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這次是真有被感動到,他沒想到自己說的話,劉封竟然記得如此清楚。


    這可是他三年前在河北袁紹那說的話,做的事,劉封居然一字不差的記了下來,哪怕是為了這次接洽而特地準備的,也要遠比袁紹、曹操強太多了。


    “昭飄零半生,未曾得遇明主。今日與子升談,始知知遇之貴。”


    董昭歎息一聲,整容正色,就在宴席上衝著劉封行了大禮。


    劉封趕忙將對方扶起,顧不得堂中其他人的驚訝、疑惑之情,握著董昭的手許諾道:“公仁兄,前路漫漫,道阻且長,封願與兄日久見人心。”


    “日久見人心……好!昭亦是如此。”


    說完,董昭雙手舉起酒杯,恭恭敬敬的向劉封勸酒,劉封欣然而飲。


    拿下董昭之後,劉封心中竊喜不已。


    自家老爹陣營中,忠義之人太多了,以至於死忠基本盤不太夠用了。


    像荀攸、陳登、二張這些人,其實都對漢室是有感情的。


    這就需要高順、周泰這些人去製衡。


    可高順、周泰隻是武人,文士之中,也需要有人來製衡。


    像董昭這種不惜親自下場,寫信和荀彧辯論曹操封公合理性的大佬,就很值得劉封下心思去拉攏招攬了。


    可惜段煨離的太遠,人在華陰縣,中間還隔了弘農、陝城等張濟的地盤。否則劉封還是相當希望能和段煨聯係上,存點交情下來的。


    這不僅僅是因為段煨乃是昔日涼州三明,真正平定了困擾了整個東漢百餘年的西羌戰亂,居功至偉的大功臣段熲的族弟,更因為東漢三大底線之一,賈詡的妻兒老小,此時就在段煨處。


    眾所周知,拿捏了賈詡的妻兒老小,就等於拿捏住了賈文和。


    隻是條件不允許,當真是可惜了。


    仔細算起來,賈詡這時候差不多有可能已經到段煨那了。


    曆史上也沒詳細記載,隻是說獻帝在弘農大敗,大量百官被李傕活捉。


    李傕本想活埋了這些大臣,為賈詡勸阻,之後就是賈詡投奔同郡老鄉段煨,卻被段煨提防的記載了。


    “少主……”


    董昭開口想要說些什麽,卻為劉封所打斷。


    “公仁兄,你我乃是情投意合的同道中人,隻管叫我子升即可。”


    劉封這話也是出自真心,畢竟眼下還用得著張楊,就算挖了對方的牆角,也不是暴露的最好時機。


    眼下把天子迎到了河南才是頭等大事。


    董昭小眼睛裏滿是笑意,劉封的心思叫他看的透透的。


    其實剛才他這麽稱唿,其實也有點試探的味道,想看看劉封是不是會有所失態。


    結果劉封的表現堪稱優異,讓他對自己的選擇更多了幾分信心。


    “子升,明日前往野王,拜會張稚叔,切記不可示弱。”


    董昭剛一改換陣營,就為新老板劉備父子籌謀起來。


    “張稚叔此人欺軟怕硬,畏威而不懷德,更管控不住手下軍頭。昔日呂布以武勇見長,始折服張稚叔與其相交,正是此故。”


    很多人都知道張楊和呂布關係很好,甚至後來呂布為曹操圍困在下邳時,張楊明明沒有力量營救呂布,卻還是動員了部隊壓到黃河邊上,想給曹操施加壓力。


    甚至還因為這一舉動引來了殺身之禍,結果把自己的小命都給填進去了。


    不得不說,張楊對呂布真的是夠朋友了。


    董昭突然問了一句:“子升可知張楊與呂布為何一見投緣,結為至交嗎?”


