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天工開物
免費修路,這不是特例,這種小事,又不需要朝廷出一粒米,陳群就可以拍板。
很快,修路的項目便開始進行了。
張天誌直接動用了兩千人。
他打算十天內完成此事,到時候源源不斷的水泥、紅磚、沙子、石塊運送起來便極其方便。
十多裏路而已,又是原本的官道,鋪設路麵很簡單。
很快,十天後,一條嶄新的水泥路連通到了東城門。
為了打個廣告,張天誌特意在岔道口立了一塊石碑:“前方十裏往許都!許都人民歡迎您!”下麵還有一行小字,當然是用簡體華夏文:“路麵捐建:天誌建築商行!”
“不知道這算不算最早的路麵廣告!”張天誌滿意的看著這一麵全部由簡體中文雕刻的字跡。
是夜,月黑風高,幾道身影在田間忙碌著,這裏點著篝火照明,但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張天誌隻讓英雄豪傑四人和杜秀芷參與。
他在挖土豆。
這東西可是秘密,要是傳出去,肯定是天下震動,他現在還不想獻給曹操。
忙到淩晨,總算全部收入了倉庫。
“大喜啊,先生,真是大喜啊,這是天糧嗎,收獲了六千斤!”
連杜秀芷都都說這是天糧,可想而知傳出去的後果。
現在的糧食畝產三百斤,這種土豆還不算最好的,隻有六千斤。
“噓!不要大驚小怪,誰要是傳出去,打斷狗腿!”張天誌自己也有點興奮。
“現在是七月份,土豆要睡眠三個月左右才能再次耕種。所以到時候是冬季,天氣寒冷,不適合種植。張雄,你組織人手,在十月份之前,把我們這五百畝全部按照我教給你的辦法搭好麻布棚子。到時候我們在冬季進行反季節種植,五百畝,出產的時候就是三百萬斤,那才是這些寶貝出世的時候。”
英雄豪傑幾人倒抽一口涼氣,三百萬斤,三萬擔啊,這才五百畝。
按照現在的糧食產量,五百畝才一千多擔。
如果讓曹操知道,他會瘋,會殺人奪寶!
如今張天誌有了兩個靈魂,靈魂之力大漲,他不需要休息了。
天一亮,他就來到器物研發團隊,這裏如今掌管的是原本的鐵匠錢世才。
“先生!您來了!”錢世才如今也不親自動手,他成了管理人員。
“嗯,天誌犁可否量產了?”張天誌竊取了曲轅犁。
“可以了,天誌犁完全按照先生的想法,我們按照理念做了五六十次的尺寸修改實驗,最後確定了最終的尺寸,效果很好,比以前的器具深耕一至兩倍,但所需畜力卻要少要兩倍。”
“好!牛板車呢?”
“也好了,之前的木質車輪,我們根據先生的想法,增加了刹車連動杆。”
錢世才引著張天誌到了一台板車前麵,不過這台板車有四個輪子,還有一個貨鬥,可裝幾百斤,但是需要牛拉。
“好!你將天誌車,天誌犁,翻車、龍骨水車、水力磨、水力兌、印刷術、造紙術、紅磚燒製術、石灰燒製術、鐵釘鍛造法、玻璃燒製法、煤灶打造法、煤球製造法、風箱製造法,紗錠紡紗機這些流程讓每個小組的負責人全部整理成圖文並茂的流程圖交給我。”
“好!我這就安排下去,一天可成。”
第二天,張天誌將這些粗糙的製造流程一一謄寫,親自繪圖,並闡明步驟。
花了三天時間,他終於將這些資料整理成冊,並在封麵上寫下“天工開物”四個工整楷書。
天工開物全書插圖一百二十八副,字過萬,全部用簡體華夏字。
幾天後,《天工開物》開始售賣,價格一枚五銖錢!
一枚五銖錢等於贈送。
如今糧食奇缺,一擔糧要數萬錢,有些地方甚至百萬,當然,百萬錢的地方,已經沒有糧賣了。
張天誌要讓社會進步,必須要舍得利益,他一人之力不可能完成,必須要有個利益階層,一個新的利益團體。
有了這些,新的利益團體將會逐漸誕生,於民生,於自己都有莫大好處。
第一批天工開物印刷三千本,數日時間,整個潁川十七縣,都有售賣。
不過,在天工開物中,張天誌設置了一個小小的陷阱。所有的尺寸單位,他都是用米、分米和厘米毫米標示。
你拿到書,學會了,但做不出來。想做出來怎麽辦,到我這裏來學!
