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來,機緣巧合,我也有了一些道行,也知道修行的艱難,以及孽障纏身,兇惡混沌的痛苦。”
“但不管這些,恩公當日的救命之恩,教誨之情,我一直都記著,希望將來有機會可以報答恩公。”
少女看著慧覺說道。
“原來如此。”
聽到少女的話語,十年前的記憶緩緩從腦海之中升起,慧覺總算是迴憶了起來。
他十年前,和師傅廣法和尚在西樵鎮化緣的時候,確實救下了一隻剛剛通了靈智的老鼠。
一念及此,他卻是忍不住的感慨了一句,露出一個由衷的笑容,
“昔年一念所為,沒有想到竟然真的可以種下善因,結出善果,真是善哉!善哉!”
說罷,慧覺看著少女,他又說道,
“這一次,謝謝你救我。”
看著慧覺這麽說,少女慌忙搖了搖頭,繼而她又是有些難過和自責,
“恩公,別這樣說了,綠漪所做的,隻是舉手之勞而已。”
“而且恩公體內的傷勢,以綠漪的道行修為,實在是無可奈何,隻怕這樣下去,恩公你隻剩下三個月的壽命了,這可如何是好啊!”
少女綠漪的神情之中,充滿了擔憂,
“恩公,你修為深厚,可有辦法自救嗎?!”
然而慧覺隻是搖了搖頭,露出苦澀的神情。
事實上,這一次竟然還能夠活下來,慧覺就已經覺得夠不可思議的了。
至於說什麽自救的辦法。
自己現在這個樣子,一身修為基本上盡數散去,他哪裏還有什麽自救的手段。
便是修為尚在的時候,現在這般油盡燈枯的狀況,也根本救不迴來啊!
“恩公……!”
看著慧覺的樣子,少女綠漪竟然是神情之中流露出來悲愴之意,似乎為慧覺和尚感到悲傷。
“癡兒,癡兒,何須傷心?”
慧覺感慨了一聲,
“生亦何歡,死有何懼?!”
“能夠剩下三個月的壽命,對於和尚而言,已經綽綽有餘了。”
“再說了,和尚便是死了,也是去西方極樂世界見佛祖,這有什麽不好?!”
說罷,慧覺掙紮了一下,努力著從石床上坐了起來。
隻是修為道行散盡,這一具肉身又瀕臨油盡燈枯,這麽一個簡單的動作,竟然也讓慧覺累得喘息不已。
感受著身體之中傳來的虛弱敢,慧覺苦笑了一下,
“綠漪姑娘,可否送小僧迴去?”
“迴去?!萬萬不可!”
綠漪慌忙說道。
“恩公,你可不知曉,你和雪月仙那老鬼婆鬥法的時候,邙山附近,多半的山野精怪,魑魅魍魎都已經被驚動了。”
“隻是你們兩個鬥法結束,他們既忌憚雪月仙那老鬼婆的淫威,又害怕恩公你的佛法高深,故而一時間沒有敢靠近。”
“隻有我在最先進了雪月仙那老鬼婆的老巢,我看見恩公你身受重傷,便趕緊帶著你離開了,若是晚了片刻,讓那些妖孽見著你身受重傷,隻怕立時便要動了歪腦筋。”
說到這兒,綠漪又解釋道,
“便是我帶你來這兒的時候,一路上,我也故意布了疑陣,施了法術,將自己的氣息四處傳開,以免被有心人循著氣息追蹤過來。”
“所以說恩公,你最好還是在這兒休息,或者離開邙山避難為好。”
綠漪的話語落下,慧覺和尚頓時也苦笑了一下。
他差點忘了這一茬了。
他猶豫了一下,隨即準備再說些什麽。
然而慧覺剛剛開口,尚且沒有說出來,就在此時,一個青雉陰寒的聲音響起,
“十九妹,你真的以為其他人找不到你?!”
“什麽人?!”
聽到這個聲音,綠漪神情一變。
她的聲音落下,卻是一個神情陰冷,身上穿著幹淨布衣,腳上踩著布鞋的小男孩。
“是你?!”
看到小男孩的瞬間,綠漪神情有些凝重。
甚至可以說,她看著小男孩的目光之中有些發自靈魂深處的恐懼。
這是天性帶來的害怕。
綠漪是老鼠精,而她麵前這個小男孩則是貓妖!
