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貞對林延潮有提攜之恩,按理而言,若是有骨氣的讀書人,應與師同怒對張居正怒目以視才對,拒不接受官位,以表示與老師同進退。這名士子質疑林延潮受知於張居正,有負於王世貞,若放大的說,可以算是林延潮政治上的一個黑點。
但林延潮這一次晉日講官有多種原因,歸根結底申時行的推舉才是主因。
可張居正好歹是最後點了頭的,林延潮縱是與張居正不睦,但不能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所以無論是支持王世貞,還是支持張居正,都是不對的。此人明明是故意難為林延潮。
此刻整個茶樓的讀書人,都是豎著耳朵,聽林延潮如何答的。
林延潮笑著問道:“汝是何人?”
對方一愣,但隨即站起身來,向林延潮躬身行禮道:“晚生乃汝南生員孟川,一時口快,還請狀元公不要介懷。”
林延潮點點頭,借著這一打岔,他已想出了應答的對策。
“原來是孟朋友,聽我一言,張中堂與恩師眼下雖不能同事天子,卻並非相惡,居廟堂可憂民,處江湖則憂君,隻要心懷社稷,在何處不能展抱負呢。至於坊間傳說,皆是道聽途說,為別有用心之人在那數黑論黃。孟朋友身為茂才,需知謠言止於智者,豈可信謠傳謠,還在推波助瀾呢?”
好,林延潮這一番話,將事情按下。孟川一係列犀利的攻擊,都是消於無形。
在座眾人聽了雖有些失望,但還是點點頭。失望是沒有從林延潮口中聽得他真正意見,但點頭的是,林延潮這話說得很得體,符合官宦之度,說白了是外交部官方發言的範本。
孟川見林延潮輕描淡寫地化解,當下滿滿不信地問道:“難道狀元公的意思,王弇州真與張江陵間真的沒有交惡嗎?”
林延潮笑著道:“孟朋友此言差矣,中堂與恩師分屬同年,有幾十年的交情,若說相交幾十年的朋友,彼此都沒有絲毫不睦,那要麽他們是在騙人,要麽他們一定非真知己。君子和而不同,有些小分歧也是常理。中堂與恩師縱有不快,但也是出於一片為國為君之意,絕非出於半點私怨。孟朋友,你難道覺得不是嗎?”
林延潮這話說完,滿堂皆靜。
半響之後,眾讀書人一並起身道:“狀元公之言振聾發聵,我等受教了。”
孟川也是羞愧不能言語,向林延潮一揖後表示認錯。
至於董其昌,袁宏道,陳繼儒等人見識過林延潮的文采後,再見識其口才,心底都是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麵對孟川在大庭廣眾下的刁難,林延潮這番應對從容得體,既維護了朝廷的顏麵,還輕輕捧了張居正,王世貞,這番話傳出去無論是誰,都隻有讚林延潮會說話。
當下在場的三吳士子對林延潮的敬佩之意,隻有更盛。
當日之後,林延潮又邀湯顯祖至船上夜談。
這夜明月照江,月光透過板隙照來,船隨波浪搖晃,遠處寺廟的鍾聲恰好響起,此時此景正適合朋友間把酒話桑麻。
湯顯祖來至林延潮船上,自是不會空手前來。
見麵湯顯祖就給林延潮送上自己三本詩集《紅泉逸草》,《雍藻》,《問棘郵草》。
這紅泉逸草是湯顯祖年少時而作,紅泉是湯顯祖的書齋名,當初林延潮還是儒童時,就拜讀過此詩集。
至於雍藻,則是湯顯祖在南京國子監遊學而作。最後的問棘郵草,就是被徐文長稱讚的一本,也是湯顯祖的新作。
林延潮取過問棘郵草,笑著問道:“此詩集名取自何意?”
