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杆山至瓦浪間,奉化、奉誠、振武三軍連騎十多裏,高嶽派遣來的傳令司虞侯李憲,自魚河堡疾馳而來,叩拜在杜黃裳的馬前,稱奉汲公的命令,特邀杜門郎簡拔精騎,涉帝源川,入統萬城北側的黑水川,汲公在彼處策應。


    李憲的用語很巧妙,對杜用了“邀”這個字眼。


    杜黃裳先是吃驚——這高嶽身為前線的最高指揮官,居然親自領騎兵迂迴包夾,真的是匪夷所思,但很快他又大笑起來,心中想到當初在菊水阻截擒拿叛賊李希烈時,他就曉得高嶽是個想到就做到的人,他之所以親自督戰,那黑水應該就是奪取整個統萬城的關鍵處。


    於是杜黃裳很快就傳令:本人和李工尚(河東節度使李自良官拜檢校工部尚書)督率步軍、輜重糧秣往銀州魚河堡方向前進,而張光晟將軍領三千振武騎兵一路,目標直指駱駝堰,沿路清掃叛羌蕃落;渾侍中領奉化、奉誠共四千騎兵,目標直指沃野泊,準備和高汲公的兵馬會師。


    張光晟、渾瑊,一個先前就在代北、振武久曆沙場,一個先前隨郭子儀的朔方軍轉戰各地,對當地的地理環境可謂熟悉,對騎兵長途奔襲更是拿手。很快,他倆領著浩浩蕩蕩的騎兵,宛若兩道巨大的鐵鉗,開始往契吳山以東的廣袤沙漠、草野和湖泊迅速伸展。


    就在張和渾兩位大將自東而西奔襲時,高嶽的騎兵們正由南而北,於統萬城的東側活動著。


    六營騎兵飛揚著戰旗於前,數千熟羌義從騎馬於後,其中高嶽本人,也騎乘著日行千裏的南詔神駒“大厘雪”,伴隨著萬千兒郎、城傍們一起沿帝源川的西岸馳騁著。


    戰前,皇帝曾關切地問他,南詔和我唐隨後就會在洱海的點蒼山正式會盟,先前異牟尋的弟弟湊羅棟已入朝交納信物,並送給朕一匹絕好寶馬,卿此次征剿黨項,多在白於山北大野大澤當中行動,少不得要策馬奔騰,不妨朕便將這匹寶馬賜予卿。


    高嶽熱淚盈眶,說陛下錯愛,可陛下的坐騎乃是載過聖人的,豈容俗人軀體再加沾染?臣怎敢僭越,領受陛下美意即可。


    整條帝源川,在高嶽飛動的衣袂間往後急退著,唿嘯的風中,高嶽看到這條河川十分奇特,兩岸極度陡峭,宛若懸崖,是條隔絕東西的塹壕。


    而塹壕往西看,都是荒野。


    不,“荒野”這個詞匯來形容不是特別確切,準確來說,朔方或者說河套地區隻是個“準沙漠”,它也有山卻不多,有七個比較大的湖泊,其中五個是鹽湖,兩個是淡水湖,內腹有極為寬廣的沙漠,但也有極為豐美的水草地,再加上河套至白於山間地帶有四個角落,都堪稱極為富庶的農耕地區,絕對的“金角銀邊”:西南角的靈武,西北角的豐州天德軍,東北角的勝州,還有東角的米脂到富原地區,都以土地肥沃著稱,再加上此地盛產良馬、青白鹽,所以“黃河百害,惟富一套”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


    現在就要清掃這裏的黨項,用黨項為內陸的工坊提供人力,同時也用戍卒和移民前來充實這裏,鞏固華夏北疆的防線。


    整支騎兵的行動可以用神速和高效來形容,因高嶽事前就讓三衙刊印了賈耽所著的《四夷七道兵誌圖》數十冊,頒發給各統軍大將們,並且要求熟記,內裏關於朔方的各條要道、裏程和關隘要地記錄十分詳盡,絕無迷路可能。


    三日後,高嶽便飲馬黑水川,他向西望去,即是巍峨雄偉的契吳山,當年赫連勃勃曾北遊至此,發出慨歎說,“美哉斯阜,臨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這時赫連勃勃才下定決心,在這座山的南麵築一雄偉的城市,即後來的統萬城,故而此城的地理態勢即是“背名山(北麵是契吳山)而麵洪流(南麵靠無定河),左河津而右重塞(無定河也繞過統萬城的東麵,故而有此左右之說,古代地圖請反著看)”。


    無數唐軍騎兵們風塵仆仆,躍下了戰馬後,就牽拉著它們至黑水邊飲水,有的則從褡褳裏掏出些青色的碎鹽塊,讓自己的親密戰友伸長舌頭舔舐。


    不久,義寧軍馬軍都知兵馬使扶餘淮喊著漢話,而明懷義、野詩良弼則喊著黨項土話,揚鞭騎馬從休憩的大軍間穿過,大唿不要懈怠,不準脫去鎧甲,不準扔下兵器,全軍列陣,火速搶占黑水南岸,馬頭統統麵向白城子!


    此刻白城子,東西兩座城間,也是人馬鼎沸的景象,巨大高聳的角樓往外凸出的勾欄上,夏的戍卒正舉著火把,不斷迅速地搖晃著,城下環繞疾馳的斥候則不斷抬手,對著城堞喊著話:


    “唐軍至矣!”


    “唐軍大批騎兵,不知萬千,已至城北七十裏外契吳山黑水處!”


    內城的真珠樓上,元暉聽到這個消息後,渾身因驚懼而顫栗,他說:“泥香王子和朕的兩位皇子......”


    因為恰好此刻,泥香王子和元隆、元盛,正領著兩萬名夏騎,出了統萬城,準備過契吳山以西,趕赴石子嶺,再化整為零,伺機遊擊,策應馬上的統萬城保衛戰。


    按照事前的情報,高嶽主力(高固、張敬則)正沿無定河,往統萬城東麵而來。


    至於賈耽和高崇文的主力,則也剛剛到統萬城西南的紅柳河(無定河上遊,兩岸多有紅柳樹而得名,古代也叫奢延水)。


    可誰想到高嶽忽然統領一支騎兵大隊,切斷了統萬城北麵的黑水處。


    毫無疑問,泥香王子準備去“遊擊”的隊伍,才剛出城,就得在契吳山腳下和高嶽的騎兵碰個正著。


    當天未時(下午一點到三點間)末尾,高嶽、移鼠,在米原、野詩良弼和司波大野的衛護下,登上了契吳山。


    山腰上矗立著赫連勃勃的廟宇,這位大夏皇帝的墓地也在此處,因城垣也為白色,故而叫“白城”,也叫“契吳城”,原本坍圮得厲害,而後元暉占據統萬城稱帝,自認為和赫連勃勃有香火情,便將此地修繕一新。


    在高嶽之前來的唐兵們,把赫連廟裏不及逃走的幾位“廝”(薩滿巫師)給抓住,挨個切下了腦袋,屍體拋入山澗之中。


    站在廟宇勾欄上遠望的高嶽,指著遠方天際下出現的大批大批夏人騎兵,“奇哉,叛羌居然主動來應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幸運的蘇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幸運的蘇拉並收藏大唐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