貓是老鼠的天敵。
即便修煉成精之後,原本的生物鏈排序已經作不得數,但是這種來源於天性,發自於靈魂之中的恐懼,依舊是無法消除的。
說話之際,小男孩卻是看向石床上的慧覺和尚。
留意到小男孩的目光,綠漪心頭一驚,她下意識的擋在小男孩的麵前,繼而冷聲說道,
“你想做什麽?!”
看著綠漪的動作,小男孩冷笑了一聲,然而出人意料的,他隨後卻是說道,
“你放心,其他人對和尚有想法,但我沒有。”
這一句話落下,似乎擔心綠漪和慧覺不相信,他稍稍一頓,又繼續說道,
“以前王家村村南口的阿婆對我而言,就像是親人一樣,和尚你有恩於王家村,那就是對我有恩。”
小男孩的話語之中,非常的認真。
他是荒野山林之中野貓成精多年的貓妖。
隻是在他這一生漫長的歲月之中,他尚且沒有成精之時,經常溜進王家村乞食。
王家村有個小姑娘對他很好,總是願意施舍給他飯吃,即便她們家自己也很窮。
這樣一來二去,就是很多年。
他總是去她們家乞食,即便他後來已經通了靈智,修行出來道行。
而小姑娘,也總是願意施舍給他食物。
即便可能在她看來,那一隻經常來她們家的貓咪,很有可能早就不是同一隻了。
漸漸的,歲月遷變。
原本的小姑娘長大成了大姑娘,然後嫁給了同村的青梅竹馬,又漸漸變成了王阿婆。
後來阿婆老了,糊塗了,經常忘記事情。
但是唯一不忘記的,就是每天都會在家門口放一個食盆。
期待著那一隻貓咪再來光臨。
當她看到貓咪到來的時候,她坐在門口,總會露出非常開心的笑容,就像她小時候一樣。
如今阿婆已經過時很多年了。
但阿婆的恩情,他卻一直記著。
不曾忘記。
如今慧覺和尚有難,他想到的,卻不是乘人之危,抓了慧覺,補益道行,反而是想要助他一臂之力。
這或許便是他對阿婆恩情的另外一種償還的方式。
“但不管這些,恩公當日的救命之恩,教誨之情,我一直都記著,希望將來有機會可以報答恩公。”
少女看著慧覺說道。
“原來如此。”
聽到少女的話語,十年前的記憶緩緩從腦海之中升起,慧覺總算是迴憶了起來。
他十年前,和師傅廣法和尚在西樵鎮化緣的時候,確實救下了一隻剛剛通了靈智的老鼠。
一念及此,他卻是忍不住的感慨了一句,露出一個由衷的笑容,
“昔年一念所為,沒有想到竟然真的可以種下善因,結出善果,真是善哉!善哉!”
說罷,慧覺看著少女,他又說道,
“這一次,謝謝你救我。”
看著慧覺這麽說,少女慌忙搖了搖頭,繼而她又是有些難過和自責,
“恩公,別這樣說了,綠漪所做的,隻是舉手之勞而已。”
“而且恩公體內的傷勢,以綠漪的道行修為,實在是無可奈何,隻怕這樣下去,恩公你隻剩下三個月的壽命了,這可如何是好啊!”
少女綠漪的神情之中,充滿了擔憂,
“恩公,你修為深厚,可有辦法自救嗎?!”
然而慧覺隻是搖了搖頭,露出苦澀的神情。
事實上,這一次竟然還能夠活下來,慧覺就已經覺得夠不可思議的了。
至於說什麽自救的辦法。
自己現在這個樣子,一身修為基本上盡數散去,他哪裏還有什麽自救的手段。
便是修為尚在的時候,現在這般油盡燈枯的狀況,也根本救不迴來啊!
“恩公……!”
看著慧覺的樣子,少女綠漪竟然是神情之中流露出來悲愴之意,似乎為慧覺和尚感到悲傷。
“癡兒,癡兒,何須傷心?”
慧覺感慨了一聲,
“生亦何歡,死有何懼?!”
“能夠剩下三個月的壽命,對於和尚而言,已經綽綽有餘了。”
“再說了,和尚便是死了,也是去西方極樂世界見佛祖,這有什麽不好?!”
