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著實令東林書院的講會進入了辯論高峰。
講會之後,不少讀書人都相互切磋學問。
而鄒元標,顧憲成,以及剛剛因上疏彈劾申時行而罷官的前禦史錢一本幾人正一起說話,陸續有學生過來向三人請教。
學生們除了問‘從道不從君’這樣的話題,問得最多的還是本體與功夫,如何存心養性,戒慎恐懼,存誠,克己等儒家的修身之道。
對於這些錢一本,劉元珍等人倒有所長,一一解答。
這時一名學生道:“學生近來一直細思如何勤修本體之道,但吾一好友卻以為本體之道,有心求之倒是不如無心得之,這一點上林學的‘實踐出真知’倒是最為真切,不知南皋先生有何高見?”
南皋是鄒元標的號。
近來林學也通過各種方式力證自己是儒家一脈,身為理學正宗的東林書院不免經常要將兩邊學說拿來印證,或者是批判一番。
鄒元標聞言笑了笑,對左右道:“林學功此言出自王學,用王學之言釋己之道,並非有什麽創見。有心無心之說,真相虛相之語,近於釋宗之語。我等儒者聽聽就好。”
說到這裏,鄒元標正色道:“我以為人之本體,恰似一粒穀種,人人所有,不能凝聚到發育地位,終是死粒。本體如何得之,如釋家所言電光火石間得之?還是如林學所言,於事功中無心得之?”
“吾以為仁義禮智,雖人之所有,但不根於心,則不能生色。譬如實踐出真知,這所謂‘真知’不過外物照於心之末端,非根也。”
鄒元標之言,頓時引得了學生們的一片掌聲。
錢一本,劉元珍,顧憲成都是捏須點頭。
講會之後,幾人來到東林書院的齋室坐下。
理學修養主一個‘靜’字,譬如鄒元標這樣的大儒,每日都有閉目打座,修神煉心的功課。鄒元標每日最少都要打坐半個時辰以上。
幾人入座後,顧憲成道:“這些年來林學以儒家道統自居,兩浙,湖廣之地讀書人十有二三都是林學門徒,就算我們吳中也是越來越多的讀書人習之。對於這樣駁雜之學,我看以後也要讓書院弟子不許論之。”
聽了顧憲成之言,眾人都是陷入了思索。
錢一本道:“要不許也不是如此不許,林學能比肩當年的王學,二三十年前讀書人人手一本傳習錄,但多年之後天下的有識之士不是又迴到朱子學中。”
顧憲成道:“道統之爭即生死之爭,此時不禁何時禁,現今林學門人都在談論荀子複祀了。”
錢一本道:“林學功在老家辦鼇峰書院,言取各家學派之所長,兼而用之,若是我們現在不許書院談林學,氣量就太狹隘了。更何況林學功當今禮部尚書,明年春闈就要到了,在這時候……”
鄒元標道:“我讚同叔時所言,但道統之爭非生死之爭,但眼下我等不可執著於此小事。就如同當年孟子直斥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諸位難道忘了我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之語?如此如何為道統發聲。”
“諸位可知我今日為何為荀子說話,所謂從道不從君,正和我們主張不謀而合。再退一步說,現在申吳縣歸裏,林侯官想必正在左右為難,隻要我們支持荀子從祀,那麽以後林侯官還不得站在我們這邊嗎?”
