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籍司並不算太大,勝在氣派。
修建的宮殿環繞著水流,期間隨處點綴著假山,亭台。
有薔薇,藤蔓搭成的花洞,有開著花朵的秋千,翩翩蝴蝶,上下紛飛,幾如人間。
來訪的仙家,都被侍者引入其中等候。
三三兩兩,分布在庭院中。
一株如華蓋般巨大的鬆樹下方,兩名青年人執子對弈,邊上還有三兩個人默默觀棋。
有的盤坐在石凳石椅上,默默調息。
宮殿上方,不見日月,唯有繁星點點,被一層光膜隔開。
光膜之上,有天光垂下,如水波一般,照亮下方,如同白晝。
到了裏麵,一間大殿,一尊判官在位,邊上有十幾名黑衣神吏,各自來迴跑動。
“帝君。”
見到他們進來,那判官也僅僅是點頭示意,隨即就忙著翻閱手中的黑簿。
“這是包拯,傳說中的神祇,不過我也分不清到底是不是曆史上那位。”
蘇素望去,這位判官的確麵如黑炭。
“全麵無紙化辦公,暫時還不能普及,現在還需要一個過渡期,給他們適應現代的辦公效率。”
“時代變了,地府業務多了,自然也要變。”
蓮華領著蘇素,裏裏外外轉了一圈。
殿中很大,但卻很簡樸。
書架,桌案,椅子,除此之外僅有一些茶具。
“這兒原來還留著兩斤茶葉,你要不要嚐嚐?”
蓮華跪坐在殿中一角,素手煮茶。
紫砂壺飄在空中,下方不見火焰,卻有無形的陰火。
水汽蒸騰,卻始終不沸,過了一陣子,就煮好了。
從頭看到尾,蘇素也沒看明白,這是怎麽個煮茶法。
似乎地府的茶葉,不能沸水烹煮。
“好了。”
翻出一個竹杯,舉著茶壺,淡墨色的茶湯傾倒而出。
水汽意外地少,而且溫度很低,隻能勉強算是溫水。
雙手捧著竹杯,舉過眉心,少女垂首低眉,遞上茶水。
“太客氣了。”
同樣雙手捧過竹杯,蘇素小口抿著。
竹子的清香,滲入了茶湯中。
嚴格來說,煮出來的茶水,帶著幹澀的味道,口感並不如何絕佳。
“這是冥河水,加了點陰間生長的茶葉,凡人喝了,三日之內具備陰陽眼,能遮蔽陽氣,經常飲用,能有益神魂,穩固魂體。”
“這可說是藥,不單是茶。”
蘇素小口小口地,將茶水飲完,一邊旁觀著殿中。
一名通體透著瑩瑩白光的中年人,穿著老式的中山裝,邁入殿中。
當先就是抱拳一禮,判官還禮,禮貌地問著:
“真人也是來消陰籍?”
任憑你修為再高,隻要不消陰籍,壽盡後都得來幽冥受審,判定歸處。
《西遊記》中,孫悟空魂魄被拘入地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修行得道之人,也免不得要走消陰籍這一趟。
唯有消除陰籍,錄入仙籍,才算過了明路,從此不歸地府管轄。
“我六十年前已經消了死籍,那時地府混亂,還是金陵城隍給我辦的,這次聽聞地府重開,特地過來。”
判官點點頭,麵目籠罩在一片神光中。
這中年人看了幾下,就覺得一陣暈眩,頓時移開視線,心中凜然。
“既然不是為消陰籍,那就是有事要問凡靈?是要查詢凡人親屬壽數?”
“也不是。”
“我想問一下,地府可還招收人手?”
“我修行百六十年,如今不過是個鬼仙,在鄉野占據小廟容身,靠著零星的香火度日,偶爾有些貢品,還被風吹雨淋,苦不堪言啊!”
“這個……”
判官沉吟不語,翻閱著桌案上厚厚的文件,從其中一封牛皮紙袋裏,找出油墨打印的白紙
蘇素一眼就看到上麵寫著《地府編製崗位需求招募表》。
“地府自然是招人的,嗯,真人也有陰神道行,足以勝任判官,不過這邊招募也有要求,需要具備三千善功……真人可以拿去看看。”
那中年人接過看完,麵色有些奇怪:
“這個善功,具體指的什麽?陰德,功德,又是什麽?”
