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穀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


    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


    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


    遂吞之。


    自是蝗不複成災。


    ——這是史書記載,貞觀所發生的“唐太宗吃蝗蟲”事件。


    用通俗話講,就是貞觀二年的時候,京師遭遇旱災,唐太宗李世民將一隻蝗蟲吞入肚子裏,說出了“別禍害百姓,要有靈性就吃我心肝”的話。後來旱災過去,這件事被史書記載下來,成為了千古傳誦的典故,李世民也因此成為了仁愛君王的典範。


    而此時,林軒剛剛過來,就看到一個穿著皇袍的中年人,正在將一隻蝗蟲往嘴裏塞。


    那不是別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這是他吃蝗蟲的那一瞬間。


    蝗蟲,這個名字可能有人很陌生,但要是說螞蚱,可能知名度就高了一些。再提到蚱蜢、蟈蟈,相信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感覺陌生。在後世現代,很多人童年就是在跟螞蚱玩耍中度過的,不少人家中都會養一隻蟈蟈,將它的叫聲當作音樂來聽。


    另外,飯店裏,油炸蝗蟲,也是一道很受歡迎的美味。


    但是在古代,蝗蟲卻伴隨旱災大量繁殖,是一個比旱災本身還要恐怖的大天災!


    因為單純的幹旱,還有抗旱農作物可以種,哪怕收成少一些,總歸還有,加上朝廷的救濟,並不會讓老百姓餓肚子。但是蝗蟲一旦成災,鋪天蓋地席卷而來,所過之處寸草不留,根本不會有任何莊稼剩下!


    在這種天災之下,甭管你是農民,還是地主、官僚,沒有收成都得挨餓!


    可能有人會說,沒了糧食可以吃肉,但問題是,喂家畜的糧草都沒了,哪裏還能有肉吃?


    “你是替父皇來看朕笑話的嗎?”李世民看到林軒後,神色陰沉地說。


    聞言,林軒搖頭笑笑,道:“我隻是恰好經過。”


    他在這個世界的身份,是太上皇李淵在位時敕封的國師,官居一品,但卻沒有實權,為大唐天字第一號透明人。


    看到林軒的表情,李世民更加不悅了,冷著臉道:“都這個時候了,國師竟然還能笑得出來?”


    此時隻是貞觀二年,他上位才一年多,還沒有成為那個開啟貞觀盛世的唐太宗。


    因為皇位來得不怎麽正當,他一直如履薄冰,最怕的就是被別人指責皇帝沒當好。因此,每次大唐出現動蕩的時候,他都不想見李淵的人。因為他太害怕,會聽到別人跟他說:“太上皇讓我告訴你,你皇帝當的不行。”


    特別是現在,因為蝗蟲災的事情,京城流言四起,都說是他殺兄上位,觸怒了上天。


    而林軒,恰好又是李淵敕封的國師,他的出現讓李世民心中一緊。


    換句話說,此時的李世民,就像是一個沒有考好成績的小孩子,見到自己父親的人,下意識就會想到“成績”的事情。所以,就算跟林軒沒有任何過節,他也沒有好臉色——這不是針對林軒,而是因為緊張,內心亂了分寸。


    這也算是僅有的一件,能讓李世民亂分寸的事情了。


    當然,林軒臉上的笑容,他也確實不喜。


    這個時候,舉國上下都在為天災而發愁,除了林軒這個剛來到這裏的人外,還有誰能笑得出來?


    “我不笑,難道哭就有用嗎?”林軒也知道,自己報以禮貌的微笑,有些不符場合。但他有點像曹操,知錯改錯,卻絕對不會認錯,於是說:“我對你笑,是因為看到你的所作所為後,發現這世間縱有再多苦難,隻要有你在,也遲早有一天會好。另外,越是處在低穀,越是緊張的時候,就越該笑,因為隻有那樣,人才能以最好的狀態,從逆境中走出來!”


    聞言,李世民的臉上,露出了怒色,這是真正對林軒的怒火。


    “朕最恨的就是你這種人,溜須拍馬有一套,強詞奪理有一套,可一旦做起實事來,卻一點用都沒有!”李世民憤怒道:“如果你不是父皇敕封的國師,朕今天一定將你拉出午門,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立刻,林軒懵逼了。


    自己特麽的招誰惹誰了,剛來就被唐太宗懟?


    “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我誇你是因為真的敬佩你的所作所為,跟溜須拍馬有什麽關係?”林軒皺眉道:“我確實喜歡強詞奪理,但是你又怎能確信,我的理隻是歪理,而不是大道理?另外,最重要的是,我並非隻會說而不會幹實事的那種人!”


    對於唐太宗,他確實很敬重。


    否則,一般世俗皇帝要是敢懟他,比如漢獻帝那種,他早就一個耳光子抽過去了。


    “你也會幹實事?那行,你給朕出一個解決蝗蟲災的辦法吧!”李世民道:“如果不能,你是父皇的人,朕也不會殺你,但是朕會讓人割掉你的舌頭,讓你這輩子都不能再胡言亂語!”


