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廢除蓄奴的草案在內閣引發相當大的爭議,一些官員甚至泄漏出去,在論榜和民間造勢,反對方運。
但是,方運卻立刻以泄露國家機密為由,逼得那幾個泄漏消息的官員辭官。
隨後,方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擺出各種證據證明廢除蓄奴的重要性,甚至還請來刑殿和工殿相助,終於獲得內閣眾官的同意,先是廢除相關律法,然後製定新的律法,開始廢除蓄奴。
如果說之前的嚴打有原本的律法保證,有道德上的製高點,這次廢除蓄奴則完全不同。
於是,許多家族再度聯手反對,但也全都變聰明,沒有像上次那樣堵衙門,而是不斷找各地的官員遊說。
這次各家族的反對沒有那麽激烈,但對廢除蓄奴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即便五大世家紛紛表示支持,一馬當先遣散家奴或改變雇傭契約,也沒起到很好的效果。
方運故技重施,讓議政院發布政令,宣布即日起,開始在京城、象州、江州、密州、燕州和東雲州建立六大州議政院,開始招納州議政學士。
方運甚至不用說州議政學士必須要支持廢除蓄奴,就有一些原本反對的家族突然轉向,大力支持廢除蓄奴。也就是在這些家族支持方運的第二天,收到京城國議政院的傳書,邀請他們加入州議政院。
各家族很清楚方運的意圖,但卻拿方運毫無辦法,因為議政學士太誘人。
於是,原本還相當齊心協力的各大家族頓時變成一盤散沙,許多家族放棄抗爭,轉而跟當地官員談判,希望討要一個州議政學士。
在前些天,各地凡是擔任國議政學士的人,無論是在官方還是民間的地位都有明顯變化。而且,現在國議政院不僅招納官員、名士和家族家主,還陸續招納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
有幾個幸運的讀書人,文位不高,也不是官員,因為代表各自的行業向議政院提出大量的建議和意見,得到議政院掌院蔡禾的親自接見,並獲封為國議政學士。
那幾個人的地位因此變得與眾不同,甚至有傳言說,當地官員見到這幾人,幾乎相當於拜見五品的官員。
於是,僅僅過了三天,廢除蓄奴的阻力便消失。
曹德安還因為這件事跟屬下開玩笑,說方虛聖手中還有兩次機會可以毫無顧忌推行革新,一次是建立府議政院,一次是建立縣議政院。
看到方運的革新如此順利,臨時和談司的眾人壓力越發大。
因為方運與左相閣不願意加入,臨時和談司的組建十分緩慢,而且效率極差。
離第一批雜家來人還有五天到達象州的時候,臨時和談司才完成籌備,開始商議細節。
盛博源本來不想加入這個臨時和談司,但因為是他逼走方運,在各方壓力之下,他擔任副司正,而司正由輔相楊旭文擔任。
此次談判十分重要,因此和談司的人員經常請示內閣和各部,不斷請左相閣尤其是方運幫忙。
每次和談司的人來左相閣,都極為謙卑,就差跪地上磕頭,左相閣每一個官員都十分同情他們,恨不得離開左相閣去和談司為國效力。
但是,方運始終不為所動,完全不參與和談之事。
在第一批雜家人即將抵達象州的前一天,和談司終於勉勉強強拿出第一份和談草案,列出景國的底線,交給內閣三相和內閣參議。
結果,方運根本就不看,直接讓徐長庚送還。
許多參議對談草案的條件不滿,於是太後不得不連夜召開會議,除了方運抱病不出,其餘兩相和參議都出席會議,商討和談細則。
一直商談到天大亮,眾人才勉強達成一致,楊旭文給文信院發送傳書,希望今天進行和談。
足足拖了一個時辰,文信院才答複,同意明天在聖院的文信院與景國和談。
於是,和談司急忙進行做最後的準備,然後前往聖院。
到了聖院,和談司眾人本以為文信院會處處阻撓,哪知道文信院的雜家人員非常客氣,沒有絲毫敵對的態度,完全公事公辦,與和談司進行正常談判。