成為我的學生,我可以教你。
水泥官道上,農人背著鋤頭趕著耕牛,一輛輛四輪板車被牛拉著,裝滿了磚頭水泥。毓秀台的修建已經進入關鍵時刻,雖說是簡單工程,但用料卻不少。
“看到沒有,那個叫天誌車,是那個張先生所創,要是能擁有一輛天誌車,那我一輩子無憂了。”幾個農人羨慕的看著趕牛的老者。
“那個神秘的張先生真是奇人,竟然能設計出這等神車。聽說司空府陳群大人看了之後立刻訂購了五十輛。”
“老趙,好彩啊!”農人朝著趕車的老者叫道。
“好彩!好彩!哈哈!”老者一臉喜色。
牛車一過,議論又起。
“老趙好命啊,他家也就是原本田莊的佃戶,兒子趙三娃據說在這次考核中的了雙百,就得了管理一個十輛車隊的隊長職務,月例五擔不說,還得了一輛天誌車的租用權。”
“沒辦法,這是命!”一個農人搖頭說著。
“我聽說那天誌學堂也收外人,下次入學是半月之後,我家崽子到時候也打算報名。”
“這還用你說,我家早計劃好了,不要錢,管兩餐,此等好事,早傳遍鄉裏了。”
“張先生真乃大善人!”
張天誌的一係列操作,開始慢慢起了成效,現在學堂已經開了十五個班,教職員工也增加到了八人。
隨著聲望的提高,天誌網等工具的傳播,信仰之力現在已經不可計數的從虛空中投來。
八月,毓秀台修成,此台高九丈,周圍八座三層紅色玻璃瓦樓拱衛,成為了整個許都中最為高大的建築。
落成這日,司空曹操親臨,郭嘉、荀攸、荀彧、陳群數十人一同登台。
曹操登上毓秀台,放眼望去,隻見整個許都街巷皇宮盡收眼內,頓時豪情萬丈。
曹操指著旁邊的拱衛樓問道:“長文,此樓那紅色瓦片為何如此鮮豔剔透?”
眾人低頭看去,隻見紅色瓦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有如美玉。
陳群答道:“此乃天誌建築商行所造的玻璃瓦,乃是那張天誌取河沙等物鍛造而成。”
“此人倒是心思靈巧,不過就是太好名聲,我見過他所造天誌車,的確不錯,但哪裏有人自己造一物便以自己名字命名一物的。”曹操無奈搖頭。
其他人頓時七嘴八舌說起此事,都說張天誌過於重利。
曹操道:“商賈重利,無可厚非。隻要他能造福於民,卻也無妨。對了,有一事,我聽說那張天誌又著一書,你們可知此事?”
荀彧道:“此書名為《天工開物》,倶是奇淫巧技。”
“非也非也,文若此言差矣。那《天工開物》所載農事、手工、工具之事數十項,皆是有利民生之事,若推而廣之,必有奇效。就比如這玻璃瓦,這毓秀台所用之水泥紅磚。甚至那天誌車,都有詳細製作之法。此等技術,得一項便可成大產業之家,但此人毫無保留,全數成書,豈可一句奇淫巧技所能概括!”
說話的人是陳群,他跟張天誌幾次接觸,發現了一些不同之處。
“哦?連這等取財之道都公之於眾?誰手中有此書,拿來瞧瞧!”曹操頓時來了興趣。
陳群早有一本放在袖中,當即取出捧給曹操。
曹操一看,都是簡體文字。
讓荀彧等人吃驚的是,這簡體文字,曹操看起來竟然絲毫無礙,且口中念念有詞,甚至眉飛色舞。
“活字印刷術!好!好!好!好想法,原來如此,我道是那張天誌真是大善人,卻是以此種取巧之道降低了出書成本,今日算是明白了。”
曹操看了足足半個時辰,將書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最後說道:“長文,你與這張天誌接觸頗多,典韋,你與他也多有親近,便命你二人多派些能工巧匠,將這些物事一一驗證,然後推而廣之。”
“這張天誌也留有心思,其上所說的米、分米之類的長度單位卻並未與我大漢現行的長度相對應,怕是就是等著你去了。”
曹操智商多高,一看就看出來了。
(本章完)
免費修路,這不是特例,這種小事,又不需要朝廷出一粒米,陳群就可以拍板。
很快,修路的項目便開始進行了。
張天誌直接動用了兩千人。
他打算十天內完成此事,到時候源源不斷的水泥、紅磚、沙子、石塊運送起來便極其方便。
十多裏路而已,又是原本的官道,鋪設路麵很簡單。
很快,十天後,一條嶄新的水泥路連通到了東城門。
為了打個廣告,張天誌特意在岔道口立了一塊石碑:“前方十裏往許都!許都人民歡迎您!”下麵還有一行小字,當然是用簡體華夏文:“路麵捐建:天誌建築商行!”
