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嶽在紅芍小亭的陂塘旁立下自己營幕,但他卻不讓任何僚佐參與到“皇城宣慰”的事務裏來,屆時隻讓觀軍容使霍忠唐,和霍帶來的數名筆吏在場。
隨後長安城也出現了十分怪異的局麵。
三原和富平地帶,段秀實、崔寧和渾瑊和李懷光連日苦戰。
光泰門外,李晟的神策軍行營抵近至灞橋處,暫時處於總攻前的靜默。
而長安城南麵的啟夏門和東麵的延興門處,和其外的圍城營地保持了有節製的暢通:每日都有人在此兩門出入京師內外,涇原叛軍有所阻攔,打竇翻牆者便不絕,都要前往長樂坡白草軍營地,要見皇城宣慰使高嶽。
對此,三川行營副元帥賈耽是不聞不問。
表麵上,皇帝李適使用的是攻心策略。
他聽取了高嶽先前的翦除兩翼、攻心中央的方案。
可對高嶽來說,考驗恰恰在此。
先是來了城中至德女冠的觀主,雖則有些年紀,可豐韻猶存,足見年輕時也是個風流美人,待到入席後,見高嶽身後站著的,是個身著紫衣的中官,心想隻需討好高嶽就行,於是聲音千嬌百媚,稱自己名曰宋之璿,曾與那些大詩人、高僧密切往來過,還和薛瑤英有過交情(畢竟薛瑤英在至德女冠裏掛名過)。
聽她套完近乎後,高嶽便很客氣地詢問她,煉師辛苦至此,所為何事呢?
宋之璿對高嶽是眼波流轉,而後就垂泣說到,叛軍入城後,她被脅迫去參與筵席,寫了幾首應酬的詩歌,嚶嚶嚶......
“弱質之流,受到如此逼迫,也是正常的,請安心,嶽必然原原本本呈給聖主。“高嶽實則在內心歎口氣,隨後請宋煉師寫下述狀交上來。
結果等宋之璿的述狀呈上後,高嶽見文狀邊還貼著碧色紙箋。
其上用柔媚的字跡寫著首小詩:
命嘯無人嘯,
含嬌何處嬌?
徘徊花上月,
空度可憐宵。
這分明是首向自己薦枕席的豔詩,高嶽抬起頭來,正色和宋煉師對視,隻是說請煉師迴去。
宋之璿還待說什麽,高嶽在席位上將手抬高,於是宋煉師隻能悵然離去。
等到宋煉師離去後,高嶽將那方寫著詩的碧箋揭下,投入到燃著火的杯盂中。
“三兄......”旁邊的霍忠唐訝歎道。
“七郎,給宋煉師留下點最後的尊嚴吧!”高嶽歎息。
旋即,來到的是西明寺的僧侶,這群人在高嶽前是痛哭流涕,說叛軍占據長安城後,寺中的叛逆法堅和尚,協助叛黨造大雲梁,攻聖駕所在的奉天城,絕非西明寺本意,西明寺上下,是絕對忠於皇室朝廷的。
言畢,為首的僧侶便交給高嶽、霍忠唐各自個匣子。
高嶽打開匣子,內裏光氣撲麵而來。
合上匣子後,高嶽便退還給了西明寺僧侶,並告誡他們:“西明寺,在先睿文聖武皇帝(代宗)禦天下時,可是被欽定為護國之寺,每年布施的米糧錢帛不曉得有多少。而今出了這種事,真的是,唉!”
僧侶們趕緊不住叩首,請求宣慰使網開一麵。
高嶽便指著旁邊的霍忠唐,對僧侶們說,這位才是聖主的敕使,有想法可以對他說。
當即西明寺僧侶們就表態,願意將寺廟裏的珍寶全都拿出,合計十萬貫,進獻給聖主,此外寺廟還有幾乎半坊大小的“普通院”(寺廟構築的屋舍,可以讓俗人入住),也願意交給官市。隨後僧侶就將產業的各項文簿,顫抖著交到霍的手中。
霍哪裏敢自專,又把文簿交到高嶽手裏。
高嶽稍微看了下,就瞧出了門道來,厲聲叱問西明寺道,爾寺裏所獻之物,為何銅器銅錢如此多?
這下子僧侶們慌了,又雨點般叩首。
高嶽稱,先皇帝和當今聖主,三令五申,嚴禁達官貴人、道觀、寺廟私藏超過限度的銅錢(防備錢荒),熔錢為器更是犯禁的行為。
“求宣慰使盤桓!”
高嶽便讓西明寺將所藏的錢和銅器全都交出給朝廷,一文不留。
這下西明寺的僧侶們是慘到了極點。
可他們還不知道的是,這位緋衣銀魚的高少尹,在剛剛及第後就敲詐過西明寺二百貫,可現在他勒令西明寺交出來的錢財,已然有二十萬貫。
送走西明寺後,高嶽疲累地端起茶來,啜飲了幾口,對霍忠唐訴苦說,“宣慰使難為啊......”
