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恨意發自她的靈魂,源自她的本心。
淒厲哀怨的淚眸之中,仇恨的光芒倒映著。
幾乎讓她原本柔美的臉都猙獰了。
看著直讓人觸目驚心。
她仇恨的樣子,落在慧覺的眼中,讓慧覺都為之心頭一顫。
他自然明白,慕子玉慘死三山鎮,恐怕從此之後,樓黛這一輩子都活在仇恨裏麵了。
但這是何等可悲而又可歎的事情啊!
人生在世,七情六欲,什麽最苦?什麽最可怕?
思念最苦,仇恨最可怕。
恨意,可以讓一個人徹底的扭曲,墜入仇恨的深淵之中,再也無法自拔。
杜占奎大恨千年。
他千年不願意解脫,恨守世間。
何等的可怕,卻又何等的可悲?!
“樓……”
慧覺心驚之餘,他下意識的想要開口。
但話到嘴邊,看著樓黛母女悲涼的樣子,他話語止住了。
此時此刻,慧覺本應該勸說樓黛,不要心懷仇恨。
隻是看著她們那樣淒慘的樣子。
這些話,慧覺卻是不知道為何,怎麽都說不出來了。
因為實在他沒有辦法,亦不願意,對於一個剛剛被人殺了丈夫的女人說出讓她不要記恨的話語。
喜怒哀樂,這是人的天性。
恨之所生,不正是因為愛之情切嗎?!
樓黛對三山鎮這些妖孽怨恨至深,不正是因為她深愛著自己的丈夫嗎?
“阿彌陀佛!”
慧覺默默的閉上了自己的雙眼。
他似乎已經不忍再看。
但隨後兩三個唿吸的功夫之後,他的雙眸又再一次睜開。
睜開雙眼之中,慧覺的眼睛裏麵,倒映著前所未有的堅定光芒。
他雙掌合十,朝著樓黛說道,
“樓施主,可聽小僧一句話,千萬不要讓心中仇恨,蒙蔽雙眼。”
“人生在世,恨業纏身,從此以後抱著恨意活一輩子,被仇恨遮蔽雙眼,何等淒苦?”
“更何況,你還要帶著這個孩子。”
“如果你一直都心懷恨意,隻怕人世間剩下的其他的美好和歡樂,你都再也無法感受到了。”
“慧覺師傅……!”
樓黛的神情悲戚而痛苦,她流淚滿麵。
然而對於慧覺的話語,她卻隻是抿著嘴,任由淚水湧出,不斷的搖頭。
她恨啊!
慕子玉慘死之恨,她如何放下?!
她死死的抱著自己的女兒,不住的搖頭。
然而這個時候,慧覺看著她,隻是繼續說道,
“你不要心懷恨意。”
“放下恨意,好好將這個孩子養大成人。”
“而你的恨,你的怨,便由小僧來承擔,由小僧來解除。”
慧覺忽然這樣說道。
他清秀的臉上,深邃平和的佛眸之中,倒映著前所未有的執念,
“慕施主既然死於此,為三山鎮這些妖孽所害,那小僧便鎮殺這三山鎮的罪魁禍首,為慕施主報此血仇,洗淨你心中恨意。”
這樣說著,他原本悲憫的臉上,露出可怕的殺意。
他要以殺止恨!
話語落下,他身上原本的殺業和罪孽陡然爆發。
怨煞兇戾之氣從慧覺的身上洶湧而出,比之先前,膨脹了何止數倍。
恐怖的殺氣在慧覺周身繚繞著。
幾乎將他身上原本的佛性都要掩蓋了。
業孽纏身而來,甚至在慧覺的身後,化作一尊扭曲的魔佛虛影。
那虛影貼在慧覺的身上,死死的纏繞著他,神情猙獰,嘴巴裏麵不斷的念動著,
“殺!殺!”