湯顯祖道:“乃取自湯問。“
林延潮恍然道:“殷湯問於夏革,夏革字子棘,難怪,難怪。”
湯顯祖笑著道:“果真難不倒狀元公,正是如此。”
林延潮點點頭於是動手翻閱。林延潮向來看書極快,有一目十行之能。
不過湯顯祖卻不知道,他見林延潮一頁一頁的翻過,對自己心血隨意翻看,心底有些不快。湯顯祖心道,若是去年我與他一並進士及第,可能他今日就不會如此看輕於我吧。
湯顯祖忍耐下來,這樣的事對他而言不是一次兩次了。
當初湯顯祖同鄉前輩譚綸被朝廷舉為兵部尚書。湯顯祖將古刀,詩歌送去為賀。譚綸十分高興迴信給湯顯祖,說足下兼資文武,惜仆猶未追蹤絳灌耳。
能得譚綸親自迴信,對年少湯顯祖當然是一個激勵。兩年後湯顯祖進京趕考,求見譚綸,但第四次登門時才進入府邸。進了府邸後,隻聽譚綸大笑之聲,卻不能見一麵。湯顯祖並非拂袖而去,而是耐心作詩留別,從此再也不登門相見。
還有一次,就是他的同門學友沈懋學。湯顯祖與沈懋學都師從羅汝芳,可謂是師兄弟。二人一並一起赴會試,考試前一起住在表背胡同每日同起讀書,可謂親密無間。
結果萬曆五年的會試,沈懋學高中狀元,湯顯祖卻名落孫山。沈懋學還曾安慰湯顯祖,獨憐千裏駿,拳曲在幽燕。
湯顯祖留別沈懋學的詩裏道,天地逸人自草澤,男兒有命非人憐。意思是自己不用人家可憐,二人後來漸漸生了嫌隙,沈懋學還暗諷湯顯祖言高而行卑。
譚綸的輕視,好友的斷交,種種而言對湯顯祖都是打擊。
而這一次湯顯祖將三本詩集獻給林延潮,心底也有期望對方是自己伯樂的意思。以林延潮今時今日,隨時上達天聽的政壇地位,以及文章譽天下的文壇地位。若是林延潮肯引薦湯顯祖,那下一科的會試,湯顯祖的把握就大了。
但此刻湯顯祖見林延潮如此草率地翻越他的文集,心底失望之情一點一點溢於言表。
湯顯祖不由苦笑,什麽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人家不過是隨口說說的而已,你竟還拿之當真了。
這時候林延潮已是將問棘郵草讀完,湯顯祖正準備從林延潮手裏將詩集取迴,以免丟人的時候。
林延潮忽然道:“義仍,此詩集有六朝風度啊!”
聽林延潮這話,湯顯祖頓時大喜道:“狀元公真慧眼如炬!”(未完待續。)
但林延潮這一次晉日講官有多種原因,歸根結底申時行的推舉才是主因。
可張居正好歹是最後點了頭的,林延潮縱是與張居正不睦,但不能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所以無論是支持王世貞,還是支持張居正,都是不對的。此人明明是故意難為林延潮。
此刻整個茶樓的讀書人,都是豎著耳朵,聽林延潮如何答的。
林延潮笑著問道:“汝是何人?”
對方一愣,但隨即站起身來,向林延潮躬身行禮道:“晚生乃汝南生員孟川,一時口快,還請狀元公不要介懷。”
林延潮點點頭,借著這一打岔,他已想出了應答的對策。
“原來是孟朋友,聽我一言,張中堂與恩師眼下雖不能同事天子,卻並非相惡,居廟堂可憂民,處江湖則憂君,隻要心懷社稷,在何處不能展抱負呢。至於坊間傳說,皆是道聽途說,為別有用心之人在那數黑論黃。孟朋友身為茂才,需知謠言止於智者,豈可信謠傳謠,還在推波助瀾呢?”
好,林延潮這一番話,將事情按下。孟川一係列犀利的攻擊,都是消於無形。
在座眾人聽了雖有些失望,但還是點點頭。失望是沒有從林延潮口中聽得他真正意見,但點頭的是,林延潮這話說得很得體,符合官宦之度,說白了是外交部官方發言的範本。
孟川見林延潮輕描淡寫地化解,當下滿滿不信地問道:“難道狀元公的意思,王弇州真與張江陵間真的沒有交惡嗎?”
林延潮笑著道:“孟朋友此言差矣,中堂與恩師分屬同年,有幾十年的交情,若說相交幾十年的朋友,彼此都沒有絲毫不睦,那要麽他們是在騙人,要麽他們一定非真知己。君子和而不同,有些小分歧也是常理。中堂與恩師縱有不快,但也是出於一片為國為君之意,絕非出於半點私怨。孟朋友,你難道覺得不是嗎?”