“三兄,怕是真難的還在後麵。”霍忠唐話中有話。
高嶽凝住了眉眼,他當然明白霍的潛台詞。
下一輪來的是平康坊都知,北裏的楊妙兒和中曲的楚娘都來了,稱叛軍入城後,曾經讓偽京兆尹和金吾,行牒文讓平康坊的女子前去陪酒,她們被迫無奈,曾有屈從,來此向宣慰使求情。
“可有刺探到叛黨情報,哪些人附逆的?”高嶽當然有心要幫楊都知,便急忙問道。
於是高嶽就讓楊妙兒和楚娘,寫了份具體的述狀,將席間觀察到的,叛黨都有哪些人,都接受過哪些偽職,記錄得清清楚楚。
“你們......沒和叛黨有什麽詩歌往來吧?”高嶽清楚,吟詩就等於是留下罪證,將來是要負責的。
楊妙兒和楚娘急忙搖頭。
高嶽便輕鬆下來,說平康坊的姊妹我是肯定要還恩的,昔日嶽寒末時,曾得到過諸位的幫襯,這輩子不敢忘記。
楚娘當即伏低感動大哭,稱高少尹不計較前嫌,這份胸襟讓她羞慚欲死。
“這是什麽話。”高嶽言畢,便取出份經卷來,親自交到楊都知和楚娘的手裏。
兩人一看,是《觀無量壽經》。
“此後多多反複吟誦,劫難自然不會近爾等之身。”高嶽和顏悅色地說到。
送走平康坊代表後,各附逆的官僚,派遣來說項的奴仆更是不計其數,有送錢的,有送寶的,有送別業田莊的,還有要送女兒給皇城宣慰使當小妾的,高嶽一一秉公加以處理,絕無私相授受。
這時候,立在旁側的霍忠唐暗暗讚許。
這下他迴去,方便對陛下交待了。
入夜後,長樂坡營地篝火閃耀,樹林裏的飛鳥鳴叫著,相與飛還。
可高嶽則更打起精神來,他知道白日裏的,都是些蝦米角色,真正關鍵人物,要到這時候才能登場。
果然,戌時和亥時相交時刻,幾名軍卒押著名穿著青衣的男子入帳幕。
“蘇執事,好久不見。”高嶽還沒等對方開口,便如此說道。
那男子急忙對自己再拜。
此人,正是朱泚的心腹家奴,蘇玉。
隨後長安城也出現了十分怪異的局麵。
三原和富平地帶,段秀實、崔寧和渾瑊和李懷光連日苦戰。
光泰門外,李晟的神策軍行營抵近至灞橋處,暫時處於總攻前的靜默。
而長安城南麵的啟夏門和東麵的延興門處,和其外的圍城營地保持了有節製的暢通:每日都有人在此兩門出入京師內外,涇原叛軍有所阻攔,打竇翻牆者便不絕,都要前往長樂坡白草軍營地,要見皇城宣慰使高嶽。
對此,三川行營副元帥賈耽是不聞不問。
表麵上,皇帝李適使用的是攻心策略。
他聽取了高嶽先前的翦除兩翼、攻心中央的方案。
可對高嶽來說,考驗恰恰在此。
先是來了城中至德女冠的觀主,雖則有些年紀,可豐韻猶存,足見年輕時也是個風流美人,待到入席後,見高嶽身後站著的,是個身著紫衣的中官,心想隻需討好高嶽就行,於是聲音千嬌百媚,稱自己名曰宋之璿,曾與那些大詩人、高僧密切往來過,還和薛瑤英有過交情(畢竟薛瑤英在至德女冠裏掛名過)。
聽她套完近乎後,高嶽便很客氣地詢問她,煉師辛苦至此,所為何事呢?
宋之璿對高嶽是眼波流轉,而後就垂泣說到,叛軍入城後,她被脅迫去參與筵席,寫了幾首應酬的詩歌,嚶嚶嚶......
“弱質之流,受到如此逼迫,也是正常的,請安心,嶽必然原原本本呈給聖主。“高嶽實則在內心歎口氣,隨後請宋煉師寫下述狀交上來。
結果等宋之璿的述狀呈上後,高嶽見文狀邊還貼著碧色紙箋。
其上用柔媚的字跡寫著首小詩:
命嘯無人嘯,
含嬌何處嬌?