這一個個殺字像是魔咒一樣,不斷的響起。
宛若蚊蠅一般細微,卻無比煩擾喧嚷的聲音不住的朝著慧覺的耳朵和靈魂裏麵鑽去。
想要讓他徹底的墮入殺劫之中。
心魔、心魔,正是由心而起,由心而生。
慧覺心中,殺意熾盛,心魔由此而來,這心魔其實便是慧覺自身的念頭所化。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種種念頭。
這些念頭,或為慈悲,或為殘忍。
人生在世,不可能隨意隨性而為,必須受製於法律、道德種種的束縛。
這些東西,雖然是束縛,但有時候,卻也是讓人向善、正義的正確規範。
而在這些規範之下,人心中的某些念頭便被壓抑了。
但被壓抑了,不等於不存在。
慧覺心中,本來秉承悲憫眾生之心意,他心中的殺意被深深抑製。
但今日,他大開殺戒不說,此時又發下以殺止恨的執念,殺意熾盛之下,自然便有殺業心魔誕生了。
伴隨著殺業熾烈,慧覺身上燃燒著的業火亦是更加旺盛了。
幾乎將他另外半邊身體散發出來的佛光都徹底的壓倒。
出家人,四大皆空,秉持八戒。
怎麽可以妄動殺心,甚至妄圖以殺止恨。
這殺業和魔性,由他殺心而來,從某種程度來說,和業火一樣,亦是對他的懲罰。
但慧覺不在乎。
他紋絲不動。
縱然諸般業火燒身,殺業心魔侵蝕,他似若枉聞。
對於慧覺而言,他隻是不想看到樓黛從此以後抱著仇恨度日。
剩下的人生裏麵,永遠飽受仇恨的折磨。
既然如此,他寧可由自己代替樓黛承受這一份苦難和折磨。
眾生皆苦。
既然不能救度眾生,那我就代替眾生受苦!
慧覺的話語落下,樓黛呆住了。
她顫抖著,一時間根本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而慧覺身邊的燕丹雲,以及樊義一眾人,亦是驚呆了。
“師傅……”
燕丹雲亦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隻是他的神情之中,有些不忍和痛惜。
慧覺是他這一輩子見過的,最是慈悲為懷的和尚。
他的對眾生的慈悲,甚至到了心中根本沒有自己,隻有眾生的地步。
在見到慧覺之前,事實上,燕丹雲都不會相信,這個世上,竟然有慧覺這樣的人。
他太完美了。
他的慈悲,甚至已經超脫了一切俗念的地步。
宛若隻存在於佛經和傳說之中的聖人。
他的慈悲,並不是為了成佛,或者說其他什麽東西。
他隻是純粹的為眾生而悲,願意為眾生而舍己,願意為眾生來承擔他們的痛苦。
或許慧覺自己都沒有想過。
但燕丹雲明白,能夠有著這樣的悲憫眾生的心意,慧覺隻要不死,不改心意,將來隻怕多半能夠證得阿羅漢果位。
乃至立地成佛。
淒厲哀怨的淚眸之中,仇恨的光芒倒映著。
幾乎讓她原本柔美的臉都猙獰了。
看著直讓人觸目驚心。
她仇恨的樣子,落在慧覺的眼中,讓慧覺都為之心頭一顫。
他自然明白,慕子玉慘死三山鎮,恐怕從此之後,樓黛這一輩子都活在仇恨裏麵了。
但這是何等可悲而又可歎的事情啊!
人生在世,七情六欲,什麽最苦?什麽最可怕?
思念最苦,仇恨最可怕。
恨意,可以讓一個人徹底的扭曲,墜入仇恨的深淵之中,再也無法自拔。
杜占奎大恨千年。
他千年不願意解脫,恨守世間。
何等的可怕,卻又何等的可悲?!
“樓……”
慧覺心驚之餘,他下意識的想要開口。
但話到嘴邊,看著樓黛母女悲涼的樣子,他話語止住了。
此時此刻,慧覺本應該勸說樓黛,不要心懷仇恨。
隻是看著她們那樣淒慘的樣子。
這些話,慧覺卻是不知道為何,怎麽都說不出來了。
因為實在他沒有辦法,亦不願意,對於一個剛剛被人殺了丈夫的女人說出讓她不要記恨的話語。
喜怒哀樂,這是人的天性。
恨之所生,不正是因為愛之情切嗎?!
樓黛對三山鎮這些妖孽怨恨至深,不正是因為她深愛著自己的丈夫嗎?
“阿彌陀佛!”
慧覺默默的閉上了自己的雙眼。
他似乎已經不忍再看。
但隨後兩三個唿吸的功夫之後,他的雙眸又再一次睜開。
睜開雙眼之中,慧覺的眼睛裏麵,倒映著前所未有的堅定光芒。
他雙掌合十,朝著樓黛說道,
“樓施主,可聽小僧一句話,千萬不要讓心中仇恨,蒙蔽雙眼。”
“人生在世,恨業纏身,從此以後抱著恨意活一輩子,被仇恨遮蔽雙眼,何等淒苦?”
“更何況,你還要帶著這個孩子。”
“如果你一直都心懷恨意,隻怕人世間剩下的其他的美好和歡樂,你都再也無法感受到了。”
“慧覺師傅……!”
