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曾毅府上,對於楊廷和來說,若是早知會是這麽個結果,他是絕對不會來的。
這等於什麽?
這等於是內閣把他楊廷和一人給推在了最前麵。
這事,由他楊廷和迴內閣轉達,算是什麽事啊?
有些事情,由當事人自己的口中說出來,還沒什麽,可是,若是由旁人轉述,那可就不成了。
和楊廷和不同的,則是曾毅了。
曾毅把這件事告訴內閣,其實,是在逼內閣做一個選擇的。
而最終,不管內閣如何的抉擇,其實,都是無法改變曾毅的決心的。
內閣,並非就是正確的。
要知道,內閣,仍舊是這個時代的產物,而曾毅,卻並非是這個時代人,是以,眼界更加的開闊。
且,捫心自問,曾毅可以拍著胸口保證,他曾毅,沒有絲毫旁的心思。
是真正的一心為了朝廷,或者,可以說是真心一心為了中華大地。
而且,都察院,終究,是文官體係的。
哪怕是都察院的言官有風聞言奏的權利,可是,最終,其,仍舊還是文官體係,許多事情,都是按照這個規矩來的。
而且,都察院的言官,更是很容易被內閣等一些朝廷重臣控製。
這,都不足以讓都察院,發揮其最大的左右。
是以,哪怕曾毅現在是都察院的左僉都禦史,可是,卻並不考慮留下錦衣衛的情報機構對都察院的衝擊。
曾毅考慮的,是製衡,而非是讓都察院的言官一家獨大。
若是那樣的話,朝臣,若是得罪了不該得罪人的人,還不被吐沫星子給淹死了?
是以,錦衣衛的情報機構,在曾毅看來,必須留下。
而且,一旦錦衣衛的情報機構留下,又和以前是不一樣的。
以前,錦衣衛的情報機構因為錦衣衛的特殊性,是不被人注意的。
可是現在,卻不成了。
一旦曾毅真的要改製錦衣衛,肯定是要把錦衣衛的性質給徹底定下的,而且,曾毅既然要留下錦衣衛,當朝廷的眼睛,來製衡都察院,且同時和都察院互補。
那,就肯定會考慮很多,如何徹底的將錦衣衛的地位給定下,等等,都是曾毅要考慮的。
這些,曾毅,是肯定要考慮的,可是,與曾毅不同的,肯定是內閣的抵抗和群臣的抵抗。
沒人會願意在自己的身上無緣無故的增加一層約束。
更沒人會願意給自己找一副枷鎖戴上。
這世上,沒有幾個人是大公無私的,就算是這些官員,也是如此。
平日裏山唿萬歲,心係天下百姓,可是,這都是建立在他們自己的利益不被打擾的情況下。
一旦碰觸到了他們這些大臣們的利益,那,他們就會立時進行反抗,根本就不會去管這些事情對朝廷,對社稷而言是好是壞的。
這就是人心。
換而論之。
曾毅承認,若非他自己是後世之人,他也會如此的。
可是,機緣巧合,既然曾毅能看透這一切,他自然要試圖改變這一切的。
而劉瑾就是曾毅手中的一枚棋子。
以劉瑾為龍頭,讓他不斷的進攻,攪合,把個大明朝給攪合的天翻地覆,而曾毅,則會借機將一些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全都給建立起來。
而這留下錦衣衛,就是曾毅的第一個建立。
若是內閣真的出乎曾毅的預料,對此事,置之不理,那,曾毅就隻能憑借自己的手段,留下錦衣衛了。
哪怕是群臣反對。
可是,曾毅既然打算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規矩,那,哪怕是群臣反對,甚至,讓他的聲名蒙上汙點,也是不能後退的。
可以說,錦衣衛詔獄裁撤,京城經曆了數天的歡唿。
而在這之後,則是百官歡唿過後的強勢進攻了。
錦衣衛的罪孽,不能隻是歸根在詔獄上麵,錦衣衛,也同樣不能保留。
這話,不知是從誰的口中傳出來的。
不過,在三四天內,卻是傳播了整個京城。
上至內閣下至街頭的販夫走卒,沒有一人不知道這句話的。
“還是來了啊。”
曾毅坐在都察院內,這消息,也是瞞不住他的,而且,上任這些天,已經有官員開始靠攏曾毅了。
尤其是都察院的言官們,雖說都察院最忌諱溜須拍馬。
可是,一些消息,告訴都察院的長官,這還是很合理的吧?
