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體核心之處,一點青光跳躍不定。
隨即,金光湧起,但極其不穩定,轉眼就退轉,由金而赤,顯出赤光。
赤色的紅霞維持了不到半分鍾,接著又退轉為淡紅。
到了這個時候,光芒方才穩定下來。
熟悉了這個身軀之後,蘇素睜開眼睛,心下微微一歎:
“分身攜帶的力量太少,僅僅隻能維持陰神之上,陽神未滿的境界,僅僅相當於尋常真人位階的道力。”
淡紅色光芒,由內而外,緩緩彌合著這具身軀內一些明暗傷痕,疏通著氣脈。
這具身體雖說是少年,但平日裏鍛煉不足,或多或小有些磕磕碰碰,此時在靈體法力梳理下,緩緩調整。
隨後,常人無法察覺的光芒斂去。
內視之中,一點微不可查的青光,被層層疊疊的淡紅之光掩蓋。
那點由道果之中抽出而出的道性,深藏其中,秘不可見。
道性即道果,道果即道性。
隻是唯有抵達了真仙之後,才能將玄妙不可見的道性凝練為道果。
這一點道性,便是大道之性,蘊含了蘇素參悟的大道法則體悟,乃是一種本質極高的力量。
表現在外,是光,是炁,但其根底乃是大道之一鱗片爪,為蘇素參悟而出,結合自家個人修證而得來的“證驗”。
形成係統的脈絡,如樹葉花紋一般,就是道果。
眼下抽出的這一點,僅僅是道果之中微不足道的一點細枝末節,就算折損了,也無損道果。
然而放在外麵,卻是無數鬼神畢生追求而不可得的珍寶,哪怕一絲,也能點化一位鬼神,脫離陰質,蛻變神體。
青光深深被掩藏在層層紅霞般的神光之中,緩緩跳躍、顫動,開始自發適應此世天地。
隨著道性生效,蘇素感受到自家正在緩緩融入、適應這裏的天地秩序。
這便是道性的作用之一·······能自發調整、適應異界。
略微估算了下,蘇素略一沉吟:
“每個世界都有不同的屬性,黑暗、光明、徑直、運動、宏大、精微·········或者別的稀奇古怪的偏向,能量層次有都各有不同,哪怕表相上看似相同,細微處的天地法則也可能有差異極大,因此外來者往往格格不入,無論是法還是術,都會顯得水土不服。”
“因而需要道性調和······切入天地之間,主動適應秩序,融入其中,但這需要時間。”
“一個月········需要一個月左右才能完全適應這裏的環境。”
“在此之前,盡量不要與人鬥法。”
心中有些無奈,但這個結果尚算可以接受。
畢竟帶來的僅僅隻是一絲道性,而不是完整的道果,能有這個速度,已經是不容易了。
可惜了,如果是真身下降,有完整道果在,隻需要短短幾個唿吸之內,就足以調整內外,適應這裏的天地法則。
然而真身畢竟是地星的守護者,肩負著守護靈池的重任,輕易不能離開·······
“在解析適應這裏的基礎天地法則之前,我本身的道法,不能輕易暴露。”
因為他的道法,甚至法力,都攜帶著濃濃的異域痕跡,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抹去的。
必須要解析這方天地的基礎法則之後,再加以調整,才能偽裝成土著。
否則,必然會驚動這方天地的防禦機製,那之前花了那麽大代價潛伏進來的意義何在?
還不是因為這個分身實力弱,開不了無雙,打不了碾壓局!
“道性解析法則,光憑其本能地汲取遊離能量,需要一個月,如果能在此之前,找到額外能源,或許可以縮短到二十天、十五天······不過道性全力解析法則,容易引發動靜,那樣就有暴露道性的可能性。”
仔細想了想,蘇素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沒有恢複到足夠力量之前,貿然暴露身懷道性這件事,等於小兒持金過鬧市。
“再看看,這具身體有沒有什麽能挖掘的潛力,盡管這種可能性不算太大。”
神識內觀,穿透血肉、筋骨,深入到身體內在的基本單元。
識海之中,鋪天蓋地的紅霞照亮,無數記憶,深刻的,不深刻的,近期的,往期的,甚至於角落裏一些零散的被遺忘的記憶,也被翻閱出來,快速整理成冊,被蘇素閱讀。
那個被蘇素壓迫到角落裏,幾乎要崩潰的脆弱靈魂,被蘇素化作了一本透明的冊子。
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角度,分別瀏覽了下這個可憐的小子的從小到大的一生,蘇素漸漸有了底。
“這具身體·······似乎有點來頭?”
