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心有餘悸的高嶽坐在官舍中堂裏,對麵的吳彩鸞已被雲韶牽著去清洗好了,好不容易蓄長的秀發,燒毀了部分,隻能用男子的襆頭包裹起來,不過好在沒受傷,就是臉麵被噴了一臉的炭灰。
接著彩鸞就哭哭啼啼,說起自己點了砂迴堰田莊的經過。
“我真傻......”吳彩鸞這時抬起雙眼,緩緩說道,“我隻曉得往丹爐裏蓋濕布就是沒事的,可誰想到?”
“誰想到如何了?”高嶽便著急地詢問。
這會兒吳彩鸞好像想起什麽似的,又嗚嗚嗚哭起來,說我花了十貫錢買的寶典啊,現在全於火場化為飛灰了!
雲韶便關切地問什麽寶典,居然值十貫錢。
吳彩鸞答曰,叫《諸家神品丹法》。
一聽這名字高嶽就掩麵,起這種名字的書籍就沒有靠譜過。
但隨即他猛然一驚。
以前隻曉得吳彩鸞是個道家的女煉師,去煉丹是再正常不過的,所以就隨便給她所田莊安置丹爐,然後讓吳彩鸞滿興元地去雲遊,采集陰陽丹藥材料。
可這時高嶽卻狠狠拍了下巴掌,大唿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幾乎要忘記了,這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就誕生在如今自己所處的中唐時代。
而鬼使神差下,吳彩鸞這位女煉師,也要載入這個時代的史冊了嗎?
於是在高嶽強烈要求下,吳彩鸞斷斷續續,還原了昨晚的事故現場景象:
她花了兩個月時間,在興元的山中采集材料,所謂道家的煉丹所需,實則分為陰陽兩種,所謂的“陰藥”就是那些儲藏於山陰、寒水邊,色澤晦暗不清,品性好伏,不容易燃燒的東西,如硝石、水銀和鉛等;而所謂的“陽藥”,則是那些顏色鮮豔如赤黃紅綠,見水易飛,見火易燃,升華猛烈的東西,如硫磺、雄黃、丹砂、黃金等。
道家認為,丹藥的核心就是“一陰一陽”,也就是說要把陰藥和陽藥按照精心摸索的比例混起來燒煉,形成藥丸,吃了後便能消除百病,長生不死,返老還童。
再加上統治者喜好這個,故而貫穿整個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貴人們喜服食丹藥,是長盛不衰,漸漸到了唐朝,“丹藥學”也形成了門極度完善的“科學”門類,陰陽藥物婚配的學問也越來越大,越來越精熟。
可硝石和硫磺一混合在一起用火點燃的話,就像陰陽男女交匯般,會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也就是爆燃,如今宅男喜歡說“x爆了”,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這點很早煉丹師們就知道,畢竟被炸了不曉得多少次。
於是為了煉丹的安全著想,前代的煉師們摸索出一套“伏火法”來。
其實伏火的意思有很多種,還有消除藥丸毒性,壓住藥丸品性的意思,但最直觀的其實就是控製住硫磺和硝石的易爆性,不讓爐鼎炸膛嘍。
而吳彩鸞采取的便是《諸家神品丹法》裏的伏火法:把行囊裏陰藥和陽藥擺出來,然後混在一起,用杵在缽裏搗成細末,接著傾倒入陶罐裏,在地上掘出個坑,四麵用土填實,接著找出一個鍋來,把陰陽藥物粉末擱在鍋中,再把鍋安在坑裏,用鐵鉗躡起燒燃的皂角子,夾到鍋口,使陰陽藥物燃燒起來,同時皂角子也能起到“存性”作用,即不讓硫磺和硝石爆燃。等到燒完三個皂角子後,再將三斤的熟炭擺在鍋口上,讓其“簇服”,即緩緩煆燒的意思,等到炭消了三分之一,便可扒開土坑,取出鍋來,得到燒好的丹藥。
可如是進行三兩次後,吳彩鸞總覺得不行,這火是能伏住不假,但燃燒起來卻很不充分,哪怕是扔皂角子,扔熟炭助燃,最後扒拉出來的丹藥都覺得隻有七八分到位,遠達不到精純的十分程度。
於是吳彩鸞進行了她人生裏為數不多的思考,也就是在易燃易爆和不充分燃燒間,選擇出條均衡的辦法來。
最終很巧的是,她翻了翻先前的丹藥書籍,察覺還有種東西可以“存性”的,並且力度比皂角子和熟炭要大,這種東西就是馬兜鈴,也是味藥草,興元府到處都有,價值比不上當歸這類的。
膽大的彩鸞煉師說到做到,就去采集馬兜鈴,然後研磨成粉,直接混到硫磺(陽)和硝石(陰)裏,再加上水銀、少許黃金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也同樣掘出個土坑,把混合的粉末倒入鐵罐當中,然後燒著顆小石炭,刺溜扔進罐口裏去。
“嘭”聲,她眼前頓時青光赤黃光飛舞,整個砂迴堰田莊的院子裏像是過了雷火般炫亮一片,在數秒鍾內“立見禍事”,從土坑裏噴出的火焰越來越高,很快把挨近的各色雜樹給畢剝畢剝地點著,借助風勢卷將起來,又燒到了廊柱,接著是屋脊,然後便是窗欞、門框與地板家具,即刻吞沒半個田莊屋宅。
好在一開始吳彩鸞離得遠,手臂和容顏沒被燒到,但衣服和頭發卻沾上了飛火,嚇得她抱頭鼠竄,“真煉師絕不迴頭看爆燃!”先是躍入堰塘水裏打個滾,總算是止了身上的焰火,接著顧不上洗濯便爬上來。這時周圍已有村民趕過來救火,但為時已晚,整個砂迴堰田莊已迴天乏術了。
“逸崧對不起,我,我繼續給你抄寫書卷,作為賠償。這個田莊起碼值三百貫錢,我免費給你抄經十年好了。”吳彩鸞說到這裏,早已急得六神無主。
這會她望著表情怔怔的高嶽,心想逸崧不會是心疼傻了吧......