桌案上判官笑道:
“豈不聞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凡人一生所作所為,都照入冥土之中,形成印記,散落在冥土之中,經地府神權匯聚起來,這就是陰籍,其中善惡分明,曆曆在目,造業造惡,其中有數。”
“所謂善功,就是這陰間記錄的陰功,也是日後判定罪罰的依據。”
“至於陰德,就是祭祀三代,無論仙凡,靠著祭祀,可以承接祖上最多三代人積累的善功惡業,這就是陰德……陰德是承付,祖上積德,後人傳承,祖上積業,後人也要承付,這就是承付之說。”
“陰德是傳承下來的善功和罪業,靠著年年祭祀祖先來完整繼承。”
“當然,真人已入仙道,生死自主,陰德當不會傳承給你,而是你陽世的後裔。”
“至於功德……也不算秘密,隻是很是少見,有大功於天地,方能獲得,更是虛無縹緲。”
“我這邊確實查不到,真人已消陰籍,善功罪業,我這邊查不到,需要你先補錄仙籍才可。”
“原來如此……”
這鬼仙恍然大悟。
“既然這樣,就請給我錄入仙籍。”
“這個容易。”
判官吩咐了下身邊的神吏:
“去取空白的鬼仙冊來。”
隨即笑著解釋:
“仙籍分鬼仙,地仙,神仙三冊,鬼仙止於陰神,地仙止於陽神,神仙多賴香火,如今共分三冊,都是仙籍。”
“這三冊都在地府,仍歸地府核算善功,奏明帝君。”
“傳聞這三者之上,還有紫極仙籙,唯真仙能入,歸於天庭。”
“真人身有白光,陰神澄澈無暇,份屬陰神,勤加修行,日後可以從鬼仙冊升入地仙冊,或者擔任地府神職,列入神仙冊。”
說話間,神吏已經取來了空白的鬼仙冊,判官朱筆一點,冊上放出烏光,照在堂下鬼仙身上。
中年人身上白光頓時一盛,與那烏光相碰,卻見那烏光卷起一絲白色光點,沒入冊中。
冊上緩緩顯現出字跡,圖像。
中年鬼仙也感受到絲絲心安之感。
“好了,我攝取了真人一絲陰神寶光,烙印在冊中,便可查詢善功罪業,但不會妨礙真人本身。”
“嗯,真人有善功二百七十二,曾在民國動亂期間救死扶傷,傳下醫術,門人倒也治病救人,真人有教育之功。”
“善功如何計算?”
“救人一命,便是一功,這是大概,但也分情況,有些該死之人救了反而有過,要倒扣陰功。”
“除此之外,也不能太過刻意追求,需行正道,才有善功,邪道反而得咎。”
“門人弟子如行善道,教化有功,也可記功。”
“最大的教化之功,無過於渡人成道,能渡一人修成鬼仙,三百善功,修成陽神,一千善功,位列真仙,一萬善功……人間道統傳承,教化眾生,自有這份教化功德。”
“很可惜,真人善功不足三百,不能領受主簿之職,不如先迴去,積累善功,再來這裏,我們地府向來是求賢若渴,來者不拒的!。”
修建的宮殿環繞著水流,期間隨處點綴著假山,亭台。
有薔薇,藤蔓搭成的花洞,有開著花朵的秋千,翩翩蝴蝶,上下紛飛,幾如人間。
來訪的仙家,都被侍者引入其中等候。
三三兩兩,分布在庭院中。
一株如華蓋般巨大的鬆樹下方,兩名青年人執子對弈,邊上還有三兩個人默默觀棋。
有的盤坐在石凳石椅上,默默調息。
宮殿上方,不見日月,唯有繁星點點,被一層光膜隔開。
光膜之上,有天光垂下,如水波一般,照亮下方,如同白晝。
到了裏麵,一間大殿,一尊判官在位,邊上有十幾名黑衣神吏,各自來迴跑動。
“帝君。”
見到他們進來,那判官也僅僅是點頭示意,隨即就忙著翻閱手中的黑簿。
“這是包拯,傳說中的神祇,不過我也分不清到底是不是曆史上那位。”
蘇素望去,這位判官的確麵如黑炭。
“全麵無紙化辦公,暫時還不能普及,現在還需要一個過渡期,給他們適應現代的辦公效率。”
“時代變了,地府業務多了,自然也要變。”
蓮華領著蘇素,裏裏外外轉了一圈。
殿中很大,但卻很簡樸。
書架,桌案,椅子,除此之外僅有一些茶具。
“這兒原來還留著兩斤茶葉,你要不要嚐嚐?”
蓮華跪坐在殿中一角,素手煮茶。
紫砂壺飄在空中,下方不見火焰,卻有無形的陰火。
水汽蒸騰,卻始終不沸,過了一陣子,就煮好了。
從頭看到尾,蘇素也沒看明白,這是怎麽個煮茶法。
似乎地府的茶葉,不能沸水烹煮。
“好了。”
翻出一個竹杯,舉著茶壺,淡墨色的茶湯傾倒而出。
水汽意外地少,而且溫度很低,隻能勉強算是溫水。
雙手捧著竹杯,舉過眉心,少女垂首低眉,遞上茶水。
“太客氣了。”
同樣雙手捧過竹杯,蘇素小口抿著。
竹子的清香,滲入了茶湯中。
嚴格來說,煮出來的茶水,帶著幹澀的味道,口感並不如何絕佳。
“這是冥河水,加了點陰間生長的茶葉,凡人喝了,三日之內具備陰陽眼,能遮蔽陽氣,經常飲用,能有益神魂,穩固魂體。”
“這可說是藥,不單是茶。”
蘇素小口小口地,將茶水飲完,一邊旁觀著殿中。
一名通體透著瑩瑩白光的中年人,穿著老式的中山裝,邁入殿中。
當先就是抱拳一禮,判官還禮,禮貌地問著:
“真人也是來消陰籍?”
