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謂的氣海中,那道半成的符籙靜靜地漂浮著,絲毫沒有因為於無謂停止解析而出現消散的跡象。


    猶豫片刻,於無謂還是將神念探了上去,試圖仔細觀察這道憑空出現的符籙的跟腳。


    然而他隻是心念這麽一動,神念還沒來得及動作,那符籙卻先起了變化。


    就像是了解到於無謂的心意一把,那符籙主動主動展開了氣機,刹那間,於無謂便明悟了這道符籙的作用。


    這種明悟並非來自於外界,而是從他心底產生的。或者說,這道符籙其實也並非憑空出現,而是如同神念、真氣一般,是他本身修為的一部分。


    “這……”在這瞬間,一個名詞在於無謂腦海中浮現:“符籙真種!”


    符籙真種是雷法派修士在踏入還丹境界時,凝聚的兼具有通靈元符與內丹形態的一粒靈種。


    於無謂自己就是雷法派修士,自然對符籙真種的特性有長足了解,故而他第一時間,便將兩者聯係了起來。


    “那我這算是什麽?定鼎樞機,踏入還丹境界?”


    於無謂搖了搖頭。顯然不是,雖然他不知道成就還丹是什麽感覺,但從前人的描述種可知,從通神境界到還丹境界,修士本身便如同脫胎換骨一般,絕不可能似如今這般平淡。


    何況於無謂的氣法、神法,皆未臻至圓滿的地步,又怎麽可能就此踏入還丹境界?


    “莫非在外丹之外,還有‘外符’、‘外種’不成?”


    一念至此,於無謂忽覺背後生寒,“外種”沒有,那魔種呢?


    雖然魔種並非文字意義上的種子,可自己現在這種雜亂無章的心緒,豈不正像是被魔念侵染過後的狀態?


    “外符”、“外種”,這些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東西,難道都是魔念產生的幻覺?


    於無謂眉頭微皺,發動神魂之中的混沌陰陽符,遍察內外,卻沒有發現半點魔念的痕跡。


    “不是魔念?”事到如今,於無謂也隻能如此認為。因為通常來說,混沌陰陽符就是他防備魔念的最後手斷了。


    如果魔念連混沌陰陽符都能幻化,那於無謂也隻能隨之沉淪,將那幻化的世界當作真實的世界。


    而不可能再無限製地細究下去,就像南華真人的那個著名典故,“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到了南華真人難等境界,自然可以既“有分”,又“齊物”,直窺萬物之道。可後輩末學,功行不足,思量此等哲理就隻會自亂心神罷了。


    麵對那道“符籙真種”,於無謂遵循的是同樣的原則。既然沒發現問題,那就當作沒有問題。


    隻要後續不出現結丹的跡象,就繼續解析,知道完全解析完畢。


    在二元算符的推衍下,這一過程很快便完成了。當那道通靈元符解析完成後,於無謂自然便明悟了這道符籙的作用,與此同時,其氣海當中,也形成了一枚相應的完整符籙真種。


    “化虛為實,原來如此!”這一刻,於無謂終於明白,那道通靈元符能夠脫離修士而單獨存在的原因了。


    這本就是一道有著“化虛為實”作用的符籙!


    當然了,其化虛為實的能力,僅能作用在引氣成符而形成的符籙上。想要真正打破真實與虛妄的界限,憑空造物的地步,恐怕隻有南華真人那等修為境界才能做到了。


    不過即便隻是將引氣而成的符籙由虛化實,那也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創舉。


    因為通常而言,不借助外物的話,符法修士能長久引而不發的符籙隻有一道或者數道,不管是幾道,這個數量絕對不會太多。


    這就使得專修符籙的修士,為了應對不時之需,往往要通過在某種介質上繪符的方式,來儲備大量不同種類的符籙。


    但是在諸如紙、帛等介質上繪符同樣存在著缺陷。


    一是越是高級的符籙,需要用到的介質就越珍貴。低階符籙還好,就算耗費再大,以修行者的富有,都不算什麽。可那些高階符籙所用材料,數量一多,哪怕是大派弟子,也很難負擔得起。


    二是在介質上繪製的符籙,無法使用貫氣法進行強化。因為貫氣法本身會使符籙凝聚的元氣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以至於最後會朝著實體轉化,而介質則往往難以承載這一變化的過程。


    據於無謂所知,還丹以上的符修,不管是符法派還是雷法派,在符籙的使用上,幾乎都可以分作兩類。


    一條是“通靈”路線,借助通靈元符或者符籙真種,溝通天地神靈之威,一念即可成符,在施法速度上,絲毫不亞於那些純粹修煉法術的修士。有傑出者,甚至能和法器乃至飛劍比拚反應速度。


    第二條則是“通竅”路線,重視的是符竅的分形組合、氣機貫通。正所謂“竅竅相通,則靈光煥然”、“畫符若之橋、驚得鬼神叫”。此法講究的是符法的條理性,注重在日常修持上下功夫,相比通靈路線的一念成符,威力則更加強大。


    貫氣法就是通竅路線的代表性法門。此法在符道大家眼中,隻是最基礎的技巧,說穿了非常簡單,無非就是在一道已經成形的符籙上,沿著已有的紋路,再畫一遍。


    每畫一遍,就稱作是一次“貫氣”。理論上,貫氣可以無限次地疊加,而且疊加的次數越多,其威力便越大。哪怕是最低階風符、雷符,貫氣個幾千遍、上萬遍,也足以產生移山填湖的恐怖效果。


    當然,這僅僅隻是理論,實際上很少有人會這麽去做。原因有三。


    一在於前麵提到的,隻有引氣而成的符籙,才能用貫氣法,而每個修士,能夠引而不法的符籙數量卻往往是有限的。既然數量有限,那就低階符籙就很難享受到此等待遇。


    二是貫氣疊加次數帶來的收益,是逐漸降低的。貫氣一次,符籙的效果可能會翻一倍。貫氣三百次和貫氣五百次,符籙的效果卻連增加一層都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陰陽符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流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流英並收藏陰陽符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