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麟德殿,在唐朝又被稱作“三殿”,其在右銀台門內,西側重廊連接翰林學士院,東側小崗上則是國庫左右藏,背麵則是龍首山,殿堂隻有三麵,故而簡稱為“三殿”。麟德殿氣勢宏偉,場院闊大,故而是皇家舉辦宴會的理想場所。


    四月初六,乃是聖神文武皇帝李適的誕辰,按照慣例便在此殿的景雲閣設下大筵,下詔宰臣、節度使、六部尚書、判鹽鐵,並下令侍臣五品以上,禦史台五品以上,南省各曹四品以上諸官員,及親王、公主、郡主,在京的高品命婦,宮中高品女官,及擇選出來的五百名神威、神策立功將士,一起會齊在麟德殿中,規模一時鼎盛,自大曆年間以來是絕無僅有的。


    當日,景雲閣整個殿堂都是都是衣冠朱紫、犀帶金魚的人群,而公主和女官們則是峨冠博帶、雲髻高聳,千百人都按照班次立在門庭裏,而至於神威和神策將士們,隻能圍坐在殿外的長廊和池沼邊,他們都喜氣洋洋,穿著皇帝賜予的五彩錦衣,抄著手,伸著脖子,就希望見到閣內馬上出現的皇帝,到底是何種模樣。


    原本高嶽身為興元和鳳翔的雙重節度使,理應站在節度使隊伍當中,但皇帝特意要求說,高嶽有參知政事的使職等同於執政,故而便和李泌、賈耽、李勉這三位宰相並立,恰好排在班次的第四位。


    旁邊站著的,則是朝中耆老們,蕭昕、顏真卿、劉晏、崔寧等都來了,他們見到高嶽,都有不勝歲月的慨歎——蕭昕的身子骨依舊硬朗,而顏真卿剛剛患了足疾,是用肩輿抬進來的,劉晏麵容依舊清矍,可也上了年齡,老態畢顯。而他的嶽丈崔寧,這時更為肥胖所困擾,這時還是春季,穿著章服的他滿腦門滿脖子都是汗珠,那腿好像都支撐不住身軀似的。


    對麵碧玉螭紋廊柱間,站著的就是公主們的班次,靈虛當然列在第一,今日她沒有穿羽衣,而是描畫了宮妝,著七彩禮衣,發髻上花釵九樹,渾身寶氣,望之宛如雲頭的神女般,靈虛低著眉梢,可時不時還會對著高嶽那裏凝睇兩眼,惹得旁側的義陽發笑不止,而德陽公主明顯也長了個子,眼神中則有著困惑,她不曉得兩年後嫁往迴紇大漠的自己,要麵臨什麽樣的命運——至於雲安公主,也就三歲大,由女學士宋若華、宋若昭牽著,卻也戴著花衩穿著盛裝,看上去十分可愛。


    不久,隨著宮中掌扇使孟光誠的一聲唿喊,景雲閣門扉轉開,台階上的高座處,禦扇收取,皇帝端坐其上,皇太子李誦坐在其左的座位,而皇太孫李純則坐在其右的座位。


    “此日為朕的誕日,故而在三殿設宴,款待各位臣子、外賓,表演歌舞、百戲,還有三教論衡,隨後百官、將士各有賞賜,盡歡三日!”


    “吾皇萬歲。”殿堂中所有人都轉身,齊聲高唿稱頌起來。


    海潮般的讚頌聲平息下來後,皇帝再次揚手,當場說到:“先有消息傳入到宮中來,言慶州東山黨羌蕃落騷動不寧,朕送給天柱軍節度使拓跋朝暉(平夏黨項)的賜物,在馬嶺川上遊遭劫,有使者和軍士被害,朕得聞後憂心不已,以至筵席前夜,還輾轉難眠。”


    “請陛下宴後擇一大臣,掛印鎮撫。”這時殿內又是一片齊整的聲音。


    “檢校禦史大夫興元尹兼判鳳翔事正議大夫上護軍淇縣開國伯高嶽,出班。”這時皇帝當著百官的麵,直接點名。


    高嶽手奉笏板,轉出了班列。


    “朕設禦營五軍,為卿後援,先授卿禦營都統長史、右營軍使、押慶州黨羌諸蕃落使、禦營招討先鋒使,督定武、義寧、邠寧、神策決勝軍各部,於五月後赴慶州,鎮撫該地黨羌各部,另外務必讓天柱軍各部落靜謐。”


    “臣嶽,即刻奉詔馳走。”高嶽當即領命。


    眾臣無不羨慕,這時景雲閣中的年僅十歲的皇太孫李純看著低頭的高嶽,忽然發問說:“高大夫,小王雖居宮中,可卻聽說過大夫家宅裏有異象。”


    這話問的高嶽愕然,便迴答說,臣實不知有何異象。


    李純便說:“大夫宅中有一拂菻小猧子,最近頭上生角,此事有否?”


    這是誰在背後詆毀我!


    還傳到大明宮裏來!


    高嶽心中有點震恐,棨寶什麽時候腦袋上長角的?肯定是有小賊在散播謠言,這家中養的狗頭上長角,豈不是暗指我有反相?


    此刻高嶽急忙說:“這拂菻小猧子乃多年前,由臣嶽丈鎮守西蜀時送給內人的,始終溫順可愛,最通人意,天庭頭頂圓潤如鵝卵,絕無長角的怪事,如果說臣嶽家中有異象,倒不是這猧子。”


    一時間,高嶽巧妙地將話題轉移開來,而皇太子李誦瞪了兒子眼,就溫言問高嶽(畢竟太子感恩於他):“那真正的異象是什麽呢?”


    “臣與內人結發以來,家宅遷徙各處,可每到一地,必有喜鵲成群飛來,在臣家宅梁上築巢,這即是臣所知的唯一異象。”


    此言說出後,高座上的皇帝和皇太子都笑起來,在場的臣子、妃嬪也都笑聲不止。


    皇帝便說:“朕曾經聽說過,崔圓(705—768)妻子在園中和姊妹們玩耍,看到兩隻喜鵲共銜一根筆管長短的木頭,飛入巢中,但姊妹們卻都看不見,而後崔圓拜相,人們才曉得這喜鵲銜的是‘棟梁木’,所謂鵲巢有木、國有棟梁。今日高卿之妻,豈非崔圓妻乎?”


    “陛下聖聰。”當眾臣喊出這句話後,心中都明白,鎮撫好黨項後,高嶽鐵定是要拜相的,大約李泌和賈耽後,就是他和陸贄共掌中書門下了。


    隻有靈虛公主在聽到這個異象後,怨恨地看著高嶽,心想命運讓崔家第五小娘子占了先機,否則我也可以侍奉你,為你生兒育女的,可現在隻能獨身在女冠內修道。


    接著皇帝將手一揮,宣布宴會開始,麟德殿的外場處,率先表演我大唐的《破陣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幸運的蘇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幸運的蘇拉並收藏大唐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