徘徊花上月,
空度可憐宵。
這分明是首向自己薦枕席的豔詩,高嶽抬起頭來,正色和宋煉師對視,隻是說請煉師迴去。
宋之璿還待說什麽,高嶽在席位上將手抬高,於是宋煉師隻能悵然離去。
等到宋煉師離去後,高嶽將那方寫著詩的碧箋揭下,投入到燃著火的杯盂中。
“三兄......”旁邊的霍忠唐訝歎道。
“七郎,給宋煉師留下點最後的尊嚴吧!”高嶽歎息。
旋即,來到的是西明寺的僧侶,這群人在高嶽前是痛哭流涕,說叛軍占據長安城後,寺中的叛逆法堅和尚,協助叛黨造大雲梁,攻聖駕所在的奉天城,絕非西明寺本意,西明寺上下,是絕對忠於皇室朝廷的。
言畢,為首的僧侶便交給高嶽、霍忠唐各自個匣子。
高嶽打開匣子,內裏光氣撲麵而來。
合上匣子後,高嶽便退還給了西明寺僧侶,並告誡他們:“西明寺,在先睿文聖武皇帝(代宗)禦天下時,可是被欽定為護國之寺,每年布施的米糧錢帛不曉得有多少。而今出了這種事,真的是,唉!”
僧侶們趕緊不住叩首,請求宣慰使網開一麵。
高嶽便指著旁邊的霍忠唐,對僧侶們說,這位才是聖主的敕使,有想法可以對他說。
當即西明寺僧侶們就表態,願意將寺廟裏的珍寶全都拿出,合計十萬貫,進獻給聖主,此外寺廟還有幾乎半坊大小的“普通院”(寺廟構築的屋舍,可以讓俗人入住),也願意交給官市。隨後僧侶就將產業的各項文簿,顫抖著交到霍的手中。
霍哪裏敢自專,又把文簿交到高嶽手裏。
高嶽稍微看了下,就瞧出了門道來,厲聲叱問西明寺道,爾寺裏所獻之物,為何銅器銅錢如此多?
這下子僧侶們慌了,又雨點般叩首。
高嶽稱,先皇帝和當今聖主,三令五申,嚴禁達官貴人、道觀、寺廟私藏超過限度的銅錢(防備錢荒),熔錢為器更是犯禁的行為。
“求宣慰使盤桓!”
高嶽便讓西明寺將所藏的錢和銅器全都交出給朝廷,一文不留。
這下西明寺的僧侶們是慘到了極點。
可他們還不知道的是,這位緋衣銀魚的高少尹,在剛剛及第後就敲詐過西明寺二百貫,可現在他勒令西明寺交出來的錢財,已然有二十萬貫。
送走西明寺後,高嶽疲累地端起茶來,啜飲了幾口,對霍忠唐訴苦說,“宣慰使難為啊......”
“三兄,怕是真難的還在後麵。”霍忠唐話中有話。
高嶽凝住了眉眼,他當然明白霍的潛台詞。
下一輪來的是平康坊都知,北裏的楊妙兒和中曲的楚娘都來了,稱叛軍入城後,曾經讓偽京兆尹和金吾,行牒文讓平康坊的女子前去陪酒,她們被迫無奈,曾有屈從,來此向宣慰使求情。
“可有刺探到叛黨情報,哪些人附逆的?”高嶽當然有心要幫楊都知,便急忙問道。
於是高嶽就讓楊妙兒和楚娘,寫了份具體的述狀,將席間觀察到的,叛黨都有哪些人,都接受過哪些偽職,記錄得清清楚楚。
“你們......沒和叛黨有什麽詩歌往來吧?”高嶽清楚,吟詩就等於是留下罪證,將來是要負責的。
楊妙兒和楚娘急忙搖頭。
高嶽便輕鬆下來,說平康坊的姊妹我是肯定要還恩的,昔日嶽寒末時,曾得到過諸位的幫襯,這輩子不敢忘記。
楚娘當即伏低感動大哭,稱高少尹不計較前嫌,這份胸襟讓她羞慚欲死。
“這是什麽話。”高嶽言畢,便取出份經卷來,親自交到楊都知和楚娘的手裏。
兩人一看,是《觀無量壽經》。
“此後多多反複吟誦,劫難自然不會近爾等之身。”高嶽和顏悅色地說到。
送走平康坊代表後,各附逆的官僚,派遣來說項的奴仆更是不計其數,有送錢的,有送寶的,有送別業田莊的,還有要送女兒給皇城宣慰使當小妾的,高嶽一一秉公加以處理,絕無私相授受。
這時候,立在旁側的霍忠唐暗暗讚許。
這下他迴去,方便對陛下交待了。
入夜後,長樂坡營地篝火閃耀,樹林裏的飛鳥鳴叫著,相與飛還。
可高嶽則更打起精神來,他知道白日裏的,都是些蝦米角色,真正關鍵人物,要到這時候才能登場。
果然,戌時和亥時相交時刻,幾名軍卒押著名穿著青衣的男子入帳幕。
“蘇執事,好久不見。”高嶽還沒等對方開口,便如此說道。
那男子急忙對自己再拜。
此人,正是朱泚的心腹家奴,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