消息傳迴景國,眾官放下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頭。
此次和談牽扯甚廣,很難立即談妥,所以和談司成員暫住文信院,開始一天又一天的談判。
在雙方談判的同時,其他文信院的官員並沒有撤迴,而是陸續進駐到景國各地,開始查證景國官員是否有違雜家聖道。
文信院遠不如禮殿強大,無權直接命令景國官員做事,所以他們一直在暗中訪查,令景國官員防不勝防。
一開始,和談司還正常談判,但足足談了十天還有大量細節沒有談成後,連景國非和談司的官員也發現了問題。
很快,景國召開朝會,得出結論,文信院根本沒有誠心談判,他們明顯在拖延時間。
果然,在和談司鄭重提出交涉後,雜家也放下偽裝,拿出這些天調查的結果,開始對和談司施壓,開出新的條件。
比如,景國應該無償向慶國和穀國分享所有的工家新技術;比如,景國必輸說服聖院各殿院,在景國建立多少新式學院,就在慶國建立數量相等規模相當的新式學院;比如,完全取消《定府條約》,並交還慶國已經支付的賠償……
雜家開出的條件極為苛刻,和談司有幾個官員忍無可忍,拍案而起,大聲斥責,結果被雜家直接驅逐出聖院,並且以冒犯聖院為由,禁止他們再踏入聖院。
直到此時,景國眾官才明白之前自己多麽幼稚。
景國眾官原本陷入絕望,尤其是雜家官員,已經做好辭官甚至背叛景國的準備,文信院突然發文給和談司,隻要方運公開承認錯誤,承認永不與雜家敵對,永不阻撓雜家聖道,雜家可以做出巨大的讓步。
對於景國的雜家官員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喜訊,意味著他們可以不用承擔文膽碎裂甚至死亡的風險,但是,他們又無法確定方運是否認錯。
於是,在眾多雜家官員的要求下,景國再度召開大朝會,所有七品及以上的官員或以真身或以投影進入奉天殿,開始商討此事。
廢除蓄奴的草案在內閣引發相當大的爭議,一些官員甚至泄漏出去,在論榜和民間造勢,反對方運。
但是,方運卻立刻以泄露國家機密為由,逼得那幾個泄漏消息的官員辭官。
隨後,方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擺出各種證據證明廢除蓄奴的重要性,甚至還請來刑殿和工殿相助,終於獲得內閣眾官的同意,先是廢除相關律法,然後製定新的律法,開始廢除蓄奴。
如果說之前的嚴打有原本的律法保證,有道德上的製高點,這次廢除蓄奴則完全不同。
於是,許多家族再度聯手反對,但也全都變聰明,沒有像上次那樣堵衙門,而是不斷找各地的官員遊說。
這次各家族的反對沒有那麽激烈,但對廢除蓄奴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即便五大世家紛紛表示支持,一馬當先遣散家奴或改變雇傭契約,也沒起到很好的效果。
方運故技重施,讓議政院發布政令,宣布即日起,開始在京城、象州、江州、密州、燕州和東雲州建立六大州議政院,開始招納州議政學士。
方運甚至不用說州議政學士必須要支持廢除蓄奴,就有一些原本反對的家族突然轉向,大力支持廢除蓄奴。也就是在這些家族支持方運的第二天,收到京城國議政院的傳書,邀請他們加入州議政院。
各家族很清楚方運的意圖,但卻拿方運毫無辦法,因為議政學士太誘人。
於是,原本還相當齊心協力的各大家族頓時變成一盤散沙,許多家族放棄抗爭,轉而跟當地官員談判,希望討要一個州議政學士。
在前些天,各地凡是擔任國議政學士的人,無論是在官方還是民間的地位都有明顯變化。而且,現在國議政院不僅招納官員、名士和家族家主,還陸續招納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