“徐長蘇······京府人士,祖籍新嶺郡大都鄉,三百年前,祖上接連出過三代帝國道官,因而稱為新嶺徐氏。”
“不過百年前前隋國祚終結,陷入經曆了長達四十年的割據動蕩········期間洋務派崛起,軍閥混戰,最終本朝太祖興辦講武堂,演練新式軍隊,前後八年,一統中原,定鼎江山。”
“長達四十年的動蕩,幾乎無日不戰,無數道人被卷入其中,播撒鮮血,性命平白地自相消耗,各地道派都實力大損,許多上乘道法,就此失傳········恰逢洋務運動,洋教傳入中土,紮下根來,打擊道門信仰根基。”
“屋漏偏逢連夜雨········連年大戰,殺氣衝天,引發了天地靈機變遷,飛升之途被阻斷,許多接引上界神聖之力的道法也徹底無用,逐漸凋零。”
“除此之外,對道門而言,最大的打擊,莫過於近代技術的推廣應用,更進一步削弱了道法傳承的空間。”
“火炮、蒸汽機、電報······新式技術的大力應用,社會不再需要道法,也能辦到許多過去隻有道法才能做到的事情。”
“前隋時期,設立道官,有祈雨、觀星、傳遞軍情等不同職司,利用道法做到尋常人做不到的事情,這些無可替代的作用,是道門昌盛的基礎,而現在卻不再是獨一無二·······新式自然技術,讓凡人也能千裏傳信,日行百裏,攻城破寨,自然,道門作用再度下降。”
“戰亂時期,死傷大量道人,失傳許多道法,削弱了道門底蘊和中堅力量;洋教入侵,傳播信仰、新思想,動搖了道門底層信仰根基;天地靈機變遷,使得許多道法失效,需要重新修繕,又是一重打擊;最後,新式技術的不斷湧現,使得道門對於帝國的重要性大大下降,雖然道門也有許多道法在治療頑疾之上頗有奇效,但這不足以挽迴道門整體地位大幅度降低的事實··········”
閱覽到這裏,蘇素禁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這這,這方天地對於道門,簡直是充滿了惡意啊!”
“一件兩件,尚可說是巧合,這一連串的意外,可就真的不能說是巧合了!”
這一套下來,能撐得過去的,還真是不多。
除卻幾個頂梁柱依舊勉力堅持之餘,其餘中小型道派、家族,大多都已經徹底湮滅於曆史之中。
即便還有一二傳承,也多轉入地下,不再公開。
徐長蘇的家族就是這一例。
家族傳承道法殘缺凋零,隻剩下一些入門的基礎,以及一些不入流的小小秘術,最後就是一些防身的近身功夫。
過去的那些老人紛紛凋零,繼承者們在西洋文化的氛圍下長大,誰還願意花那般工夫,去鑽研一些根本無用的枯燥知識?
不過是幾代人下來,老祖宗們幾代人苦心搜集、完善的道法傳承,就被丟得幹幹淨淨。
還能保留下這麽一點入門的東西,都還是徐長蘇這孩子拾掇祖屋,找出來的一點零散筆記,自家整理出來的。
“不想道門已經凋零至斯······”
蘇素微微一歎,隨即笑了笑:
“凋零了也好,白紙上正好作畫。”
又悲憫著望向那渾渾噩噩的徐長蘇,可憐的魂魄如今被捏成冊子的形態,毫無反抗之力。
凡人魂魄未曾修煉到位,僅僅隻是一點灰蒙蒙的霧氣,不成形。
在他強大的力量壓迫下,也沒有半點思考的能力。
“原本上真仙聖,不附生人之體······可此行事關重大,關乎我未來道途,不得不破例如此。”
“我既借你身份行事,於此世定是要開宗立派,傳下道統的,自然會給你一個出路。”
盡管可憐的徐長蘇根本聽不到,蘇素還是鄭重地許下了承諾。
一言既出,冥冥之中,頓時有感。
修道之人道行越深,越是重視承諾。
因為言語分量很重,輕易不能給承諾,一旦給出承諾,哪怕是刀山火海,也不可皺眉。
蘇素說出這麽肯定的話,也是發了大決心,大願心。
未來必須要踐行。
必須要開宗立派,必須要給徐長蘇迴報。
如不能如約,則道途必然平添無數阻礙。
然而這種大願,期間必然有無數困難,如能一一化解,圓滿達成,道行必然大進。
蘇素如今修行的重點,並不在於汲取多少天地靈機,積攢多少法力。
法力固然可以不斷積蓄,但那對於圓滿道果並沒有太多助力。
道行的提升更在於“道上有功,人間有行”,必是要向天地人之中去映證自家的道,自家的理念。
整理地星秩序,是如此;開山立派,傳承道法,也是如此。
“何況,要謀取天地本源,本來也需要爬到高處,才有希望接觸到這方天地的深層奧秘。”