是以,這消息剛傳出,曾毅就已經知道了。
“看來,曾禦史是早就猜到了啊。”
都察院左都禦史戴珊,看著曾毅,雙眼渾濁,看不出有絲毫的表情。
戴珊是左都禦史,可以說是位高權重,有些事情,旁人不知,可是,卻滿不過他的。
更何況,曾毅想要留下錦衣衛的事情,其實並不算多隱秘,畢竟,當初,曾毅在上奏的奏折當中,也說了出來的。
要留下錦衣衛的情報機構。
是以,現如今的這則傳言,其實,也可以是理解為是在針對曾毅的。
隻不過,現如今,曾毅聲名正隆,是以,這事,就算是有人在故意針對曾毅,也是不可能怎麽樣光明正大的,隻能是偷偷摸摸的,暗度陳倉。
而現在的這個方法,就是如此。
想要徹底裁撤錦衣衛,該當如何?
百官,顯然是沒這個能耐的,皇帝,也不會真的就聽信了百官的話,去裁撤錦衣衛的。
若不然,錦衣衛詔獄,怕是早就不複存在了。
是以,這事情,拖延個些許時日,一旦毫無進展,那麽,其箭頭,定然會立時調轉,指向曾毅。
不為旁的。
就因為曾毅能讓皇帝裁撤錦衣衛詔獄,就因為曾毅能夠說服皇帝,追迴前詔。
到時候,定然會掀起一場讓曾毅上奏,裁撤錦衣衛的風波,若是曾毅不願意,旁的一些個謠言,就該起來了。
隻不過,能看透這些的,不多。
可偏偏,戴珊,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雖然上任沒多久,可是,以前,也是擔任過禦史的,是以,對於這套把戲,還是能看的出來的。
而戴珊前來,就是來探探曾毅的口風的。
隻是探探口風而已,這事,和戴珊卻是沒有絲毫關係的。
雖說戴珊也不樂意曾毅留下錦衣衛的情報機構,這等於是在給都察院找一個對頭,可是,戴珊卻是很明智的,根本不會去做這種和曾毅為敵的事情的。
“有些人啊,就是不安分。”
曾毅兩手合攏,放在腿上,嘴角閃過一絲的不屑:“不知足,不識大體。”
“哪個衙門沒有過錯?”
“錦衣衛雖有過錯,可詔獄已經裁撤,且,錦衣衛的情報機構,哪個敢說沒用?隻是,因為錦衣衛監察官員,讓他們不能肆意妄為了,是以,就想要取締錦衣衛嗎?”
曾毅說這話,可謂是句句誅心,這話曾毅既然說出來了,就等於是曾毅表明了態度,隻要是找到了那個傳出此話的人,曾毅定然不會輕饒的。
微微歎了口氣,戴珊也是一陣好笑,想用這招惡心曾毅的人,卻是忘了一件事,曾毅這小子,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曾禦史所言有理。”
戴珊微微點了點,一張老臉上,也是帶著一絲的讚同,其實,身為都察院的左都禦史,戴珊對於都察院的言官們,也是有著一絲的無奈。
都察院的言官,那都是朝廷下旨任命的官員。
這種誰都知道的官員,想要查到一些東西,是不容易的。
除非是那些非常大的案子,牽扯甚廣,才會被他們察覺,若不然,就是被人檢舉到了他們這裏。
都察院的存在,多說,其實都是應了風聞言奏四個字,說白了,就是沒事找事,多數時候,都是朝廷中一些重臣手中的武器罷了。
可是,錦衣衛卻不同,錦衣衛有明樁暗裝,探查消息的渠道非常隱秘,也正因為此,探查消息,卻是十分靈通的。
“隻是,若是群臣洶湧,怕是這事,不好說啊。”
戴珊靠在椅子上,雖然嘴上是這麽說的,可是,心裏,卻是明白,群臣就算是全都想要裁撤錦衣衛,又能如何?