有幾個幸運的讀書人,文位不高,也不是官員,因為代表各自的行業向議政院提出大量的建議和意見,得到議政院掌院蔡禾的親自接見,並獲封為國議政學士。
那幾個人的地位因此變得與眾不同,甚至有傳言說,當地官員見到這幾人,幾乎相當於拜見五品的官員。
於是,僅僅過了三天,廢除蓄奴的阻力便消失。
曹德安還因為這件事跟屬下開玩笑,說方虛聖手中還有兩次機會可以毫無顧忌推行革新,一次是建立府議政院,一次是建立縣議政院。
看到方運的革新如此順利,臨時和談司的眾人壓力越發大。
因為方運與左相閣不願意加入,臨時和談司的組建十分緩慢,而且效率極差。
離第一批雜家來人還有五天到達象州的時候,臨時和談司才完成籌備,開始商議細節。
盛博源本來不想加入這個臨時和談司,但因為是他逼走方運,在各方壓力之下,他擔任副司正,而司正由輔相楊旭文擔任。
此次談判十分重要,因此和談司的人員經常請示內閣和各部,不斷請左相閣尤其是方運幫忙。
每次和談司的人來左相閣,都極為謙卑,就差跪地上磕頭,左相閣每一個官員都十分同情他們,恨不得離開左相閣去和談司為國效力。
但是,方運始終不為所動,完全不參與和談之事。
在第一批雜家人即將抵達象州的前一天,和談司終於勉勉強強拿出第一份和談草案,列出景國的底線,交給內閣三相和內閣參議。
結果,方運根本就不看,直接讓徐長庚送還。
許多參議對談草案的條件不滿,於是太後不得不連夜召開會議,除了方運抱病不出,其餘兩相和參議都出席會議,商討和談細則。
一直商談到天大亮,眾人才勉強達成一致,楊旭文給文信院發送傳書,希望今天進行和談。
足足拖了一個時辰,文信院才答複,同意明天在聖院的文信院與景國和談。
於是,和談司急忙進行做最後的準備,然後前往聖院。
到了聖院,和談司眾人本以為文信院會處處阻撓,哪知道文信院的雜家人員非常客氣,沒有絲毫敵對的態度,完全公事公辦,與和談司進行正常談判。
消息傳迴景國,眾官放下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頭。
此次和談牽扯甚廣,很難立即談妥,所以和談司成員暫住文信院,開始一天又一天的談判。
在雙方談判的同時,其他文信院的官員並沒有撤迴,而是陸續進駐到景國各地,開始查證景國官員是否有違雜家聖道。
文信院遠不如禮殿強大,無權直接命令景國官員做事,所以他們一直在暗中訪查,令景國官員防不勝防。
一開始,和談司還正常談判,但足足談了十天還有大量細節沒有談成後,連景國非和談司的官員也發現了問題。
很快,景國召開朝會,得出結論,文信院根本沒有誠心談判,他們明顯在拖延時間。
果然,在和談司鄭重提出交涉後,雜家也放下偽裝,拿出這些天調查的結果,開始對和談司施壓,開出新的條件。
比如,景國應該無償向慶國和穀國分享所有的工家新技術;比如,景國必輸說服聖院各殿院,在景國建立多少新式學院,就在慶國建立數量相等規模相當的新式學院;比如,完全取消《定府條約》,並交還慶國已經支付的賠償……
雜家開出的條件極為苛刻,和談司有幾個官員忍無可忍,拍案而起,大聲斥責,結果被雜家直接驅逐出聖院,並且以冒犯聖院為由,禁止他們再踏入聖院。
直到此時,景國眾官才明白之前自己多麽幼稚。
景國眾官原本陷入絕望,尤其是雜家官員,已經做好辭官甚至背叛景國的準備,文信院突然發文給和談司,隻要方運公開承認錯誤,承認永不與雜家敵對,永不阻撓雜家聖道,雜家可以做出巨大的讓步。
對於景國的雜家官員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喜訊,意味著他們可以不用承擔文膽碎裂甚至死亡的風險,但是,他們又無法確定方運是否認錯。
於是,在眾多雜家官員的要求下,景國再度召開大朝會,所有七品及以上的官員或以真身或以投影進入奉天殿,開始商討此事。