隨即,金光湧起,但極其不穩定,轉眼就退轉,由金而赤,顯出赤光。
赤色的紅霞維持了不到半分鍾,接著又退轉為淡紅。
到了這個時候,光芒方才穩定下來。
熟悉了這個身軀之後,蘇素睜開眼睛,心下微微一歎:
“分身攜帶的力量太少,僅僅隻能維持陰神之上,陽神未滿的境界,僅僅相當於尋常真人位階的道力。”
淡紅色光芒,由內而外,緩緩彌合著這具身軀內一些明暗傷痕,疏通著氣脈。
這具身體雖說是少年,但平日裏鍛煉不足,或多或小有些磕磕碰碰,此時在靈體法力梳理下,緩緩調整。
隨後,常人無法察覺的光芒斂去。
內視之中,一點微不可查的青光,被層層疊疊的淡紅之光掩蓋。
那點由道果之中抽出而出的道性,深藏其中,秘不可見。
道性即道果,道果即道性。
隻是唯有抵達了真仙之後,才能將玄妙不可見的道性凝練為道果。
這一點道性,便是大道之性,蘊含了蘇素參悟的大道法則體悟,乃是一種本質極高的力量。
表現在外,是光,是炁,但其根底乃是大道之一鱗片爪,為蘇素參悟而出,結合自家個人修證而得來的“證驗”。
形成係統的脈絡,如樹葉花紋一般,就是道果。
眼下抽出的這一點,僅僅是道果之中微不足道的一點細枝末節,就算折損了,也無損道果。
然而放在外麵,卻是無數鬼神畢生追求而不可得的珍寶,哪怕一絲,也能點化一位鬼神,脫離陰質,蛻變神體。
青光深深被掩藏在層層紅霞般的神光之中,緩緩跳躍、顫動,開始自發適應此世天地。
隨著道性生效,蘇素感受到自家正在緩緩融入、適應這裏的天地秩序。
這便是道性的作用之一·······能自發調整、適應異界。
略微估算了下,蘇素略一沉吟:
“每個世界都有不同的屬性,黑暗、光明、徑直、運動、宏大、精微·········或者別的稀奇古怪的偏向,能量層次有都各有不同,哪怕表相上看似相同,細微處的天地法則也可能有差異極大,因此外來者往往格格不入,無論是法還是術,都會顯得水土不服。”
“因而需要道性調和······切入天地之間,主動適應秩序,融入其中,但這需要時間。”
“一個月········需要一個月左右才能完全適應這裏的環境。”
“在此之前,盡量不要與人鬥法。”
心中有些無奈,但這個結果尚算可以接受。
畢竟帶來的僅僅隻是一絲道性,而不是完整的道果,能有這個速度,已經是不容易了。
可惜了,如果是真身下降,有完整道果在,隻需要短短幾個唿吸之內,就足以調整內外,適應這裏的天地法則。
然而真身畢竟是地星的守護者,肩負著守護靈池的重任,輕易不能離開·······
“在解析適應這裏的基礎天地法則之前,我本身的道法,不能輕易暴露。”
因為他的道法,甚至法力,都攜帶著濃濃的異域痕跡,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抹去的。
必須要解析這方天地的基礎法則之後,再加以調整,才能偽裝成土著。
否則,必然會驚動這方天地的防禦機製,那之前花了那麽大代價潛伏進來的意義何在?
還不是因為這個分身實力弱,開不了無雙,打不了碾壓局!
“道性解析法則,光憑其本能地汲取遊離能量,需要一個月,如果能在此之前,找到額外能源,或許可以縮短到二十天、十五天······不過道性全力解析法則,容易引發動靜,那樣就有暴露道性的可能性。”
仔細想了想,蘇素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沒有恢複到足夠力量之前,貿然暴露身懷道性這件事,等於小兒持金過鬧市。
“再看看,這具身體有沒有什麽能挖掘的潛力,盡管這種可能性不算太大。”
神識內觀,穿透血肉、筋骨,深入到身體內在的基本單元。
識海之中,鋪天蓋地的紅霞照亮,無數記憶,深刻的,不深刻的,近期的,往期的,甚至於角落裏一些零散的被遺忘的記憶,也被翻閱出來,快速整理成冊,被蘇素閱讀。
那個被蘇素壓迫到角落裏,幾乎要崩潰的脆弱靈魂,被蘇素化作了一本透明的冊子。
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角度,分別瀏覽了下這個可憐的小子的從小到大的一生,蘇素漸漸有了底。
“這具身體·······似乎有點來頭?”