隻要曾毅不同意,這錦衣衛,就不可能裁撤掉。
或者說,群臣,能有幾個見到皇帝的?
就算是內閣大臣,想要見皇帝,都沒曾毅想要見皇帝容易吧?
是以,戴珊這話,其實,還是試探,想要確定曾毅在這件事上的具體態度。
“真理,往往隻掌握在少數人手裏。”
曾毅雙眼微微眯起,雙眸中散發著一股森冷的氣息:“想來,陛下聖命,自然會做出聖裁的。”
曾毅的迴答,是表明了他的立場不假,可是,卻有些讓戴珊失望的。
戴珊想要知道的,其實,是想要知道曾毅到底是想要如何去對付這暗中謀算他的人,可是,曾毅的迴頭,隻是對於這件事的態度,卻是沒說出想要如何處置這暗中謀算他的人。
戴珊可不認為,曾毅有多麽的良善,能夠容忍暗中謀算他。
有些事情,可以容忍,但是,有些事情,不能容忍。
這件事,就算是發生在戴珊的身上,戴珊也是不能給容忍的。
更何況,戴珊從來不認為曾毅會是一個能夠容忍此事的人,不是說曾毅心胸狹義,而是,此事,在朝廷一些重臣來看,已經是在欺負曾毅了。
借助曾毅的名聲,來逼迫曾毅。
“戴大人認為錦衣衛該留還是不該?”
曾毅看著戴珊,問出這話,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不好說,不好說。”
戴珊搖了搖頭,曾毅的這個問題,若是平心而論,很好迴答,可是,很多問題,往往不能隻是單純的平心而論。
“還請戴大人示下。”
曾毅拱手,這是在逼戴珊做一個表態了。
歎了口氣,戴珊道:“錦衣衛,沒了詔獄,其威脅,已然不在,隻是,有些事情,還是需要防範的。”
“是以,若是能對錦衣衛進行約束,留下,也未嚐不可。”
“隻是,想要讓百官接受錦衣衛,認可北鎮撫司,卻是極難的。”
“錦衣衛畢竟有過肮髒的曆史,這是官員們所不能容忍的。”
看著戴珊,曾毅笑眯眯的道:“其實,還有一點,大人忘了。”
“哦?”
戴珊驚異了一下,詫異的看著曾毅。
“人,都是自私的。”
曾毅站起來身子:“錦衣衛的情報機構,足以讓一些官員寢食難安,是以,他們會極力排斥錦衣衛的。”
戴珊默然,曾毅的話,雖然說的有些難聽,可是,卻是實話,一陣見血,其他的,都是一些空話,都是借口,曾毅所說的,才是百官所不能容忍錦衣衛的最主要原因。
百官不能允許一個可以隨時監視他們的機構的存在。
更何況,這個機構,不被他們所掌控。
……………………………………………………
“你是說,這是有人故意為之?”
皇宮當中,正德皇帝有些吃驚的看著點頭哈腰獻媚的劉瑾,道:“你是從什麽地方知道的?”
“陛下忘了,奴才東廠的番子,也是能打探消息的。”
劉瑾嘿嘿笑著,其實,他東廠才成立多久?且,這種事情,豈會是東廠的番子那幫隻知道破壞的家夥能夠打探出來的?
這是曾毅故意暗示給劉瑾的。
劉瑾也十分聰明,上次的事情,曾毅也給他留了後路,他真想要詔獄,以後,大可以找機會,讓當今聖上特旨東廠詔獄就是了。
是以,劉瑾也幡然悔悟,若是早想到這點,何苦去得罪曾毅呢?