林延潮這話說完,滿堂皆靜。
半響之後,眾讀書人一並起身道:“狀元公之言振聾發聵,我等受教了。”
孟川也是羞愧不能言語,向林延潮一揖後表示認錯。
至於董其昌,袁宏道,陳繼儒等人見識過林延潮的文采後,再見識其口才,心底都是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麵對孟川在大庭廣眾下的刁難,林延潮這番應對從容得體,既維護了朝廷的顏麵,還輕輕捧了張居正,王世貞,這番話傳出去無論是誰,都隻有讚林延潮會說話。
當下在場的三吳士子對林延潮的敬佩之意,隻有更盛。
當日之後,林延潮又邀湯顯祖至船上夜談。
這夜明月照江,月光透過板隙照來,船隨波浪搖晃,遠處寺廟的鍾聲恰好響起,此時此景正適合朋友間把酒話桑麻。
湯顯祖來至林延潮船上,自是不會空手前來。
見麵湯顯祖就給林延潮送上自己三本詩集《紅泉逸草》,《雍藻》,《問棘郵草》。
這紅泉逸草是湯顯祖年少時而作,紅泉是湯顯祖的書齋名,當初林延潮還是儒童時,就拜讀過此詩集。
至於雍藻,則是湯顯祖在南京國子監遊學而作。最後的問棘郵草,就是被徐文長稱讚的一本,也是湯顯祖的新作。
林延潮取過問棘郵草,笑著問道:“此詩集名取自何意?”
湯顯祖道:“乃取自湯問。“
林延潮恍然道:“殷湯問於夏革,夏革字子棘,難怪,難怪。”
湯顯祖笑著道:“果真難不倒狀元公,正是如此。”
林延潮點點頭於是動手翻閱。林延潮向來看書極快,有一目十行之能。
不過湯顯祖卻不知道,他見林延潮一頁一頁的翻過,對自己心血隨意翻看,心底有些不快。湯顯祖心道,若是去年我與他一並進士及第,可能他今日就不會如此看輕於我吧。
湯顯祖忍耐下來,這樣的事對他而言不是一次兩次了。
當初湯顯祖同鄉前輩譚綸被朝廷舉為兵部尚書。湯顯祖將古刀,詩歌送去為賀。譚綸十分高興迴信給湯顯祖,說足下兼資文武,惜仆猶未追蹤絳灌耳。
能得譚綸親自迴信,對年少湯顯祖當然是一個激勵。兩年後湯顯祖進京趕考,求見譚綸,但第四次登門時才進入府邸。進了府邸後,隻聽譚綸大笑之聲,卻不能見一麵。湯顯祖並非拂袖而去,而是耐心作詩留別,從此再也不登門相見。
還有一次,就是他的同門學友沈懋學。湯顯祖與沈懋學都師從羅汝芳,可謂是師兄弟。二人一並一起赴會試,考試前一起住在表背胡同每日同起讀書,可謂親密無間。
結果萬曆五年的會試,沈懋學高中狀元,湯顯祖卻名落孫山。沈懋學還曾安慰湯顯祖,獨憐千裏駿,拳曲在幽燕。
湯顯祖留別沈懋學的詩裏道,天地逸人自草澤,男兒有命非人憐。意思是自己不用人家可憐,二人後來漸漸生了嫌隙,沈懋學還暗諷湯顯祖言高而行卑。
譚綸的輕視,好友的斷交,種種而言對湯顯祖都是打擊。
而這一次湯顯祖將三本詩集獻給林延潮,心底也有期望對方是自己伯樂的意思。以林延潮今時今日,隨時上達天聽的政壇地位,以及文章譽天下的文壇地位。若是林延潮肯引薦湯顯祖,那下一科的會試,湯顯祖的把握就大了。
但此刻湯顯祖見林延潮如此草率地翻越他的文集,心底失望之情一點一點溢於言表。
湯顯祖不由苦笑,什麽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人家不過是隨口說說的而已,你竟還拿之當真了。
這時候林延潮已是將問棘郵草讀完,湯顯祖正準備從林延潮手裏將詩集取迴,以免丟人的時候。
林延潮忽然道:“義仍,此詩集有六朝風度啊!”
聽林延潮這話,湯顯祖頓時大喜道:“狀元公真慧眼如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