“徐長蘇······京府人士,祖籍新嶺郡大都鄉,三百年前,祖上接連出過三代帝國道官,因而稱為新嶺徐氏。”
“不過百年前前隋國祚終結,陷入經曆了長達四十年的割據動蕩········期間洋務派崛起,軍閥混戰,最終本朝太祖興辦講武堂,演練新式軍隊,前後八年,一統中原,定鼎江山。”
“長達四十年的動蕩,幾乎無日不戰,無數道人被卷入其中,播撒鮮血,性命平白地自相消耗,各地道派都實力大損,許多上乘道法,就此失傳········恰逢洋務運動,洋教傳入中土,紮下根來,打擊道門信仰根基。”
“屋漏偏逢連夜雨········連年大戰,殺氣衝天,引發了天地靈機變遷,飛升之途被阻斷,許多接引上界神聖之力的道法也徹底無用,逐漸凋零。”
“除此之外,對道門而言,最大的打擊,莫過於近代技術的推廣應用,更進一步削弱了道法傳承的空間。”
“火炮、蒸汽機、電報······新式技術的大力應用,社會不再需要道法,也能辦到許多過去隻有道法才能做到的事情。”
“前隋時期,設立道官,有祈雨、觀星、傳遞軍情等不同職司,利用道法做到尋常人做不到的事情,這些無可替代的作用,是道門昌盛的基礎,而現在卻不再是獨一無二·······新式自然技術,讓凡人也能千裏傳信,日行百裏,攻城破寨,自然,道門作用再度下降。”
“戰亂時期,死傷大量道人,失傳許多道法,削弱了道門底蘊和中堅力量;洋教入侵,傳播信仰、新思想,動搖了道門底層信仰根基;天地靈機變遷,使得許多道法失效,需要重新修繕,又是一重打擊;最後,新式技術的不斷湧現,使得道門對於帝國的重要性大大下降,雖然道門也有許多道法在治療頑疾之上頗有奇效,但這不足以挽迴道門整體地位大幅度降低的事實··········”
閱覽到這裏,蘇素禁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這這,這方天地對於道門,簡直是充滿了惡意啊!”
“一件兩件,尚可說是巧合,這一連串的意外,可就真的不能說是巧合了!”
這一套下來,能撐得過去的,還真是不多。
除卻幾個頂梁柱依舊勉力堅持之餘,其餘中小型道派、家族,大多都已經徹底湮滅於曆史之中。
即便還有一二傳承,也多轉入地下,不再公開。
徐長蘇的家族就是這一例。
家族傳承道法殘缺凋零,隻剩下一些入門的基礎,以及一些不入流的小小秘術,最後就是一些防身的近身功夫。
過去的那些老人紛紛凋零,繼承者們在西洋文化的氛圍下長大,誰還願意花那般工夫,去鑽研一些根本無用的枯燥知識?
不過是幾代人下來,老祖宗們幾代人苦心搜集、完善的道法傳承,就被丟得幹幹淨淨。
還能保留下這麽一點入門的東西,都還是徐長蘇這孩子拾掇祖屋,找出來的一點零散筆記,自家整理出來的。
“不想道門已經凋零至斯······”
蘇素微微一歎,隨即笑了笑:
“凋零了也好,白紙上正好作畫。”
又悲憫著望向那渾渾噩噩的徐長蘇,可憐的魂魄如今被捏成冊子的形態,毫無反抗之力。
凡人魂魄未曾修煉到位,僅僅隻是一點灰蒙蒙的霧氣,不成形。
在他強大的力量壓迫下,也沒有半點思考的能力。
“原本上真仙聖,不附生人之體······可此行事關重大,關乎我未來道途,不得不破例如此。”
“我既借你身份行事,於此世定是要開宗立派,傳下道統的,自然會給你一個出路。”
盡管可憐的徐長蘇根本聽不到,蘇素還是鄭重地許下了承諾。
一言既出,冥冥之中,頓時有感。
修道之人道行越深,越是重視承諾。
因為言語分量很重,輕易不能給承諾,一旦給出承諾,哪怕是刀山火海,也不可皺眉。
蘇素說出這麽肯定的話,也是發了大決心,大願心。
未來必須要踐行。
必須要開宗立派,必須要給徐長蘇迴報。
如不能如約,則道途必然平添無數阻礙。
然而這種大願,期間必然有無數困難,如能一一化解,圓滿達成,道行必然大進。
蘇素如今修行的重點,並不在於汲取多少天地靈機,積攢多少法力。
法力固然可以不斷積蓄,但那對於圓滿道果並沒有太多助力。
道行的提升更在於“道上有功,人間有行”,必是要向天地人之中去映證自家的道,自家的理念。
整理地星秩序,是如此;開山立派,傳承道法,也是如此。
“何況,要謀取天地本源,本來也需要爬到高處,才有希望接觸到這方天地的深層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