隻不過,既然曾毅不追這事,且,也給他指了明路,是以,雖說落了麵子,可是,劉瑾卻是不敢對曾毅有什麽不滿的。
仍舊是巴著曾毅的。
劉瑾也清楚,他若是不巴著曾毅,自然有人巴著曾毅,穀大用等,知道曾毅身份的,可都是想巴著曾毅的。
隻要他劉瑾讓路了,穀大用,自然是會立時衝上去的。
再說了,在劉瑾看來,他本來就是奴才,主子豈會能時刻照顧他的麵子?
是以,這次,曾毅隻是漫不經心的和劉瑾說了幾句話,劉瑾立時就體悟出了曾毅話裏的意思。
有些事情,曾毅不方便親自出麵,他劉瑾,自然是要當好跑腿的了。
“這是有人在算計曾大人呢。”
劉瑾小心的看著正德的臉色,果然,他這麽一說,正德的臉色立時就變的難堪至極了。
“曾大人之前在早朝上,剛提議要保留錦衣衛情報機構,裁撤詔獄,現如今,詔獄已經裁撤了,可是,錦衣衛還在,而曾大人,也因此,得了不少的稱讚。”
“此時,若是百官洶湧,此事,指不定就……且,錦衣衛情報機構,若是按照曾大人的意思……最終,……是在算計曾大人啊。”
劉瑾說話很是巧妙,更懂得,如何說,才能激起正德的怒火。
“好,好啊,好啊。”
果然,劉瑾的話剛說完,正德就掀翻了跟前的石桌:“真是朕的好臣子啊,曾毅說服朕裁撤了錦衣衛詔獄,他們不知道感激,竟然還算計起了曾毅,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劉瑾趕緊順勢跪在了地上,小心翼翼的道:“朝臣們,都是這樣的,陛下您切不可因此氣壞了身子。”
“一群混賬東西。”
原本,正德就暴怒的心情因為劉瑾的一句朝臣們,都是這樣的,更是覺得心裏憋了一股火,沒處發泄出來,憋的難受。
“去。”
正德猛的伸手,指著宮外的方向:“給朕傳旨出去。”
“查,這話是從誰嘴裏傳出來的,給朕抓了。”
“就讓你東廠的人去查,旁的人,朕信不過。”
正德雙眼都冒著紅光:“一群混賬東西,錦衣衛,就照曾大哥的話,留下了,如何改動,借由曾大哥自己獨斷。”
“但凡是於此有關的折子,朕一個不看,不準內閣送奏折進宮。”
正德正在氣頭上,說話,都有些言辭不接了,好在劉瑾整日伺候正德,是以,還是清楚正德意思了,趕緊應了下來。
也難怪正德如此生氣。
剛才,劉瑾的話裏,最主要的可是一句,錦衣衛的情報機構,主要的監察百官等,百官畏懼,害怕……才會如此的。
這一句話,才是真正讓正德生氣的。
瞧瞧曾毅,是真心一心為了大明的,若不然,何苦裁撤錦衣衛詔獄,何苦單獨留下錦衣衛的情報機構?
可是在瞧瞧百官,心裏,想的,全都是自己,何曾想過大明江山?
自己心裏不想大明江山,還不能旁人想著大明江山了,竟然還要算計旁人,這是正德所不能容忍的。
若是此時,正德知道這話是從誰的嘴裏傳出去的,定然是要讓劉瑾立時把人給抓了,然後重刑伺候的。
“傳朕的話,問內閣,問百官。”
正德頓了頓,道:“爾等懼怕錦衣衛監察之職,為的是大明江山,還是為的心中私利。”
“是。”
劉瑾點頭,心裏,卻是苦笑,陛下這麽做,怕是又該引起一場紛爭了,這是好心辦壞事,給曾大人添麻煩啊。
最後這句話,還是要先去問過曾大人之後,在決定到底是否真的傳予內閣和百官知曉。
這等於什麽?
