。
而他們的身後,柴捕頭四人也跟隨了上來。
一行六人從內牢之中出來。
等待在外麵的剩下的一眾官員和差役都是用期待的目光看向荀縣令。
被眾人的目光看著,荀縣令苦笑著,隻是搖了搖頭。
隨後他開口說道,
“諸位,慧覺小師父想要去伊河看看情況,本官便陪他一行。”
“此去不知兩三天是否能迴,所以原縣大小事宜,便煩擾諸位勞心了。”
他的話語落下,一眾官員和差役都是趕緊抱拳施禮,
“大人說的哪裏話。”
“這是我等份內事宜。”
看著他們這般迴答,荀縣令點點頭。
繼而他又看向陸縣丞、王刑書以及柴捕頭。
“陸兄,王賢弟、柴捕頭,此去伊河,由本官和宋典史陪同就好。”
“縣府府衙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聽到荀縣令的話語,陸縣丞三人,自然也是忙不迭的頷首。
隨後荀縣令也不再多說,而是從自己的衣袖裏麵,拿出來一艘小小的木船模型。
繼而對著模型,他喃喃的念了兩句,這木船便就從他的手上脫手而出,化作一艘長達三丈有餘的樓船。
樓船樣子造型精致,樓閣上雕梁畫棟,宛若秀坊香船一般。
在船頭則是插著一麵人高的三角令旗。
而且讓人有些驚訝的。
樓船落地,卻並未真正的落在地上,而是懸空在距離地麵半尺的空中。
放出樓船之後,荀縣令看向慧覺,笑著說道,
“讓小師父見笑了。”
“這是荀某自己的拙作。”
“此去前車鎮,也有將近百裏路程,小師父不嫌棄的話,我們便以此船代步吧。”
荀縣令說罷,慧覺搖了搖頭,卻是微微一笑。
這樓船,做工精致。
甚至連船舷上都雕梁畫棟,再看荀縣令神情,顯然此船哪裏是什麽拙作,分明是他頗為滿意的心血結晶了。
以前的時候,慧覺就聽說,墨家尤為擅長煉器,製作一些機關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