    劉封搖了搖頭:“實不知也,確有些好奇。”


    張楊和呂布結交的相當奇怪,這一點光看史料,會覺得相當突兀,前後甚至有矛盾的地方。


    正史上,張楊和呂布其實並非舊友,兩個人雖然都是並州人,但一直沒什麽交情。


    第一次相識,還是呂布被袁術趕走,結果在河內渡河,想要去投奔河北袁紹時,落入了張楊手裏。


    當時張楊的部下都想要殺了呂布,拿著呂布的腦袋去長安換賞賜。


    張楊據說也是怦然心動,卻非要問呂布該怎麽辦。而呂布這時候居然還真就給張楊出了個計策,說自己活著可比死了更有價值。


    送個活呂布去長安,獎賞肯定要比一個腦袋多的多啊。


    張楊一聽,竟然覺得呂布說的有道理,居然把呂布給保護了起來。


    “張稚叔雖貴為河內太守,但其根基始終不穩,麾下楊醜,眭固兩將手下兵馬眾多,分據東西。楊醜是河內本地豪強出身,家族在河陽縣、軹縣很有勢力,家族部曲有兩千人之眾。”


    董昭繼續給劉封介紹道:“而眭固則是黑山賊餘孽,昔日曾與於毒、白繞齊名,在東郡決戰時,黑山賊中了曹操圍魏救趙之計,為曹兗州大敗之。眭固因此逃至河內,投奔了張楊,麾下也有兩千多老賊,勢力強悍。”


    聽到這裏,劉封頓時恍然大悟,明白了過來。


    難怪張楊要拚命給呂布找活命的機會了,其實張楊這也是給他自己找順坡下驢的機會。


    張楊的河內軍,本質是小型化的豪強聯軍,張楊隻是聯軍首腦,下麵最大的山頭就有本地豪強楊醜和逃來投奔的黑山賊餘孽眭固兩個。


    更可怕的是,這兩個山頭,哪一個的實力都不比張楊遜色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張楊別說一言九鼎了,甚至得反過來看部下的臉色。


    這也就難怪張楊這種明擺著隸屬於袁紹外藩位置的河內小軍閥,手底下人居然想用呂布的腦袋去跟長安賣好了。


    要知道河內郡可就緊貼著魏郡,河內郡和魏郡的交界處,距離鄴城隻有二三十裏地。


    袁紹的影響力甚至輕而易舉的就能覆蓋整個河內。


    可本地豪強楊醜的位置卻在西邊,是直麵西涼軍的第一線,楊醜出於自保的心理,也不想得罪西涼軍太深。


    而眭固雖然投奔了張楊,可他畢竟是袁、曹聯盟的手下敗將,心裏也不可能沒有氣,能惡心下袁紹也是不錯的選擇。


    畢竟這時候的呂布可是袁家的恩人,替袁紹報仇雪恨的功臣。


    於是,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張楊這個袁家外藩的手下,竟然一致要求張楊把呂布送去長安,而不是鄴城。


    沒有董昭的這一番解釋,劉封隻會覺得奇怪,現在則是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難怪張楊明明一副心動的樣子,卻始終要問呂布怎麽看了,可見張楊再蠢也知道,手下這群人是存心在給自己挖坑啊。


    於是,在呂布提出一個看似可笑的下台階後,張楊立刻順坡下驢。


    緊跟著,呂布就神奇的出逃了,不但本人逃跑成功,還帶著自己的赤兔馬和一眾親隨成功脫逃,北上鄴城,投奔袁紹去了。


    更神奇的就是,呂布明明是逃跑的,卻和張楊成了至交好友,甚至在日後被袁紹追殺的時候境遇下,居然還敢去投奔之前要把自己綁了送長安的張楊。


    張楊畏威而不懷德,其實也是一種無奈。


    手下的軍頭都不服他,他當然隻能畏威而不懷德了。


    劉封點點頭,表示明白,隨後卻問道:“公仁兄,既如此,要不小弟就在這懷縣休息一下,等我二叔率領大軍到時,再一同前往野王?”


    “非也,非也。”


    董昭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雙下巴晃的飛起:“昭之意,乃是子升可以稍稍跋扈一些,尤其是麵對張稚叔的那些部將們。”


    劉封有些恍然,試探道:“若是我對楊醜、眭固不假辭色,甚至惡語相向,會不會更好一些?”


    “過於刻意反而不美。”


    董昭搖搖頭,調笑道:“子升不會是過於君子,不會囂張跋扈吧?”