這等於是內閣把他楊廷和一人給推在了最前麵。
這事,由他楊廷和迴內閣轉達,算是什麽事啊?
有些事情,由當事人自己的口中說出來,還沒什麽,可是,若是由旁人轉述,那可就不成了。
和楊廷和不同的,則是曾毅了。
曾毅把這件事告訴內閣,其實,是在逼內閣做一個選擇的。
而最終,不管內閣如何的抉擇,其實,都是無法改變曾毅的決心的。
內閣,並非就是正確的。
要知道,內閣,仍舊是這個時代的產物,而曾毅,卻並非是這個時代人,是以,眼界更加的開闊。
且,捫心自問,曾毅可以拍著胸口保證,他曾毅,沒有絲毫旁的心思。
是真正的一心為了朝廷,或者,可以說是真心一心為了中華大地。
而且,都察院,終究,是文官體係的。
哪怕是都察院的言官有風聞言奏的權利,可是,最終,其,仍舊還是文官體係,許多事情,都是按照這個規矩來的。
而且,都察院的言官,更是很容易被內閣等一些朝廷重臣控製。
這,都不足以讓都察院,發揮其最大的左右。
是以,哪怕曾毅現在是都察院的左僉都禦史,可是,卻並不考慮留下錦衣衛的情報機構對都察院的衝擊。
曾毅考慮的,是製衡,而非是讓都察院的言官一家獨大。
若是那樣的話,朝臣,若是得罪了不該得罪人的人,還不被吐沫星子給淹死了?
是以,錦衣衛的情報機構,在曾毅看來,必須留下。
而且,一旦錦衣衛的情報機構留下,又和以前是不一樣的。
以前,錦衣衛的情報機構因為錦衣衛的特殊性,是不被人注意的。
可是現在,卻不成了。
一旦曾毅真的要改製錦衣衛,肯定是要把錦衣衛的性質給徹底定下的,而且,曾毅既然要留下錦衣衛,當朝廷的眼睛,來製衡都察院,且同時和都察院互補。
那,就肯定會考慮很多,如何徹底的將錦衣衛的地位給定下,等等,都是曾毅要考慮的。
這些,曾毅,是肯定要考慮的,可是,與曾毅不同的,肯定是內閣的抵抗和群臣的抵抗。
沒人會願意在自己的身上無緣無故的增加一層約束。
更沒人會願意給自己找一副枷鎖戴上。
這世上,沒有幾個人是大公無私的,就算是這些官員,也是如此。
平日裏山唿萬歲,心係天下百姓,可是,這都是建立在他們自己的利益不被打擾的情況下。
一旦碰觸到了他們這些大臣們的利益,那,他們就會立時進行反抗,根本就不會去管這些事情對朝廷,對社稷而言是好是壞的。
這就是人心。
換而論之。
曾毅承認,若非他自己是後世之人,他也會如此的。
可是,機緣巧合,既然曾毅能看透這一切,他自然要試圖改變這一切的。
而劉瑾就是曾毅手中的一枚棋子。
以劉瑾為龍頭,讓他不斷的進攻,攪合,把個大明朝給攪合的天翻地覆,而曾毅,則會借機將一些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全都給建立起來。
而這留下錦衣衛,就是曾毅的第一個建立。
若是內閣真的出乎曾毅的預料,對此事,置之不理,那,曾毅就隻能憑借自己的手段,留下錦衣衛了。
哪怕是群臣反對。
可是,曾毅既然打算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規矩,那,哪怕是群臣反對,甚至,讓他的聲名蒙上汙點,也是不能後退的。
可以說,錦衣衛詔獄裁撤,京城經曆了數天的歡唿。
而在這之後,則是百官歡唿過後的強勢進攻了。
錦衣衛的罪孽,不能隻是歸根在詔獄上麵,錦衣衛,也同樣不能保留。
這話,不知是從誰的口中傳出來的。
不過,在三四天內,卻是傳播了整個京城。
上至內閣下至街頭的販夫走卒,沒有一人不知道這句話的。
“還是來了啊。”
曾毅坐在都察院內,這消息,也是瞞不住他的,而且,上任這些天,已經有官員開始靠攏曾毅了。
尤其是都察院的言官們,雖說都察院最忌諱溜須拍馬。
可是,一些消息,告訴都察院的長官,這還是很合理的吧?
