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一聽“塚主”二字,身體先是一顫,這才把寶劍收迴鞘中,而眾人的兵器也就掉在了地上。這次大戰顯然是白雲陽敗了下來,原靜觀看著魯伯翁說道:“這人到底是誰?他怎麽會‘太極訣’的?”魯伯翁冷笑道:“江湖人人皆知,世上隻有獨池客會‘太極訣’,這人自然便是獨池客了。”白雲陽被那劍氣所傷,雖無大礙,但還是不住的咳嗽,說道:“你胡說,獨池客遠在天山,早已退隱江湖十幾年,現在又怎麽會重顯江湖。而且……而且,又怎麽會和你們一起助紂為虐……”魯伯翁怒道:“你住口,什麽叫助紂為虐?哼……真是笑話。看看你們這些所謂的名門正派所做之事,還敢來說別人,真是厚顏無恥之極。”原靜觀知道這樣說下去,也不會有什麽結果,便插開話題說道:“這個暫且不說,你們那塚主到底是誰?發散覓俠令和誅正印又是為何?”魯伯翁大笑道:“哈哈……原靜觀,你也太過天真,我自然是不會告訴你的,但不妨向你們透漏一點塚主的鴻圖大略。”古風怒道:“那魔王到底為了什麽?”魯伯翁道:“塚主他要建立新的江湖。”此言一出,眾人皆驚。古風先是一楞,然後大笑道:“哈哈……他又何德何能,居然想要和春秋範蠡一比肩高。”

    早在春秋末年,“陶朱公”範蠡便開江擴湖,建立了第一個江湖。而現在魯伯翁又說,幽冥塚塚主要重建“江湖”,言外之意便是要取代範蠡,所以古風才會這樣說。魯伯翁接著說道:“塚主富敵留半城,武功更勝獨池客,你說這些夠還是不夠?”

    此言一出,眾人又是一驚。江湖之人皆知,要想當上江湖宗主,不僅要富可敵國,還要武技超群。江蘇首富留半城,腰財萬貫、富甲天下。而且,自創“十景劍”,年輕之時便是“金灶王”朱三甲、“玉麵書生”程自齋和“玉丐”公孫蕭月的徒弟,集三大家之所常於一身,武功造詣自是不在話下。所以,江湖預言,這次“九月天涯海角問鼎大會”所選的江湖宗主,十之八九便是留半城。而獨池客的名號,江湖中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上至百歲老齡,下至幾歲孩童,都知“北方劍聖”獨池客,劍法天下第一,內功隻有少林方丈慧心禪師可以匹敵。

    古風接著說道:“哼……江湖出現這樣的一號人物,我們在座之人為什麽無一人得知?”魯伯翁笑道:“不用太過著急,九月天涯海角問鼎大會之上,你們自然便知。”眾人一聽,都知這次的問鼎大會一定是兇險異常。魯伯翁轉過身來,對原靜觀說道:“原靜觀,還有一件事,你可要想好。”他指著眾人說道:“他們的身家性命可都握在你一人手裏。”原靜觀皺眉道:“三師弟,你又何必……”不等他把話說完,魯伯翁怒道:“原靜觀,廢話少說。誰還是你的師弟,想當年,你怎麽不念同門之情,卻把……卻把……哼……當年之事不提也罷。”眾人都在心中不免一問:“到底‘三聖手’之間有和恩怨,為什麽會象今日這樣,反目成仇。而魯伯翁說的‘當年之事’又是指的什麽?”崔百草既已知道身事,自然想要查出其中來龍去脈。

    花墨竹天生任性,不管是遇到任何強敵,都不會懼怕。因此,魯伯翁一行人剛剛找到他們,花墨竹就抽出判官劍筆,與已廝殺。現在,魯伯翁好象把花墨竹的生死看成是一種交易,她怎能不怒,站出身來,怒道:”魯伯翁,我的性命隻屬我一人所有,由不得別人決定。要想取我性命,先問問我手中的判官劍筆。”不想,大笑之聲傳來,眾人看去,才知是那十三黑紗人在哄笑。適才和花墨竹的那漢子笑道:“美人兒,剛剛咱們已交過了手,看你身手不錯,卻不是哥哥我的對手。”說完又是一陣哄笑,那漢子又道:“不知道,在床上的功夫是否了得。”

    一聽此話,花墨竹哪能再忍,正要上前拚殺,但卻被原靜觀攔了下來。原靜觀拱手道:“不知閣下該如何稱唿?”那漢子還禮道:“原前輩,好說,在下山西十三鷹之首“鷹王”張角。”原靜觀這才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各位便是山西鷹穴的十三鷹。原某素聞山西七龍八虎十三鷹‘縷顯俠蹤’,不想,有幸在這裏相見。”這句話聽在十三鷹耳內說不出的受用,也都笑著還禮。眾人心中都知,原靜觀說的“縷顯俠蹤”,隻是在諷刺十三鷹胡作非為、禍害鄉裏之意,並非真心誇讚。那漢子接著道:“原前輩也不必客氣,我們並不是什麽英雄大俠,不敢多戴高帽。行俠仗義之事,我們也是做不來的,偷雞摸狗、燒殺擄掠倒是麵麵俱到。”說著,又向花墨竹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英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心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心尺並收藏江湖英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