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後,劉元坐在自己府邸之內,麵前擺放著一堆竹簡,劉元放下一冊竹簡之後,臉上露出了滿意至極的神色。
“這些竹簡中所寫何事,竟另公子如此高興。”康紫衣走近劉元身邊道。
“這些都是那三郡文武發給我的私函。”劉元微微一笑道。
“想來魏延將軍近來替公子巡視三郡頗有成效啊!”康紫衣莞爾一笑道。
“卻實,魏延每到一處,各郡文武立即奉上戶籍錢糧冊以供查看,一些表麵上忠於劉琦的文武雖然表麵上沒什麽表現,但是私下卻給我發來了信函,表明立場,願聽候我的差遣。”劉元道。
“哦,怎麽會如此沒有風骨,想來即便是與公子你私交甚好,但是劉琦畢竟是他們的舊主,怎能如此。公子以後切莫將這些人留作重用。”康紫衣眉頭微微一皺道。
“劉琦本就不是什麽知人善用之輩,而且三郡的文武對於南郡內發生的情況,可比他劉琦上心多了,南郡發生的事情,即便是傻子也應該清楚發生了何事,再加上此番我與那劉琦決裂之舉,三郡文武自然會審時度勢。”劉元說道。
“這劉琦,真當不知道說什麽好,坊間有言,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其才華如何尚且不得而知,而公子的麒麟之才,卻是有目共睹的。這臥龍與鳳雛,隻聽名號,比起麒來也算不得多響亮。這劉琦,竟然舍棄了公子,愚蠢至極,愚蠢至極。”康紫衣坐在劉元身邊為劉元斟了一杯茶說道。
“你呀你,這誇人的本領是越來越厲害了。三言兩語,以令我忘乎所以,不知南北西東了。”劉元看著康紫衣精致的麵容笑著道,內心有著些許的衝動,想來劉元與康紫衣相處的這幾年間,兩人已是越發的親密了,在旁人看來,完全是一對甜蜜夫妻的樣子。
“奴家所言,句句屬實。怎是誇公子呢?”康紫衣微微一笑,臉上更添三分嫵媚。
劉元看著康紫衣的樣子,緩緩將臉朝著康紫衣湊了過去。康紫衣也並無半分閃躲之意。
“成了。”劉元內心狂喜道。
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忽然跑了進來跪伏在劉元的案幾前。
“報。”
劉元與康紫衣著實被驚到了,畢竟這裏不是署衙,平日子沒有劉元的命令,尋常士兵是絕對進不來的。
康紫衣迅速的站了起來起身離去。傳令兵也頓感不妥,低下了腦袋。
“什麽事情,讓你如此慌張。若無緊要軍情,我定然要將你軍法處置。”劉元猛的一拍案幾,怒氣衝衝的道。
“稟,稟大人,府外來了一人,自稱是曹操的使者,前來拜會大人。”傳令兵顫抖的道。
“曹操的使者,叫什麽名字?”劉元不滿的道。這曹操的使者來的也忒不是時候了。
“好,好像叫劉巴,字子初。他,他自稱是零陵人士。”傳令兵說道。
“什麽,劉巴。”劉元有些驚訝的道。
這劉巴可不是普通人,劉元從三國演義上看來的,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這後麵的一句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這子初,說的就是這個劉巴。而這個孝直,說的就是法正,和臥龍鳳雛並列,就足以說明他的才華如何了,而且曆史上對於劉巴的評價也是很高的。諸葛亮就曾經說過: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隻可惜劉巴這個人心氣太高,瞧不起劉備,所以一早便投靠了曹操,而後又投靠了劉璋,最後才是劉備,劉元之前設立招賢台的時候,還特意叮囑過零陵的官員讓去請劉巴,結果劉巴閉門不出,隨後趁著當地官員不備,策馬逃離了零陵,投奔曹操去了。
“他找我來,是要幹什麽呢?”劉元輕聲自言自語道。
“大人,見還是不見。”傳令兵小心翼翼的問道。
“將人請進來吧!”劉元吩咐道。
片刻過後,一名中年儒士打扮的男子走到了劉麵前對劉元行了一個禮道:“參見將軍。”
“劉巴,之前我派人前去零陵請你,結果三番五次你都閉門不出,而後又逃往了曹操那裏,這次再見,你竟然用的是曹操信使的身份,當真有些可笑啊!”劉元淡淡的道。
“大人,當時在下身患重疾,藥石無醫,聽聞許都有一名醫,不得已才前往許都治病,到了許都之後,幸得曹丞相賞識。命我前來拜會大人你啊!”劉巴氣定神閑,不緊不慢的道。
“哼,你此番前來所為何事?”劉元問道。
“曹丞相惜才,近來聽聞那劉琦竟敢折辱於將軍,丞相痛心疾首,特命在下前來長沙拜會先生,還望先生能夠棄暗投明,投奔朝廷,建立不朽的功勳啊!”