眾人聽了鄒元標之言,都是恍然大悟。
此舉等於是逼林延潮棄治統而就道統,放棄對天子的幻想,從此站到了清議這一邊,誰也沒料到鄒元標在這個時候提出治統道統有這等用意。
而於此同時,京裏這恢複荀子陪祀的提議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
每日都有因此爭論之人。
荀子的言論也是一句一句的被剝開來講。
事實上,程朱理學的道統在於孟子,孟子的性善論天下皆知,那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更是載入了三字經,每個蒙童都會背出。
但荀子偏偏持性惡論。
荀子不僅認為性本惡,還認為聖人就是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
這等於從本質上否定了儒家的本體之說,朱熹認為人心善良的,隻是因為物欲所蒙蔽,隻要革除了物欲蒙蔽迴歸本體,就自然而然善良了。王陽明的看法也是相近。
自程朱之學的地位在明朝被確立後,廢除荀子從祀地位的唿聲就一直存在。眾儒者普遍認為聖人之道到(荀)卿不傳。
但林延潮通過李沂,楊鎬的上疏,卻確立了一件事咱們可以尊孟,但不可抑荀。
事實上從兩漢至唐時,荀子與孟子在唐宋時地位相當,都可稱之為亞聖。
然而到了宋朝儒者因為他一句性惡,大本已失,又兼他門徒李斯事秦所以名聲大壞。
荀子的學說有‘大醇而小疵’,不可因人而廢言。
對於最關鍵的性善性惡之爭,林延潮覺得討論這個沒意義,性善之論可以為本,但性惡之論可以補之。
最重要是林延潮以彼之矛,攻己之盾,一句話‘前代之所去取,蓋必有深意存焉’,當年司馬遷作列傳時,將孟子荀子二人合傳,盡管司馬遷稱孟子為子,而稱荀子為荀卿,但二人地位相當。
從兩漢到唐宋那麽多儒者都沒有廢除荀子的地位,為何到了明朝以理學為正宗後,卻出現了荀子罷祀之事,如此不是違背先人意願。
楊鎬,李沂此疏一上論據充分,而內閣下文此事當交禮部部議。
眾人一聽心想,林延潮是禮部尚書,禮部部議這偏袒的意思還不明顯嗎?於是眾人靜待此事結論。
這日林延潮正與孫承宗,袁宗道,李沂等幾個門生說話,這時候葉向高,方從哲二人一並而來。
一來葉向高即道:“大宗伯,不好了,太仆寺少卿楊四知抨擊荀子複祀之事。”
林延潮心道,我道是何人敢抨擊自己?原來是三羊之首楊四知啊。
方從哲麵色凝重道:“大宗伯,你看看吧,這楊四知其他事不行,這往人身上潑髒水倒是有一手。”
“他在奏章裏陳言,荀子罷祀之事,是由嘉靖九年時,世廟所定的。楊四知在奏章裏談及‘非天子不議禮,不製度,不考文’。”
眾人聽了都知道楊四知的手段了,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更改禮儀製度,詮釋文字之事,除了天子本人以外,任何人都沒有權力。當年嘉靖皇帝正是占據了這一點優勢,故而在大禮儀之中獲勝。
葉向高道:“楊四知還說,當年主張罷祀荀子之事在世廟這裏已經是有定論了,今日更改此決定,實有傷於世廟之聖明,其心可誅也!”
說到這裏,眾人都是感到楊四知實在太卑鄙了,眼下反駁荀子複祀之事,都是緣出於那句性本惡,以及後來李斯間接導致坑儒之事。
這純粹是學術爭論。
但楊四知這一奏疏一下子,把這行為定性為‘出位妄議,有傷世宗皇帝聖明,其心可誅’。這等於一下子將此事擴大化了。
楊四知應是等了許久,這抓住這機會要致林延潮於死地吧。
眾人都是看向林延潮麵色凝重,這複祀之事,才剛剛開始,難道就要半途而廢嗎?
但見林延潮從葉向高手裏取過楊四知的抄本看了一遍,伸手彈章失笑道:“我倒以為楊四知能寫什麽。”
說完林延潮走到桌案旁揮毫落紙。
眾人見此都是吃了一驚,林延潮為了應對楊四知竟然親自上陣反駁。
以林延潮乃當今禮部尚書的身份,更不用說他已是很久沒有撰文了,自從那篇《少年中國說》後,他已經許久沒有寫文了。
一時之間,大家都差一點忘了他當世文宗的身份。
眾人不敢打攪靜立在旁,但見林延潮筆不加點,一篇文章片刻之間於筆下揮就。
方叢哲與林延潮的幾個門生,從沒看到林延潮寫文章,事實上自他狀元及第後,已是很少如此。
但是今日見林延潮揮毫,簡直是不假思索文章立就,下筆之後即是一氣嗬成,如此之才當今能有幾人?
眾人心底佩服得五體投地。
林延潮寫了一盞茶功夫,突然書房外一聲響,原來林延潮的兩個兒子打鬧之間弄壞了院子裏的景物。
林延潮聞此向窗外看了一眼,當即搖了搖頭道:“不寫了,這作留白算了。”
眾人聞此紛紛可惜,一篇絕世文章居然就此被打斷。
林延潮道:“將此文章即刻刊之天理報。”
說完林延潮走出書房訓斥兩個兒子。
而眾人一並來到書案前爭相讀之。眾人讀之即覺得不勝激動,也為此稿未完而惋惜不已,但也是因此又見此稿的珍貴。
最後方從哲還與袁宗道為了此原稿歸屬而吵了一架,最後方從哲拿出翰林前輩的身份這才將稿件收入囊中。
而林延潮文章登載的這份天理報一出,頓時洛陽紙貴。
不過八百份的售額,當即一下子被人賣光,有人甚至以為奇貨可居在市麵上叫價一份十兩銀子。
這相當於一名普通老百姓一年的收入。
講會之後,不少讀書人都相互切磋學問。
而鄒元標,顧憲成,以及剛剛因上疏彈劾申時行而罷官的前禦史錢一本幾人正一起說話,陸續有學生過來向三人請教。
學生們除了問‘從道不從君’這樣的話題,問得最多的還是本體與功夫,如何存心養性,戒慎恐懼,存誠,克己等儒家的修身之道。
對於這些錢一本,劉元珍等人倒有所長,一一解答。
這時一名學生道:“學生近來一直細思如何勤修本體之道,但吾一好友卻以為本體之道,有心求之倒是不如無心得之,這一點上林學的‘實踐出真知’倒是最為真切,不知南皋先生有何高見?”