便更加焦急擔心。
“三百貫錢算得什麽,卿卿哪有那麽小氣,煉師無恙就好。”這會雲韶扶住彩鸞的胳膊,連聲安慰說。
高嶽的聲音這才傳來:“阿師,你還記得煉丹的配方嗎?”
“記得記得。”
“把配方寫出來,莫說三百貫,就是三千貫三萬貫錢,也不需要你賠償分毫。”高嶽的語氣居然迅速興奮起來。
不久,芝蕙端著筆墨紙硯坐過來,交付給了吳彩鸞。
小楷正是彩鸞煉師的專長,她寫了沒一會兒,就把寫著煉丹伏火法配方的紙張交到高嶽手裏。
高嶽看了看,然後對吳彩鸞說,“這個月你就別走動,這條配方記著,再把那日爆燃燒盡田莊的情景寫在紙上,然後隨便抄抄其他書籍,寫本署名是煉師你的煉丹書。”
“抄是可以,但署名自己不太好吧?”
“沒關係,你這書裏就馬兜鈴、硫磺和硝石燒煉爆燃這條,足能抵其他所有煉丹術了,書名我都給你想好了,就叫<太上三清真丹密法>。”
接著彩鸞就哭哭啼啼,說起自己點了砂迴堰田莊的經過。
“我真傻......”吳彩鸞這時抬起雙眼,緩緩說道,“我隻曉得往丹爐裏蓋濕布就是沒事的,可誰想到?”
“誰想到如何了?”高嶽便著急地詢問。
這會兒吳彩鸞好像想起什麽似的,又嗚嗚嗚哭起來,說我花了十貫錢買的寶典啊,現在全於火場化為飛灰了!
雲韶便關切地問什麽寶典,居然值十貫錢。
吳彩鸞答曰,叫《諸家神品丹法》。
一聽這名字高嶽就掩麵,起這種名字的書籍就沒有靠譜過。
但隨即他猛然一驚。
以前隻曉得吳彩鸞是個道家的女煉師,去煉丹是再正常不過的,所以就隨便給她所田莊安置丹爐,然後讓吳彩鸞滿興元地去雲遊,采集陰陽丹藥材料。
可這時高嶽卻狠狠拍了下巴掌,大唿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幾乎要忘記了,這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就誕生在如今自己所處的中唐時代。
而鬼使神差下,吳彩鸞這位女煉師,也要載入這個時代的史冊了嗎?