“嗬,那曹丞相倒是什麽都知道,隻是棄暗投明,投奔朝廷,曹丞相未免將我劉某人當做那未滿三歲的孩童了吧!”劉元冷笑一聲道。
“將軍何出此言?”
“曹操想招降我,還說什麽建立不朽功勳,簡直是天大的笑話,就在一月之前,我才設計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生擒曹仁李典,奪了樊城,另曹操折損了五萬兵馬。曹操能容我,想來不過是要將我騙去許昌,然後將我斬殺罷了。來人,將這劉巴拖出去斬了。”
這時,房外衝進兩隊人馬,眼看就要圍住劉巴。
“將軍且慢。”劉巴喝住了侍衛。
“將軍不妨聽我一言,再斬了劉巴不遲。”
“好,就看你能說些什麽?”
劉巴整理了一下衣冠道:“將軍有此懷疑,人之常情,任誰被將軍設計生擒主將,而且接連失城損兵,恐怕心中活剝了將軍的心思都有,曹丞相愛才,天下皆知,想想那關羽便知道了,丞相本可將他斬殺,但是念其才智,丞相明知他會迴到劉備身邊與丞相為敵卻仍舊放他迴去,這不是愛才是什麽,我來之前,丞相便有一言要我轉告將軍。”
“什麽話?”
“得將軍一人,勝得雄師百萬,若將軍願屈尊於丞相賬下,丞相願以國士待之,以萬民相托。”
“這些竹簡中所寫何事,竟另公子如此高興。”康紫衣走近劉元身邊道。
“這些都是那三郡文武發給我的私函。”劉元微微一笑道。
“想來魏延將軍近來替公子巡視三郡頗有成效啊!”康紫衣莞爾一笑道。
“卻實,魏延每到一處,各郡文武立即奉上戶籍錢糧冊以供查看,一些表麵上忠於劉琦的文武雖然表麵上沒什麽表現,但是私下卻給我發來了信函,表明立場,願聽候我的差遣。”劉元道。
“哦,怎麽會如此沒有風骨,想來即便是與公子你私交甚好,但是劉琦畢竟是他們的舊主,怎能如此。公子以後切莫將這些人留作重用。”康紫衣眉頭微微一皺道。
“劉琦本就不是什麽知人善用之輩,而且三郡的文武對於南郡內發生的情況,可比他劉琦上心多了,南郡發生的事情,即便是傻子也應該清楚發生了何事,再加上此番我與那劉琦決裂之舉,三郡文武自然會審時度勢。”劉元說道。
“這劉琦,真當不知道說什麽好,坊間有言,臥龍鳳雛,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其才華如何尚且不得而知,而公子的麒麟之才,卻是有目共睹的。這臥龍與鳳雛,隻聽名號,比起麒來也算不得多響亮。這劉琦,竟然舍棄了公子,愚蠢至極,愚蠢至極。”康紫衣坐在劉元身邊為劉元斟了一杯茶說道。
“你呀你,這誇人的本領是越來越厲害了。三言兩語,以令我忘乎所以,不知南北西東了。”劉元看著康紫衣精致的麵容笑著道,內心有著些許的衝動,想來劉元與康紫衣相處的這幾年間,兩人已是越發的親密了,在旁人看來,完全是一對甜蜜夫妻的樣子。
“奴家所言,句句屬實。怎是誇公子呢?”康紫衣微微一笑,臉上更添三分嫵媚。
劉元看著康紫衣的樣子,緩緩將臉朝著康紫衣湊了過去。康紫衣也並無半分閃躲之意。
“成了。”劉元內心狂喜道。
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忽然跑了進來跪伏在劉元的案幾前。
“報。”
劉元與康紫衣著實被驚到了,畢竟這裏不是署衙,平日子沒有劉元的命令,尋常士兵是絕對進不來的。
康紫衣迅速的站了起來起身離去。傳令兵也頓感不妥,低下了腦袋。
“什麽事情,讓你如此慌張。若無緊要軍情,我定然要將你軍法處置。”劉元猛的一拍案幾,怒氣衝衝的道。