樓黛的神情悲戚而痛苦,她流淚滿麵。
然而對於慧覺的話語,她卻隻是抿著嘴,任由淚水湧出,不斷的搖頭。
她恨啊!
慕子玉慘死之恨,她如何放下?!
她死死的抱著自己的女兒,不住的搖頭。
然而這個時候,慧覺看著她,隻是繼續說道,
“你不要心懷恨意。”
“放下恨意,好好將這個孩子養大成人。”
“而你的恨,你的怨,便由小僧來承擔,由小僧來解除。”
慧覺忽然這樣說道。
他清秀的臉上,深邃平和的佛眸之中,倒映著前所未有的執念,
“慕施主既然死於此,為三山鎮這些妖孽所害,那小僧便鎮殺這三山鎮的罪魁禍首,為慕施主報此血仇,洗淨你心中恨意。”
這樣說著,他原本悲憫的臉上,露出可怕的殺意。
他要以殺止恨!
話語落下,他身上原本的殺業和罪孽陡然爆發。
怨煞兇戾之氣從慧覺的身上洶湧而出,比之先前,膨脹了何止數倍。
恐怖的殺氣在慧覺周身繚繞著。
幾乎將他身上原本的佛性都要掩蓋了。
業孽纏身而來,甚至在慧覺的身後,化作一尊扭曲的魔佛虛影。
那虛影貼在慧覺的身上,死死的纏繞著他,神情猙獰,嘴巴裏麵不斷的念動著,
“殺!殺!”
這一個個殺字像是魔咒一樣,不斷的響起。
宛若蚊蠅一般細微,卻無比煩擾喧嚷的聲音不住的朝著慧覺的耳朵和靈魂裏麵鑽去。
想要讓他徹底的墮入殺劫之中。
心魔、心魔,正是由心而起,由心而生。
慧覺心中,殺意熾盛,心魔由此而來,這心魔其實便是慧覺自身的念頭所化。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種種念頭。
這些念頭,或為慈悲,或為殘忍。
人生在世,不可能隨意隨性而為,必須受製於法律、道德種種的束縛。
這些東西,雖然是束縛,但有時候,卻也是讓人向善、正義的正確規範。
而在這些規範之下,人心中的某些念頭便被壓抑了。
但被壓抑了,不等於不存在。
慧覺心中,本來秉承悲憫眾生之心意,他心中的殺意被深深抑製。
但今日,他大開殺戒不說,此時又發下以殺止恨的執念,殺意熾盛之下,自然便有殺業心魔誕生了。
伴隨著殺業熾烈,慧覺身上燃燒著的業火亦是更加旺盛了。
幾乎將他另外半邊身體散發出來的佛光都徹底的壓倒。
出家人,四大皆空,秉持八戒。
怎麽可以妄動殺心,甚至妄圖以殺止恨。
這殺業和魔性,由他殺心而來,從某種程度來說,和業火一樣,亦是對他的懲罰。
但慧覺不在乎。
他紋絲不動。
縱然諸般業火燒身,殺業心魔侵蝕,他似若枉聞。
對於慧覺而言,他隻是不想看到樓黛從此以後抱著仇恨度日。
剩下的人生裏麵,永遠飽受仇恨的折磨。
既然如此,他寧可由自己代替樓黛承受這一份苦難和折磨。
眾生皆苦。
既然不能救度眾生,那我就代替眾生受苦!
慧覺的話語落下,樓黛呆住了。
她顫抖著,一時間根本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而慧覺身邊的燕丹雲,以及樊義一眾人,亦是驚呆了。
“師傅……”
燕丹雲亦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隻是他的神情之中,有些不忍和痛惜。
慧覺是他這一輩子見過的,最是慈悲為懷的和尚。
他的對眾生的慈悲,甚至到了心中根本沒有自己,隻有眾生的地步。
在見到慧覺之前,事實上,燕丹雲都不會相信,這個世上,竟然有慧覺這樣的人。
他太完美了。
他的慈悲,甚至已經超脫了一切俗念的地步。
宛若隻存在於佛經和傳說之中的聖人。
他的慈悲,並不是為了成佛,或者說其他什麽東西。
他隻是純粹的為眾生而悲,願意為眾生而舍己,願意為眾生來承擔他們的痛苦。
或許慧覺自己都沒有想過。
但燕丹雲明白,能夠有著這樣的悲憫眾生的心意,慧覺隻要不死,不改心意,將來隻怕多半能夠證得阿羅漢果位。
乃至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