是以,這消息剛傳出,曾毅就已經知道了。
“看來,曾禦史是早就猜到了啊。”
都察院左都禦史戴珊,看著曾毅,雙眼渾濁,看不出有絲毫的表情。
戴珊是左都禦史,可以說是位高權重,有些事情,旁人不知,可是,卻滿不過他的。
更何況,曾毅想要留下錦衣衛的事情,其實並不算多隱秘,畢竟,當初,曾毅在上奏的奏折當中,也說了出來的。
要留下錦衣衛的情報機構。
是以,現如今的這則傳言,其實,也可以是理解為是在針對曾毅的。
隻不過,現如今,曾毅聲名正隆,是以,這事,就算是有人在故意針對曾毅,也是不可能怎麽樣光明正大的,隻能是偷偷摸摸的,暗度陳倉。
而現在的這個方法,就是如此。
想要徹底裁撤錦衣衛,該當如何?
百官,顯然是沒這個能耐的,皇帝,也不會真的就聽信了百官的話,去裁撤錦衣衛的。
若不然,錦衣衛詔獄,怕是早就不複存在了。
是以,這事情,拖延個些許時日,一旦毫無進展,那麽,其箭頭,定然會立時調轉,指向曾毅。
不為旁的。
就因為曾毅能讓皇帝裁撤錦衣衛詔獄,就因為曾毅能夠說服皇帝,追迴前詔。
到時候,定然會掀起一場讓曾毅上奏,裁撤錦衣衛的風波,若是曾毅不願意,旁的一些個謠言,就該起來了。
隻不過,能看透這些的,不多。
可偏偏,戴珊,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雖然上任沒多久,可是,以前,也是擔任過禦史的,是以,對於這套把戲,還是能看的出來的。
而戴珊前來,就是來探探曾毅的口風的。
隻是探探口風而已,這事,和戴珊卻是沒有絲毫關係的。
雖說戴珊也不樂意曾毅留下錦衣衛的情報機構,這等於是在給都察院找一個對頭,可是,戴珊卻是很明智的,根本不會去做這種和曾毅為敵的事情的。
“有些人啊,就是不安分。”
曾毅兩手合攏,放在腿上,嘴角閃過一絲的不屑:“不知足,不識大體。”
“哪個衙門沒有過錯?”
“錦衣衛雖有過錯,可詔獄已經裁撤,且,錦衣衛的情報機構,哪個敢說沒用?隻是,因為錦衣衛監察官員,讓他們不能肆意妄為了,是以,就想要取締錦衣衛嗎?”
曾毅說這話,可謂是句句誅心,這話曾毅既然說出來了,就等於是曾毅表明了態度,隻要是找到了那個傳出此話的人,曾毅定然不會輕饒的。
微微歎了口氣,戴珊也是一陣好笑,想用這招惡心曾毅的人,卻是忘了一件事,曾毅這小子,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曾禦史所言有理。”
戴珊微微點了點,一張老臉上,也是帶著一絲的讚同,其實,身為都察院的左都禦史,戴珊對於都察院的言官們,也是有著一絲的無奈。
都察院的言官,那都是朝廷下旨任命的官員。
這種誰都知道的官員,想要查到一些東西,是不容易的。
除非是那些非常大的案子,牽扯甚廣,才會被他們察覺,若不然,就是被人檢舉到了他們這裏。
都察院的存在,多說,其實都是應了風聞言奏四個字,說白了,就是沒事找事,多數時候,都是朝廷中一些重臣手中的武器罷了。
可是,錦衣衛卻不同,錦衣衛有明樁暗裝,探查消息的渠道非常隱秘,也正因為此,探查消息,卻是十分靈通的。
“隻是,若是群臣洶湧,怕是這事,不好說啊。”
戴珊靠在椅子上,雖然嘴上是這麽說的,可是,心裏,卻是明白,群臣就算是全都想要裁撤錦衣衛,又能如何?