“稟,稟大人,府外來了一人,自稱是曹操的使者,前來拜會大人。”傳令兵顫抖的道。
“曹操的使者,叫什麽名字?”劉元不滿的道。這曹操的使者來的也忒不是時候了。
“好,好像叫劉巴,字子初。他,他自稱是零陵人士。”傳令兵說道。
“什麽,劉巴。”劉元有些驚訝的道。
這劉巴可不是普通人,劉元從三國演義上看來的,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這後麵的一句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這子初,說的就是這個劉巴。而這個孝直,說的就是法正,和臥龍鳳雛並列,就足以說明他的才華如何了,而且曆史上對於劉巴的評價也是很高的。諸葛亮就曾經說過: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隻可惜劉巴這個人心氣太高,瞧不起劉備,所以一早便投靠了曹操,而後又投靠了劉璋,最後才是劉備,劉元之前設立招賢台的時候,還特意叮囑過零陵的官員讓去請劉巴,結果劉巴閉門不出,隨後趁著當地官員不備,策馬逃離了零陵,投奔曹操去了。
“他找我來,是要幹什麽呢?”劉元輕聲自言自語道。
“大人,見還是不見。”傳令兵小心翼翼的問道。
“將人請進來吧!”劉元吩咐道。
片刻過後,一名中年儒士打扮的男子走到了劉麵前對劉元行了一個禮道:“參見將軍。”
“劉巴,之前我派人前去零陵請你,結果三番五次你都閉門不出,而後又逃往了曹操那裏,這次再見,你竟然用的是曹操信使的身份,當真有些可笑啊!”劉元淡淡的道。
“大人,當時在下身患重疾,藥石無醫,聽聞許都有一名醫,不得已才前往許都治病,到了許都之後,幸得曹丞相賞識。命我前來拜會大人你啊!”劉巴氣定神閑,不緊不慢的道。
“哼,你此番前來所為何事?”劉元問道。
“曹丞相惜才,近來聽聞那劉琦竟敢折辱於將軍,丞相痛心疾首,特命在下前來長沙拜會先生,還望先生能夠棄暗投明,投奔朝廷,建立不朽的功勳啊!”
“嗬,那曹丞相倒是什麽都知道,隻是棄暗投明,投奔朝廷,曹丞相未免將我劉某人當做那未滿三歲的孩童了吧!”劉元冷笑一聲道。
“將軍何出此言?”
“曹操想招降我,還說什麽建立不朽功勳,簡直是天大的笑話,就在一月之前,我才設計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生擒曹仁李典,奪了樊城,另曹操折損了五萬兵馬。曹操能容我,想來不過是要將我騙去許昌,然後將我斬殺罷了。來人,將這劉巴拖出去斬了。”
這時,房外衝進兩隊人馬,眼看就要圍住劉巴。
“將軍且慢。”劉巴喝住了侍衛。
“將軍不妨聽我一言,再斬了劉巴不遲。”
“好,就看你能說些什麽?”
劉巴整理了一下衣冠道:“將軍有此懷疑,人之常情,任誰被將軍設計生擒主將,而且接連失城損兵,恐怕心中活剝了將軍的心思都有,曹丞相愛才,天下皆知,想想那關羽便知道了,丞相本可將他斬殺,但是念其才智,丞相明知他會迴到劉備身邊與丞相為敵卻仍舊放他迴去,這不是愛才是什麽,我來之前,丞相便有一言要我轉告將軍。”
“什麽話?”
“得將軍一人,勝得雄師百萬,若將軍願屈尊於丞相賬下,丞相願以國士待之,以萬民相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