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哭喪著臉,覺得他要是不承認的話,會被父親痛毆到死。


    但他如果承認:可能是自己嫖宿時,一時得意下把全盤策略泄出去的話,那父親當即就會拔刀殺了他的。


    於是李乃嗯嗯呀呀,手指亂畫,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氣得李萬榮當心一腳,又將這不成器的踢出了七八尺開來,隻能躺在地上打滾呻喚不已。


    幾名心腹將校急忙將李萬榮給攔住,說事已至此,再責打司馬也毫無意義,“不如移書於魏帥(田緒)、青帥(李師古),索性讓他們領軍入汴州,驚嚇朝廷,迫使朝廷息事寧人。”


    “那劉逸淮呢?”李萬榮喘著粗氣問。


    “讓劉使君在宋州閉城自守,拒絕朝命即可。”


    李萬榮便隻能如此照辦。


    結果讓他大失所望的是,聽到高嶽進軍汴宋的消息後,那田緒和李師古跑得比兔子還快,原本在定陶駐屯的三萬兵馬頓時風流雲散:魏博的兵馬一路退迴黃河以北,縮迴魏州大名府;李師古也徑自退往雷澤,如驚弓之鳥觀望了數日後,聽說朝廷方的徐州節度使張建封要出兵打他的兗州,又嚇得奔竄迴鄆城,是惶惶不可終日。


    不久駐屯在陳留的高嶽,先後得到了田緒和李師古的書函。


    田緒語氣雖還有些倔強,但實際上也對高嶽平定淮西的功勳報以熱烈的讚美,並稱蔡賊已滅,自己再領軍南下已無意義,便退迴魏州,謹守本界——這實則等於在向朝廷輸誠了;


    而李師古對高嶽的語調更是卑謙,不但求朝廷不要征伐自己,還說馬上便請高中郎遣送處置觀察使來,給我下轄的十州之地“定兩稅”,今年我一定按時完稅,絕不負昔日與中郎的信約。


    這魏帥和青帥沒遇到事,各個是囂張地要上天;可真遇到事,跑得一個個比兔子還快。


    現在李萬榮徹底孤立了。


    宋州軍城,得知李萬榮反應的劉逸淮是勃然大怒,罵道:“不料李萬榮賣我!”於是真的閉城自守,並遣送軍吏到高嶽營中,反過來出首李萬榮,稱獻吳少誠首級完全是李萬榮和李乃父子一手策劃的,某不過從犯而已。


    五日後,高嶽的騎兵逼近陳留北五十裏的老丘,明懷義、米原的戰馬已飲水琵琶溝,相距汴州軍城不過十來裏地。


    當日日暮時分,忽然有軍卒在西裏的集市裏大唿:“朝廷相公高嶽的大兵已入城了!”


    頓時,軍城營壘、牙兵院和衙署無不紛亂,李萬榮怒急下便要召牙兵,去殺亂喊造謠的士卒,可守門軍吏來報:“兵馬使韓弘,已至監軍院處,引監軍使俱文珍和敕使孟光誠,要來捕拿節下。”


    “我死矣。”李萬榮走投無路,“可我絕不能死在豎子韓弘,和刑餘閹人的手中。”


    說完李萬榮便拔劍,刺入自己的口中,瞬即退下階梯,倒栽於庭院裏,氣絕身亡。


    這時軍府衙署裏的宣武牙兵們,剛來到時,卻看到節度使已經伏劍而死了,急中生智,便像發覺蝗蟲屍體的螞蟻般,把李萬榮的遺骸給托舉起來,高唿逆賊李萬榮已被我等逼迫自裁了,然後就擁到軍門前,歡迎韓弘和俱文珍的到來。


    韓弘確認了死屍的身份後,便急問:“李乃何在!”


    眾位牙兵就喊到:“請副帥隨我們來,去捉拿賊子李乃。”說完,各個奮勇,無不當先,又圍定了整個軍城衙署,是掘地三尺,最終在處廄舍後拉出了瑟瑟發抖的李乃,交到韓弘手中。


    韓弘便對俱文珍說,李萬榮雖畏罪自殺,可其子乃還活著,請監軍使處置。


    “將其押送到高中郎的營地裏。”俱文珍命令說。


    平明時分,李乃披頭散發,被繩索綁著,跪在了老丘營地高嶽的麵前。


    “爺!”李乃看到高嶽,眼淚撲騰下如泉湧般,不住地叩首。


    當初你來汴州時,我父親曾將我托付給你,你也說要待我和親生兒子一般的,莫非你忘記了?


    可這所謂的“爺”卻神色嚴厲,說“悉取李萬榮逆黨檻車送京師,論如法!”然後任由李乃大唿小叫,可還是被扭送入了檻車,和這位一道上京的,還有李萬榮的親信大將李湛、伊婁悅等。


    至於李萬榮的屍體,也被送到了老丘營地。


    深恨李萬榮的劉昌趕來,親自手持鞭子,當眾鞭打李萬榮的屍體數十下,打到麵目全非,方才歇手。


    次日,宣武兵跪滿了汴州城頭上,對城下通濟渠口列陣的高嶽、劉昌、曲環兵馬高聲哀求,說李萬榮已然伏誅,請相公寬宥宣武軍上下,並以韓弘主持軍府留後務。


    可高嶽卻堅決不同意,“此後宣武軍節度使,須得朝廷大臣為之。”


    相持不下時,監軍使俱文珍也出了汴州城,來營中和高嶽商議此事。


    “宣武軍驕橫難製,又當在漕運要道,如再以河南道的土著武人掌旌節,恐會再起變亂。”高嶽的意見很清楚。


    “話雖如此,但那群宣武牙兵見李萬榮父子結局下場,害怕朝廷會對其清算,所以才......”俱文珍也吐露出心中的憂懼。


    其實這時高嶽營中糧食已不多,現在是挾著平定淮西的威勢,讓宣武軍噤若寒蟬,但若是硬攻汴城,也是不太現實的,他此刻便對俱文珍說:“請監軍使迴去告訴宣武軍上下,韓弘可繼為兵馬使,我讓朝堂擇一厚道寬恕的大臣前來出鎮汴宋,他們盡可安心。”


    “汲公可直說是誰?好早日讓宣武鎮安定。不過劉士寧萬萬不可,他若迴,隻會直接激起兵變。”


    高嶽便說,山南東道節度使董晉如何。


    董晉若來汴宋,便可順理成章讓於頔接管山南東道。


    俱文珍皺眉說:“董公似太過寬柔,怎能壓服這群豺狼虎豹?”


    “剛柔並濟,便請監軍使輔弼董公了。”高嶽迴答說。


    果然,當俱文珍迴城,將高嶽的提議傳達後,宣武兵們又是欣喜若狂,說我等思董公久矣,如枯禾盼春雨,此後我等願奉董公的旌節,為國效力!


    這股開心的氣氛很快彌漫到宋州。


    宋州的宣武兵,便立即逼殺“叛臣”劉逸淮,把他的首級割下來,放在舟船裏逆汴水而上,同樣送到高嶽的營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幸運的蘇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幸運的蘇拉並收藏大唐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