說罷,慧覺掙紮了一下,努力著從石床上坐了起來。
隻是修為道行散盡,這一具肉身又瀕臨油盡燈枯,這麽一個簡單的動作,竟然也讓慧覺累得喘息不已。
感受著身體之中傳來的虛弱敢,慧覺苦笑了一下,
“綠漪姑娘,可否送小僧迴去?”
“迴去?!萬萬不可!”
綠漪慌忙說道。
“恩公,你可不知曉,你和雪月仙那老鬼婆鬥法的時候,邙山附近,多半的山野精怪,魑魅魍魎都已經被驚動了。”
“隻是你們兩個鬥法結束,他們既忌憚雪月仙那老鬼婆的淫威,又害怕恩公你的佛法高深,故而一時間沒有敢靠近。”
“隻有我在最先進了雪月仙那老鬼婆的老巢,我看見恩公你身受重傷,便趕緊帶著你離開了,若是晚了片刻,讓那些妖孽見著你身受重傷,隻怕立時便要動了歪腦筋。”
說到這兒,綠漪又解釋道,
“便是我帶你來這兒的時候,一路上,我也故意布了疑陣,施了法術,將自己的氣息四處傳開,以免被有心人循著氣息追蹤過來。”
“所以說恩公,你最好還是在這兒休息,或者離開邙山避難為好。”
綠漪的話語落下,慧覺和尚頓時也苦笑了一下。
他差點忘了這一茬了。
他猶豫了一下,隨即準備再說些什麽。
然而慧覺剛剛開口,尚且沒有說出來,就在此時,一個青雉陰寒的聲音響起,
“十九妹,你真的以為其他人找不到你?!”
“什麽人?!”
聽到這個聲音,綠漪神情一變。
她的聲音落下,卻是一個神情陰冷,身上穿著幹淨布衣,腳上踩著布鞋的小男孩。
“是你?!”
看到小男孩的瞬間,綠漪神情有些凝重。
甚至可以說,她看著小男孩的目光之中有些發自靈魂深處的恐懼。
這是天性帶來的害怕。
綠漪是老鼠精,而她麵前這個小男孩則是貓妖!
貓是老鼠的天敵。
即便修煉成精之後,原本的生物鏈排序已經作不得數,但是這種來源於天性,發自於靈魂之中的恐懼,依舊是無法消除的。
說話之際,小男孩卻是看向石床上的慧覺和尚。
留意到小男孩的目光,綠漪心頭一驚,她下意識的擋在小男孩的麵前,繼而冷聲說道,
“你想做什麽?!”
看著綠漪的動作,小男孩冷笑了一聲,然而出人意料的,他隨後卻是說道,
“你放心,其他人對和尚有想法,但我沒有。”
這一句話落下,似乎擔心綠漪和慧覺不相信,他稍稍一頓,又繼續說道,
“以前王家村村南口的阿婆對我而言,就像是親人一樣,和尚你有恩於王家村,那就是對我有恩。”
小男孩的話語之中,非常的認真。
他是荒野山林之中野貓成精多年的貓妖。
隻是在他這一生漫長的歲月之中,他尚且沒有成精之時,經常溜進王家村乞食。
王家村有個小姑娘對他很好,總是願意施舍給他飯吃,即便她們家自己也很窮。
這樣一來二去,就是很多年。
他總是去她們家乞食,即便他後來已經通了靈智,修行出來道行。
而小姑娘,也總是願意施舍給他食物。
即便可能在她看來,那一隻經常來她們家的貓咪,很有可能早就不是同一隻了。
漸漸的,歲月遷變。
原本的小姑娘長大成了大姑娘,然後嫁給了同村的青梅竹馬,又漸漸變成了王阿婆。
後來阿婆老了,糊塗了,經常忘記事情。
但是唯一不忘記的,就是每天都會在家門口放一個食盆。
期待著那一隻貓咪再來光臨。
當她看到貓咪到來的時候,她坐在門口,總會露出非常開心的笑容,就像她小時候一樣。
如今阿婆已經過時很多年了。
但阿婆的恩情,他卻一直記著。
不曾忘記。
如今慧覺和尚有難,他想到的,卻不是乘人之危,抓了慧覺,補益道行,反而是想要助他一臂之力。
這或許便是他對阿婆恩情的另外一種償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