南皋是鄒元標的號。
近來林學也通過各種方式力證自己是儒家一脈,身為理學正宗的東林書院不免經常要將兩邊學說拿來印證,或者是批判一番。
鄒元標聞言笑了笑,對左右道:“林學功此言出自王學,用王學之言釋己之道,並非有什麽創見。有心無心之說,真相虛相之語,近於釋宗之語。我等儒者聽聽就好。”
說到這裏,鄒元標正色道:“我以為人之本體,恰似一粒穀種,人人所有,不能凝聚到發育地位,終是死粒。本體如何得之,如釋家所言電光火石間得之?還是如林學所言,於事功中無心得之?”
“吾以為仁義禮智,雖人之所有,但不根於心,則不能生色。譬如實踐出真知,這所謂‘真知’不過外物照於心之末端,非根也。”
鄒元標之言,頓時引得了學生們的一片掌聲。
錢一本,劉元珍,顧憲成都是捏須點頭。
講會之後,幾人來到東林書院的齋室坐下。
理學修養主一個‘靜’字,譬如鄒元標這樣的大儒,每日都有閉目打座,修神煉心的功課。鄒元標每日最少都要打坐半個時辰以上。
幾人入座後,顧憲成道:“這些年來林學以儒家道統自居,兩浙,湖廣之地讀書人十有二三都是林學門徒,就算我們吳中也是越來越多的讀書人習之。對於這樣駁雜之學,我看以後也要讓書院弟子不許論之。”
聽了顧憲成之言,眾人都是陷入了思索。
錢一本道:“要不許也不是如此不許,林學能比肩當年的王學,二三十年前讀書人人手一本傳習錄,但多年之後天下的有識之士不是又迴到朱子學中。”
顧憲成道:“道統之爭即生死之爭,此時不禁何時禁,現今林學門人都在談論荀子複祀了。”
錢一本道:“林學功在老家辦鼇峰書院,言取各家學派之所長,兼而用之,若是我們現在不許書院談林學,氣量就太狹隘了。更何況林學功當今禮部尚書,明年春闈就要到了,在這時候……”
鄒元標道:“我讚同叔時所言,但道統之爭非生死之爭,但眼下我等不可執著於此小事。就如同當年孟子直斥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諸位難道忘了我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之語?如此如何為道統發聲。”
“諸位可知我今日為何為荀子說話,所謂從道不從君,正和我們主張不謀而合。再退一步說,現在申吳縣歸裏,林侯官想必正在左右為難,隻要我們支持荀子從祀,那麽以後林侯官還不得站在我們這邊嗎?”