任憑你修為再高,隻要不消陰籍,壽盡後都得來幽冥受審,判定歸處。
《西遊記》中,孫悟空魂魄被拘入地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修行得道之人,也免不得要走消陰籍這一趟。
唯有消除陰籍,錄入仙籍,才算過了明路,從此不歸地府管轄。
“我六十年前已經消了死籍,那時地府混亂,還是金陵城隍給我辦的,這次聽聞地府重開,特地過來。”
判官點點頭,麵目籠罩在一片神光中。
這中年人看了幾下,就覺得一陣暈眩,頓時移開視線,心中凜然。
“既然不是為消陰籍,那就是有事要問凡靈?是要查詢凡人親屬壽數?”
“也不是。”
“我想問一下,地府可還招收人手?”
“我修行百六十年,如今不過是個鬼仙,在鄉野占據小廟容身,靠著零星的香火度日,偶爾有些貢品,還被風吹雨淋,苦不堪言啊!”
“這個……”
判官沉吟不語,翻閱著桌案上厚厚的文件,從其中一封牛皮紙袋裏,找出油墨打印的白紙
蘇素一眼就看到上麵寫著《地府編製崗位需求招募表》。
“地府自然是招人的,嗯,真人也有陰神道行,足以勝任判官,不過這邊招募也有要求,需要具備三千善功……真人可以拿去看看。”
那中年人接過看完,麵色有些奇怪:
“這個善功,具體指的什麽?陰德,功德,又是什麽?”
桌案上判官笑道:
“豈不聞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凡人一生所作所為,都照入冥土之中,形成印記,散落在冥土之中,經地府神權匯聚起來,這就是陰籍,其中善惡分明,曆曆在目,造業造惡,其中有數。”
“所謂善功,就是這陰間記錄的陰功,也是日後判定罪罰的依據。”
“至於陰德,就是祭祀三代,無論仙凡,靠著祭祀,可以承接祖上最多三代人積累的善功惡業,這就是陰德……陰德是承付,祖上積德,後人傳承,祖上積業,後人也要承付,這就是承付之說。”
“陰德是傳承下來的善功和罪業,靠著年年祭祀祖先來完整繼承。”
“當然,真人已入仙道,生死自主,陰德當不會傳承給你,而是你陽世的後裔。”
“至於功德……也不算秘密,隻是很是少見,有大功於天地,方能獲得,更是虛無縹緲。”
“我這邊確實查不到,真人已消陰籍,善功罪業,我這邊查不到,需要你先補錄仙籍才可。”
“原來如此……”
這鬼仙恍然大悟。
“既然這樣,就請給我錄入仙籍。”
“這個容易。”
判官吩咐了下身邊的神吏:
“去取空白的鬼仙冊來。”
隨即笑著解釋:
“仙籍分鬼仙,地仙,神仙三冊,鬼仙止於陰神,地仙止於陽神,神仙多賴香火,如今共分三冊,都是仙籍。”
“這三冊都在地府,仍歸地府核算善功,奏明帝君。”
“傳聞這三者之上,還有紫極仙籙,唯真仙能入,歸於天庭。”
“真人身有白光,陰神澄澈無暇,份屬陰神,勤加修行,日後可以從鬼仙冊升入地仙冊,或者擔任地府神職,列入神仙冊。”
說話間,神吏已經取來了空白的鬼仙冊,判官朱筆一點,冊上放出烏光,照在堂下鬼仙身上。
中年人身上白光頓時一盛,與那烏光相碰,卻見那烏光卷起一絲白色光點,沒入冊中。
冊上緩緩顯現出字跡,圖像。
中年鬼仙也感受到絲絲心安之感。
“好了,我攝取了真人一絲陰神寶光,烙印在冊中,便可查詢善功罪業,但不會妨礙真人本身。”
“嗯,真人有善功二百七十二,曾在民國動亂期間救死扶傷,傳下醫術,門人倒也治病救人,真人有教育之功。”
“善功如何計算?”
“救人一命,便是一功,這是大概,但也分情況,有些該死之人救了反而有過,要倒扣陰功。”
“除此之外,也不能太過刻意追求,需行正道,才有善功,邪道反而得咎。”
“門人弟子如行善道,教化有功,也可記功。”
“最大的教化之功,無過於渡人成道,能渡一人修成鬼仙,三百善功,修成陽神,一千善功,位列真仙,一萬善功……人間道統傳承,教化眾生,自有這份教化功德。”
“很可惜,真人善功不足三百,不能領受主簿之職,不如先迴去,積累善功,再來這裏,我們地府向來是求賢若渴,來者不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