    劉封恍然大悟,哈哈大笑道:“公仁兄所言,封已盡知也。”


    隨後,董昭又給劉封介紹了一些河內的情況。


    楊醜和眭固隻是最大的山頭,下麵還有不少地方派,這些人最過分的已經是聽調不聽宣了,好點的還會每年年節時,來朝覲一次張楊。


    聽完這些情況後,劉封隻有一個感想。


    這河內簡直就是個破產版的江東孫家啊,隻是張楊的能力比起孫權來,要遜色太多了。


    也難怪日後翻船那麽快,還死於手下將領之手了。


    是夜,賓主俱歡。


    次日上午,眾人自懷縣出發,朝野王而去。


    野王也是在沁水邊上,再加上董昭的人馬也不多,索性直接上了船,繼續走水路北上野王。


    不過這樣一來,董昭帶來的車馬就都得留在懷縣,讓人慢慢趕迴野王了。


    這倒是讓劉封想起來一件事。


    “公仁兄,我州若是想要購買戰馬,不知河內、河東是否可以供應得上?”


    此時的幽州、涼州和並州、堪稱中原的三大戰馬產地。


    這三個地方出產的戰馬,不論是品質還是數量,都冠絕大漢。


    現在遼東的交易通道已經打開了,這次來河內,劉封也想試試看能不能打通一下並、涼的交易通道。


    河內可以承接北邊並州的馬匹商道,同時他旁邊的河東更有價值,不但本地就產馬,而且還能同時獲得涼州和並州的戰馬輸入。


    在這兩個地方,戰馬的價格比中原便宜太多了,而且因為勢力的分散,也要比遼東的戰馬價格便宜許多。


    遼東八萬錢一匹,而且還得是用霜糖交易的一等馬,在這裏可能也就值個五、六萬錢,要是用霜糖、雪鹽交易,甚至能把價格打的更低。


    唯一的難處是,貨比較散,量大不太好收到足夠的貨。


    聽到這話題,董昭的神情頓時有些陰冷了下來,沉吟了片刻,他開口道:“今年冬天幹旱無雪,若是一直這麽持續下去,明年必定又是一個旱年。”


    經董昭這麽一提,劉封也想起來了,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整個關中大旱,就連旁邊的河內也受到了牽連,糧食減產嚴重。


    “明年若是河內也遭了災,徐州若有餘裕,或可助河內一臂之力。”


    劉封歎息一聲,到時候隻能自己吃點虧,讓河內、河東拿戰馬來換糧食吧。


    船隻的速度要遠遠快過陸路,僅僅隻是兩三天的功夫,野王城已經出現在了眼前。


    野王可是曆史名城,是戰國七雄中的韓國僅次於國都的重鎮,為連同上黨,河南的交通要隘。


    後世有雲:拔野王城,上黨往來路絕。


    可見野王之重要。


    河內郡的郡治雖然在懷縣,但因為野王位置極其重要,再加上野王城牆高大,防禦設施完備。


    因此張楊大部分時間都停留在野王,很少會去懷縣。


    登岸之後,張楊已經來到岸邊相迎。


    張楊是個典型的並州武夫,身材孔武有力,雙腳有些羅圈腿,但底盤穩固,一雙大手蒲扇似的,隔了老遠就大聲叫喊起來。


    “來者可是劉子升?公仁何在?”


    聽見張楊的叫喊聲,董昭靈活的從劉封身後鑽了出來,朝著張楊遙遙拜道:“迴稟府君,昭之身側這位,正是劉公子。”


    最早公子是指諸侯之子,後來擴大到尊貴人之子,到了漢朝之後,也曾有一段時間比較多的用來尊稱三公家的子弟。


    但很多兩千石家也會被稱為公子。


    劉備此時已經是建忠將軍,領徐州牧,拜廣陵縣侯,劉封這個公子還算得上實至名歸。


    “小子封,拜見張府君。”


    剛離開河岸,劉封就衝著張楊大禮參拜,直把張楊喜的合不攏嘴。


    “劉公子快快請起。”