眾人聽了鄒元標之言,都是恍然大悟。
此舉等於是逼林延潮棄治統而就道統,放棄對天子的幻想,從此站到了清議這一邊,誰也沒料到鄒元標在這個時候提出治統道統有這等用意。
而於此同時,京裏這恢複荀子陪祀的提議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
每日都有因此爭論之人。
荀子的言論也是一句一句的被剝開來講。
事實上,程朱理學的道統在於孟子,孟子的性善論天下皆知,那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更是載入了三字經,每個蒙童都會背出。
但荀子偏偏持性惡論。
荀子不僅認為性本惡,還認為聖人就是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
這等於從本質上否定了儒家的本體之說,朱熹認為人心善良的,隻是因為物欲所蒙蔽,隻要革除了物欲蒙蔽迴歸本體,就自然而然善良了。王陽明的看法也是相近。
自程朱之學的地位在明朝被確立後,廢除荀子從祀地位的唿聲就一直存在。眾儒者普遍認為聖人之道到(荀)卿不傳。
但林延潮通過李沂,楊鎬的上疏,卻確立了一件事咱們可以尊孟,但不可抑荀。
事實上從兩漢至唐時,荀子與孟子在唐宋時地位相當,都可稱之為亞聖。
然而到了宋朝儒者因為他一句性惡,大本已失,又兼他門徒李斯事秦所以名聲大壞。
荀子的學說有‘大醇而小疵’,不可因人而廢言。
對於最關鍵的性善性惡之爭,林延潮覺得討論這個沒意義,性善之論可以為本,但性惡之論可以補之。
最重要是林延潮以彼之矛,攻己之盾,一句話‘前代之所去取,蓋必有深意存焉’,當年司馬遷作列傳時,將孟子荀子二人合傳,盡管司馬遷稱孟子為子,而稱荀子為荀卿,但二人地位相當。
從兩漢到唐宋那麽多儒者都沒有廢除荀子的地位,為何到了明朝以理學為正宗後,卻出現了荀子罷祀之事,如此不是違背先人意願。
楊鎬,李沂此疏一上論據充分,而內閣下文此事當交禮部部議。
眾人一聽心想,林延潮是禮部尚書,禮部部議這偏袒的意思還不明顯嗎?於是眾人靜待此事結論。
這日林延潮正與孫承宗,袁宗道,李沂等幾個門生說話,這時候葉向高,方從哲二人一並而來。
一來葉向高即道:“大宗伯,不好了,太仆寺少卿楊四知抨擊荀子複祀之事。”
林延潮心道,我道是何人敢抨擊自己?原來是三羊之首楊四知啊。
方從哲麵色凝重道:“大宗伯,你看看吧,這楊四知其他事不行,這往人身上潑髒水倒是有一手。”
“他在奏章裏陳言,荀子罷祀之事,是由嘉靖九年時,世廟所定的。楊四知在奏章裏談及‘非天子不議禮,不製度,不考文’。”
眾人聽了都知道楊四知的手段了,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更改禮儀製度,詮釋文字之事,除了天子本人以外,任何人都沒有權力。當年嘉靖皇帝正是占據了這一點優勢,故而在大禮儀之中獲勝。
葉向高道:“楊四知還說,當年主張罷祀荀子之事在世廟這裏已經是有定論了,今日更改此決定,實有傷於世廟之聖明,其心可誅也!”
說到這裏,眾人都是感到楊四知實在太卑鄙了,眼下反駁荀子複祀之事,都是緣出於那句性本惡,以及後來李斯間接導致坑儒之事。
這純粹是學術爭論。
但楊四知這一奏疏一下子,把這行為定性為‘出位妄議,有傷世宗皇帝聖明,其心可誅’。這等於一下子將此事擴大化了。
楊四知應是等了許久,這抓住這機會要致林延潮於死地吧。
眾人都是看向林延潮麵色凝重,這複祀之事,才剛剛開始,難道就要半途而廢嗎?
但見林延潮從葉向高手裏取過楊四知的抄本看了一遍,伸手彈章失笑道:“我倒以為楊四知能寫什麽。”
說完林延潮走到桌案旁揮毫落紙。
眾人見此都是吃了一驚,林延潮為了應對楊四知竟然親自上陣反駁。
以林延潮乃當今禮部尚書的身份,更不用說他已是很久沒有撰文了,自從那篇《少年中國說》後,他已經許久沒有寫文了。
一時之間,大家都差一點忘了他當世文宗的身份。
眾人不敢打攪靜立在旁,但見林延潮筆不加點,一篇文章片刻之間於筆下揮就。
方叢哲與林延潮的幾個門生,從沒看到林延潮寫文章,事實上自他狀元及第後,已是很少如此。
但是今日見林延潮揮毫,簡直是不假思索文章立就,下筆之後即是一氣嗬成,如此之才當今能有幾人?
眾人心底佩服得五體投地。
林延潮寫了一盞茶功夫,突然書房外一聲響,原來林延潮的兩個兒子打鬧之間弄壞了院子裏的景物。
林延潮聞此向窗外看了一眼,當即搖了搖頭道:“不寫了,這作留白算了。”
眾人聞此紛紛可惜,一篇絕世文章居然就此被打斷。
林延潮道:“將此文章即刻刊之天理報。”
說完林延潮走出書房訓斥兩個兒子。
而眾人一並來到書案前爭相讀之。眾人讀之即覺得不勝激動,也為此稿未完而惋惜不已,但也是因此又見此稿的珍貴。
最後方從哲還與袁宗道為了此原稿歸屬而吵了一架,最後方從哲拿出翰林前輩的身份這才將稿件收入囊中。
而林延潮文章登載的這份天理報一出,頓時洛陽紙貴。
不過八百份的售額,當即一下子被人賣光,有人甚至以為奇貨可居在市麵上叫價一份十兩銀子。
這相當於一名普通老百姓一年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