“不知道這算不算最早的路麵廣告!”張天誌滿意的看著這一麵全部由簡體中文雕刻的字跡。
是夜,月黑風高,幾道身影在田間忙碌著,這裏點著篝火照明,但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張天誌隻讓英雄豪傑四人和杜秀芷參與。
他在挖土豆。
這東西可是秘密,要是傳出去,肯定是天下震動,他現在還不想獻給曹操。
忙到淩晨,總算全部收入了倉庫。
“大喜啊,先生,真是大喜啊,這是天糧嗎,收獲了六千斤!”
連杜秀芷都都說這是天糧,可想而知傳出去的後果。
現在的糧食畝產三百斤,這種土豆還不算最好的,隻有六千斤。
“噓!不要大驚小怪,誰要是傳出去,打斷狗腿!”張天誌自己也有點興奮。
“現在是七月份,土豆要睡眠三個月左右才能再次耕種。所以到時候是冬季,天氣寒冷,不適合種植。張雄,你組織人手,在十月份之前,把我們這五百畝全部按照我教給你的辦法搭好麻布棚子。到時候我們在冬季進行反季節種植,五百畝,出產的時候就是三百萬斤,那才是這些寶貝出世的時候。”
英雄豪傑幾人倒抽一口涼氣,三百萬斤,三萬擔啊,這才五百畝。
按照現在的糧食產量,五百畝才一千多擔。
如果讓曹操知道,他會瘋,會殺人奪寶!
如今張天誌有了兩個靈魂,靈魂之力大漲,他不需要休息了。
天一亮,他就來到器物研發團隊,這裏如今掌管的是原本的鐵匠錢世才。
“先生!您來了!”錢世才如今也不親自動手,他成了管理人員。
“嗯,天誌犁可否量產了?”張天誌竊取了曲轅犁。
“可以了,天誌犁完全按照先生的想法,我們按照理念做了五六十次的尺寸修改實驗,最後確定了最終的尺寸,效果很好,比以前的器具深耕一至兩倍,但所需畜力卻要少要兩倍。”
“好!牛板車呢?”
“也好了,之前的木質車輪,我們根據先生的想法,增加了刹車連動杆。”
錢世才引著張天誌到了一台板車前麵,不過這台板車有四個輪子,還有一個貨鬥,可裝幾百斤,但是需要牛拉。
“好!你將天誌車,天誌犁,翻車、龍骨水車、水力磨、水力兌、印刷術、造紙術、紅磚燒製術、石灰燒製術、鐵釘鍛造法、玻璃燒製法、煤灶打造法、煤球製造法、風箱製造法,紗錠紡紗機這些流程讓每個小組的負責人全部整理成圖文並茂的流程圖交給我。”
“好!我這就安排下去,一天可成。”
第二天,張天誌將這些粗糙的製造流程一一謄寫,親自繪圖,並闡明步驟。
花了三天時間,他終於將這些資料整理成冊,並在封麵上寫下“天工開物”四個工整楷書。
天工開物全書插圖一百二十八副,字過萬,全部用簡體華夏字。
幾天後,《天工開物》開始售賣,價格一枚五銖錢!
一枚五銖錢等於贈送。
如今糧食奇缺,一擔糧要數萬錢,有些地方甚至百萬,當然,百萬錢的地方,已經沒有糧賣了。
張天誌要讓社會進步,必須要舍得利益,他一人之力不可能完成,必須要有個利益階層,一個新的利益團體。
有了這些,新的利益團體將會逐漸誕生,於民生,於自己都有莫大好處。
第一批天工開物印刷三千本,數日時間,整個潁川十七縣,都有售賣。
不過,在天工開物中,張天誌設置了一個小小的陷阱。所有的尺寸單位,他都是用米、分米和厘米毫米標示。
你拿到書,學會了,但做不出來。想做出來怎麽辦,到我這裏來學!