    張楊上前攙扶,一雙大手小心翼翼的,深怕捏疼了眼前的少年。


    對於劉封的禮重,張楊顯然有些受寵若驚。


    嚴格意義上來說,張楊並不是單純的武人出身,他同時也是士族子弟,這一點在邊疆中非常常見。


    諸如公孫瓚,劉備,鮮於輔、閻柔等等,都是這般情況。


    也因此,邊地士族會被中原士族廣泛的瞧不起,淪落到士族中的底層當中。


    況且張楊生長於邊地,喜好武藝是很正常的事情,自然而然看起來也像是個武夫了。


    可不論如何,張楊能夠在年輕時,便以武猛從事的身份拜入並州州府之中,然後又能為何進所看重,發派去河內並州招募精銳勁卒,可見他家在邊地還是很有實力的。


    隻可惜張楊本人的藩鎮之路走的是相當坎坷,剛開始時,就南匈奴給擺了一道,慘遭南匈奴單於挾持,險些連命都給丟了。


    後來攻破了度遼將軍耿祉軍,張楊聲勢複振,還因禍得福得到了河內太守的職位,這時候張楊其實已經開始精分了。


    他明麵上是董卓的人,可暗地裏卻是和河北袁紹暗通款曲。


    這也是張楊過的最舒服的一段日子。


    可隨著天子東歸,張楊麾下的兩大山頭之間的意見相左的厲害,互相之間越來越敵視對方,弄的張楊頭疼不已。


    本想著勤王一把,來彌合一下麾下的分裂,可勢單力孤,也擔心自己被白波賊們給吃了。


    可不巧了,誰能想到劉備隔了那麽老遠也想要勤王,這可把張楊給樂壞了。


    劉封恭敬禮畢之後,又開口道:“府君乃是與家父一輩的英雄,若是府君不棄,可直喚我名。”


    “好、好啊。”


    張揚連聲叫好,故做沉吟之後道:“既如此,那你我就以叔侄相稱。”


    隨後,張楊給劉封介紹起了他身後的諸將。


    第一位的就是楊醜,河內本地的士族豪強,部曲兩千人,可謂兵強馬壯。


    張楊最後就是死在這位手裏。


    楊醜目前的傾向還不太清楚,可他曆史上是極力傾向於曹操的。


    呂布被圍的時候,楊醜勸說張楊不要營救呂布,張楊不聽,於是楊醜就幹掉了張楊,然後想帶著整個河內郡歸附曹操。


    劉封已經和董昭商量好了,並不打算給楊醜、眭固等人麵子。


    可沒想到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楊醜竟然對著劉封行了大禮。


    “外將楊醜,見過劉公子!”


    楊醜身材不高,中等個子,而且還有些幹瘦,完全不像個武將,反倒像個文士。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楊家在河內算是正在士族化的豪強,因為家族沒有經學傳承,也沒有官方背景,隻有給大士族當狗。


    也就是現在世道亂了,兵強馬壯者已有恃武成驕之狀。


    楊醜有部曲兩千,這就是他能夠在張楊麵前耀武揚威的底氣。


    “哦?原來你就是楊將軍,久聞將軍大名,隻是封有一言以告將軍。”


    原本劉封以為會看見一個不服管教的悍將,卻沒想到楊醜竟然對他很是恭敬。


    不過即使如此,劉封也不會輕易改變既定的方針。


    楊醜恭敬的詢問道:“不知公子何以教醜?”


    劉封不屑的冷哼一聲,當著張楊的麵說到:“封嚐聞,為人臣者,德行為首,忠心次之,才能又次之,可見忠在能上。將軍既為明府愛將,當以忠孝為先,事君以忠。”


    劉封這番話其實已經相當過分了,哪有初次見麵就指責對方不夠忠君的,這簡直和指著對方鼻子開罵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張楊在旁都看呆了,不過心裏卻是有些暗爽,隻覺得劉封的話句句說到他心坎裏了,幫他狠狠的出了口惡氣。


    隻是張楊有些擔心楊醜的反應。


    不論如何,劉封是客,而且還是幫自己說話,雖然不合禮節,但張楊心裏還是承對方情分的,完全沒有覺得這是劉封在多事。


    可見張楊這個人,本質還是厚道的。


    可問題在於,張楊也控製不住他手底下的人啊。


    楊醜好心跟著自己來迎接劉封,卻被對方一頓教訓,而且還是個如此年輕的少年,楊醜就是當場翻臉都不為過。而張楊最頭疼的就在於,楊醜還真不會給他麵子,忍受這份屈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父劉玄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網文老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網文老大爺並收藏我父劉玄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