於是在高嶽強烈要求下,吳彩鸞斷斷續續,還原了昨晚的事故現場景象:
她花了兩個月時間,在興元的山中采集材料,所謂道家的煉丹所需,實則分為陰陽兩種,所謂的“陰藥”就是那些儲藏於山陰、寒水邊,色澤晦暗不清,品性好伏,不容易燃燒的東西,如硝石、水銀和鉛等;而所謂的“陽藥”,則是那些顏色鮮豔如赤黃紅綠,見水易飛,見火易燃,升華猛烈的東西,如硫磺、雄黃、丹砂、黃金等。
道家認為,丹藥的核心就是“一陰一陽”,也就是說要把陰藥和陽藥按照精心摸索的比例混起來燒煉,形成藥丸,吃了後便能消除百病,長生不死,返老還童。
再加上統治者喜好這個,故而貫穿整個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貴人們喜服食丹藥,是長盛不衰,漸漸到了唐朝,“丹藥學”也形成了門極度完善的“科學”門類,陰陽藥物婚配的學問也越來越大,越來越精熟。
可硝石和硫磺一混合在一起用火點燃的話,就像陰陽男女交匯般,會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也就是爆燃,如今宅男喜歡說“x爆了”,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這點很早煉丹師們就知道,畢竟被炸了不曉得多少次。
於是為了煉丹的安全著想,前代的煉師們摸索出一套“伏火法”來。
其實伏火的意思有很多種,還有消除藥丸毒性,壓住藥丸品性的意思,但最直觀的其實就是控製住硫磺和硝石的易爆性,不讓爐鼎炸膛嘍。
而吳彩鸞采取的便是《諸家神品丹法》裏的伏火法:把行囊裏陰藥和陽藥擺出來,然後混在一起,用杵在缽裏搗成細末,接著傾倒入陶罐裏,在地上掘出個坑,四麵用土填實,接著找出一個鍋來,把陰陽藥物粉末擱在鍋中,再把鍋安在坑裏,用鐵鉗躡起燒燃的皂角子,夾到鍋口,使陰陽藥物燃燒起來,同時皂角子也能起到“存性”作用,即不讓硫磺和硝石爆燃。等到燒完三個皂角子後,再將三斤的熟炭擺在鍋口上,讓其“簇服”,即緩緩煆燒的意思,等到炭消了三分之一,便可扒開土坑,取出鍋來,得到燒好的丹藥。
可如是進行三兩次後,吳彩鸞總覺得不行,這火是能伏住不假,但燃燒起來卻很不充分,哪怕是扔皂角子,扔熟炭助燃,最後扒拉出來的丹藥都覺得隻有七八分到位,遠達不到精純的十分程度。
於是吳彩鸞進行了她人生裏為數不多的思考,也就是在易燃易爆和不充分燃燒間,選擇出條均衡的辦法來。
最終很巧的是,她翻了翻先前的丹藥書籍,察覺還有種東西可以“存性”的,並且力度比皂角子和熟炭要大,這種東西就是馬兜鈴,也是味藥草,興元府到處都有,價值比不上當歸這類的。
膽大的彩鸞煉師說到做到,就去采集馬兜鈴,然後研磨成粉,直接混到硫磺(陽)和硝石(陰)裏,再加上水銀、少許黃金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也同樣掘出個土坑,把混合的粉末倒入鐵罐當中,然後燒著顆小石炭,刺溜扔進罐口裏去。
“嘭”聲,她眼前頓時青光赤黃光飛舞,整個砂迴堰田莊的院子裏像是過了雷火般炫亮一片,在數秒鍾內“立見禍事”,從土坑裏噴出的火焰越來越高,很快把挨近的各色雜樹給畢剝畢剝地點著,借助風勢卷將起來,又燒到了廊柱,接著是屋脊,然後便是窗欞、門框與地板家具,即刻吞沒半個田莊屋宅。
好在一開始吳彩鸞離得遠,手臂和容顏沒被燒到,但衣服和頭發卻沾上了飛火,嚇得她抱頭鼠竄,“真煉師絕不迴頭看爆燃!”先是躍入堰塘水裏打個滾,總算是止了身上的焰火,接著顧不上洗濯便爬上來。這時周圍已有村民趕過來救火,但為時已晚,整個砂迴堰田莊已迴天乏術了。
“逸崧對不起,我,我繼續給你抄寫書卷,作為賠償。這個田莊起碼值三百貫錢,我免費給你抄經十年好了。”吳彩鸞說到這裏,早已急得六神無主。
這會她望著表情怔怔的高嶽,心想逸崧不會是心疼傻了吧......
便更加焦急擔心。
“三百貫錢算得什麽,卿卿哪有那麽小氣,煉師無恙就好。”這會雲韶扶住彩鸞的胳膊,連聲安慰說。
高嶽的聲音這才傳來:“阿師,你還記得煉丹的配方嗎?”
“記得記得。”
“把配方寫出來,莫說三百貫,就是三千貫三萬貫錢,也不需要你賠償分毫。”高嶽的語氣居然迅速興奮起來。
不久,芝蕙端著筆墨紙硯坐過來,交付給了吳彩鸞。
小楷正是彩鸞煉師的專長,她寫了沒一會兒,就把寫著煉丹伏火法配方的紙張交到高嶽手裏。
高嶽看了看,然後對吳彩鸞說,“這個月你就別走動,這條配方記著,再把那日爆燃燒盡田莊的情景寫在紙上,然後隨便抄抄其他書籍,寫本署名是煉師你的煉丹書。”
“抄是可以,但署名自己不太好吧?”
“沒關係,你這書裏就馬兜鈴、硫磺和硝石燒煉爆燃這條,足能抵其他所有煉丹術了,書名我都給你想好了,就叫<太上三清真丹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