隻要曾毅不同意,這錦衣衛,就不可能裁撤掉。
或者說,群臣,能有幾個見到皇帝的?
就算是內閣大臣,想要見皇帝,都沒曾毅想要見皇帝容易吧?
是以,戴珊這話,其實,還是試探,想要確定曾毅在這件事上的具體態度。
“真理,往往隻掌握在少數人手裏。”
曾毅雙眼微微眯起,雙眸中散發著一股森冷的氣息:“想來,陛下聖命,自然會做出聖裁的。”
曾毅的迴答,是表明了他的立場不假,可是,卻有些讓戴珊失望的。
戴珊想要知道的,其實,是想要知道曾毅到底是想要如何去對付這暗中謀算他的人,可是,曾毅的迴頭,隻是對於這件事的態度,卻是沒說出想要如何處置這暗中謀算他的人。
戴珊可不認為,曾毅有多麽的良善,能夠容忍暗中謀算他。
有些事情,可以容忍,但是,有些事情,不能容忍。
這件事,就算是發生在戴珊的身上,戴珊也是不能給容忍的。
更何況,戴珊從來不認為曾毅會是一個能夠容忍此事的人,不是說曾毅心胸狹義,而是,此事,在朝廷一些重臣來看,已經是在欺負曾毅了。
借助曾毅的名聲,來逼迫曾毅。
“戴大人認為錦衣衛該留還是不該?”
曾毅看著戴珊,問出這話,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不好說,不好說。”
戴珊搖了搖頭,曾毅的這個問題,若是平心而論,很好迴答,可是,很多問題,往往不能隻是單純的平心而論。
“還請戴大人示下。”
曾毅拱手,這是在逼戴珊做一個表態了。
歎了口氣,戴珊道:“錦衣衛,沒了詔獄,其威脅,已然不在,隻是,有些事情,還是需要防範的。”
“是以,若是能對錦衣衛進行約束,留下,也未嚐不可。”
“隻是,想要讓百官接受錦衣衛,認可北鎮撫司,卻是極難的。”
“錦衣衛畢竟有過肮髒的曆史,這是官員們所不能容忍的。”
看著戴珊,曾毅笑眯眯的道:“其實,還有一點,大人忘了。”
“哦?”
戴珊驚異了一下,詫異的看著曾毅。
“人,都是自私的。”
曾毅站起來身子:“錦衣衛的情報機構,足以讓一些官員寢食難安,是以,他們會極力排斥錦衣衛的。”
戴珊默然,曾毅的話,雖然說的有些難聽,可是,卻是實話,一陣見血,其他的,都是一些空話,都是借口,曾毅所說的,才是百官所不能容忍錦衣衛的最主要原因。
百官不能允許一個可以隨時監視他們的機構的存在。
更何況,這個機構,不被他們所掌控。
……………………………………………………
“你是說,這是有人故意為之?”
皇宮當中,正德皇帝有些吃驚的看著點頭哈腰獻媚的劉瑾,道:“你是從什麽地方知道的?”
“陛下忘了,奴才東廠的番子,也是能打探消息的。”
劉瑾嘿嘿笑著,其實,他東廠才成立多久?且,這種事情,豈會是東廠的番子那幫隻知道破壞的家夥能夠打探出來的?
這是曾毅故意暗示給劉瑾的。
劉瑾也十分聰明,上次的事情,曾毅也給他留了後路,他真想要詔獄,以後,大可以找機會,讓當今聖上特旨東廠詔獄就是了。
是以,劉瑾也幡然悔悟,若是早想到這點,何苦去得罪曾毅呢?