成為我的學生,我可以教你。
水泥官道上,農人背著鋤頭趕著耕牛,一輛輛四輪板車被牛拉著,裝滿了磚頭水泥。毓秀台的修建已經進入關鍵時刻,雖說是簡單工程,但用料卻不少。
“看到沒有,那個叫天誌車,是那個張先生所創,要是能擁有一輛天誌車,那我一輩子無憂了。”幾個農人羨慕的看著趕牛的老者。
“那個神秘的張先生真是奇人,竟然能設計出這等神車。聽說司空府陳群大人看了之後立刻訂購了五十輛。”
“老趙,好彩啊!”農人朝著趕車的老者叫道。
“好彩!好彩!哈哈!”老者一臉喜色。
牛車一過,議論又起。
“老趙好命啊,他家也就是原本田莊的佃戶,兒子趙三娃據說在這次考核中的了雙百,就得了管理一個十輛車隊的隊長職務,月例五擔不說,還得了一輛天誌車的租用權。”
“沒辦法,這是命!”一個農人搖頭說著。
“我聽說那天誌學堂也收外人,下次入學是半月之後,我家崽子到時候也打算報名。”
“這還用你說,我家早計劃好了,不要錢,管兩餐,此等好事,早傳遍鄉裏了。”
“張先生真乃大善人!”
張天誌的一係列操作,開始慢慢起了成效,現在學堂已經開了十五個班,教職員工也增加到了八人。
隨著聲望的提高,天誌網等工具的傳播,信仰之力現在已經不可計數的從虛空中投來。
八月,毓秀台修成,此台高九丈,周圍八座三層紅色玻璃瓦樓拱衛,成為了整個許都中最為高大的建築。
落成這日,司空曹操親臨,郭嘉、荀攸、荀彧、陳群數十人一同登台。
曹操登上毓秀台,放眼望去,隻見整個許都街巷皇宮盡收眼內,頓時豪情萬丈。
曹操指著旁邊的拱衛樓問道:“長文,此樓那紅色瓦片為何如此鮮豔剔透?”
眾人低頭看去,隻見紅色瓦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有如美玉。
陳群答道:“此乃天誌建築商行所造的玻璃瓦,乃是那張天誌取河沙等物鍛造而成。”
“此人倒是心思靈巧,不過就是太好名聲,我見過他所造天誌車,的確不錯,但哪裏有人自己造一物便以自己名字命名一物的。”曹操無奈搖頭。
其他人頓時七嘴八舌說起此事,都說張天誌過於重利。
曹操道:“商賈重利,無可厚非。隻要他能造福於民,卻也無妨。對了,有一事,我聽說那張天誌又著一書,你們可知此事?”
荀彧道:“此書名為《天工開物》,倶是奇淫巧技。”
“非也非也,文若此言差矣。那《天工開物》所載農事、手工、工具之事數十項,皆是有利民生之事,若推而廣之,必有奇效。就比如這玻璃瓦,這毓秀台所用之水泥紅磚。甚至那天誌車,都有詳細製作之法。此等技術,得一項便可成大產業之家,但此人毫無保留,全數成書,豈可一句奇淫巧技所能概括!”
說話的人是陳群,他跟張天誌幾次接觸,發現了一些不同之處。
“哦?連這等取財之道都公之於眾?誰手中有此書,拿來瞧瞧!”曹操頓時來了興趣。
陳群早有一本放在袖中,當即取出捧給曹操。
曹操一看,都是簡體文字。
讓荀彧等人吃驚的是,這簡體文字,曹操看起來竟然絲毫無礙,且口中念念有詞,甚至眉飛色舞。
“活字印刷術!好!好!好!好想法,原來如此,我道是那張天誌真是大善人,卻是以此種取巧之道降低了出書成本,今日算是明白了。”
曹操看了足足半個時辰,將書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最後說道:“長文,你與這張天誌接觸頗多,典韋,你與他也多有親近,便命你二人多派些能工巧匠,將這些物事一一驗證,然後推而廣之。”
“這張天誌也留有心思,其上所說的米、分米之類的長度單位卻並未與我大漢現行的長度相對應,怕是就是等著你去了。”
曹操智商多高,一看就看出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