    聞言,林軒不由得翻起了白眼,道:“如果我能解決,你又當如何?”


    “那就是朕錯了,朕可以給你負荊請罪,任打任罵決不食言!”李世民說。


    立刻,林軒道:“那行,我就跟你嘮嗑兩句吧!”


    “好!”李世民說著,做出了個請的手勢。


    “首先是饑荒,從你們的反應上看,現在京師之中,應該已經沒有多少存糧了吧?”林軒一笑,道:“你帶頭吃蝗蟲,估計是想要讓京師百姓以蝗蟲為食,度過這場饑荒。但我敢說,這不會有多大效果,沒法幫你解決百姓的飲食問題。”


    聞言,李世民問:“為何?”


    他此時雖然處在盛怒中,但聽別人把話說完的耐心,還是有的。


    “因為捕殺效率低下,絕大部分百姓,都沒法捕捉到足夠吃的蝗蟲。”林軒說:“加上蝗蟲不適合做主食,老百姓吃不了幾次就會膩。所以,最後會出現寧可逃荒遠走他鄉,也不願留下來捕食蝗蟲的情況!另外,有些蝗蟲還會成精,化為妖怪之後連人都吃,普通百姓能捕食它們嗎?”


    立刻,李世民愣了,下意識道:“那怎麽辦?”


    “所以,你們需要本國師相助!”林軒笑著說。


    李世民:“……”


    他發現自己,根本跟不上國師說話的節奏。


    “我這裏有精心準備的三本書,你拿去看了之後,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林軒說著,拿出了一本《蝗蟲捕捉技術大全》,一本《舌尖上的蝗蟲》,以及一本《蝗蟲經濟效益詳解》。


    事實上,他也不會治什麽蝗蟲災,畢竟從來沒有見過。


    但是他有萬度搜索,自己不會,可以從會的人那裏取經!


    那本《蝗蟲捕捉技術大全》,是一個平行世界牛人所書寫,裏麵記在了多達上千種捕捉方法,適用於古今中外所有種類的蝗蟲,極端強大。在那個牛人所處的世界裏,蝗蟲被捕殺滅絕,造成生物鏈崩壞,最終……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技術隻要學會一星半點,就能夠成為蝗蟲克星,抓捕起來如有神助。


    這能完美的解決捕殺效率問題!


    至於生物鏈,這個世界沒有那種牛人帶頭,以蝗蟲的繁殖速度,基本上不可能滅絕。


    而《舌尖上的蝗蟲》,則是一本食譜。


    這也出自一個平行世界,在那裏,食神轉世史蒂芬周之後,人生大起大落之時沒有創造撒尿牛丸,而是創造了“蝗蟲美食文化”。因為那個世界的香港,那個時間,正好遭遇到了蝗蟲災!


    後來蟲災結束,史蒂芬周也重歸食神之位,但與蝗蟲結下的不解之緣,卻沒有結束。


    那個世界裏的他,下半生苦心鑽研幾十年,直到年近花甲的時候,終於編寫出了《舌尖上的蝗蟲》一書。一時間三界動蕩,連玉皇大帝都把蝗蟲搬上了蟠桃會,人間的蝗蟲更是被吃成了保護動物,嚴禁捕殺野生蝗蟲……這些都跟林軒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舌尖上的蝗蟲》確實能解決蝗蟲味道問題。


    那裏麵有幾千種吃法,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頓頓吃蝗蟲,但卻菜不重樣,不會讓人吃膩!


    至於《蝗蟲經濟效益詳解》,則是出自平行世界,一個叫做“黃化騰”的世界首富。


    他靠著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商業天賦,硬生生把蝗蟲生意做到了全世界,讓整個世界的人都將蝗蟲當作美味,讓蝗蟲油之類的衍生產品,也走入了尋常百姓家。而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從養殖到餐飲,足足養活了十幾億人,堪稱世界經濟學史上最經典案例。


    黃化騰有句名言,叫“用心創造經濟,蝗蟲改變世界”,那句話他做到了!


    《蝗蟲捕捉技術大全》、《舌尖上的蝗蟲》、《蝗蟲經濟效益詳解》,這三本書放到一起,足以解決大唐此時所遭遇的蝗蟲災!


    “國師之才,簡直驚天地泣鬼神,空前絕後,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萬一!”李世民看了那三本書之後,瞪著眼睛感慨道。但是頓了一下,他又小聲說:“隻是國師,您是不是跟蝗蟲有仇?或者,哪個蝗蟲妖招惹到您了?要不要朕派遣大軍去滅了它?”


    林軒:“……”


    媽賣批,你說話的重點,能不能不要放在蝗蟲身上?


    不過,如果將那三本書都歸咎在他身上,也確實顯得太變態了,好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蝗蟲權益保護法。


    “君無戲言。”突然,李世民脫掉自己的外套,從旁邊花園裏拽出一根帶刺的荊條說:“之前是朕冒犯國師了,現在朕負荊請罪,還請國師幫忙鬆鬆皮肉,好叫朕以後擦亮眼睛,別再錯將大賢當庸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界臨時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Mr星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Mr星火並收藏萬界臨時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