隻不過,既然曾毅不追這事,且,也給他指了明路,是以,雖說落了麵子,可是,劉瑾卻是不敢對曾毅有什麽不滿的。
仍舊是巴著曾毅的。
劉瑾也清楚,他若是不巴著曾毅,自然有人巴著曾毅,穀大用等,知道曾毅身份的,可都是想巴著曾毅的。
隻要他劉瑾讓路了,穀大用,自然是會立時衝上去的。
再說了,在劉瑾看來,他本來就是奴才,主子豈會能時刻照顧他的麵子?
是以,這次,曾毅隻是漫不經心的和劉瑾說了幾句話,劉瑾立時就體悟出了曾毅話裏的意思。
有些事情,曾毅不方便親自出麵,他劉瑾,自然是要當好跑腿的了。
“這是有人在算計曾大人呢。”
劉瑾小心的看著正德的臉色,果然,他這麽一說,正德的臉色立時就變的難堪至極了。
“曾大人之前在早朝上,剛提議要保留錦衣衛情報機構,裁撤詔獄,現如今,詔獄已經裁撤了,可是,錦衣衛還在,而曾大人,也因此,得了不少的稱讚。”
“此時,若是百官洶湧,此事,指不定就……且,錦衣衛情報機構,若是按照曾大人的意思……最終,……是在算計曾大人啊。”
劉瑾說話很是巧妙,更懂得,如何說,才能激起正德的怒火。
“好,好啊,好啊。”
果然,劉瑾的話剛說完,正德就掀翻了跟前的石桌:“真是朕的好臣子啊,曾毅說服朕裁撤了錦衣衛詔獄,他們不知道感激,竟然還算計起了曾毅,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劉瑾趕緊順勢跪在了地上,小心翼翼的道:“朝臣們,都是這樣的,陛下您切不可因此氣壞了身子。”
“一群混賬東西。”
原本,正德就暴怒的心情因為劉瑾的一句朝臣們,都是這樣的,更是覺得心裏憋了一股火,沒處發泄出來,憋的難受。
“去。”
正德猛的伸手,指著宮外的方向:“給朕傳旨出去。”
“查,這話是從誰嘴裏傳出來的,給朕抓了。”
“就讓你東廠的人去查,旁的人,朕信不過。”
正德雙眼都冒著紅光:“一群混賬東西,錦衣衛,就照曾大哥的話,留下了,如何改動,借由曾大哥自己獨斷。”
“但凡是於此有關的折子,朕一個不看,不準內閣送奏折進宮。”
正德正在氣頭上,說話,都有些言辭不接了,好在劉瑾整日伺候正德,是以,還是清楚正德意思了,趕緊應了下來。
也難怪正德如此生氣。
剛才,劉瑾的話裏,最主要的可是一句,錦衣衛的情報機構,主要的監察百官等,百官畏懼,害怕……才會如此的。
這一句話,才是真正讓正德生氣的。
瞧瞧曾毅,是真心一心為了大明的,若不然,何苦裁撤錦衣衛詔獄,何苦單獨留下錦衣衛的情報機構?
可是在瞧瞧百官,心裏,想的,全都是自己,何曾想過大明江山?
自己心裏不想大明江山,還不能旁人想著大明江山了,竟然還要算計旁人,這是正德所不能容忍的。
若是此時,正德知道這話是從誰的嘴裏傳出去的,定然是要讓劉瑾立時把人給抓了,然後重刑伺候的。
“傳朕的話,問內閣,問百官。”
正德頓了頓,道:“爾等懼怕錦衣衛監察之職,為的是大明江山,還是為的心中私利。”
“是。”
劉瑾點頭,心裏,卻是苦笑,陛下這麽做,怕是又該引起一場紛爭了,這是好心辦壞事,給曾大人添麻煩啊。
最後這句話,還是要先去問過曾大人之後,在決定到底是否真的傳予內閣和百官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